第一章 勾股定理 ☆问题解决策略:反思 课件(共19张PPT)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勾股定理 ☆问题解决策略:反思 课件(共19张PPT)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八年级数学北师版·上册
☆问题解决策略:反思
新知探究
如图,一个圆柱的高为12 cm,底面圆的周长为18 cm.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食物,那么它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蚂蚁怎么走最近
A
B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蚂蚁A→B的路线
B
A
A′
d
A
B
A′
A
B
B
A
O
新知探究
A
B
A′
B
A
A′
r
O
h
怎样计算AB?
在Rt△AA′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侧面展开图
其中AA′是圆柱体的高,A′B是底面圆周长的一半.
新知探究
若已知圆柱体高为12cm,底面圆的周长为18cm,则:
新知探究
9
B
A'
B
A
12
侧面展开图
12
A'
A
18
所以AB=15.
新知探究
回顾反思
(1)在拟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经验
解:先类比以前研究过的最短路线问题,比较这些问题之间的不同点,然后根据不同点将现在研究的问题转化为之前研究过的问题(即将曲面上的最短路线问题转化为平面上的最短路线问题),然后借助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进而解决问题.
(2)这个问题中,影响结果的量有哪些 如果改变有关的量,你还能求解吗 例如,改变圆柱的形状,改变A,B两点的位置,改为沿着圆柱表面爬行……这时又会有哪些新的问题
解:影响结果的量有点B的位置、蚂蚁的爬行方式等.
点B的位置不同,蚂蚁的爬行路线方式也会不同,
新知探究
(3)解决这个问题的经验,还可以运用到哪些问题中 例如,能否解决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表面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
解:还可以解决蚂蚁在圆柱侧面上、楼梯表面上、正方体表面上、长方体表面上等两点之间的爬行路线最短问题.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归纳:
几何体侧面或表面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模型
圆柱
新知探究
归纳:
几何体侧面或表面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模型
台阶
新知探究
归纳:
几何体侧面或表面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模型
棱柱
(以长方体为例)
新知探究
归纳:
几何体侧面或表面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模型
解题步骤:
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确定相关点位置→
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巩固练习
如图,有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桌子,正方形ABCD是它朝上的桌面,点A,B,C,D是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桌高是h cm.
(1)有一只蚂蚁要从正方形桌面ABCD的A点爬行到C点,请画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并说明理由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如图所示.
巩固练习
(2)有另一只蚂蚁要从桌子脚的P点(图中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沿着正方体桌子的外表面爬行到C点,怎样爬行路线最短?请画出最短路线示意图.(画出一种即可)
解:如图,PC即为所求最短路线.(答案不唯一)
课堂小结
反思:
求立体图形的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时,一般要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合适的平面图形,然后连接两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进而借助勾股定理等进行求解.
课堂小测
1. 如图所示,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 55cm、10cm、6cm,点A和点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点A处有一只蚂蚁,那么这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课堂小测
解:如图所示,将这个台阶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就是线段AB的长.
在Rt△ABC中,BC=55 cm,
AC=(10+6)×3=48(cm).
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482+552=5 329.
所以AB=73 cm.
因此,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73 cm.
课堂小测
2. 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牛奶盒,将一只蚂蚁放在点A处,并在点B处滴一滴蜂蜜,请求出蚂蚁找到蜂蜜的最短路线。
课堂小测
解:由题意可知有三种展开方法,如图.
由勾股定理得
AB12=102+(6+8)2=296,
AB22=82+(10+6)2=320,
AB32=62+(10+8)2=360,
所以AB1所以蚂蚁找到蜂蜜的最短路线为AB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