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3节 氮的循环第三课时 硝酸【学习目标】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2、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性、酸性、强氧化性)。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硝酸尾气能形成酸雨、形成光化学烟雾等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闻事件事件中体现了浓硝酸具有哪些性质?近日,一辆装载了12吨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的铁槽车发生严重液体泄漏事故,一瞬间看到车辆周围升起一团白雾,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还不停地冒出浓浓的红棕色的“雾”……一、硝酸的物理性质【活动·探究1】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 观察现象并扇闻其气味。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任意比例互溶。市售的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68%~70%, HNO3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挥发出的硝酸蒸气会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又叫作发烟硝酸。从物质类别和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1、硝酸的强酸性—— 具有酸的某些通性二、硝酸的化学性质2、硝酸的强氧化性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活动·探究2】铜、铝与浓硝酸反应实验步骤:1、将浓硝酸压入盛有铜片或铝片的注射器中,注意控制注射器活塞,观察。2、实验结束后,将剩余浓硝酸推回原来的注射器,做到固液分离。温馨提示:氮的氧化物有毒,此类实验都在注射器中完成【问题组1】①观察并描述现象。根据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试写出反应方程式②在反应中浓硝酸起什么作用?铜片浓硝酸2、硝酸的强氧化性1)浓硝酸与金属反应:①现象:化学方程式:Cu + HNO3(浓) ------离子方程式:以上反应体现了稀硝酸的 性和 性。铜片溶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变绿NO2Cu2+酸性 强氧化铝和浓硝酸反应的现象?②钝化:浓硝酸可以使 、 表面形成致密的 而钝化。钝化属于 变化。钝化体现了浓硝酸的 。铝 铁氧化膜化学强氧化性2、硝酸的强氧化性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活动·探究3】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步骤:1、将稀硝酸压入盛有铜片的注射器中,注意控制注射器活塞,观察。2、一段时间后,将剩余稀硝酸推回原来的注射器,做到固液分离。3、调节三通阀,关闭盛稀硝酸一测,将鼓入空气入,观察。铜片空气稀硝酸[问题组2]① 观察并描述现象。根据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试写出反应方程式② 在反应中稀硝酸起什么作用?③ 预测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并完成化学方程式。①现象:铜片溶解,有无色气泡生成,溶液变蓝NOCu2+2、硝酸的强氧化性2)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化学方程式:Cu + HNO3(稀) ------离子方程式:[问题组2]① 观察并描述现象。根据现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试写出反应方程式② 在反应中稀硝酸起什么作用?③ 预测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并完成化学方程式。2、硝酸的强氧化性2)稀硝酸与金属反应:②化学方程式:Fe + HNO3(稀,足) ------离子方程式:硝酸能与除 、 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与硝酸的 相关。金 铂浓度D3)与非金属反应(C、S、P等)2、硝酸的强氧化性【问题组3】①描述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②根据现象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另一种产物是什么?试写出浓硝酸与炭粉反应方程式③在反应中浓硝酸起什么作用?C + HNO3(浓)---该反应体现了浓硝酸的 性。强氧化性3)与非金属反应(C、S、P等)C+4HNO3(浓) = 4NO2↑+CO2↑+2H2O△S+6HNO3(浓) = 6NO2↑+H2SO4 +2H2O△P+5HNO3(浓) = 5NO2↑+H3PO4+H2O△2、硝酸的强氧化性2、硝酸的强氧化性4)氧化某些还原性微粒:【活动·探究4】根据所给试剂,你能设计几组实验证明稀硝酸氧化性试剂:FeSO4溶液、KSCN溶液、稀硝酸、淀粉KI溶液方案 现象 结论(离子方程式)应体现了稀硝酸的 性和 性。Fe2+、S2-,I-、SO32-等酸性 强氧化性D3、硝酸的不稳定性HNO3 ===== NO2↑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或见光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溶于硝酸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思考】为什么久置的浓硝酸会呈现黄色呢?+ O2↑+ H2O4HNO3 ===== 4NO2↑ + O2↑ + 2H2O△或见光[问题组4]:① 久置的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②从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的角度预测另一种产物是什么?③如何保存浓硝酸?3、硝酸的不稳定性二、硝酸的化学性质如何保存硝酸?棕色细口玻璃瓶、玻璃塞、阴凉、避光4.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和硝酸盐等。在实验室里,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阅读】课本115-116页,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问题组5】1.活化氮的量大大增加原因?2.含氮物质主要来源?3.含氮物质对环境影响?4.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影响的措施有哪些?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含氮物质来源及对环境的影响利弊②增强生态系统对含有氮元素的物质的吸收能力①控制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含有氮元素的物质的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2.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措施与还原性离子硝酸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与金属铜与单质碳钝化课堂小结:作业:完成学案课后巩固部分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