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居住地2.国际人口迁移。迁移时段特点方向19世纪以前以________、大批的移民为主________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二战以来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定居移民减少;________的人口增多欧洲变为迁入地,拉丁美洲变为迁出地,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成为迁入地区集团性 欧洲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短期流动3.国内人口迁移。(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________、频繁的战争、________的影响而迁移。(2)新中国成立以来:( http: / / www.21cnjy.com )(1)农业经济 自然灾害 (2)有组织 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特别提醒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以练促记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解析:第(1)题,图中的纵轴表示每年各个国(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人口迁入量,不难看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发展中国家都是负值,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口是迁出的趋势,而发达国家是人口迁入的趋势。第(2)题,人口迁移解决了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有较大帮助。答案:(1)B (2)C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________、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________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气候 自然灾害2.经济因素:________、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并往往起着________作用。经济发展 主导3.其他因素:如政治、文化因素,其中政策、社会变革、________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战争和宗教 特别提醒人口迁移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以练促记下图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时期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老城区周边区域流动人口急剧减少B.南部区域流动人口呈减少趋势C.最北端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D.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2)推动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因素B.交通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 http: / / www.21cnjy.com )息可看出,老城区周边地区流动人口有增加的也有减少的;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第(2)题,影响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答案:(1)D (2)C1.(2013·佛山二模)读下图,美国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的人口增长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南部地区( )A.人口净迁入多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老龄化严重D.人口生育率高解析:人口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同一国家自然增长差异也不大。图中数据显示美国南部地区人口增长远大于东北部地区,结合课本知识“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美国阳光地带,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新兴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多”,故大量人口迁移到南部和西部地区。答案:A2.读图,完成(1)~(2)题。(1)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 )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2)导致图中江苏省人口增长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 )A.历史、文化差异B.自然环境差异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D.人口政策差异解析:第(1)题,从图中曲线走向可(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量总体基本没变,而增长总量却明显增加,这说明江苏省的外来人口数量在增加。第(2)题,江苏省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大量人口由内地涌向江苏。答案:(1)A (2)C3.读2010年我国四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及变化图,完成(1)~(2)题。(1)据图可判断出我国( )A.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超过中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出现负增长C.中西部地区人口比重降低主要是人口迁移导致D.中西部地区人口比重降低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化导致(2)图中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的变化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促进我国经济发展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各地(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而不是实际人口的增减。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迁移。第(2)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人口流动方向为自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东北、中、西部大量农村人口流向东部城市,有利于促进人口迁入区和迁出区经济发展。答案:(1)C (2)B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09年7月启动了(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监测区域涵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下图为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材料二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 http: / / www.21cnjy.com )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材料四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四可判断流(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月平均收入________。(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解析:本题注重材料阅读,(1)、(2)(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直接从材料中获取答案,如第(1)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显示我国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户口的人口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第(3)题,结合人口迁移对迁入区的影响回答。答案:(1)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户口的人口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2)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 较低(3)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