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5.2.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二章 生态安全2024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公开课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幻灯片 1:标题页标题: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副标题:探索人与自然的平衡之道配图:一张对比图,左侧是人类活动破坏环境的场景(如工厂排污、森林砍伐),右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如绿化城市、自然保护区),中间用天平图案象征平衡的重要性幻灯片 2:引入 —— 人类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标题: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的 “改变者”内容:人类是生物圈中最具智慧和改造能力的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生态系统。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如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环境问题。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多方面影响。配图:展示人类活动发展历程的示意图,从原始农耕到现代工业,标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变化幻灯片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标题:人口膨胀的 “连锁反应”内容:人口增长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百年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资源需求增加:人口增长导致对粮食、水、能源、住房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加剧了资源的开发和消耗,如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大量森林、草原被开垦。环境压力增大:人口增长带来更多的生活废弃物和工业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如城市垃圾增多、污水排放增加。生态破坏加剧: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人类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导致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配图:全球人口增长曲线图,展示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关联示意图,如耕地扩张导致森林减少的对比图幻灯片 4: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森林资源标题:森林:“地球之肺” 的呼唤内容: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但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滥砍滥伐:为了获取木材、扩大耕地或建设用地,大量森林被砍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例如,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被称为 “地球之肺” 的亚马逊雨林面临严重威胁。生态后果: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气候调节能力减弱,局部气候变得干旱;生物栖息地丧失,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还会影响全球碳氧平衡,加剧温室效应。配图:森林被砍伐前后的对比图片,展示水土流失、生物栖息地破坏的场景,用数据说明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幻灯片 5: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水资源标题:水:生命之源的危机内容: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导致用水量大幅增加,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如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农药残留、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性。水生态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修建水坝等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影响了鱼类洄游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配图:干涸的河流、污染的水体图片,展示地面沉降的示意图,鱼类因水污染死亡的场景幻灯片 6: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矿产资源标题:矿产:工业血液的代价内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工业原料,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开采过程的影响:矿产开采(如煤矿、铁矿开采)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露天采矿形成的矿坑还会占用大量土地,影响生态景观。加工过程的污染:矿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如煤矿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导致酸雨;金属矿冶炼产生的废水含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配图:露天矿坑的图片,矿产加工企业排放污染物的场景,酸雨对植物、建筑造成损害的图片幻灯片 7: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标题:城市发展的 “生态挑战”内容: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空气污染: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排放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颗粒物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如垃圾、工业废渣),如果处理不当,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噪声污染:工业机器、交通工具、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大量自然栖息地被破坏,城市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简化。配图:城市雾霾天气的图片,堆积的垃圾场照片,交通噪声示意图,城市与自然环境对比图幻灯片 8: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标题:农业发展的 “环境代价”内容:农业活动是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但不当的农业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化肥农药的滥用: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流入水体还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农药的大量使用会杀死害虫的天敌,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害生物多样性。过度放牧: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沙漠化,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加剧洪涝灾害,同时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系统。配图: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爆发的图片,草原退化形成沙漠的对比图,农药污染对生物影响的示意图幻灯片 9: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标题:生物多样性:消失的 “生命瑰宝”内容: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但人类活动正导致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草原开垦、湿地围垦、城市扩张等活动,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生存环境。滥捕滥杀:为了获取食物、皮毛、药材等,人类对野生动物进行滥捕滥杀,导致许多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如渡渡鸟、旅鸽已灭绝,大熊猫、金丝猴等物种濒临灭绝。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物种,这些外来物种因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挤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本地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配图:展示已灭绝或濒危物种的图片,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物种减少的示意图,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统计图表幻灯片 10: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标题:气候变化:全球性的 “生态危机”内容: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温室效应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工业生产中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增强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的后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地;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增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还会影响动植物的分布和繁殖,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配图: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极地冰川融化的图片,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的示意图,极端天气事件的新闻图片幻灯片 11:缓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标题:守护家园:从行动开始内容: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合理开发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水、矿产等资源,避免过度开发,推广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治理,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禁止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监管。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氛围。配图:展示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图片(如太阳能发电、垃圾分类处理),自然保护区的照片,环保宣传活动的场景幻灯片 12:课堂小结标题: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内容: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森林、水、矿产等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水体污染、草原退化等。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尤为显著,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未来。缓解这些影响需要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配图: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思维导图,以人类活动为核心,连接各影响方面、后果及缓解措施幻灯片 13:课后作业标题: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内容:列举身边三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实例,并分析其产生的后果。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至少两条具体的解决建议。撰写一篇短文,谈谈青少年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可以发挥的作用。配图:作业内容清晰展示,背景选用青少年参与环保活动的插画,如植树、垃圾分类等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我们理想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雾霾但现实更多的时候是这样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干旱沙尘暴酸雨侵蚀建筑、污染水资源农田喷洒农药《寂静的春天》1.在农田大量喷洒DDT,为什么会危及鸟、鱼、虾等动物的生存和繁殖?2.鸟、蜜蜂和蝴蝶减少或消失,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导入新课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污染物沿食物链传递、积累DDT等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积累从生态系统视角看生态环境问题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供给服务:食物、水、木材等调节服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文化服务:旅游、休闲价值从生态系统视角看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DDT是如何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的 2.如果鸟类灭绝了,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植物→昆虫→小鸟→鹰害虫泛滥、 农作物减产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度砍伐树木,森林生态系统会不会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荒漠化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河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人工治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观察生态系统中其中一条食物链“草→兔子→狐狸”的相对数量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可以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影响后逐步恢复原有的结构与功能。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河流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当森林中的一小片区域遭到轻微破坏,如果干扰因素清除,这些区域还会逐步恢复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过度放牧,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会退化。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暴发水华的湖泊查获走私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的执法现场被砍伐的天然林被开垦为耕地的湿地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我国成功进行了朱鹮、麋鹿、普氏野马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与野外放归。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个人和家庭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能够做些什么?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除了“三北”防护林以外,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重要成就还有哪些?它们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有哪些显著效果?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阅读教材106页实验·探究)酸雨的形成过程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可以按照老师介绍的配制方法,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2.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检测酸雨条件下幼苗的生长状况,以此作为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的指标。3.可以探究酸雨对小动物(如小鱼、蚯蚓等)生长和生活的影响。提示在探究酸雨对小动物的影响实验中,要注意爱护小动物,尽可能避免对它们造成伤害。实验结束后,要将小动物放回它们原来生活的环境中。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讨论1.模拟的酸雨与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2.真实的酸雨是否比模拟的酸雨对生物的危害更加严重?为什么?3.酸雨只是危害生物个体的生存吗?它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没有影响?4.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防治酸雨方面采取的对策和取得的成效。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了解我国防治酸雨的对策和成效,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正在努力开展多种行动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美丽中国的建设方兴未艾!1.从生态系统视角看生态环境问题(1)生态系统服务①人类从____________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生态系统结构功能(2)人类面临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①实质:____________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削弱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②实例:全球范围内大量使用DDT造成严重后果。DDT(污染物)沿着__________传递并逐渐积累。人类活动食物链2.探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的。(2)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可以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影响后逐步恢复原有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自我调节(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________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退化。一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暴发水华的湖泊、非法捕猎及走私濒危动植物、被砍伐的天然林、被开垦为耕地的湿地等事例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削弱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________。(2)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事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与野外放归、光伏和风能发电、“三北”防护林等事例提高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________。减弱增强4.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酸雨为例)(1)定义:pH小于________的雨水。(2)成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_、氮氧化物等造成的。(3)配制方法:用________和________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4)设计探究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如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检测酸雨条件下幼苗的生长状况,以此作为判断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的指标。5.6二氧化硫食醋清水【易错提醒】引起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两种气体易混淆引起酸雨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等,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等。知识点1234567811011121314151691.[2025年1月常州期末]化学药剂DDT难以分解,在“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这一食物链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A.浮游生物 B.小鱼C.大鱼 D.鹰D从生态系统视角看生态环境问题2.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小C.人类活动有时会严重削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导致生态环境问题D.全球范围内大量使用DDT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没有影响C234567811011121314151693.[2025·西安模拟]下面几种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西安市 B.兴庆公园C.秦岭 D.曲江池C23456781101112131415169知识点2探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4. [态度责任 2025年1月淮安期末]涟漪湖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淮安涟水,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若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其生态平衡。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 )A.有限的 B.稳定的C.不变的 D.增强的A234567811011121314151695.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说明( )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不能变,否则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D.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受人为因素影响B234567811011121314151696. ,真实情境]露营成为一种热门的户外活动。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看,出行露营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不随意践踏花草B.捕食野生动物C.垃圾分类投放D.尽量用电动车辆B23456781101112131415169知识点3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7. [真实情境 2024·江西中考]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列不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B.毁林开荒围湖造田C.植树造林绿化荒漠D.生态农业减污增产B234567811011121314151698.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下列做法与结果不匹配的是( )A.燃烧煤和石油——酸雨B.退耕还林——土地沙漠化C.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效应D.大量施用化肥——破坏土壤肥力B234567811011121314151699.酸雨不仅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还威胁人类健康。形成酸雨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水蒸气 D.甲烷B23456781101112131415169知识点4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0.[2025年1月洛阳期末]如图为某段被污染的河流中,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所含能量的相对值示意图,那么有害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D23456781101112131415169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同B.适度放牧会造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C.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能力恢复D.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2345678110111213141516912.[2024·德州中考]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下列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A.焚烧秸秆B.植树造林C.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D.选用高产农作物A2345678110111213141516913. [真实情境 2025·龙岩模拟]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空气污染C.温室效应增强 D.破坏臭氧层C23456781101112131415169知识小结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污染物沿食物链传递并积累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依赖于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