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州一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
高二物理学科选择性必修三模块试卷
(完卷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关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若原线圈两端所接电源为恒压源,则
B. 图2中,匀速转动的线圈电动势正在增大
C. 图3中,卢瑟福根据这个实验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
D. 图4中,露珠呈近似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 小明的爷爷喜欢喝盖碗茶,泡茶时,他向茶杯中倒入足够多的沸水,使得盖上杯盖后茶水漫过杯盖,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就可以喝了,已知盖上杯盖后,在水面和杯盖间密闭了一部分空气(可视为质量和体积均不变的理想气体),过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则( )
A. 泡茶时,用沸水能快速泡出茶香,是因为温度越高每个分子动能都越大
B. 水的颜色由浅变深,说明水分子在做布朗运动
C. 温度降低后杯盖拿起来比较费力,是因为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
D. 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杯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3.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的光照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
A. 若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B.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光电流增大
C. 若换用波长为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D. 若换用波长为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4.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质量为的物体B,质量为的物体A从B正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与B发生碰撞后(不粘连)两者立刻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下运动,此后,A、B在运动过程中恰好不分离。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其中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形变量,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A、B碰后立刻向下做减速运动
B. A、B一起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C. 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D. A、B运动至最低点时弹簧弹力大小为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 有关以下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两板间的薄片越薄,干涉条纹间距越大
B. 图乙中,光屏上的中央亮斑是光照射到小圆孔后产生
C. 图丙中,照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在拍摄水下的景物时可消除水面的反射光
D.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体时,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少镜面反射光的强度
6.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ν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于玻璃球表面的C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已知∠C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光束在C点的入射角α=60°
B. 此激光束在玻璃中从C到D传播的时间为
C. 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激光束不可能在玻璃球表面发生全反射
D. 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激光束可能在玻璃球表面发生全反射
7.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P、Q、M、N是介质中的4个质点。图乙为质点M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处
C. 至时间内质点P的加速度变大
D. 至时间内质点P和Q通过的路程相等
8. 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一段水银柱将内部的理想气体分隔成A、B两段,当玻璃管竖直静止时,A、B两段的长度相等,如图甲所示;仅将玻璃管旋转,再次平衡时,A、B两段的长度之比为,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B两段气体的压强的比值为 B. 图甲中A、B两段气体的压强的比值为
C. 图乙中A、B两段气体压强的比值为 D. 图乙中A、B两段气体的压强的比值为
三、填空题(21分)
9. 洗衣机水箱的导管内存在一竖直空气柱,根据此空气柱的长度可知洗衣机内的水量多少。当空气柱压强为p1时,空气柱长度为L1,水位下降后,空气柱温度不变,空气柱内压强为p2,则空气柱长度L2=___________ ,该过程中内部气体对外界___________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两个状态变化过程,先后到达状态和。已知状态A的温度为,则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要_____(填“放热”或“吸热”),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对外做的功为_____,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为_____。
11.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有一群氢原子处在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最多能辐射出___________种频率的光子,其中波长最长的光子能量为___________;用能级直接跃迁到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照射金属钾(逸出功为),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_。
12. 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和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且相互平行,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需挡住及、的像
B. 为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小一些
C. 为减小实验误差,玻璃砖的宽度应适当大一些
D. 光可能在发生全发射,导致观察不到、的像
(2)在该实验中,根据界面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图2所示图像,从图像可知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
(3)甲同学用学过的“插针法”测量透明半圆柱玻璃砖折射率。他每次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的直径平面垂直,O为玻璃砖截面的圆心,表示入射光线,表示经过玻璃砖后的出射光线。下列四幅图中,插针合理且能准确测出折射率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4)乙同学将透明半圆柱玻璃砖放在水平面上,如图3所示。用一束激光垂直于玻璃砖直径平面射入圆心O,以O为转轴在水平面内缓慢转动玻璃砖,当转过角度时,在玻璃砖平面一侧恰看不到出射光线。则该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
13. 利用如图甲装置做“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压力表的指针校准到0Pa;
②在柱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然后将柱塞移至注射器适当刻度处;
③将橡胶套套在注射器下端的开口处,它和柱塞一起把一段空气柱封闭;
④缓慢推动柱塞,记录多组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V及相应的压力表示数p。
(1)请指出以上哪些步骤中存在不妥之处: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甲同学按正确步骤进行了实验,下表为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其中有一次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对应的实验序号);
实验序号 1 2 3 4
封闭空气柱长度L/cm 3.50 3.00 2.80 2.50
封闭空气柱压强p/(×105Pa) 1.01 1.17 1.26 1.70
(3)该同学重新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所采集数据绘制了图像,如图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四、计算题(39分)
14. 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和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0.4m/s,波源的振幅均为2cm。图为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在和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处。
(1)经过多长时间质点M第一次到达波峰?
(2)质点M第一次到达波峰时,质点M运动的路程s及在该时刻的位移y为多少?
(3)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两波源之间(不包含两波源)振动加强的质点有几个?平衡位置坐标分别是多少?
15. 如图,气缸通过滑轮与装有水的水桶悬吊在空中,气缸内通过与弹簧相连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通过水桶底部的遥控阀门将水缓慢放出,直至水完全放出。已知气缸质量为,活塞质量为,活塞截面积为S,弹簧劲度系数为。开始时气柱长为,水完全流出时,弹簧压缩量为,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全过程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忽略各处阻力。求:
(1)开始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2)水桶内水的质量;
(3)水完全漏出时,气缸下移的距离。
16. 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相距L=1m,一阻值为的电阻通过导线与两导轨相连,导轨之间存在着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Ⅰ、Ⅱ,方向均与导轨平面垂直,磁场宽度均为d=5m。区域Ⅰ中的磁场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且磁场边界满足的有界磁场。在5m(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导体棒在经过整个磁场区域运动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有效值;
(3)导体棒在通过磁场时,外力的平均功率。
福州一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
高二物理学科选择性必修三模块试卷
(完卷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题答案】
【答案】AD
【6题答案】
【答案】AC
【7题答案】
【答案】AC
【8题答案】
【答案】BD
三、填空题(21分)
【9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做正功
【10题答案】
【答案】 ①. 放热 ②. ③. 400
【11题答案】
【答案】 ①. 10 ②. 0.31 ③. 0.61
【12题答案】
【答案】(1)AC (2)1.5
(3)C (4)
【13题答案】
【答案】(1)① (2)4
(3)实验过程中有漏气现象或者环境温度降低
四、计算题(39分)
【14题答案】
【答案】(1)1.5s
(2)12cm;4cm
(3)7个,,,,,,,
【15题答案】
【答案】(1)
(2)
(3)
【16题答案】
【答案】(1)
(2)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