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们的家 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学习单+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我们的家 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学习单+素材

资源简介

人教版《科学》(学科) 第一单元 《造房子》
年级单元 二年级第一单元
课题 1.2我们的家 课时数 1
总教学 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动物和人类居住需求差异,认识常见材料的特性与用途。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动物巢穴与人类房屋,培养类比与分类能力;设计房屋时发展空间想象力。 探究实践:能用工具测量材料长度,动手制作简易模型,并通过展示会交流改进方案。 态度责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树立环保材料使用观念。
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主要 教学内容 观察我们的家及其建造材料,在运用感官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观察中认识到金属、木等材料因其特点而成为常见的建筑材料,还会发现一座房子往往会运用多种材料,初步认识人类根据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材料。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认识人类建造房屋的常见材料如木头、砖、玻璃、金属等并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科学思维:比较、描述木头、砖、玻璃、金属等常见材料的特点。 探究实践: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木头、砖、玻璃与金属等材料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态度责任:在观察几种建筑材料的活动中能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材简析 教材分析 上一课认识动物用“自然物”筑巢的基础上,转向探究人类建房,引导学生发现人类会使用更丰富的“人造物”材料。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建筑材料特性,尤其是金属与其他材料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如何用多种材料满足房屋多样化功能需求,体会建造智慧。
教学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金属和另一种材料,发现金属、玻璃、木头、砖这些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思维方法,将“材料特性满足人类需求”这一抽象概念转为学生的直观认知。
其他说明
教学准备 实物材料(金属、玻璃、砖、木头)、学习记录单
学情预估应对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过程设计描述 二次修改
过程描述 一、温故启新 1、播放动物建家视频,并提问:小动物在干嘛?谁能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建造自己的家呢?材料来自哪里?
2、问题催生:我们人类也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家和小动物的一样么?他们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的家”
设计意图 本课导入设计采用"复习-类比-提问"三步法:首先回顾动物使用的自然材料激活旧知,接着通过"动物的家"类比迁移到人类房屋,最后用问题聚焦建筑材料特性,快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探究主题。
过程描述 二、探索发现
活动一 1、教师提问:你们心目中的家是什么样?
(预设:温馨、漂亮、安全、宽敞……) 2、总结:这是我们对家的需求。 3、抛出问题:我们人类对家的需求那么多。只用小动物造家的这些天然材料够吗?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家需要更多材料。 4、辨认材料: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人们是用哪些材料建造房子的。(图片要有选择性) 5、解释新的科学词汇“人造物”。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心目中的家"为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家的多样化需求,进而理解不同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因。通过展示典型房屋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并分类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帮助学生建立"需求决定材料"的认知逻辑。
过程描述 二、探索发现
活动二 1、教师出示“典型家”的图片,由学生指认现在的家。并提问:你们的家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呢? 2、视频展示“钢筋混凝土房屋”在建造时常用到的材料,并请学生说一说材料名称 3、实物材料展示,学生辨识材料,并简短介绍材料的特征。 4、聚焦问题:金属在造房子的时候用到的地方很多,墙体里面也有钢筋。金属和其他材料相比,到底有什么特殊本领呢?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用"视频+实物"双模态教学,将建筑材料知识直观呈现。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材料特性,并分析其在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建立"功能-选材"的工程思维,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的过渡。
过程描述 二、探索发现
活动三 1、点明主题:金属和另外一种材料比较 2、讨论比较方法:看一看、掂一掂、摸一摸,特别强调刻画 3、学生分组活动,观察比较金属和另一种材料,并填写学习单。 4、展示学生观察到的特点并进行讨论。总结金属特点:光滑、重、硬 5、现场对比:弯曲同样厚度的木片和金属,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延展性、易塑性。 6、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以"金属材料特性探究"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合作开展对比实验。在明确探究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系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材料特性,培养其观察比较、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感性认知向理性结论的转化。
过程描述 三、研讨拓展 1、抛出问题:我们建家用到了这么多材料,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多种材料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 教师出示学习单,“我们的家”要设计大门、阳台门,请你说一说大门、阳台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要用什么材料建造? 总结:我们在造自己的家时会用到各种特点不同的材料,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拓展: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金属做成的东西,常见的金属有铜、铁、铝,还有把不同金属融在一起制造合金,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设计意图 本环节创设真实设计任务,引导学生根据门的功能自主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在实践应用中深化理解材料特性与功能的匹配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材料,为下节课做铺垫。
练习设计及要求(作业)
练习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2.2我们的家学习单
方法 金属特点 木头特点
看 有颜色 有花纹 无色 无花纹 有颜色 有花纹 无色 无花纹
摸 光滑 粗糙 光滑 粗糙
掂 轻 重 轻 重
刻画 软 硬 软 硬
活动一:比较金属和其他材料
活动二:拓展
1、下列物品中自然物是( ),人造物是( )。
①矿石 ②木头 ③钢铁 ④水泥块 ⑤粘土
⑥瓦片 ⑦陶瓷 ⑧茅草
你的家里哪些物品含有金属?请你写2—3个。
3、如果要造大门,用金属比用木头有什么好处?(共16张PPT)
1.2我们的家
猜猜这是谁的“家”?
猜猜这是谁的“家”?
回顾:动物的家
聚焦:
我们的房屋是用哪些材料建成的?
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探索1:我们房子的材料
1
2
3
4
5


木头
石头


玻璃
金属
水泥
钢筋
人造物
探索2:比较建房子材料
木头

玻璃
金属
探索2:比较建房子材料
金属
探索3:比较金属和另一种材料



颜色、外观
光滑、粗糙
轻重
探索3:新的观察方法
刻画
硬度
探索3:比较金属和另一种材料
比较金属和木头
比较金属和玻璃
比较金属和砖
探索3:比较金属和另一种材料
比较金属和木头
比较金属和玻璃
比较金属和砖
圈一圈
金属的特点:有颜色、光滑、重、硬
研讨1:
人们用多种材料建房子,有什么好处?
满足我们多方面的需求
研讨2:
拓展
常见的金属有铜、铁、铝等。
不同金属熔在一起制造合金。
5=¥m灯=是p
s =catbh/2.S=x-X.=V.c
A
X..2=D
2.0
S=x-X=VC
无糖老白干bb
四四因
四田因



目目圆
日E目
Ξ目但
固驱目

5=子mT=pV
A
S=x-x=VC
BC③
中国农
东单门北时
A行家
5
BC③
中国农
东单门北时
A行家
41
1
00
n
西
西
西
方法
金属特点
木头特点
有颜色
无色
有颜色
无色

有花纹
无花纹
有花纹
无花纹

光滑
粗糙
光滑
粗糙





刻画




方法
金属特点
玻璃特点
有颜色
无色
有颜色
无色

透明
不透明
透明
不透明

光滑
粗糙
光滑
粗糙





刻画




方法
金属特点
砖特点
有颜色
无色
有颜色
无色

透明
不透明
透明
不透明

光滑
粗糙
光滑
粗糙





刻画




四四因
四田因



目目圆
日E目
Ξ目但
固驱目

5=子mT=pV
A
S=x-x=VC
四四因
四田因



目目圆
日E目
Ξ目但
固驱目

5=子mT=pV
A
S=x-x=VC
AI生成
即梦△1
5=子mT=pV
A
S=x-x=VC方法 金属特点 玻璃特点
看 有颜色 透明 无色 不透明 有颜色 透明 无色 不透明
摸 光滑 粗糙 光滑 粗糙
掂 轻 重 轻 重
刻画 软 硬 软 硬
方法 金属特点 砖特点
看 有颜色 透明 无色 不透明 有颜色 透明 无色 不透明
摸 光滑 粗糙 光滑 粗糙
掂 轻 重 轻 重
刻画 软 硬 软 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