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案 (7)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案 (7)

资源简介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
【课堂目标】
理解不同等级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
【探究提升】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小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服务种类


更多
级别


更高
服务范围
较小(本县)
较大(各县乃至全省)
可扩展至全国
服务设施
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中学
除了小城市的一般职能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
2.城市等级变化的影响因素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服务区内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探究点:若天津和香港是相同等级的城市,其服务范围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因为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包括城市本身外,还有附近的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这说明城市服务范围除受城市等级影响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制约。
【特别提醒】
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城市等级的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只是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性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如济宁、扬州等城市逐渐衰落。
二、城市的等级体系
1.启示: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
服务范围。
【例1】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2)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丙的城市数量最少
B.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
C.据图中显示的条件,甲地服务范围有增大的趋势
D.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服务范围有增大的趋势
【思维导引】(1)图中所示城市的等级大小?(2)图中显示的条件是什么?
【规范解答】(1)C
(2)D
【精讲精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三城市的等级为甲最高,乙次之,丙最低,因此其职能也是甲>乙>丙,与此相对应的正确选项只有C项。第(2)题,丙等级最低,其数量应最多,甲等级最高,其数量应最少,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乙地的服务范围会增大。
【例2】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题。
(1)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2)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思维导引】(1)图中所示城市分别是什么等级的城市?(2)Ⅲ走廊与其它两者相比不同之处在哪里?
【规范解答】(1)D
(2)B
【精讲精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苏州市只有3个城镇等级,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最大,常熟、张家港、太仓是相同等级的城市,不存在层层嵌套的关系。交通条件的改善,能使城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故选D;(2)图示信息表明,Ⅲ走廊沿河分布,水运便利。
【随堂训练】
1.城市的服务范围


A.相当于该城市的最低级职能范围
B.相当于该城市的最高级职能范围
C.相当于该城市各种职能服务范围的叠加
D.与该城市服务职能的数目、级别无关
2.城市等级与其提供的职能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级别的城市,提供的职能完全相同
B.城市的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C.高等级的城市不具有低等级城市的职能
D.城市的等级越低,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读人口密度和商业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到(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4.图中体现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关系是(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数目无直接关系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5~6题。
5.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6.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案)答案
1.B
解析:城市的服务范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可以通过最高职能范围来确定。
2.D
解析:城市的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越多,级别越高。同级别的城市,其城市职能相同,但提供的职能种类不一定完全相同。
3.
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人口密度与商业服务范围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4.
D
解析:人口密度越大,需要的商店越多。
5.
A
解析:集市是乡村聚落的一种典型商业行为。根据集镇的日期可判断当地的人口及商品购买力,①地为较高级别的集镇,其余六镇为同一级别;对于①地来说集市的周期为三天或四天,其余六镇为十天。①地服务功能最齐全,服务范围比其余六镇大。
6.
D
解析:①地成为集市,是因为附近的居民有购买的需要,集市的周期长短和规模大小取决于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