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 长征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 七律 长征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5 七律·长征
教材pp.16~17
1.会写“律、崖”等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长征地图。
【学生准备】
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红军的长征路线,以及当时艰难的环境,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长征之艰难。
【学习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对长征有了大概的了解,从课堂展示的图片中深入了解长征道路,在对诗句的分析中细致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二万五千里长征举世闻名。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七律·长征》,领略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板书:七律·长征)
初读课文
一、了解七律
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总共有四联八句话。这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
(1)边读课文边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词,理解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学生模仿教师范读的节奏试读。
4.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指导书写
重点字:
律:左窄右宽,第5笔横要长。
崖:是上下结构,“厂”要包住“圭”。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背景,学习了课文重点字词,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一起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探究新知
一、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师:对首联进行翻译。(红军战士不怕万里长征的一切艰难险阻,把千山万水的磨难都当成平平常常的事。)
2.师:同学们,你们说红军长征难不难?(生: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生:万水千山。)
师:想象一下,红军长征中除了地理环境上的困难,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生:天气、敌人的围追堵截等。)
师: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生:不怕、等闲。)
师:从“不怕”“等闲”这两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出红军什么精神?(生: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二、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师:对颔联进行翻译。(五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2.承接万水千山,毛主席先写了红军翻越“五岭山脉”和“乌蒙山”。
(1)师(课件出示“五岭山脉”图片):你们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山脉?(生:连绵不断。)
师:连绵数千里的五岭山脉,它们看起来像什么?(生:蜿蜒盘旋的巨龙,汹涌的波涛……)
(2)师(课件出示“乌蒙山”图片):这座山又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生:雄伟高大。)
师:把“五岭山脉”“乌蒙山”极度缩小,这是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3.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现实的情况和红军的感受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生:因为红军不怕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把万水千山看得极为平常。)这样写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体会到了红军的英勇豪迈。)
三、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师:对颈联进行翻译。(湍急的水流拍打着金沙江江岸,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着,只剩下几十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2.师:从“暖”字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生:体会到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
3.师:哪些词将英勇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生:铁索、寒。)
总结:这两句诗写出了红军对水的征服,一“暖”一“寒”,既呈现了客观现实,又写出了主观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出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英勇无比,此联对仗工整,以环境和事物寄予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四、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师:对尾联进行翻译。(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积雪千里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更喜”一词有什么好处?(生:“更喜”承接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3.师:岷山,绵延千里,大雪覆盖,终年不化,可是红军战士把翻越岷山看作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长征不仅是军事战斗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及引导学生课上交流等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好了铺垫,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