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一、课标考点1、了解我国环境资源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2、认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3、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二、知识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国情成就:用占世界约_______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______的人口生存与发展压力人口压力人口_______过多人口_______较低资源短缺_________占有量少资源____________大_______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危机_________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_________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手段:技术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方式:方式循环经济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再生资源化目的:生态化。工业可持续环境效益:资源利用,减少来源发展模式经济效益:改造,调整结构原理:原理农业可持续方式:调整,发展大农业,协调发展模式和效益目的:良性循环典型代表:生态农业三、要点突破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差异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律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1、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严重的环境问题C庞大的人口数量D不利的外部环境解析:资源短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但不是最大障碍。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是由于人口过多造成的。我国环境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而这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都有一定的关系。从现实看,环境问题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以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外交往友好频繁,外部环境不断改善。答案:C2、2、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A玻璃瓶、塑料袋B废铜烂铁、破布料C旧报纸、易拉罐D烂菜叶、果皮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旨在倡导保护环境和实现垃圾资源化。烂菜叶和果皮都属于有机物,可作为肥料。答案:D四、课堂训练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1---2题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A加剧长江洪涝灾害B生物物种增加C加剧土壤盐渍化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A扩大水田面积B退耕还湖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D禁止在长江采沙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回答3—6题3、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A自然经济时期B采猎文明时期C农业文明时期D工业文明时期4、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污染增多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5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A人口众多,地大物博B面临多种环境问题C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6我国继上海实行休渔制度之后,今年已开始在长江实行休渔制度,其主要作用是()A保护中华寻等珍惜鱼类洄游产卵B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濒危物种白鳍豚C防止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D我国渔获量已居世界首位,防止市场上鱼类过剩下图是我国2000年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回答7~9题。7、从2000年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Ⅰ类水质BⅡ类水质CⅢ类水质DⅣ类水质8、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严重的是()A珠江B海河C塔里木河D松花江9、下列河流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A淮河B海河C辽河D长江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该生态环境问题对A、B两地造成的危害不同。请完成下表:地形区造成的危害防治的共同措施AB单元检测1读下图回答问题A.京沪高速铁路经过图示地区B。此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C.①②两区发展农业生产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有利条件D.西汽东输的目的地在此地区读“我国南北纵列的铁路干线图”,完成2-3题。2按①~④的顺序,线路名称排列正确的是A.京九、京广、焦柳、京沪线B.浙赣、京九、陇海、京沪线C.京广、京九、焦柳、京沪线D.京九、京广、京沪、陇海线3.关于建设②铁路线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沿线地形以平原为主,造价低B.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C.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D.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下图是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1999年,我国各地区高速公路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A.西南三省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建成B.华北平原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建成C.非季风区没有高速公路D.沿海岛屿没有高速公路5.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气温高低C.降水量多少D.气象灾害频率6.有关汽车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出行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汽车站B.城市长途汽车站一般在交通比较闭塞偏僻的地方C.汽车站常远离火车站D.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不应设汽车站图10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7.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地点进行,我国许多城市就是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回答8—10题8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①在它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顾客②在它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及销售区③要有较好的大型运输码头④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④9下列城市不属于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米市的是()A无锡B芜湖C九江D苏州10武汉成为全国主要商业城市的条件是()A位于焦枝铁路干线和长江的交汇处B是我国中部地区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C是我国的重点直辖市D有便利的河运和铁路交通运输,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读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并判断下面第11题。11四条河流中,如果从中东运输石油到西欧要经过哪一个()A、①B、②C、③D、④12受自然、经济等条件影响,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读沿北纬38°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6题。13下列地理特征,属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的是()A、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不冻港B、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C、联合国总部所在城市D、“美洲大陆的地中海”现在,人们普遍担心的是餐桌污染:馒头里加增白剂,各种食品里加糖精、香精等,这些对人体都是极其有害的。回答14—17题14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技术越来越发达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运输15与消除餐桌污染无关的措施有()A不吃含甜、香味的食品B禁止向食品中添加各种化学剂C提倡吃有机、绿色和安全的食品D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16餐桌污染不符合( )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17餐桌污染直接影响()A生态持续发展B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持续发展D环境持续发展除城市污水处理厂河工业废水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域污染,称为非点源污染。1995年,美国总长约290万千米的河流中,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总长约26.6万千米,其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类型见图,判断18--19题。18关于美国非点源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64%的河流主要受到来自农业的污染B美国47%的河流主要呈现泥沙污染C美国8.7万千米的河流主要呈现农药污染D美国主要受采矿污染河流与主要呈现病菌污染的河流长相当19导致美国河流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排放的营养物质C人类活动排放的有毒物质D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20—22题。20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1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22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读下图回答23---25题23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温带荒漠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热带荒漠带④亚热带常绿硬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造成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的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25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改造不稳定径流B排干湖泊和沼泽C大量抽取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0分)(2)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4分)(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27综合题读图6,其中甲图反映了美国某时装公司全球产销网络的一部分,乙图呈现了信息流动和相继的货物流动过程。通过高效的管理和陆空集装箱联运,从公司发出订单到时装在零售店上架的实际时间在60天之内。回答下列问题。(1)该时装公司于1997年1月2日15时从C城(西五区)发出订单,香港代理商在当地时间1997年1月____日______时收到该订单。(2)这批时装制成后运到W城(西八区)的零售店,不应迟于当地时间1997年______月__________日_________时。(3)多数美国时装公司完成类似过程需6个月,可见此时装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代号)。①采购廉价原料②快速占领市场③地理位置优越(4)在下面空白框内填写三个选项的代号,表明时装业的产销过程。①按订单加工②产品销售③政府计划④多样化的需求信息(5)根据图中标出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方式,对比分析我国时装发展的重要障碍是______(填写正确选项代号)。①劳动力成本增加②交通运输不发达③服装加工设备落后④信息产业发展滞后28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12分)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基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2006年甲、乙商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1).在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运量小、占据道咱面积大的方式是。(2).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3).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项选择)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D.甲市们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4).根据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甲乙两市的交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读“污染物迁移模式图”,根据图中的迁移路线,将有关内容填入图中空格。.分析下表,回答问题:某地各类项目1956年1975年森林覆盖率30%8%耕地面积3.3万公顷4.7万公顷近三年平均降水量850mm680mm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23℃30℃河流含沙量2%12%当年水旱灾害次数03粮食总产量1.0亿0.875亿⑴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其原因是。⑵该地水旱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⑶根据上表,结合地理知识,把①土壤肥力下降;②暴雨增多;③进一步毁林开荒;④洪水灾害增多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空格,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A2、B3、D4、A5、B6、C7、C8、B9、D10、⑴欧洲北美亚洲单元检测1、A2、C3、A4、B5、A6、A7、BC8、D9、D10、D11、B12、A13、C14、B15、A16、B17、C18、D19、A20、D21、C22、B23、A24、D25、D26(1)有利条件: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2)b地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C地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27(1)34(2)3312(3)②(4)依次为④①②(5)④28(1)地铁小轿车(2)平均上下班距离与平均上下班时间(3)BCD(4)拥堵问题:表现:都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甲市更为拥堵原因:两市人口密集、支量大;甲市机动车总量大、道路网密度较、出行方式中小车比重大建议:甲市控制私家车的增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道路网密度;乙市继续控制机动车的增长、提高道路网密度、优化公交线路污染问题:表现:均出现交通噪音、汽车尾气污染;乙市污染分担率高于甲市原因:机动车总量大、环保措施不力建议:适当控制机动车总量、采用环保装置、加强相关管理措施表述条理清楚、全乎逻辑(1分)29(1)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减少,因此粮食总产量降低(2)森林减少、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3)A-②B—①C—④D—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甲乙图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径流季节变化增大单产下降AB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