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目标】1.通过活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2.运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基本观念。【重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难点】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自学探究】一、1.农业区位的含义自然因素:2.农业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比较稳定,发展变化较快。5.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6.说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课堂练习一、单选题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城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通过改造地形,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一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人们通过垦荒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是地形影响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市场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A.春小麦B.棉花C.奶牛业D.玉米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B.政策C.技术条件D.市场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原因是()A.技术力量达不到B.不利于水土保持C.不能耕作D.交通不便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市场B.土壤C.地形D.水分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B.土壤C.市场D.政策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A.政策B.交通运输C.科技D.市场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A.政策变化B.市场需求变化C人口增长趋缓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二.双选题11.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出口国是()A.美国B.法国C.荷兰D.新西兰国的弗罗里达州利用光热优势,重点生产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主要依赖于()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B.市场的需求C.政策D.农产品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平原地形为主B.雨热同期的气候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的推广三综合题.14.下图是“某类农业生产发展阶段变化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该农业类型生产的产品是( )A.蔬菜B.花卉C.大米D.小麦试分析制约该农业生产类型在第I阶段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3)促进该农业类型生产向II、III阶段发展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 )A.劳动力成本降低B.交通运输C.保鲜技术D.土地成本(4)试比较该农业生产类型I、III阶段在生产方式上的差异。(5)请列举国内外该农业生产类型的著名地区或国家。.15读右图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B ;C;D;E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对A因素进行改造要注意什么问题?(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4)分析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区位因素: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②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多两年三熟。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④宁夏平原的灌溉农业参考答案:一、1、C2、B3、A4、C5、D6、B7、B8、A9、D10、B二、11、CD12、AD13、CD三、14.(1)AB(2)由于交通运输及冷藏保鲜技术的限制,蔬菜、花卉不宜远距离运输,所以分布在需求量大的城市四周。(3)BC(4)I阶段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III阶段生产规模大(区域专业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过程专业化。(5)我国云南昆明的花卉、海南和山东寿光的蔬菜,荷兰的鲜花,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蔬菜等。15.(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市场(2)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陡坡过大不易开垦为耕地(3)E(4)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