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以畜牧业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预案)【预习目标】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畜牧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2、归纳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和发展措施。3、归纳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自主预习】一、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 、南非等国2、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草场,不适宜经营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3、主要特点:生产规模、专业化程度4、畜牧品种:美国、阿根廷:牧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为主5、读教材案例4第一段,用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6、、读教材案例4第三段,归纳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发展措施有哪些?二、乳畜业1、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市场的商品化、化畜牧业地域类型2、生产对象:3、主要产品:牛奶及其制品4、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区位要求:接近6、结合教材P52页活动,从饲料和市场两个方面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例1】读阿根廷草原牧业分布图,完成(1)~(2)题。(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牧牛占重要地位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弱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例2】下图为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等值线分布图,指数越高,表示集约度越大。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集约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D.大牧场放牧业C.季风水田农业(2)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的空间差异与下列哪一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平原面积B.降雨日数C.土壤肥沃程度D.工业和城市分布【能力提升】(2013·青岛高一检测)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1~3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园艺业 B.游牧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2.下列地区为该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区的是( )A.恒河平原南部B.波德平原北部C.潘帕斯草原D.墨累——达令河流域南部3.阿根廷的牛肉在世界上竞争力很强的自然原因是( )A.潘帕斯草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牧草高而密B.潘帕斯草原地处太平洋东岸,终年降水丰沛C.潘帕斯草原位于大陆内部,终年气温高,属于热带草原D.潘帕斯草原冬季气温在0℃以上,草原终年可放牧【解析】 图示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且产品大部分面向市场,应为大牧场放牧业。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潘帕斯草原最典型,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终年可收。【答案】 1.D 2.C 3.D下图为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读图,回答4~5题。4.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乙——西欧乳畜业C.丙——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D.丙——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5.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解析】 第4题,据图分析,甲地区种植业比重大,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大,可推测为季风水田农业;乙地区畜牧业比重比种植业略大,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小,可推测为混合农业;丙地区种植业比重小,畜牧业比重大,商品率高,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小,可推测为大牧场放牧业。第5题,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答案】 4.D 5.D图甲是我国某地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图,图乙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图。读图回答6~7题。 图甲 图乙6.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市场C.交通D.气候7.若该地农业发展到阶段Ⅲ,其农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 )A.大农场生产B.专业化生产C.精耕细作D.高度机械化【解析】 第6题,从图甲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中可知,乳产品比值最高,其次为蔬菜,可确定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主导因素为市场。第7题,农业发展到阶段Ⅲ,面向国际市场,最显著的特征应该为农业专业化生产。【答案】 6.B 7.B(2013·合肥高一检测)图示为欧洲农业集约度的空间变化图(集约度是指某类事物在特定空间的集中程度。图中的等值线为集约度指数,指数越大表示集约度越高)。读图,回答8~9题。8.图中黑影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9.影响图中集约度指数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雨日数B.工业和城市分布C.土壤肥沃程度D.草场分布【解析】 第8题,图中黑影区是西欧,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规律,该地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只有B项正确。第9题,根据集约度指数的含义,黑影区域数值高,说明该地区乳畜业发达。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西欧工业和城市密集,故其集约度指数高。【答案】 8.B 9.B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10~12题。10.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A.地广人稀B.接近市场C.降水丰富D.劳动力充足11.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高B.水利工程量大C.投入劳动力多D.受市场影响大12.关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区域连线正确的是( )A.甲—中国内蒙古高原B.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丙—美国中部平原D.丁—欧洲西部【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丁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园艺业。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乙、丁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特征是受市场影响大。甲典型地区是潘帕斯草原,乙典型地区是西欧,丙典型地区是美国中部,丁典型地区是东南亚、亚洲和巴西东南部。【答案】 10.A 11.D 12.C二、综合题13.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与甲牧区相比,乙牧区发展畜牧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2)阿根廷是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根据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乙牧区发展中借鉴哪些经验?【解析】 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首先要抓住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然后比较两地间主要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答案】 (1)夏季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2)以密集的商品畜牧业代替自给自足的粗放畜牧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大力发展人工牧场,开辟水源,种植饲料;改善交通条件;退耕还草,保护草原生态,防止草场退化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盟一些国家牛奶价格遭腰斩,引发多国奶农倾倒大量鲜牛奶,仅比利时就有300万升鲜牛奶被倒掉。材料二 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国家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城市人口比重(%)90769097材料三 2008年我国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单位:万头)内蒙古71.9青海11.5新疆118.9云南10.4黑龙江69.8北京9.5河北61.2上海5.8山东21.1天津4.6陕西15.7山西12.7(1)这次欧洲奶农大规模的倾奶行为,反映了哪一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A.科技B.交通C.市场D.政治(2)结合材料二与欧洲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原因。(3)由材料三总结我国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其影响因素。(4)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解析】 第(1)题,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第(2)题,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思考;第(3)题,从表中提取分布信息;第(4)题,迁移运用相关知识。【答案】 (1)C (2)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且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乳畜业大规模发展;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且饮食结构中乳畜品占重要地位,使乳畜产品市场广大。(3)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及大城市周围。影响因素是饲料和市场。(4)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