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5.4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第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2)1.掌握行程问题中有关量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寻求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2.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意识.学习目标情境导入壹目录课堂小结肆当堂达标叁新知初探贰情境导入壹情境导入1.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①相遇问题: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出发点之间的路程;若甲、乙同时出发,则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②追及问题: 快者走的路程一慢者走的路程=追及路程;若同时出发,快者追上慢者时,快者用的时间=慢者用的时间,③航行问题: 顺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十水(风)速;逆水(风)速度=静水(无风)速度一水(风)速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新知初探贰探究一 行程问题 例题 小亮和小莹去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参加活动,小亮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基地,速度为5km/h,16min后,小莹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沿相同路线骑行,速度为15km/h,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实践基地,学校到实践基地的路程是多少?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总结归纳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①理解题意,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②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一个未知量,并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含该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③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⑤写出答案.2.列表或画示意图都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方法,设未知数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设法和间接设法.当堂达标叁当堂达标1.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甲跑完全程需要4分钟,乙跑完全程需要6分钟,如果两人分别从跑道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求两人相遇所需的时间.设两人相遇所需的时间是x分钟,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两人相遇所需的时间x= .2.43.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速度为9千米/时;4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速度为45千米/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目的地.则目的地距学校 千米.7.5当堂达标2.艳艳和君君约定从A地沿相同路线骑行去B地,已知艳艳的速度是君君速度的1.2倍,若君君先骑行2千米,艳艳才从A地出发,艳艳出发半小时后恰好追上君君,则君君每小时骑行 千米.204.在全民健身运动中,骑行运动颇受市民青睐,甲、乙两骑行爱好者约定从A地沿相同路线骑行去距A地30千米的B地.已知甲骑行的速度是乙的1.2倍.若乙先骑行2千米,甲才开始从A地出发,则甲出发半小时恰好追上乙,求甲骑行的速度.解:设乙骑行的速度是x千米/时,则甲骑行的速度是1.2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0.5×1.2x=0.5x+2,解得x=20,则1.2x=24,答:甲骑行的速度是24千米/时.当堂达标5.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两辆车的速度比是2:3,求较慢的一辆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由于两辆车的速度比是2:3,设两车速度分别为2x km/h、3x km/h,4(2x+3x)=600,解得:x=30,所以慢车速度为:2x=60km/h,答:较慢的一辆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当堂达标课堂小结肆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基础题:1.课后练习题 第 1,2,3题。提高题:2.课后习题 第5,7题。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