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学案 (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学案 (3)

资源简介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主要特点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2.
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及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模式。
4.了解高技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刺激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重点难点】
1.
鲁尔区的形成,衰落及综合整治
2.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与美国“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学习法
【知识链接】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德国____________、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________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工业基础:丰富的_______资源。
3.主要工业部门:______、______、机械、化工、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
4.特征:以______工业企业为核心。
5.问题:原料和能源_______、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1)概况: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位于德国______,地处欧洲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矿产丰富(______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矿)、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3)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_________部门。
②_____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
③_____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________、交通拥挤等。
(4)整治措施:调整工业__________、发展_____产业、优化_____等。
二、新工业区
1.兴起时间:20世纪_______之后。
2.特征:________企业为主。
3.分布地区:意大利____________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_______等。
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3)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___________。
5.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____________;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_____;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_____;气候宜人;交通______;全世界的_____高地;______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基础达标】
读“某国示意图”,完成1~3题。1.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有(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3.20世纪50年代,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传统工业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有(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该区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技术工业方兴未艾。据此完成4~5题。4.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是(  )①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②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④要接近市场,利于销售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5.影响高技术工业区位的主要条件是(  )①知识和技术
②劳动力价格
③现代化交通
④能源和资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乙两幅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某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我国某乡镇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意大利新工业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乡镇企业应借鉴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1、鲁尔工业区
东北部
2、煤、铁
3、煤炭
钢铁
4、大型
5、
消耗大
“德国工业的心脏”
中西部
鲁尔
传统工业
煤炭
钢铁
用地紧张
结构与布局
第三
环境二、1、50年代2、中小型3、东北部和中部
“硅谷”4、工业小区5、知识和技能
较高
优美
便捷
人才
市场
[基础达标]
1.D 2.B 3.C
4.C 5.C6.(1)生产、运输、销售和信息收集都由同一家企业完成,没有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彼此联系的联合企业 多家企业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生产
(2)发展工业小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各生产企业紧密联系,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的联合企业;建立相互依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销关系
②使用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③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④加大企业规模和人才整合,形成现代装备制造(如钻井平台等)品牌基地;⑤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工业旅游;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14.(1)印度软件企业数量增长快;创造产值高;出口比重大。软件企业由原有工业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迁移)。(2)工业基础良好;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势;资金来源丰富;工业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