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兴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2024八上·五华月考)2024年3月20日为春分日,图1为当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时,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京长安街景观,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日出景观,推测北京长安街的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2.当日,梅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当日之后的一个月内昼夜长短变化是( )A.极昼,昼变短 B.昼短夜长,昼变长C.昼夜等长,昼变长 D.昼长夜短,昼变长(2024八上·五华月考)“春风吹尽繁花落,一场好雨送春归”是对谷雨时节的描述,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之一。自此天气渐暖,雨水增多,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谷雨时节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主要是因为此后一段时间内,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白昼时间( )A.逐渐变长,光照充足,雨水减少B.逐渐变长,气温升高,雨水增多C.逐渐变短,气温降低,雨水减少D.逐渐变短,热量减少,雨水增多4.“春风吹尽繁花落,一场好雨送春归”中表示的谷雨时节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A. B. C. D.5.二十四节气( )①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得出②通过观察地球公转得出③可反映四季的天气状况④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24八上·五华月考)读“《千字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①昃②,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③,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④。 注释:①盈:月光圆满。 ②昃:太阳西斜。 ④霜:水汽降至0°℃以下凝结而成。6.对①②③④处所描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①一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B.②一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③一以一年为周期进行更替 D.④—是一种降水现象7.“昃”指太阳的光照情况,下列与之相符合的是( )A. B.C. D.(2024八上·五华月考)俄罗斯提出用北极东北航道代替传统航道。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航程。下图为传统航道和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大洲①和传统航道经过的海峡②分别是( )A.亚洲白令海峡 B.欧洲台湾海峡C.非洲马六甲海峡 D.北美洲琼州海峡9.北极东北航道经过的海峡③沟通了(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大西洋和印度洋10.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是( )A.补给更容易 B.航行时间更短C.航行更安全 D.耗费燃料更多11.(2024八上·五华月考)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昆明四季如春;⑤明天大风降温; 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2024八上·五华月考)冬去春来,海南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13.受此天气现象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 )A.电风扇 B.洗衣机 C.加湿器 D.除湿机(2024八上·五华月考)如下左图示意世界板块局部及三次地震震中位置,右图示意某人收到手机地震预警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4.图中三次地震都涉及的板块是( )A.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15.地震发生时,手机中播报地震秒数倒计,这说明( )A.地震经常发生 B.人们可以把控地震C.人们可以防止地震 D.地震可以提前预警16.当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我们应该( )A.在家中关紧门窗就近躲避B.在高层楼房内,及时乘坐电梯下楼C.在学校迅速跑出教室,躲在高大建筑物下D.条件允许时,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2024八上·五华月考)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奋斗者”号是我国第一台能够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及奋斗者号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奋斗者”号所到达的全球海洋最深处的地形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海岭18.目前,“奋斗者”号已完成230次下潜持续刷新万米下潜人次纪录。我国持续对蓝色深海进行探测,有利于( )①深入了解海洋奥秘②开展海洋科学实验③扩大祖国海洋国土④探索地球生命起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八上·五华月考)读世界著名滑雪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 )A.亚洲、南美洲 B.欧洲、南美洲C.亚洲、北美洲 D.欧洲、北美洲20.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滑雪场甲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B.印度洋沿岸的滑雪场众多C.世界著名的滑雪场均位于高纬度地区D.滑雪场乙有极昼、极夜现象(2024八上·五华月考)平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A.陆地升温快,降温快 B.海洋升温慢,降温快C.陆地昼夜温差小于海洋 D.海洋昼夜温差大于陆地22.该模拟实验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新疆的人们夏季“早穿皮袄午穿纱”C.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D.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开(2024八上·五华月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一纬度,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是不一样的。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该图表示哪个半球几月份的等温线分布状况( )A.北半球7月份 B.北半球1月份 C.南半球7月份 D.南半球1月份24.图示四点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4八上·五华月考)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北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 )A.内陆、沿海都很多 B.大陆东岸多于西岸C.大陆内部多于沿海 D.大陆西岸多于东岸26.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2024八上·五华月考)意大利波河流域植被丰富,干流水量充沛。读下左图波河流域气候资料图和下右图波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波河流域的降水特征是( )A.终年稀少 B.夏季极度丰富C.冬季极度干燥 D.降水较均匀28.下列对波河干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快 B.有断流现象C.含沙量很大 D.流量季节变化小(2024八上·五华月考)野生黑枸杞是一种耐碱、耐旱、草原上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格尔木地区生产的黑枸杞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多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下图是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A.大部分地区在400毫米以上 B.大部分地区在50毫米以下C.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D.由南向北逐渐减少30.格尔木地区黑枸杞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此地( )A.海拔高,低温时间长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山地多,冰雪融水多 D.土地广,耕地资源多31.(2024八上·五华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深居内陆、入口众多、工业基础雄厚的重庆,出口的商品由开始的家用电器、汽车配件、机械设备、服饰百货、食品以及电商货物等,逐步扩展到高附加值、IT产品等电子产品;进口的商品主要包括欧洲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酒类、电子产品、木材等。材料二中欧班列的运行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在深度、广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回程班列的货源不足;沿线部分国家接运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铁路老化失修等。材料三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1)中欧班列连接了 和 两个大洋。(2)重庆的简称是 。中欧班列由东向西穿过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是:东部降水多向西逐渐变 再逐渐变 。(3)简述电子产业公司在重庆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4)针对中欧班列目前面临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建议。32.(2024八上·五华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9年7月14日17时10分在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南纬0.52度,东经128.17度)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印度尼西亚2019年第8次7级以上地震。印度尼西亚不仅地震多,还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2019年4月21日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向空中喷出2000米高的火山灰,2019年6月9日,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喷出的火山灰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土壤。材料二香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热,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印度尼西亚的香蕉具有个大皮薄、肉嫩而细滑、清甜爽口的特点。中国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香蕉进口国。材料三2022年7月1日,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正线有砟轨道铺设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雅万高铁建设由线下施工全面转入线上施工阶段。该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尼西亚海洋支点战略对接的重大项目。(1)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在亚欧板块、 板块、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2)爪哇岛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的理由是 。(3)印度尼西亚的香蕉运输到中国的运输方式是 ,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4)简要分析印度尼西亚盛产香蕉的有利自然条件。(5)中国高铁工程队在雅万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1.春分日(3 月 20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图中太阳从长安街正东方向升起,说明长安街延伸方向与太阳升起方向垂直,即 东 - 西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春分日(3 月 20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梅州位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所以当日昼夜等长,之后一个月昼变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3.B4.C5.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等。3.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 。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 ;同时结合材料 “自此天气渐暖,雨水增多” ,可知雨水增多,利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4.“春风吹尽繁花落,一场好雨送春归” 描述谷雨时有降雨天气。A为多云,B为晴天,C为小雨,D为沙尘暴,所以符合描述的天气符号是 C,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5.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制定的,是通过观察地球公转得出,①错误,②正确。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二十四节气并不能反映四季的天气状况,③错误。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气候的变化,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④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6.C7.C【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解析】【点评】气温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然后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左右,即14时左右,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降低。6.A、①“日月盈昃”描述的是月亮的圆缺变化和太阳的西斜,无法证明地球是球体,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如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登高望远等,A错误。B、②“辰宿列张”是说星辰布满天空,主要体现的是天体的分布,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等,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五带等,该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B错误。C、③“寒来暑往”体现的是四季的更替,四季以一年为周期循环,C正确。D、④“露结为霜”,霜是水汽在 0℃以下凝结而成,属于凝华现象,不是降水(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D错误。故答案为:C。7.“昃” 指太阳西斜,即太阳在西边天空,且此时太阳位置偏西,物体影子应朝向东方。阳在西边,树影朝东,符合太阳西斜时的光照和影子情况,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8.C9.A10.B【知识点】四大洋;大洲分界线;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解析】【点评】北极航道一旦开通,世界海上运输格局将发生较大改变。中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将大大拉近。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最大限度地缩短航程,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企业经营效益。8.从图中大洲轮廓看,①是非洲 。传统航道经过的海峡②是马六甲海峡,它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9.北极东北航道经过的海峡③是白令海峡,它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0.材料明确提到“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航程”,航程缩短意味着航行时间更短,B正确。北极地区环境恶劣,补给难度大,A错误;北极航道有浮冰等危险,并非更安全,C 错误;航程短一般耗费燃料更少,D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C【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①.该句子的意思是晚上下雨,是描述天气,①正确;②.该句子的意思是四月份的时候花都落了,不是短时间的变化,②错误;③.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夜之间花都开了,是描述天气,③正确;④.这句话的意思是昆明在一个长期的时间段内都像春天一样,是描述气候,④错误;⑤.该句子的意思是明天一天的变化,是描述天气,⑤正确;⑥.该句子的意思是极地地区一个长年的情况,是描述气候,⑥错误;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⑤,故答案为:C。【点评】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雨雪来表示,是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答案】12.C13.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12.A、“回南天” 天气的特点是空气湿度大,多雾。该天气符号表示雨夹雪,与 “回南天” 多雾、湿度大的天气特征不符,A错误。B、该天气符号表示台风,“回南天” 不是台风天气,B错误。C、该天气符号表示雾,符合 “回南天” 多雾的天气特征,C正确。D、该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与 “回南天” 天气特征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C。13.A、“回南天” 空气湿度大,环境潮湿。电风扇主要用于通风降温,无法解决潮湿问题,不会因 “回南天” 网购量增加,A错误;B、洗衣机是用于洗衣的家电,与应对潮湿环境无关,B错误;C、加湿器是增加空气湿度的,而“回南天”本身湿度就大,不需要加湿器,C错误;D、除湿机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湿气,应对 “回南天” 的潮湿环境,所以受此天气影响,除湿机网购量会增加,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14.C15.D16.D【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点评】“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也称作“震时预警”。14.从图中可知,土耳其地震、甘肃地震、台湾地震,涉及的板块有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等,三次地震都处于亚欧板块相关的板块边界,都涉及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未涉及,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不是三次都涉及,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5.手机播报地震秒数倒计时,是因为地震发生前可通过监测等手段提前预警,让人们知晓地震相关信息,D正确;目前的技术,人们还无法防止、把控地震,BC错误;手机中播报地震秒数倒计无法说明地震经常发生,A错误。故答案为:D。16.A、在家中应找坚固家具下等安全处躲避,不是关紧门窗就近躲避,A错误。B、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电梯可能因断电等故障被困,B错误。C、不能躲在高大建筑物下,易被坠落物砸伤,C错误。D、条件允许时,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空旷地带,是正确的避震做法,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17.C18.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解析】【点评】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17.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较浅;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深度大;海岭是海底山脉。“奋斗者”号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对应的地形是海沟,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18.我国持续对蓝色深海进行探测,“奋斗者” 号下潜,能够深入了解海洋奥秘,①正确;借助它开展海洋科学实验,②正确;深海环境与地球早期环境有相似性,利于探索地球生命起源,④正确。而海洋国土范围是由国际法等确定,探测深海不是为了“扩大”海洋国土,③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19.D20.A【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解析】【点评】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的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把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19.由图可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南美洲的滑雪场分布相对不如欧洲、北美洲密集,所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洲,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南寒带和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读图可得,乙位于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滑雪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故C错误;从图中能看出,印度洋沿岸滑雪场数量少,故B错误;滑雪场甲位于地中海附近,从板块分布看,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A正确。故答案为:A。【答案】21.A22.B【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解析】【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21.AB、由图可知,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A正确,B错误;CD、陆地的昼夜温差为13℃,海洋的昼夜温差为3℃,因此离地昼夜温差大于海洋,CD错误;故答案为:A。2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的是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对气温产生的差异;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指的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开指的是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故答案为:B。【答案】23.A24.C【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解析】【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23.图中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北半球夏季(7 月)时,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因此可判断是北半球 7 月份,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24.读图可得,四点中③点位于内陆地区,该地距离海洋最远,该地气温年较差最大,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答案】25.B26.B【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25.北回归线附近,受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大陆东岸多受季风、暖流等影响,降水较多;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加上寒流影响,降水较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6.①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②位于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B正确;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与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无关,排除ACD。故答案为:B。【答案】27.D28.D【知识点】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等。27.观察波河流域气候资料图,降水量柱状图各月分布相对均匀,没有明显的极多或极少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8.A、从波河流域示意图看,波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水流速度慢,A错误。B、结合气候资料图,各月降水较均匀,且流域植被丰富,干流“水量充沛”,不会有断流现象,B错误。C、流域植被丰富,植被有保持水土作用,含沙量不会很大,C错误。D、因为降水较均匀,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小,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29.C30.B【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解析】【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29.从图中青海省年平均降水量(虚线 )分布看,数值大致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即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C正确,D错误;青海省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三百多毫米,而且地域差异较大,基本上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格局;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青南玉树果洛地区,在400mm以上;海东地区200~400mm左右;最少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地区则不足200mm,甚至多年不足100mm,AB错误。故答案为:C。30.结合图中年平均日照时数,格尔木地区日照时数长,光照强;且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利于黑枸杞积累养分,所以品质优良,B正确;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A错误;格尔木地区位于青藏地区,光照充足,远离海洋,降水少,比较干旱,C错误;格尔木地区耕地资源少,D错误。故答案为:B。31.【答案】(1)太平洋;大西洋(2)渝;多;少(3)①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有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②中欧班列的开通,使得重庆的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③重庆的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大;④重庆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有利于电子产业的发展。(4)①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②加大对回程班列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拓展回程班列的货源;③加大对沿线部分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提高其接运能力。【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四大洋;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解析】【分析】(1)从亚欧大陆海陆位置看,中欧班列东起中国(濒临太平洋),西至欧洲(濒临大西洋),所以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2)重庆的简称是渝。读图可知,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中欧班列由东向西穿过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是:东部降水多向西逐渐变多,再逐渐变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3)材料一提到重庆“工业基础雄厚”,电子产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和技术人才,重庆能提供;中欧班列开通,让重庆对外运输更便捷,利于电子产业产品运输(出口 )和原材料等输入,促进产品销售;重庆 “人口众多”,有庞大的本地市场,消费潜力大,利于电子产品推广;在“一带一路”等倡议下,重庆发展中欧班列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助力电子产业建厂发展。(4)针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在深度、广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强沟通与合作,能完善合作机制,保障班列顺畅;针对“回程班列的货源不足”,加大宣传推广,拓展货源渠道,吸引更多返程货物,提高班列利用率;针对“沿线部分国家接运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大对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提升接运能力,保障班列运行。【点评】中欧班列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铁路国际联运班列,具有时效稳定、运量大等优点,有“钢铁驼队”之称。(1)读材料可知,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班列,即跨越亚洲、欧洲两个大洲。中欧班列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2)重庆的简称是渝。读图可知,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中欧班列由东向西穿过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是:东部降水多向西逐渐变多,再逐渐变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3)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重庆通过直达欧洲的班列,有利于当地的产品开拓并销售到更多国际市场;且读材料可知,重庆工业基础雄厚,重庆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中欧班列的开通,使得重庆的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重庆的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大;重庆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有利于电子产业的发展。(4)读材料可知,中欧班列面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在深度、广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深;回程班列的货源不足;沿线部分国家接运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加强中欧班列的宣传力度;拓展回程班列的货源;帮助沿线国家提升基础设施;积极开辟货源地,依托班列沿线国家的农产品等资源,把国外原材料变成半成品产品,增加进口商品,降低回程空反率,加大对沿线部分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提高其接运能力。促进中国与班列沿线国家的沟通与交流。32.【答案】(1)印度洋;太平洋(2)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3)海运;运量大,成本低(4)①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满足香蕉喜湿热的生长条件;②印度尼西亚的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适合香蕉生长。(5)①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②气候炎热潮湿,容易引发疾病;③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存在安全隐患。【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解析】【分析】(1)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2)地势特征可通过河流流向判断。从爪哇岛简图看,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水往低处流,说明中部高,四周低。(3)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隔海相望,香蕉属于大宗货物,运输距离远,海运 适合长距离、大运量运输,且成本低。(4)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终年高温,气候湿热,满足香蕉喜温暖的特点;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活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印度尼西亚多山,在山区种植香蕉,排水性好;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遮光效果适宜,有利于香蕉生长。(5)①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阻碍铁路建设;②气候炎热潮湿,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蚊虫多,病菌多,危害铁路建设人员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疾病;③地震、火山活动频繁,遇到的困难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台风、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点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约 17508 个岛屿组成,有“千岛之国”之称。(1)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2)由图可知,爪哇岛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判断的理由是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地势的特征。(3)印度尼西亚的香蕉运输到中国的运输方式是海运,海运的优点是运量大,投资省,运费低,成本低。(4)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终年高温,气候湿热,满足香蕉喜温暖的特点;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活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印度尼西亚多山,在山区种植香蕉,排水性好;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遮光效果适宜,有利于香蕉生长。(5)①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阻碍铁路建设;②气候炎热潮湿,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蚊虫多,病菌多,危害铁路建设人员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疾病;③地震、火山活动频繁,遇到的困难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台风、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1 / 1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兴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2024八上·五华月考)2024年3月20日为春分日,图1为当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时,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京长安街景观,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日出景观,推测北京长安街的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2.当日,梅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当日之后的一个月内昼夜长短变化是( )A.极昼,昼变短 B.昼短夜长,昼变长C.昼夜等长,昼变长 D.昼长夜短,昼变长【答案】1.B2.C【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太阳直射赤道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1.春分日(3 月 20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图中太阳从长安街正东方向升起,说明长安街延伸方向与太阳升起方向垂直,即 东 - 西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春分日(3 月 20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梅州位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所以当日昼夜等长,之后一个月昼变长,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五华月考)“春风吹尽繁花落,一场好雨送春归”是对谷雨时节的描述,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之一。自此天气渐暖,雨水增多,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谷雨时节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主要是因为此后一段时间内,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白昼时间( )A.逐渐变长,光照充足,雨水减少B.逐渐变长,气温升高,雨水增多C.逐渐变短,气温降低,雨水减少D.逐渐变短,热量减少,雨水增多4.“春风吹尽繁花落,一场好雨送春归”中表示的谷雨时节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A. B. C. D.5.二十四节气( )①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得出②通过观察地球公转得出③可反映四季的天气状况④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3.B4.C5.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点评】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影长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等。3.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 。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 ;同时结合材料 “自此天气渐暖,雨水增多” ,可知雨水增多,利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4.“春风吹尽繁花落,一场好雨送春归” 描述谷雨时有降雨天气。A为多云,B为晴天,C为小雨,D为沙尘暴,所以符合描述的天气符号是 C,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5.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制定的,是通过观察地球公转得出,①错误,②正确。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二十四节气并不能反映四季的天气状况,③错误。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气候的变化,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④正确。故答案为:D。(2024八上·五华月考)读“《千字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①昃②,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③,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④。 注释:①盈:月光圆满。 ②昃:太阳西斜。 ④霜:水汽降至0°℃以下凝结而成。6.对①②③④处所描述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①一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B.②一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③一以一年为周期进行更替 D.④—是一种降水现象7.“昃”指太阳的光照情况,下列与之相符合的是( )A. B.C. D.【答案】6.C7.C【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解析】【点评】气温日变化规律: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然后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左右,即14时左右,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降低。6.A、①“日月盈昃”描述的是月亮的圆缺变化和太阳的西斜,无法证明地球是球体,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如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登高望远等,A错误。B、②“辰宿列张”是说星辰布满天空,主要体现的是天体的分布,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等,地球公转产生四季、五带等,该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B错误。C、③“寒来暑往”体现的是四季的更替,四季以一年为周期循环,C正确。D、④“露结为霜”,霜是水汽在 0℃以下凝结而成,属于凝华现象,不是降水(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D错误。故答案为:C。7.“昃” 指太阳西斜,即太阳在西边天空,且此时太阳位置偏西,物体影子应朝向东方。阳在西边,树影朝东,符合太阳西斜时的光照和影子情况,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八上·五华月考)俄罗斯提出用北极东北航道代替传统航道。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航程。下图为传统航道和北极东北航道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大洲①和传统航道经过的海峡②分别是( )A.亚洲白令海峡 B.欧洲台湾海峡C.非洲马六甲海峡 D.北美洲琼州海峡9.北极东北航道经过的海峡③沟通了(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大西洋和印度洋10.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优势是( )A.补给更容易 B.航行时间更短C.航行更安全 D.耗费燃料更多【答案】8.C9.A10.B【知识点】四大洋;大洲分界线;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解析】【点评】北极航道一旦开通,世界海上运输格局将发生较大改变。中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将大大拉近。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最大限度地缩短航程,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企业经营效益。8.从图中大洲轮廓看,①是非洲 。传统航道经过的海峡②是马六甲海峡,它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9.北极东北航道经过的海峡③是白令海峡,它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0.材料明确提到“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可以缩短三分之一航程”,航程缩短意味着航行时间更短,B正确。北极地区环境恶劣,补给难度大,A错误;北极航道有浮冰等危险,并非更安全,C 错误;航程短一般耗费燃料更少,D错误。故答案为:B。11.(2024八上·五华月考)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昆明四季如春;⑤明天大风降温; 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C【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①.该句子的意思是晚上下雨,是描述天气,①正确;②.该句子的意思是四月份的时候花都落了,不是短时间的变化,②错误;③.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夜之间花都开了,是描述天气,③正确;④.这句话的意思是昆明在一个长期的时间段内都像春天一样,是描述气候,④错误;⑤.该句子的意思是明天一天的变化,是描述天气,⑤正确;⑥.该句子的意思是极地地区一个长年的情况,是描述气候,⑥错误;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⑤,故答案为:C。【点评】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雨雪来表示,是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2024八上·五华月考)冬去春来,海南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13.受此天气现象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 )A.电风扇 B.洗衣机 C.加湿器 D.除湿机【答案】12.C13.D【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12.A、“回南天” 天气的特点是空气湿度大,多雾。该天气符号表示雨夹雪,与 “回南天” 多雾、湿度大的天气特征不符,A错误。B、该天气符号表示台风,“回南天” 不是台风天气,B错误。C、该天气符号表示雾,符合 “回南天” 多雾的天气特征,C正确。D、该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与 “回南天” 天气特征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C。13.A、“回南天” 空气湿度大,环境潮湿。电风扇主要用于通风降温,无法解决潮湿问题,不会因 “回南天” 网购量增加,A错误;B、洗衣机是用于洗衣的家电,与应对潮湿环境无关,B错误;C、加湿器是增加空气湿度的,而“回南天”本身湿度就大,不需要加湿器,C错误;D、除湿机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湿气,应对 “回南天” 的潮湿环境,所以受此天气影响,除湿机网购量会增加,D正确。故答案为:D。(2024八上·五华月考)如下左图示意世界板块局部及三次地震震中位置,右图示意某人收到手机地震预警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4.图中三次地震都涉及的板块是( )A.美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15.地震发生时,手机中播报地震秒数倒计,这说明( )A.地震经常发生 B.人们可以把控地震C.人们可以防止地震 D.地震可以提前预警16.当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我们应该( )A.在家中关紧门窗就近躲避B.在高层楼房内,及时乘坐电梯下楼C.在学校迅速跑出教室,躲在高大建筑物下D.条件允许时,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答案】14.C15.D16.D【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点评】“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也称作“震时预警”。14.从图中可知,土耳其地震、甘肃地震、台湾地震,涉及的板块有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等,三次地震都处于亚欧板块相关的板块边界,都涉及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未涉及,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不是三次都涉及,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5.手机播报地震秒数倒计时,是因为地震发生前可通过监测等手段提前预警,让人们知晓地震相关信息,D正确;目前的技术,人们还无法防止、把控地震,BC错误;手机中播报地震秒数倒计无法说明地震经常发生,A错误。故答案为:D。16.A、在家中应找坚固家具下等安全处躲避,不是关紧门窗就近躲避,A错误。B、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电梯可能因断电等故障被困,B错误。C、不能躲在高大建筑物下,易被坠落物砸伤,C错误。D、条件允许时,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空旷地带,是正确的避震做法,D正确。故答案为:D。(2024八上·五华月考)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奋斗者”号是我国第一台能够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下图为海底地形剖面图及奋斗者号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奋斗者”号所到达的全球海洋最深处的地形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海岭18.目前,“奋斗者”号已完成230次下潜持续刷新万米下潜人次纪录。我国持续对蓝色深海进行探测,有利于( )①深入了解海洋奥秘②开展海洋科学实验③扩大祖国海洋国土④探索地球生命起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7.C18.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解析】【点评】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17.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较浅;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深度大;海岭是海底山脉。“奋斗者”号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对应的地形是海沟,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18.我国持续对蓝色深海进行探测,“奋斗者” 号下潜,能够深入了解海洋奥秘,①正确;借助它开展海洋科学实验,②正确;深海环境与地球早期环境有相似性,利于探索地球生命起源,④正确。而海洋国土范围是由国际法等确定,探测深海不是为了“扩大”海洋国土,③错误。故答案为:D。(2024八上·五华月考)读世界著名滑雪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 )A.亚洲、南美洲 B.欧洲、南美洲C.亚洲、北美洲 D.欧洲、北美洲20.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滑雪场甲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B.印度洋沿岸的滑雪场众多C.世界著名的滑雪场均位于高纬度地区D.滑雪场乙有极昼、极夜现象【答案】19.D20.A【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解析】【点评】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的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把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19.由图可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南美洲的滑雪场分布相对不如欧洲、北美洲密集,所以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洲,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南寒带和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读图可得,乙位于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滑雪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故C错误;从图中能看出,印度洋沿岸滑雪场数量少,故B错误;滑雪场甲位于地中海附近,从板块分布看,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A正确。故答案为:A。(2024八上·五华月考)平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A.陆地升温快,降温快 B.海洋升温慢,降温快C.陆地昼夜温差小于海洋 D.海洋昼夜温差大于陆地22.该模拟实验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新疆的人们夏季“早穿皮袄午穿纱”C.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D.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开【答案】21.A22.B【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解析】【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21.AB、由图可知,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A正确,B错误;CD、陆地的昼夜温差为13℃,海洋的昼夜温差为3℃,因此离地昼夜温差大于海洋,CD错误;故答案为:A。2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的是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对气温产生的差异;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指的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开指的是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故答案为:B。(2024八上·五华月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一纬度,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是不一样的。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3.该图表示哪个半球几月份的等温线分布状况( )A.北半球7月份 B.北半球1月份 C.南半球7月份 D.南半球1月份24.图示四点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3.A24.C【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解析】【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23.图中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南)凸出,说明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北半球夏季(7 月)时,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因此可判断是北半球 7 月份,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24.读图可得,四点中③点位于内陆地区,该地距离海洋最远,该地气温年较差最大,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2024八上·五华月考)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北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 )A.内陆、沿海都很多 B.大陆东岸多于西岸C.大陆内部多于沿海 D.大陆西岸多于东岸26.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答案】25.B26.B【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25.北回归线附近,受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大陆东岸多受季风、暖流等影响,降水较多;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加上寒流影响,降水较少,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6.①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②位于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B正确;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与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无关,排除ACD。故答案为:B。(2024八上·五华月考)意大利波河流域植被丰富,干流水量充沛。读下左图波河流域气候资料图和下右图波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波河流域的降水特征是( )A.终年稀少 B.夏季极度丰富C.冬季极度干燥 D.降水较均匀28.下列对波河干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快 B.有断流现象C.含沙量很大 D.流量季节变化小【答案】27.D28.D【知识点】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等。27.观察波河流域气候资料图,降水量柱状图各月分布相对均匀,没有明显的极多或极少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8.A、从波河流域示意图看,波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水流速度慢,A错误。B、结合气候资料图,各月降水较均匀,且流域植被丰富,干流“水量充沛”,不会有断流现象,B错误。C、流域植被丰富,植被有保持水土作用,含沙量不会很大,C错误。D、因为降水较均匀,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小,D正确。故答案为:D。(2024八上·五华月考)野生黑枸杞是一种耐碱、耐旱、草原上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格尔木地区生产的黑枸杞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多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下图是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A.大部分地区在400毫米以上 B.大部分地区在50毫米以下C.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D.由南向北逐渐减少30.格尔木地区黑枸杞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此地( )A.海拔高,低温时间长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山地多,冰雪融水多 D.土地广,耕地资源多【答案】29.C30.B【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解析】【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29.从图中青海省年平均降水量(虚线 )分布看,数值大致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即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C正确,D错误;青海省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三百多毫米,而且地域差异较大,基本上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格局;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青南玉树果洛地区,在400mm以上;海东地区200~400mm左右;最少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地区则不足200mm,甚至多年不足100mm,AB错误。故答案为:C。30.结合图中年平均日照时数,格尔木地区日照时数长,光照强;且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利于黑枸杞积累养分,所以品质优良,B正确;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A错误;格尔木地区位于青藏地区,光照充足,远离海洋,降水少,比较干旱,C错误;格尔木地区耕地资源少,D错误。故答案为:B。31.(2024八上·五华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深居内陆、入口众多、工业基础雄厚的重庆,出口的商品由开始的家用电器、汽车配件、机械设备、服饰百货、食品以及电商货物等,逐步扩展到高附加值、IT产品等电子产品;进口的商品主要包括欧洲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酒类、电子产品、木材等。材料二中欧班列的运行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在深度、广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回程班列的货源不足;沿线部分国家接运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如铁路老化失修等。材料三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1)中欧班列连接了 和 两个大洋。(2)重庆的简称是 。中欧班列由东向西穿过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是:东部降水多向西逐渐变 再逐渐变 。(3)简述电子产业公司在重庆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4)针对中欧班列目前面临的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建议。【答案】(1)太平洋;大西洋(2)渝;多;少(3)①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有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②中欧班列的开通,使得重庆的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③重庆的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大;④重庆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有利于电子产业的发展。(4)①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②加大对回程班列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拓展回程班列的货源;③加大对沿线部分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提高其接运能力。【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四大洋;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解析】【分析】(1)从亚欧大陆海陆位置看,中欧班列东起中国(濒临太平洋),西至欧洲(濒临大西洋),所以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2)重庆的简称是渝。读图可知,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中欧班列由东向西穿过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是:东部降水多向西逐渐变多,再逐渐变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3)材料一提到重庆“工业基础雄厚”,电子产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和技术人才,重庆能提供;中欧班列开通,让重庆对外运输更便捷,利于电子产业产品运输(出口 )和原材料等输入,促进产品销售;重庆 “人口众多”,有庞大的本地市场,消费潜力大,利于电子产品推广;在“一带一路”等倡议下,重庆发展中欧班列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助力电子产业建厂发展。(4)针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在深度、广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强沟通与合作,能完善合作机制,保障班列顺畅;针对“回程班列的货源不足”,加大宣传推广,拓展货源渠道,吸引更多返程货物,提高班列利用率;针对“沿线部分国家接运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加大对这些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提升接运能力,保障班列运行。【点评】中欧班列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铁路国际联运班列,具有时效稳定、运量大等优点,有“钢铁驼队”之称。(1)读材料可知,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班列,即跨越亚洲、欧洲两个大洲。中欧班列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大洋。(2)重庆的简称是渝。读图可知,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中欧班列由东向西穿过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是:东部降水多向西逐渐变多,再逐渐变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3)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重庆通过直达欧洲的班列,有利于当地的产品开拓并销售到更多国际市场;且读材料可知,重庆工业基础雄厚,重庆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中欧班列的开通,使得重庆的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重庆的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大;重庆的政策支持力度大,有利于电子产业的发展。(4)读材料可知,中欧班列面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在深度、广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深;回程班列的货源不足;沿线部分国家接运能力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加强中欧班列的宣传力度;拓展回程班列的货源;帮助沿线国家提升基础设施;积极开辟货源地,依托班列沿线国家的农产品等资源,把国外原材料变成半成品产品,增加进口商品,降低回程空反率,加大对沿线部分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提高其接运能力。促进中国与班列沿线国家的沟通与交流。32.(2024八上·五华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9年7月14日17时10分在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南纬0.52度,东经128.17度)发生7.1级地震,这次地震是印度尼西亚2019年第8次7级以上地震。印度尼西亚不仅地震多,还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2019年4月21日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向空中喷出2000米高的火山灰,2019年6月9日,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喷出的火山灰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土壤。材料二香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热,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印度尼西亚的香蕉具有个大皮薄、肉嫩而细滑、清甜爽口的特点。中国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香蕉进口国。材料三2022年7月1日,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正线有砟轨道铺设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雅万高铁建设由线下施工全面转入线上施工阶段。该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尼西亚海洋支点战略对接的重大项目。(1)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在亚欧板块、 板块、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2)爪哇岛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的理由是 。(3)印度尼西亚的香蕉运输到中国的运输方式是 ,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4)简要分析印度尼西亚盛产香蕉的有利自然条件。(5)中国高铁工程队在雅万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答案】(1)印度洋;太平洋(2)中部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3)海运;运量大,成本低(4)①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满足香蕉喜湿热的生长条件;②印度尼西亚的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性好,适合香蕉生长。(5)①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②气候炎热潮湿,容易引发疾病;③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存在安全隐患。【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板块构造学说;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解析】【分析】(1)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2)地势特征可通过河流流向判断。从爪哇岛简图看,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水往低处流,说明中部高,四周低。(3)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隔海相望,香蕉属于大宗货物,运输距离远,海运 适合长距离、大运量运输,且成本低。(4)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终年高温,气候湿热,满足香蕉喜温暖的特点;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活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印度尼西亚多山,在山区种植香蕉,排水性好;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遮光效果适宜,有利于香蕉生长。(5)①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阻碍铁路建设;②气候炎热潮湿,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蚊虫多,病菌多,危害铁路建设人员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疾病;③地震、火山活动频繁,遇到的困难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台风、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点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约 17508 个岛屿组成,有“千岛之国”之称。(1)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2)由图可知,爪哇岛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判断的理由是河流由中部向四周流,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地势的特征。(3)印度尼西亚的香蕉运输到中国的运输方式是海运,海运的优点是运量大,投资省,运费低,成本低。(4)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终年高温,气候湿热,满足香蕉喜温暖的特点;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活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印度尼西亚多山,在山区种植香蕉,排水性好;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遮光效果适宜,有利于香蕉生长。(5)①河流众多,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阻碍铁路建设;②气候炎热潮湿,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蚊虫多,病菌多,危害铁路建设人员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疾病;③地震、火山活动频繁,遇到的困难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台风、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兴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兴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