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4八上·港北月考)在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中,与重庆市同一级别的是(  )
A.贵港市 B.南宁市
C.广州市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2024八上·港北月考)既濒临海洋,又与陆上邻国相邻的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云南省
C.广东省 D.吉林省
3.(2024八上·港北月考)天津的玲玲和家人乘船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途中不需要经过的海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2024八上·港北月考)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实施了“三孩政策”,但我国现阶段人口政策依然是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原因是(  )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 B.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越少越好 D.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2024八上·港北月考)“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男戴帽子,女缠头巾,身着长袍,束腰带,脚蹬长筒皮靴;饮食以奶制品为主……”题干描述的少数民族是(  )
A.瑶族 B.黎族 C.土家族 D.蒙古族
6.(2024八上·港北月考)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汉族居住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7.(2024八上·港北月考)我国山脉纵横交织,下列属于南北走向的山脉是(  )
A.南岭 B.贺兰山 C.武夷山 D.祁连山
8.(2024八上·港北月考)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9.(2024八上·港北月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开发程度较高,既是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这句话描述的地形是(  )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10.(2024八上·港北月考)新疆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  )
A.最北端 B.最南端 C.最东端 D.最西端
11.(2024八上·港北月考)1949年以来的每一次人口普查数据,都显示我国没有一个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一个特点(  )
A.大散居,交错杂居 B.小聚居
C.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D.我国经常人口普查
12.(2024八上·港北月考)下列四辆汽车的牌号中,属于山西省的是
A. B.
C. D.
13.(2024八上·港北月考)下列地形区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沟壑纵横 B.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C.四川盆地——地形崎岖 D.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14.(2024八上·港北月考)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的是(  )
A.漠河-腾冲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黑河-昆明一线
15.(2024八上·港北月考)对下图①②③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
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准噶尔盆地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6.(2024八上·港北月考)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②   ;
地形区:⑤   盆地,⑥   高原。
(2)由图知道,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   部,我国地形特点之一是   。
17.(2024八上·港北月考)阅读我国区域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
(1)我国面积广大,疆界绵长,陆界线上与   个国家接壤,其中①是   。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③是   。
(2)图中有北回归线经过的省区中,A的简称是   ,本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该民族传统节日是   。
(3)我国海岸线漫长,沿岸分布有四大海,⑥是   。
(4)B为我国的内海   。C为我国的内海   ,位于海南岛和   半岛之间。
18.(2024八上·港北月考)读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单位,可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2)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   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原因是   ,人口主要是   族。
(3)从图2可知,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4)图2分布在中国A岛和B岛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和   。
(5)图1中①为黑龙江省   市。
(6)近年来,图1中D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是D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请你解释原因。   。
19.(2024八上·港北月考)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位于我国的第   级阶梯。B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
(2)C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有   (写其中之一)。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
①这种地势有利于   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这种地势使河流向   流,沟通了东西,联系了沿海和内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从高到低依次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级);市、县、自治县(第二级);乡、镇、民族乡(第三级)。其中,重庆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区(第一级)。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与省、直辖市同级,属于第一级行政区划,D正确;贵港市属于地级市,南宁市和广州市属于行政中心,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省区中,吉林省和云南省位于内陆,没有濒临海洋,广东省濒临南海,但没有陆地邻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南海的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是我国少数几个既沿海又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之一,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我国从北到南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天津的玲玲和家人乘船到上海参观世博园,途中要经过我国的内海渤海,经过海域还有黄海和东海,没有经过南海,ABC排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并不是我国现阶段人口政策依然是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A错误;
B、人口过多会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B错误;
C、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故人口并不是越少越好,C错误;
D、我国调整生育政策并继续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本质是为了优化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最终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 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擅长骑马,传统服饰为蒙古袍(长袍、束腰带),男女均有戴帽或缠头巾的习惯,脚蹬长筒皮靴以适应骑马需求;饮食中奶制品(如奶茶、奶酪)占重要地位,完全符合题干描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A、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一描述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的实际情况,A正确。
B、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 55 个民族为少数民族,B错误。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汉族为主,C错误。
D、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汉族居住的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7.【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属于南北走向的山脉,B正确;南岭呈东西走向,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我国不同山脉的位置特点不同。
8.【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A、“同一座山,不同景观”,是因山地垂直海拔差异,水热条件变化造成的垂直地域分异,和经度跨度无关,A错误。
B、“同一季节,不同衣着”,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导致的,和经度无关,B错误。
C、“同一时刻,不同景象”,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边日出时,西边还处于黑夜,体现东西时间差异,是经度跨度大造成的,C正确。
D、“同处平原,不同耕作”,是因南北气候差异,导致耕作类型不同,和经度跨度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我国东西跨经度 60 多度,东西距离约 5000 多千米,导致东西部存在时间差异。
9.【答案】B
【知识点】陆地的主要地形
【解析】【分析】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土壤多因河流冲积而肥沃,便于农业耕作和城市建设。因此,平原地区通常是农业主产区,且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表面上共有五种地形类型,包括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10.【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分布: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处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11.【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题干中“没有一个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直接体现了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分散居住。这正是“大散居,交错杂居” 这一民族分布特点的核心表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12.【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山西省的简称是“晋”,C选项“晋 B58321”符合;A选项“鄂”是湖北简称,B选项 “甘”是甘肃简称,D选项“豫”是河南简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A、内蒙古高原的特点是地势平坦开阔,“沟壑纵横” 是黄土高原的特征,A错误;
B、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广布的高原,地形崎岖不平,B错误;
C、四川盆地西部地形平坦,为成都平原,C错误;
D、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14.【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黑河 — 腾冲一线由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该线大致划分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疏密格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15.【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A、①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是青藏高原,A错误。
B、②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B正确。
C、③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C错误。
D、④位于天山南侧,是塔里木盆地,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16.【答案】(1)天山;武夷山;四川;青藏
(2)东;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天山,呈东西走向;山脉②是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是江西省和福建省的界山。⑤是四川盆地,是我国最湿润的盆地;⑥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形特点之一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点评】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天山,呈东西走向;山脉②是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是江西省和福建省的界山。⑤是四川盆地,是我国最湿润的盆地;⑥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形特点之一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7.【答案】(1)14;印度;韩国
(2)桂;壮族;三月三
(3)黄海
(4)渤海;琼州海峡;雷州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我国陆地边界线漫长,接壤的国家按逆时针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共 14 个,图中①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③是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
(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图中 A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其简称 “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三月三歌节。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沿岸分布有四大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⑥是黄海。
(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是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C是我国内海琼州海峡,琼州海峡位于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
【点评】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与14个国家陆上接壤,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图中①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③是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三月三歌节。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沿岸分布有四大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⑥是黄海。
(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是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C是我国内海琼州海峡,琼州海峡位于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
18.【答案】(1)东多西少
(2)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等;汉
(3)东北、西北和西南
(4)高山族;黎族
(5)黑河
(6)人口增长幅度大是因为人口迁入多(经济发展快等吸引人口迁入)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1)图 1 中人口超 5000 万的省级单位多分布在东部,西部少,体现“东多西少”。这是长期自然、经济等因素形成,东部自然条件好、开发早,西部反之。
(2)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人口主要是汉族。
(3)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共有55个;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地区。
(4)A 岛是台湾岛,高山族是其主要少数民族,保留独特文化习俗 ;B 岛是海南岛,黎族为主要少数民族,“三月三” 是其传统节日 。
(5)①是黑河,黑河 - 腾冲线是胡焕庸提出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人口密,以西人口稀。
(6)读图可知,D为广东省,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加上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的迁入,流动人口多,导致人口增长幅度较大。
【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1)从图上可看出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单位集中于我国东部,能说明我国人口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即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
(2)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人口主要是汉族。
(3)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共有55个;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地区。
(4)读图可知,A岛为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B岛为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
(5)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①黑河-云南省的②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
(6)读图可知,D为广东省,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加上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的迁入,流动人口多,导致人口增长幅度较大。
19.【答案】(1)一;高原和盆地
(2)华北平原(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地形区)
(3)海洋水汽;东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A为第一级阶梯,B为第二级阶梯,C为第三级阶梯;B是第二级阶梯,我国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 - 2000米,地形以高原(如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为主。
(2)C是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 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沿北纬 36° 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是华北平原等。
(3)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了沿海和内地。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1)A为第一级阶梯,B为第二级阶梯,C为第三级阶梯;B 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2)C为第三级阶梯,位于地势第三阶梯的主要地形名称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
(3)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了沿海和内地。
1 / 1广西贵港市港北区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4八上·港北月考)在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中,与重庆市同一级别的是(  )
A.贵港市 B.南宁市
C.广州市 D.宁夏回族自治区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从高到低依次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级);市、县、自治县(第二级);乡、镇、民族乡(第三级)。其中,重庆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区(第一级)。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与省、直辖市同级,属于第一级行政区划,D正确;贵港市属于地级市,南宁市和广州市属于行政中心,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2024八上·港北月考)既濒临海洋,又与陆上邻国相邻的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云南省
C.广东省 D.吉林省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省区中,吉林省和云南省位于内陆,没有濒临海洋,广东省濒临南海,但没有陆地邻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南海的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是我国少数几个既沿海又有陆上邻国的省级行政区之一,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2024八上·港北月考)天津的玲玲和家人乘船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途中不需要经过的海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我国从北到南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天津的玲玲和家人乘船到上海参观世博园,途中要经过我国的内海渤海,经过海域还有黄海和东海,没有经过南海,ABC排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2024八上·港北月考)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实施了“三孩政策”,但我国现阶段人口政策依然是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原因是(  )
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 B.人口越多越好
C.人口越少越好 D.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A、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并不是我国现阶段人口政策依然是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A错误;
B、人口过多会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B错误;
C、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故人口并不是越少越好,C错误;
D、我国调整生育政策并继续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本质是为了优化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最终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5.(2024八上·港北月考)“男女老少都善于骑马;男戴帽子,女缠头巾,身着长袍,束腰带,脚蹬长筒皮靴;饮食以奶制品为主……”题干描述的少数民族是(  )
A.瑶族 B.黎族 C.土家族 D.蒙古族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 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擅长骑马,传统服饰为蒙古袍(长袍、束腰带),男女均有戴帽或缠头巾的习惯,脚蹬长筒皮靴以适应骑马需求;饮食中奶制品(如奶茶、奶酪)占重要地位,完全符合题干描述,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6.(2024八上·港北月考)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汉族居住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A、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为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一描述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的实际情况,A正确。
B、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余 55 个民族为少数民族,B错误。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汉族为主,C错误。
D、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但汉族居住的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7.(2024八上·港北月考)我国山脉纵横交织,下列属于南北走向的山脉是(  )
A.南岭 B.贺兰山 C.武夷山 D.祁连山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属于南北走向的山脉,B正确;南岭呈东西走向,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祁连山呈西北—东南走向,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我国不同山脉的位置特点不同。
8.(2024八上·港北月考)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A、“同一座山,不同景观”,是因山地垂直海拔差异,水热条件变化造成的垂直地域分异,和经度跨度无关,A错误。
B、“同一季节,不同衣着”,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导致的,和经度无关,B错误。
C、“同一时刻,不同景象”,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边日出时,西边还处于黑夜,体现东西时间差异,是经度跨度大造成的,C正确。
D、“同处平原,不同耕作”,是因南北气候差异,导致耕作类型不同,和经度跨度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我国东西跨经度 60 多度,东西距离约 5000 多千米,导致东西部存在时间差异。
9.(2024八上·港北月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开发程度较高,既是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这句话描述的地形是(  )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答案】B
【知识点】陆地的主要地形
【解析】【分析】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土壤多因河流冲积而肥沃,便于农业耕作和城市建设。因此,平原地区通常是农业主产区,且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表面上共有五种地形类型,包括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10.(2024八上·港北月考)新疆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  )
A.最北端 B.最南端 C.最东端 D.最西端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分布: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处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11.(2024八上·港北月考)1949年以来的每一次人口普查数据,都显示我国没有一个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一个特点(  )
A.大散居,交错杂居 B.小聚居
C.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D.我国经常人口普查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题干中“没有一个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直接体现了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分散居住。这正是“大散居,交错杂居” 这一民族分布特点的核心表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12.(2024八上·港北月考)下列四辆汽车的牌号中,属于山西省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山西省的简称是“晋”,C选项“晋 B58321”符合;A选项“鄂”是湖北简称,B选项 “甘”是甘肃简称,D选项“豫”是河南简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3.(2024八上·港北月考)下列地形区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沟壑纵横 B.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C.四川盆地——地形崎岖 D.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A、内蒙古高原的特点是地势平坦开阔,“沟壑纵横” 是黄土高原的特征,A错误;
B、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广布的高原,地形崎岖不平,B错误;
C、四川盆地西部地形平坦,为成都平原,C错误;
D、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14.(2024八上·港北月考)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的是(  )
A.漠河-腾冲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黑河-昆明一线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黑河 — 腾冲一线由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该线大致划分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疏密格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15.(2024八上·港北月考)对下图①②③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
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准噶尔盆地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A、①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是青藏高原,A错误。
B、②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B正确。
C、③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C错误。
D、④位于天山南侧,是塔里木盆地,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6.(2024八上·港北月考)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②   ;
地形区:⑤   盆地,⑥   高原。
(2)由图知道,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   部,我国地形特点之一是   。
【答案】(1)天山;武夷山;四川;青藏
(2)东;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天山,呈东西走向;山脉②是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是江西省和福建省的界山。⑤是四川盆地,是我国最湿润的盆地;⑥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形特点之一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点评】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山脉①是天山,呈东西走向;山脉②是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是江西省和福建省的界山。⑤是四川盆地,是我国最湿润的盆地;⑥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地形特点之一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7.(2024八上·港北月考)阅读我国区域图和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
(1)我国面积广大,疆界绵长,陆界线上与   个国家接壤,其中①是   。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其中③是   。
(2)图中有北回归线经过的省区中,A的简称是   ,本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该民族传统节日是   。
(3)我国海岸线漫长,沿岸分布有四大海,⑥是   。
(4)B为我国的内海   。C为我国的内海   ,位于海南岛和   半岛之间。
【答案】(1)14;印度;韩国
(2)桂;壮族;三月三
(3)黄海
(4)渤海;琼州海峡;雷州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1)我国陆地边界线漫长,接壤的国家按逆时针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共 14 个,图中①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③是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
(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图中 A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其简称 “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三月三歌节。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沿岸分布有四大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⑥是黄海。
(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是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C是我国内海琼州海峡,琼州海峡位于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
【点评】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与14个国家陆上接壤,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图中①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③是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三月三歌节。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沿岸分布有四大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中⑥是黄海。
(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是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C是我国内海琼州海峡,琼州海峡位于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
18.(2024八上·港北月考)读我国的人口和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单位,可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2)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   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原因是   ,人口主要是   族。
(3)从图2可知,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4)图2分布在中国A岛和B岛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和   。
(5)图1中①为黑龙江省   市。
(6)近年来,图1中D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是D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请你解释原因。   。
【答案】(1)东多西少
(2)东部沿海;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等;汉
(3)东北、西北和西南
(4)高山族;黎族
(5)黑河
(6)人口增长幅度大是因为人口迁入多(经济发展快等吸引人口迁入)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1)图 1 中人口超 5000 万的省级单位多分布在东部,西部少,体现“东多西少”。这是长期自然、经济等因素形成,东部自然条件好、开发早,西部反之。
(2)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人口主要是汉族。
(3)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共有55个;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地区。
(4)A 岛是台湾岛,高山族是其主要少数民族,保留独特文化习俗 ;B 岛是海南岛,黎族为主要少数民族,“三月三” 是其传统节日 。
(5)①是黑河,黑河 - 腾冲线是胡焕庸提出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人口密,以西人口稀。
(6)读图可知,D为广东省,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加上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的迁入,流动人口多,导致人口增长幅度较大。
【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1)从图上可看出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单位集中于我国东部,能说明我国人口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即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
(2)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人口主要是汉族。
(3)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共有55个;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地区。
(4)读图可知,A岛为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B岛为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
(5)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①黑河-云南省的②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
(6)读图可知,D为广东省,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数大,加上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的迁入,流动人口多,导致人口增长幅度较大。
19.(2024八上·港北月考)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位于我国的第   级阶梯。B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
(2)C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有   (写其中之一)。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
①这种地势有利于   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这种地势使河流向   流,沟通了东西,联系了沿海和内地。
【答案】(1)一;高原和盆地
(2)华北平原(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地形区)
(3)海洋水汽;东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A为第一级阶梯,B为第二级阶梯,C为第三级阶梯;B是第二级阶梯,我国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 - 2000米,地形以高原(如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为主。
(2)C是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 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沿北纬 36° 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是华北平原等。
(3)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了沿海和内地。
【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1)A为第一级阶梯,B为第二级阶梯,C为第三级阶梯;B 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
(2)C为第三级阶梯,位于地势第三阶梯的主要地形名称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
(3)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了沿海和内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