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八上·兰州期中)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读我国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疆域辽阔 B.邻国众多 C.资源丰富 D.岛屿众多2.“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C.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3.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①比日本气候湿润②比哈萨克斯坦海运便利③比蒙古邻国众多④比俄罗斯热量充足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024八上·兰州期中)2023年某月,从吉林长春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5.造成Z384次列车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更换服装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时差因素(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关于该省地理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A.鲁—济南 B.秦—西安 C.陇—兰州 D.豫—郑州7.据图推测,该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①空间分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④湿润区面积广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M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024八上·兰州期中)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图为攀椰竞速、木球运动、民族摔跤和独竹漂的比赛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攀椰竞速项目首次成为该运动比赛项目。攀椰竞速项目最可能源自于( )A.蒙古族 B.朝鲜族 C.黎族 D.藏族10.独竹漂是黔北独特的民间技艺,脚踩楠竹,漂行水上;民族摔跤在蒙古族尤为盛行,广阔草原,展现体魄,独竹漂和民族摔跤分别可能源自于(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2024八上·兰州期中)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图为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11. 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A.河南省和四川省人口数量均超1亿B.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比山东省多C.长江沿线各省区人口均超5000万D.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一腾冲线以东12. 2010-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为(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B.浙江省人口增长数量大于北京市C.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慢D.黑河—腾冲线以西各省区人口增长率低(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14.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A.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中上游B.诗中的“下”应该是指由东向西的方向C.诗句中的季节当地降水较多D.诗中的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和缓15.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2024八上·兰州期中)下图示意我国地势、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据图判断,下列对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平原多分布在二级阶梯内C.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D.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普遍小于0℃17.据图示信息推断,我国( )A.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B.河流多自西向东流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河流水量大于南方地区D.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最丰富18.我国年降水量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长白山地东麓年降水量多于800mmB.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地形影响C.400mm等降水量线是旱地、水田分界线D.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2024八上·兰州期中)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其他地形镶嵌其间。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塔里木盆地 B.B是华北平原C.C是柴达木盆地 D.D是黄土高原20.关于C所在的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大势为“三山夹两盆” B.我国最南的省区C.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D.有我国最大的高原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21.(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图中 (特殊纬线)穿过台湾省。(3)图中①是我国北方邻国 (填“蒙古”或“俄罗斯”),③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填“朝鲜”或“韩国”)。(4)图中字母为我国濒临的海洋,D 是我国最南端的海域。22.(2024八上·兰州期中)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读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 —乙腾冲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此可知,我国的东南人口分布 (填“稠密”或“稀疏”)。(2)图中,①地所在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填省区名称)。(3)2015—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已呈现负增长,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三孩”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 )A.我国人口数量减少 B.我国人口增长过快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D.我国人口素质偏低23.(2024八上·兰州期中)历史课上,某老师带领同学们“重走长征路”,并用毛主席所作的一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告诉同学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不忘强国初心。图为红军长征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的地形区是东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了一场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位于我国 带(温度带)。(2)“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依次经过了云贵高原、乙 盆地、丙 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甘肃会宁。(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穿行在B 山脉之间。24.(2024八上·兰州期中)图1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1月、7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为 。(2)对比图2气温变化曲线,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1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 。主要体现了 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C3.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我国两大内海是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1.96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海洋国土面积 ,陆地与海洋国土面积广阔,共同体现我国疆域辽阔,A正确;我领土和海洋面积广不能说明我国邻国众多、资源丰富、岛屿众多,BCD错误。故答案为:A。2.“四季轮回”“冰与火”体现气候的多样差异,源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 49° ),导致南北热量、气候差异明显,故C正确;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高纬度,故A错误;我国东西相距远,时间差异大与气候差异无关,故B错误;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热带面积狭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C。3.由图可知,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②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我国是海陆兼备国家,有众多优良港口,海运比哈萨克斯坦便利;③陆地国界长,比蒙古邻国众多;④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比俄罗斯热量充足,故②③④正确;我国海陆差异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广阔,没有日本气候湿润,①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4.A5.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4.可以看到在吉林的时候乘务员穿着比较多,可知此时气候寒冷,吉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12月到次年的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A符号题意。故答案为:A5.可知在吉林的时候穿着多,在海南的时候穿着凉爽,是因为吉林纬度高,冬季寒冷,海南纬度低,冬季凉爽,是由于纬度位置造成的气温差异导致的,C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6.C7.B8.D【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点评】我国的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依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类地区。6.图中省级行政区轮廓符合甘肃省特征,甘肃简称“陇”,行政中心是兰州,C正确;A是山东省,B是陕西省,D是河南省,ABD错误。故答案为:C。7.根据图示可知,从东南向西北以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顺序分布,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不断减少,空间分布不均,且差异大,①错误,②③正确;图中湿润区仅在东南部小范围,面积小,④错误。故答案为:B。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易于壁画保存,D正确;甘肃省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也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9.C10.B【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点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大多数民族有民族语言,有些民族有民族文字。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9.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海南盛产椰子,“攀椰竞速” 这种与椰子树相关的运动,C正确;蒙古族传统运动是摔跤、骑马、射箭,朝鲜族传统运动是跳板,藏族传统运动是射箭、摔跤、登山等,ABD错误。故答案为:C。10.独竹漂是黔北(贵州北部)的民间技艺,贵州位于云贵高原 ,当地多河流、竹林,孕育了独竹漂这种水上运动。蒙古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高原 ,广阔草原为摔跤提供了场地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1.D12.B【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11.读图可知,河南省和四川省人口数量均为5000万至1亿之间,排除A;山东人口数量超一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少于5000万,故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比山东省少,排除B;青海、贵州等未超过5000万,排除C;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一腾冲线以东,以山东、广东人口最多,D正确,故答案为:D。12.读图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为19%不是最高,西藏自治区人口增长率为22%,排除A;浙江省人口增长数量为19%大于北京市人口增长数量为12%,B正确;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排除C;黑河—腾冲线以西地区的部分省区人口增长率高,如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除D;故答案为:B。【答案】13.B14.D15.A【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点评】源头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此河段地势落差 大,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多曲流,多湖泊,水面宽阔,流速缓慢。江西湖口至入海口为长江下游地区,地势更低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水网如织。13.A、李白的足迹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上,A错误;B、李白的足迹主要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属于季风区,B正确;C、李白的足迹在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都有,C错误;D、李白的足迹主要在东部地区,以汉族为主,D错误。故答案为:B14.A、扬州位于江苏省,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A错误;B、黄鹤楼位于湖北省,从湖北省到江苏,应该是自西向东的方向,B错误;C、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三月份降水较少,C错误;D、长江的下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平缓,D正确。故答案为:D15.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从陕西到四川需要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地多,地形崎岖,A正确。故答案为:A【答案】16.A17.B18.A【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16.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A正确;B、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内,B错误;C、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C错误;D、南方地区 1 月平均气温普遍大于 0℃,D错误。故答案为:A。17.A、秦岭 — 淮河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A错误;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B正确;C、秦岭 — 淮河以北地区降水比南方少,河流水量小于南方地区,C错误;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阶梯交界处,特别是一、二级阶梯交界处,D错误。故答案为:B。18.A、长白山地东麓年降水量多于 800mm,A正确;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B错误;C、800mm 等降水量线是旱地、水田分界线,C错误;D、400mm 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19.D20.A【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解析】【点评】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19.A、读图可知,A是东北平原,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包围,A错误;B、B是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和横断山脉之间,B错误;C、C是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C错误;D、D是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祁连山和秦岭之间,D正确。故答案为:D。20.A、C 所在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的地形大势为 “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夹着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A正确;B、我国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B错误;C、新疆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C错误;D、我国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D错误。故答案为:A。21.【答案】(1)北(2)北回归线(3)蒙古;韩国(4)南海【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 纬线),我国领土大致位于北纬 4° 至北纬 53° 多之间,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等部分地区,这使得我国有一小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气候类型更为多样。(3)读图可知,①是蒙古,③对应的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是韩国。(4)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 D 对应的是南海。【点评】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1)读图可知,我国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2)读图可知,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北温带地区,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3)读图可知,我国的陆地国界线长约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其中①为与我国内蒙古地区接壤的蒙古;③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4)读图可知,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达1.8万多千米,海域D是南海,是我国最南端的海域。22.【答案】(1)黑河;稠密(2)藏族;山东省(3)C【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解析】【分析】(1)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 — 腾冲一线,该线以东的东南地区人口分布稠密,以西的西北地区人口分布稀疏。(2)①地所在省区是西藏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①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口密度小;②地位于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3)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多次调整,从 “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 到 “全三孩”,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人口占比逐渐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政策调整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1)由图可知,图中的甲为黑龙江的黑河,乙是云南的腾冲,甲乙连线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由图可以看出,此线的东南人口分布稠密。(2)由图可知,图中①所在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②位于山东省,其人口密度高于西藏。(3)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三孩”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C正确,与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素质无关,AD错误,我国人口目前增长呈负增长,B错误,故选C。23.【答案】(1)三;亚热(2)四川;黄土(3)横断【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瑞金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东南丘陵,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遵义位于贵州省,其纬度大约在 27°N 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亚热带。(2)根据红军长征路线图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红军依次经过了云贵高原、乙四川盆地、丙黄土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甘肃会宁。(3)“金沙水拍云崖暖” 中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穿行在 B 横断山脉之间。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金沙江在其间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景观。【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1)东南丘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遵义位于我国的贵州省北部地区,气候湿热,属于我国的亚热带。(2)据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乙盆地位于金沙江东侧,故可知该高原为四川盆地;丙高原位于陕西境内,位于黄河中游,故可知该高原为黄土高原。(3)据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山脉B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的西部地区,且山脉中间有金沙江流淌而过,故可知该山脉为中国的横断山脉。24.【答案】(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3)夏季风;海陆【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分析】(1)从图 1 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这是因为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而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2)对比图 2 气温变化曲线可知,7 月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这是由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普遍获得较多热量,且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于南方,所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1 月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比南方短,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而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南北温差大。(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 “春风” 指的是夏季风。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夏季风难以影响到这里。这主要体现了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即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点评】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从时间上看,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季节;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为: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部地区靠近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大,水汽充足,降水量多;而西北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2) 对比图2气温变化曲线,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这是因为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1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这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而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东南季风)。这句诗主要体现了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风难以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气候干旱。1 / 1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八上·兰州期中)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 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读我国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A.疆域辽阔 B.邻国众多 C.资源丰富 D.岛屿众多2.“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A.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C.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3.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①比日本气候湿润②比哈萨克斯坦海运便利③比蒙古邻国众多④比俄罗斯热量充足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1.A2.C3.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点评】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我国两大内海是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1.96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海洋国土面积 ,陆地与海洋国土面积广阔,共同体现我国疆域辽阔,A正确;我领土和海洋面积广不能说明我国邻国众多、资源丰富、岛屿众多,BCD错误。故答案为:A。2.“四季轮回”“冰与火”体现气候的多样差异,源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 49° ),导致南北热量、气候差异明显,故C正确;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高纬度,故A错误;我国东西相距远,时间差异大与气候差异无关,故B错误;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热带面积狭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C。3.由图可知,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②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我国是海陆兼备国家,有众多优良港口,海运比哈萨克斯坦便利;③陆地国界长,比蒙古邻国众多;④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比俄罗斯热量充足,故②③④正确;我国海陆差异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广阔,没有日本气候湿润,①错误。故答案为:A。(2024八上·兰州期中)2023年某月,从吉林长春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5.造成Z384次列车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更换服装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时差因素【答案】4.A5.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点评】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4.可以看到在吉林的时候乘务员穿着比较多,可知此时气候寒冷,吉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12月到次年的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A符号题意。故答案为:A5.可知在吉林的时候穿着多,在海南的时候穿着凉爽,是因为吉林纬度高,冬季寒冷,海南纬度低,冬季凉爽,是由于纬度位置造成的气温差异导致的,C正确。故答案为:C(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关于该省地理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A.鲁—济南 B.秦—西安 C.陇—兰州 D.豫—郑州7.据图推测,该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①空间分布均匀 ②空间分布差异大 ③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④湿润区面积广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M处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6.C7.B8.D【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点评】我国的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依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类地区。6.图中省级行政区轮廓符合甘肃省特征,甘肃简称“陇”,行政中心是兰州,C正确;A是山东省,B是陕西省,D是河南省,ABD错误。故答案为:C。7.根据图示可知,从东南向西北以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顺序分布,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不断减少,空间分布不均,且差异大,①错误,②③正确;图中湿润区仅在东南部小范围,面积小,④错误。故答案为:B。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易于壁画保存,D正确;甘肃省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也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4八上·兰州期中)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图为攀椰竞速、木球运动、民族摔跤和独竹漂的比赛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攀椰竞速项目首次成为该运动比赛项目。攀椰竞速项目最可能源自于( )A.蒙古族 B.朝鲜族 C.黎族 D.藏族10.独竹漂是黔北独特的民间技艺,脚踩楠竹,漂行水上;民族摔跤在蒙古族尤为盛行,广阔草原,展现体魄,独竹漂和民族摔跤分别可能源自于(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答案】9.C10.B【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点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大多数民族有民族语言,有些民族有民族文字。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9.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海南盛产椰子,“攀椰竞速” 这种与椰子树相关的运动,C正确;蒙古族传统运动是摔跤、骑马、射箭,朝鲜族传统运动是跳板,藏族传统运动是射箭、摔跤、登山等,ABD错误。故答案为:C。10.独竹漂是黔北(贵州北部)的民间技艺,贵州位于云贵高原 ,当地多河流、竹林,孕育了独竹漂这种水上运动。蒙古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高原 ,广阔草原为摔跤提供了场地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八上·兰州期中) 人口普查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图为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我国省区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率(2010-2020年)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11. 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A.河南省和四川省人口数量均超1亿B.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比山东省多C.长江沿线各省区人口均超5000万D.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一腾冲线以东12. 2010-202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为(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最高B.浙江省人口增长数量大于北京市C.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慢D.黑河—腾冲线以西各省区人口增长率低【答案】11.D12.B【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11.读图可知,河南省和四川省人口数量均为5000万至1亿之间,排除A;山东人口数量超一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少于5000万,故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口比山东省少,排除B;青海、贵州等未超过5000万,排除C;人口大省主要在黑河一腾冲线以东,以山东、广东人口最多,D正确,故答案为:D。12.读图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增长率为19%不是最高,西藏自治区人口增长率为22%,排除A;浙江省人口增长数量为19%大于北京市人口增长数量为12%,B正确;东南沿海各省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排除C;黑河—腾冲线以西地区的部分省区人口增长率高,如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除D;故答案为:B。(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14.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A.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中上游B.诗中的“下”应该是指由东向西的方向C.诗句中的季节当地降水较多D.诗中的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和缓15.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答案】13.B14.D15.A【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点评】源头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此河段地势落差 大,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多曲流,多湖泊,水面宽阔,流速缓慢。江西湖口至入海口为长江下游地区,地势更低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水网如织。13.A、李白的足迹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上,A错误;B、李白的足迹主要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属于季风区,B正确;C、李白的足迹在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都有,C错误;D、李白的足迹主要在东部地区,以汉族为主,D错误。故答案为:B14.A、扬州位于江苏省,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A错误;B、黄鹤楼位于湖北省,从湖北省到江苏,应该是自西向东的方向,B错误;C、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三月份降水较少,C错误;D、长江的下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平缓,D正确。故答案为:D15.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从陕西到四川需要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地多,地形崎岖,A正确。故答案为:A(2024八上·兰州期中)下图示意我国地势、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据图判断,下列对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平原多分布在二级阶梯内C.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D.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普遍小于0℃17.据图示信息推断,我国( )A.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B.河流多自西向东流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河流水量大于南方地区D.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最丰富18.我国年降水量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长白山地东麓年降水量多于800mmB.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地形影响C.400mm等降水量线是旱地、水田分界线D.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答案】16.A17.B18.A【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高东低的地势优点: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16.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A正确;B、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内,B错误;C、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C错误;D、南方地区 1 月平均气温普遍大于 0℃,D错误。故答案为:A。17.A、秦岭 — 淮河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A错误;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B正确;C、秦岭 — 淮河以北地区降水比南方少,河流水量小于南方地区,C错误;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阶梯交界处,特别是一、二级阶梯交界处,D错误。故答案为:B。18.A、长白山地东麓年降水量多于 800mm,A正确;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夏季风的影响,B错误;C、800mm 等降水量线是旱地、水田分界线,C错误;D、400mm 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A。(2024八上·兰州期中)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其他地形镶嵌其间。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塔里木盆地 B.B是华北平原C.C是柴达木盆地 D.D是黄土高原20.关于C所在的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大势为“三山夹两盆” B.我国最南的省区C.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D.有我国最大的高原【答案】19.D20.A【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解析】【点评】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19.A、读图可知,A是东北平原,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包围,A错误;B、B是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和横断山脉之间,B错误;C、C是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C错误;D、D是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祁连山和秦岭之间,D正确。故答案为:D。20.A、C 所在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的地形大势为 “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夹着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A正确;B、我国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B错误;C、新疆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C错误;D、我国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D错误。故答案为:A。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0分)21.(2024八上·兰州期中)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图中 (特殊纬线)穿过台湾省。(3)图中①是我国北方邻国 (填“蒙古”或“俄罗斯”),③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填“朝鲜”或“韩国”)。(4)图中字母为我国濒临的海洋,D 是我国最南端的海域。【答案】(1)北(2)北回归线(3)蒙古;韩国(4)南海【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 纬线),我国领土大致位于北纬 4° 至北纬 53° 多之间,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等部分地区,这使得我国有一小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气候类型更为多样。(3)读图可知,①是蒙古,③对应的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是韩国。(4)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 D 对应的是南海。【点评】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1)读图可知,我国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2)读图可知,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北温带地区,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3)读图可知,我国的陆地国界线长约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其中①为与我国内蒙古地区接壤的蒙古;③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4)读图可知,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达1.8万多千米,海域D是南海,是我国最南端的海域。22.(2024八上·兰州期中)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读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 —乙腾冲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此可知,我国的东南人口分布 (填“稠密”或“稀疏”)。(2)图中,①地所在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填省区名称)。(3)2015—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已呈现负增长,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三孩”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 )A.我国人口数量减少 B.我国人口增长过快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D.我国人口素质偏低【答案】(1)黑河;稠密(2)藏族;山东省(3)C【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解析】【分析】(1)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 — 腾冲一线,该线以东的东南地区人口分布稠密,以西的西北地区人口分布稀疏。(2)①地所在省区是西藏自治区,其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①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口密度小;②地位于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3)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多次调整,从 “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 到 “全三孩”,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人口占比逐渐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政策调整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此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以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1)由图可知,图中的甲为黑龙江的黑河,乙是云南的腾冲,甲乙连线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由图可以看出,此线的东南人口分布稠密。(2)由图可知,图中①所在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②位于山东省,其人口密度高于西藏。(3)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三孩”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C正确,与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素质无关,AD错误,我国人口目前增长呈负增长,B错误,故选C。23.(2024八上·兰州期中)历史课上,某老师带领同学们“重走长征路”,并用毛主席所作的一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告诉同学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不忘强国初心。图为红军长征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题目。(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的地形区是东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举行了一场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位于我国 带(温度带)。(2)“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依次经过了云贵高原、乙 盆地、丙 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甘肃会宁。(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穿行在B 山脉之间。【答案】(1)三;亚热(2)四川;黄土(3)横断【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瑞金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东南丘陵,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遵义位于贵州省,其纬度大约在 27°N 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亚热带。(2)根据红军长征路线图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红军依次经过了云贵高原、乙四川盆地、丙黄土高原等地形区,最终到达甘肃会宁。(3)“金沙水拍云崖暖” 中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穿行在 B 横断山脉之间。横断山脉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金沙江在其间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景观。【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1)东南丘陵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遵义位于我国的贵州省北部地区,气候湿热,属于我国的亚热带。(2)据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乙盆地位于金沙江东侧,故可知该高原为四川盆地;丙高原位于陕西境内,位于黄河中游,故可知该高原为黄土高原。(3)据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山脉B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的西部地区,且山脉中间有金沙江流淌而过,故可知该山脉为中国的横断山脉。24.(2024八上·兰州期中)图1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1月、7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为 。(2)对比图2气温变化曲线,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1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 。主要体现了 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答案】(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3)夏季风;海陆【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分析】(1)从图 1 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这是因为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而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2)对比图 2 气温变化曲线可知,7 月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这是由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普遍获得较多热量,且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于南方,所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1 月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且白昼时间比南方短,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而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南北温差大。(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 “春风” 指的是夏季风。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夏季风难以影响到这里。这主要体现了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即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点评】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从时间上看,我国大多数地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季节;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为: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部地区靠近海洋,受夏季风影响大,水汽充足,降水量多;而西北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2) 对比图2气温变化曲线,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这是因为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1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这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而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东南季风)。这句诗主要体现了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夏季风难以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气候干旱。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生版).docx 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