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连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连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连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4八上·连州月考)2022年6月清远市承办第16届省运会,小明一家利用导航从凤城文化广场到清远体育中心观看比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航地图属于(  )
A.地形图 B.农业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2.与方案2相比,推荐路线(  )
A.少经过2个红绿灯 B.少0.6公里
C.打车更便宜 D.与之完全不重合
3.该电子导航地图不能提供(  )
A.公交路线建议 B.具体比例尺
C.打车费用预估 D.天气预报播报
(2024八上·连州月考)图是清远市某中学平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贝贝同学下课后从主教学楼前往食堂吃饭,前进的方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5.主教学楼下建有地下停车场,近年来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实现人车分流,车辆从①处简易门出入,据图测算从简易门到地下停车场入口的距离约为(  )
A.200米 B.300米 C.420米 D.520米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某学校近期开展了野外徒步活动。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野外考察地的主要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7.学校设计了两条徒步路线a、b供学生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路线沿着山谷行进,视野开阔
B.a路线路程短,上山省力
C.b路线行进方向大致为从东南向西北
D.b路线路程长,坡度缓,上山容易
8.为了更好地观看日出,从地形角度分析,夜晚露营的最佳地点应选择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八上·连州月考)汕头金灶三捻橄榄品质优异,金灶镇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6℃,土壤类型为酸性红壤,且富含有机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古树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A.70米 B.170米 C.40米 D.140米
10.图示甲地地形为(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11.有关金灶镇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甲地在古树的西北方向
D.西南部坡度大,适合发展林果业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下图为资中县等高线示意图及罗泉古镇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资中县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13.罗泉古镇位于资中县海拔最高处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4.(2024八上·连州月考)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列关于该图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处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 B.②处可能形成河流
C.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D.该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2024八上·连州月考)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旅游景区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某校将该旅游景区作为研学基地,学生在景区体验了悬空刺激的玻璃栈道。该景点最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为景区设计以下景点,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甲处发展百果园
B.乙处建水坝和水上乐园
C.丙处建设大型的停车场和儿童游乐园
D.丁处开发小溪漂流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一处水源供全球”是国际矿泉水行业通用的模式,该处水源必须是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即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和长白山)之一。读中国某品牌矿泉水出口全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品牌矿泉水已出口全球五个大洲,其中不包括(  )
A.亚洲、非洲 B.非洲、南极洲
C.欧洲、大洋洲 D.北美洲、南美洲
18.该品牌矿泉水在运往①大洲的途中,需要经过的大洋②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024八上·连州月考)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可以换个角度看世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洲,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丙是北美洲,美国国土全部在北美洲
C.丁是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乙是南美洲,主要在南半球
20.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大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太平洋,最大的大洋
B.②是印度洋,是第二大洋
C.③是大西洋,第二大洋,正在扩大
D.④是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2024八上·连州月考)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读下列海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各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峡①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B.海峡②北侧的岛屿是冰岛
C.海峡④是“中东石油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
D.海峡③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2.海峡③南面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9月23日,日本伊豆群岛附近海域发生5.0级地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此次地震发生在(  )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4.图中四地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4八上·连州月考)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下图示意鱼龙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25.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  )
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
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
26.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季节变化
(2024八上·连州月考)2023年6月8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巴芝丹县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处于喷发之中的默拉皮火山受到了地震冲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默拉皮火山位于(  )
A.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8.该地震发生时,岛上居民要注意防范的次生灾害是(  )
A.海啸 B.洪水 C.滑坡 D.旱灾
29.地震后的灾区需要物资上的支持。下列物品中,属于灾区急需物品的是(  )
①墨镜②被褥③氧气袋④外伤急救药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下列关于此次灾害及其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火山灰进入大气中,影响空中交通②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③火山喷发引发海啸,造成降水减少④火山喷发造成山洪泥石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24八上·连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些年来,云雾茶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材料二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1)说出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2)判断图中A、B两山峰哪座更高,并说出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方位。
(3)分析图中河流甲、乙两处水流速度较快的是哪处,并说明理由。
(4)分析图中①②两地哪里更适合种植云雾茶,并说出判断依据。
32.(2024八上·连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智利是名副其实的地震之国,全世界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6次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智利。近10多年来,智利已发生3次8级以上大地震。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国工业的发展。智利政府已经批准了新的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5年全国50%的电力来自新能源。
材料二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及智利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说出智利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考古学家曾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原因。
(3)根据图文材料,分析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并说出遇到地震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
(4)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智利可开发的新能源。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C
3.D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数字地图
【解析】【点评】地图功能指地图发挥的效能与作用。地图的基本功能:地图信息传输功能。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是信息传输工具之一;编图者须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图对象,结合用图要求,合理使用地图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
1.A、地形图主要是反映地形起伏、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图,重点展示山脉、河流、高原等地形信息,导航地图不是这类,A错误。
B、农业图是用于展示农业相关信息,像农作物分布、农业区划等,和导航功能无关,B错误。
C、交通图着重呈现交通线路、交通设施等内容,方便人们出行导航,题目里的导航地图用于指引从凤城文化广场到清远体育中心的路线,属于交通图,C正确。
D、政区图主要显示行政区域划分,如省、市、县等行政边界和行政中心,不是用于出行导航,D错误。
故答案为:C。
2.A、推荐 1 有 11 个红绿灯,方案 2 有 9 个红绿灯,推荐路线红绿灯更多,A错误。
B、推荐 1 是 7.3 公里,方案 2 是 7.8 公里,推荐路线更长?不,是推荐路线更短?不对,7.3 小于 7.8 ,推荐路线短 0.5 公里,B错误。
C、推荐 1 打车约 23 元,方案 2 打车约 25 元,推荐路线打车更便宜,C正确。
D、从图中路线看,推荐路线和方案 2 有重合路段(清晖北路等),不是完全不重合,D错误。
故答案为:C。
3.利用电子导航地图,可以提供公交路线建议、具体比例尺、打车费用建议、酒店等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电子导航地图主要功能是交通导航相关,不具备天气预报播报功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4.D
5.C
【知识点】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尽管地图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大要素。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地图中有指向标(左上角标有 “N” ,代表北方 ),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主教学楼到食堂,按照指向标,是朝着北方前进,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0米,用刻度尺量出简易门到地下停车场入口的图上距离,大概是比例尺线段长度的 2.8 倍,实际距离约为150×2.8 = 420米,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6.A
7.D
8.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陆地的主要地形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6.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山顶海拔高度在600—7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300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该地形主要为山地,A正确;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峻、内部起伏小,CD错误;丘陵海拔多在 200 - 500 米,相对高度较小,B错误。
故答案为: A。
7.A、读图可知,图中a、b两条路线,a路线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沿着山脊行进,A错误;
B、a路线路程短,但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上山费力,B错误;
C、根据指向标,b 路线行进方向大致是从西南向东北,C错误;
D、b 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且路线长度较 a 长,坡度缓上山容易,D正确。
故答案为: D。
8.观看日出需要在视野开阔、无遮挡的高处。图中②地位于山顶东南部,地势平缓,视线开阔,是夜晚露营的最佳地点,B正确;①④两地地势低,且①地以东有山顶遮挡视线,不符合,AD错误;③地东侧有山顶遮挡,视线不开阔,不符合,C错误。
故答案为: B。
【答案】9.A
10.A
11.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9. (1)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古树地处山谷,海拔大于50米、小于100米。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图示甲地区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A正确。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山脊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顶是海拔最高的地方,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读图可知,金灶镇西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大,属于低山丘陵区,金灶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阳光充足,适合发展林果业,D正确。该区域地势整体南高北低,A错误。海拔低于500米,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B错误。甲地在古树的东南方向,C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12.D
13.C
【知识点】地图上的方向判读;陆地的主要地形
【解析】【点评】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方法确定;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12.地形类型判断依据等高线特征。山地等高线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地势起伏大,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峻、内部起伏小;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丘陵海拔多在 200 - 500 米,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有一定起伏但较和缓。资中县等高线数值多在 200 - 500 米之间,等高线形态有起伏但不陡峭,符合丘陵地形特征,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罗泉古镇位于资中县海拔最高处的西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A、图中等高距是 400 米,①处山峰海拔在 1600 - 2000 米,A错误;
B、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B错误;
C、③处等高线密集,根据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C正确;
D、该区域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地形以山地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答案】15.A
16.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5.①处为陡崖,适合建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刺激,A正确;②地处盆地内,地形平坦,④地势平坦,BD错误;③位于低缓的山脊处,不能营造悬空刺激的玻璃栈道,C错误。故答案为:A。
16.甲位于宽阔的谷地,适合发展百果园,A不符合题意;乙位于狭窄的河谷处,若建水坝和水上乐园,工程量小,比较合理,B不符合题意;丙位于山顶附近,平地较少,不适宜建设大型的停车场和儿童游乐园,C符合题意;丁处有河流,河流有一定落差,可以开发小溪漂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17.B
18.A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线不同。
17.世界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从图中矿泉水出口路线看,涉及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不包括非洲和南极洲,B正确,ACD排除。
故答案为:B。
18.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从中国到南美洲,途中经过的大洋②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位于亚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9.B
20.B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线不同。
19.A、甲是非洲,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占比大,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该说法正确 。
B、丙是北美洲,但美国领土除了北美洲的主体部分,还有大洋洲的夏威夷州等,并非全部在北美洲,该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丁是亚洲,亚洲南北跨纬度广,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该说法正确 。
D、乙是南美洲,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该说法正确 。
故答案为:B。
20.A、①是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该说法正确。
B、②是印度洋,世界第二大洋是大西洋,不是印度洋,该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③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由于板块张裂运动,大西洋正在不断扩大,该说法正确。
D、④是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跨经度 360°,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21.A
22.C
【知识点】七大洲;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上通道,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21.A、海峡①是白令海峡,它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同时也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A正确;
B、海峡②是英吉利海峡,其北侧的岛屿主要是大不列颠岛等,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不在英吉利海峡北侧,B错误;
C、海峡④是马六甲海峡,“中东石油运输的咽喉” 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C错误;
D、海峡③是直布罗陀海峡,它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错误。
故答案为:A。
22.海峡③是直布罗陀海峡,它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北面是欧洲,南面是非洲 ,所以海峡③南面的大洲是非洲,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3.B
24.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3.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日本属于东亚岛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4.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乙、丙、丁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发生,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25.B
26.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点评】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人类活动会导致海陆变迁。
25.在西藏发现鱼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6.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27.D
28.A
29.B
30.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地震灾后,需迅速组织物资安排,确保救援物资如食品、水、医疗用品等及时送达灾区,满足灾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建立物资调配机制,合理分配资源,避免浪费,并加强物资监管,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从图中可知,默拉皮火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8.该地震发生在海域附近,海底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对岛上居民威胁大,A正确;洪水一般由强降水等引发;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因地震山体松动等,但这里是海域附近岛屿,海啸更具针对性;旱灾是长期降水不足,与地震次生灾害关联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9.地震灾区,居民需要被褥保暖,氧气袋用于救助受伤、缺氧人员,外伤急救药品处理受伤情况,这些都是急需物资,②③④符合;而①墨镜不是灾民最急需的,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30.①火山灰进入大气,会影响空中交通视线等,正确;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等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正确;③火山喷发一般不会引发海啸,海啸多由海底地震等引发,且火山喷发和降水减少无直接关联,错误;④火山喷发后,可能有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等,加上可能的降水,易造成山洪泥石流,正确。
故答案为:A。
31.【答案】(1)该地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2)A ;东北。
(3)乙;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
(4) ① ;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北部是海拔高于500米的山地地形,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2)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等高距是200米,A山峰海拔为1200—1400米,B山峰海拔为1000—1200米,海拔较高的是A;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A山峰在B山峰的东北方向。
(3)水流速度与坡度有关,坡度陡缓由等高线疏密决定,等高线密集则坡度陡,水流速度快;等高线稀疏则坡度缓,水流速度慢 。乙处等高线比甲处密集,说明乙处坡度陡,所以乙处水流速度较快。
(4)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种植云雾茶。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1)读图可知,该地北部是海拔高于500米的山地地形,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2)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等高距是200米,A山峰海拔为1200—1400米,B山峰海拔为1000—1200米,海拔较高的是A;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A山峰在B山峰的东北方向。
(3)图中河流甲、乙两处,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
(4)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种植云雾茶。
32.【答案】(1)智利全部位于西半球,且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西临太平洋。
(2)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区可能曾是海洋环境,这些爬行动物在此生活并死后遗留下遗骸。随着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这一地区逐渐隆起成为陆地,并形成了现在的沙漠地貌。
(3)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发生地震。智利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滑坡。
(4)太阳能、 风能、地热能。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美洲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半球位置:智利全部位于西半球,且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西海岸,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海陆变迁主要由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等引起。阿塔卡马沙漠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区曾经是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在此生存。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经过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现在沙漠地貌,海洋生物化石保留下来。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壳运动频繁,所以地震多发。智利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浪可能袭击沿海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使山区的居民和建筑物面临危险。
(4)太阳能:智利日照充足,特别是北部和中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智利沿海地区和内陆高原地区风力资源丰富,适合开发风能发电。地热能:智利部分地区位于地热活动带,具有开发地热能的潜力。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1)读图可知,半球位置:智利全部位于西半球,且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西海岸,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这些化石位于沙漠中的古砂岩层里,经过数百万年的沉积作用,原本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遗骸逐渐演变成化石。古时期,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区可能曾是海洋环境,这些爬行动物在此生活并死后遗留下遗骸。随着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这一地区逐渐隆起成为陆地,并形成了现在的沙漠地貌。
(3)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发生地震。智利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浪可能袭击沿海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使山区的居民和建筑物面临危险。
(4)太阳能:智利日照充足,特别是北部和中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智利沿海地区和内陆高原地区风力资源丰富,适合开发风能发电。地热能:智利部分地区位于地热活动带,具有开发地热能的潜力。
1 / 1广东省连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4八上·连州月考)2022年6月清远市承办第16届省运会,小明一家利用导航从凤城文化广场到清远体育中心观看比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航地图属于(  )
A.地形图 B.农业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2.与方案2相比,推荐路线(  )
A.少经过2个红绿灯 B.少0.6公里
C.打车更便宜 D.与之完全不重合
3.该电子导航地图不能提供(  )
A.公交路线建议 B.具体比例尺
C.打车费用预估 D.天气预报播报
【答案】1.C
2.C
3.D
【知识点】地图的选择和使用;数字地图
【解析】【点评】地图功能指地图发挥的效能与作用。地图的基本功能:地图信息传输功能。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是信息传输工具之一;编图者须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图对象,结合用图要求,合理使用地图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
1.A、地形图主要是反映地形起伏、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图,重点展示山脉、河流、高原等地形信息,导航地图不是这类,A错误。
B、农业图是用于展示农业相关信息,像农作物分布、农业区划等,和导航功能无关,B错误。
C、交通图着重呈现交通线路、交通设施等内容,方便人们出行导航,题目里的导航地图用于指引从凤城文化广场到清远体育中心的路线,属于交通图,C正确。
D、政区图主要显示行政区域划分,如省、市、县等行政边界和行政中心,不是用于出行导航,D错误。
故答案为:C。
2.A、推荐 1 有 11 个红绿灯,方案 2 有 9 个红绿灯,推荐路线红绿灯更多,A错误。
B、推荐 1 是 7.3 公里,方案 2 是 7.8 公里,推荐路线更长?不,是推荐路线更短?不对,7.3 小于 7.8 ,推荐路线短 0.5 公里,B错误。
C、推荐 1 打车约 23 元,方案 2 打车约 25 元,推荐路线打车更便宜,C正确。
D、从图中路线看,推荐路线和方案 2 有重合路段(清晖北路等),不是完全不重合,D错误。
故答案为:C。
3.利用电子导航地图,可以提供公交路线建议、具体比例尺、打车费用建议、酒店等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电子导航地图主要功能是交通导航相关,不具备天气预报播报功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八上·连州月考)图是清远市某中学平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贝贝同学下课后从主教学楼前往食堂吃饭,前进的方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5.主教学楼下建有地下停车场,近年来学校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实现人车分流,车辆从①处简易门出入,据图测算从简易门到地下停车场入口的距离约为(  )
A.200米 B.300米 C.420米 D.520米
【答案】4.D
5.C
【知识点】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点评】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尽管地图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大要素。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地图中有指向标(左上角标有 “N” ,代表北方 ),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主教学楼到食堂,按照指向标,是朝着北方前进,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0米,用刻度尺量出简易门到地下停车场入口的图上距离,大概是比例尺线段长度的 2.8 倍,实际距离约为150×2.8 = 420米,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某学校近期开展了野外徒步活动。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野外考察地的主要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7.学校设计了两条徒步路线a、b供学生挑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路线沿着山谷行进,视野开阔
B.a路线路程短,上山省力
C.b路线行进方向大致为从东南向西北
D.b路线路程长,坡度缓,上山容易
8.为了更好地观看日出,从地形角度分析,夜晚露营的最佳地点应选择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6.A
7.D
8.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陆地的主要地形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6.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山顶海拔高度在600—7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300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该地形主要为山地,A正确;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峻、内部起伏小,CD错误;丘陵海拔多在 200 - 500 米,相对高度较小,B错误。
故答案为: A。
7.A、读图可知,图中a、b两条路线,a路线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沿着山脊行进,A错误;
B、a路线路程短,但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上山费力,B错误;
C、根据指向标,b 路线行进方向大致是从西南向东北,C错误;
D、b 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且路线长度较 a 长,坡度缓上山容易,D正确。
故答案为: D。
8.观看日出需要在视野开阔、无遮挡的高处。图中②地位于山顶东南部,地势平缓,视线开阔,是夜晚露营的最佳地点,B正确;①④两地地势低,且①地以东有山顶遮挡视线,不符合,AD错误;③地东侧有山顶遮挡,视线不开阔,不符合,C错误。
故答案为: B。
(2024八上·连州月考)汕头金灶三捻橄榄品质优异,金灶镇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6℃,土壤类型为酸性红壤,且富含有机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古树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A.70米 B.170米 C.40米 D.140米
10.图示甲地地形为(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11.有关金灶镇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甲地在古树的西北方向
D.西南部坡度大,适合发展林果业
【答案】9.A
10.A
11.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9. (1)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古树地处山谷,海拔大于50米、小于100米。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0.图示甲地区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A正确。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山脊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顶是海拔最高的地方,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读图可知,金灶镇西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大,属于低山丘陵区,金灶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阳光充足,适合发展林果业,D正确。该区域地势整体南高北低,A错误。海拔低于500米,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B错误。甲地在古树的东南方向,C错误。故答案为:D。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下图为资中县等高线示意图及罗泉古镇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资中县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13.罗泉古镇位于资中县海拔最高处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答案】12.D
13.C
【知识点】地图上的方向判读;陆地的主要地形
【解析】【点评】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方法确定;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12.地形类型判断依据等高线特征。山地等高线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上,地势起伏大,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高,边缘陡峻、内部起伏小;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势平坦;丘陵海拔多在 200 - 500 米,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有一定起伏但较和缓。资中县等高线数值多在 200 - 500 米之间,等高线形态有起伏但不陡峭,符合丘陵地形特征,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罗泉古镇位于资中县海拔最高处的西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4八上·连州月考)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列关于该图的判读,正确的是(  )
A.①处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 B.②处可能形成河流
C.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D.该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A、图中等高距是 400 米,①处山峰海拔在 1600 - 2000 米,A错误;
B、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B错误;
C、③处等高线密集,根据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关系,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C正确;
D、该区域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地形以山地为主,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024八上·连州月考)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旅游景区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某校将该旅游景区作为研学基地,学生在景区体验了悬空刺激的玻璃栈道。该景点最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为景区设计以下景点,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甲处发展百果园
B.乙处建水坝和水上乐园
C.丙处建设大型的停车场和儿童游乐园
D.丁处开发小溪漂流
【答案】15.A
16.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5.①处为陡崖,适合建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刺激,A正确;②地处盆地内,地形平坦,④地势平坦,BD错误;③位于低缓的山脊处,不能营造悬空刺激的玻璃栈道,C错误。故答案为:A。
16.甲位于宽阔的谷地,适合发展百果园,A不符合题意;乙位于狭窄的河谷处,若建水坝和水上乐园,工程量小,比较合理,B不符合题意;丙位于山顶附近,平地较少,不适宜建设大型的停车场和儿童游乐园,C符合题意;丁处有河流,河流有一定落差,可以开发小溪漂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一处水源供全球”是国际矿泉水行业通用的模式,该处水源必须是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即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和长白山)之一。读中国某品牌矿泉水出口全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品牌矿泉水已出口全球五个大洲,其中不包括(  )
A.亚洲、非洲 B.非洲、南极洲
C.欧洲、大洋洲 D.北美洲、南美洲
18.该品牌矿泉水在运往①大洲的途中,需要经过的大洋②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17.B
18.A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线不同。
17.世界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从图中矿泉水出口路线看,涉及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不包括非洲和南极洲,B正确,ACD排除。
故答案为:B。
18.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从中国到南美洲,途中经过的大洋②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位于亚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八上·连州月考)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可以换个角度看世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洲,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丙是北美洲,美国国土全部在北美洲
C.丁是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乙是南美洲,主要在南半球
20.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大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太平洋,最大的大洋
B.②是印度洋,是第二大洋
C.③是大西洋,第二大洋,正在扩大
D.④是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答案】19.B
20.B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不同大洲的分界线不同。
19.A、甲是非洲,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占比大,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该说法正确 。
B、丙是北美洲,但美国领土除了北美洲的主体部分,还有大洋洲的夏威夷州等,并非全部在北美洲,该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丁是亚洲,亚洲南北跨纬度广,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该说法正确 。
D、乙是南美洲,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该说法正确 。
故答案为:B。
20.A、①是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该说法正确。
B、②是印度洋,世界第二大洋是大西洋,不是印度洋,该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③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由于板块张裂运动,大西洋正在不断扩大,该说法正确。
D、④是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跨经度 360°,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八上·连州月考)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读下列海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各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峡①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B.海峡②北侧的岛屿是冰岛
C.海峡④是“中东石油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
D.海峡③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2.海峡③南面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答案】21.A
22.C
【知识点】七大洲;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上通道,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21.A、海峡①是白令海峡,它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同时也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A正确;
B、海峡②是英吉利海峡,其北侧的岛屿主要是大不列颠岛等,冰岛位于大西洋北部,不在英吉利海峡北侧,B错误;
C、海峡④是马六甲海峡,“中东石油运输的咽喉” 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C错误;
D、海峡③是直布罗陀海峡,它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错误。
故答案为:A。
22.海峡③是直布罗陀海峡,它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北面是欧洲,南面是非洲 ,所以海峡③南面的大洲是非洲,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八上·连州月考)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9月23日,日本伊豆群岛附近海域发生5.0级地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此次地震发生在(  )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4.图中四地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3.B
24.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3.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日本属于东亚岛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4.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乙、丙、丁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发生,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八上·连州月考)2023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下图示意鱼龙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25.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  )
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
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
26.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季节变化
【答案】25.B
26.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点评】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以及人类活动会导致海陆变迁。
25.在西藏发现鱼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6.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迁,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八上·连州月考)2023年6月8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巴芝丹县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处于喷发之中的默拉皮火山受到了地震冲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默拉皮火山位于(  )
A.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8.该地震发生时,岛上居民要注意防范的次生灾害是(  )
A.海啸 B.洪水 C.滑坡 D.旱灾
29.地震后的灾区需要物资上的支持。下列物品中,属于灾区急需物品的是(  )
①墨镜②被褥③氧气袋④外伤急救药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下列关于此次灾害及其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火山灰进入大气中,影响空中交通②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③火山喷发引发海啸,造成降水减少④火山喷发造成山洪泥石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27.D
28.A
29.B
30.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地震灾后,需迅速组织物资安排,确保救援物资如食品、水、医疗用品等及时送达灾区,满足灾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建立物资调配机制,合理分配资源,避免浪费,并加强物资监管,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从图中可知,默拉皮火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8.该地震发生在海域附近,海底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对岛上居民威胁大,A正确;洪水一般由强降水等引发;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因地震山体松动等,但这里是海域附近岛屿,海啸更具针对性;旱灾是长期降水不足,与地震次生灾害关联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9.地震灾区,居民需要被褥保暖,氧气袋用于救助受伤、缺氧人员,外伤急救药品处理受伤情况,这些都是急需物资,②③④符合;而①墨镜不是灾民最急需的,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30.①火山灰进入大气,会影响空中交通视线等,正确;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等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正确;③火山喷发一般不会引发海啸,海啸多由海底地震等引发,且火山喷发和降水减少无直接关联,错误;④火山喷发后,可能有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等,加上可能的降水,易造成山洪泥石流,正确。
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共40分)
31.(2024八上·连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茶叶清香味醇,耐冲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些年来,云雾茶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材料二湖北省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1)说出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
(2)判断图中A、B两山峰哪座更高,并说出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方位。
(3)分析图中河流甲、乙两处水流速度较快的是哪处,并说明理由。
(4)分析图中①②两地哪里更适合种植云雾茶,并说出判断依据。
【答案】(1)该地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2)A ;东北。
(3)乙;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
(4) ① ;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北部是海拔高于500米的山地地形,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2)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等高距是200米,A山峰海拔为1200—1400米,B山峰海拔为1000—1200米,海拔较高的是A;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A山峰在B山峰的东北方向。
(3)水流速度与坡度有关,坡度陡缓由等高线疏密决定,等高线密集则坡度陡,水流速度快;等高线稀疏则坡度缓,水流速度慢 。乙处等高线比甲处密集,说明乙处坡度陡,所以乙处水流速度较快。
(4)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种植云雾茶。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1)读图可知,该地北部是海拔高于500米的山地地形,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
(2)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图中等高距是200米,A山峰海拔为1200—1400米,B山峰海拔为1000—1200米,海拔较高的是A;图中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A山峰在B山峰的东北方向。
(3)图中河流甲、乙两处,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较快。
(4)云雾茶一般生长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点。①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坡度较缓,排水条件好,光照条件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合种植云雾茶。
32.(2024八上·连州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智利是名副其实的地震之国,全世界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6次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智利。近10多年来,智利已发生3次8级以上大地震。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国工业的发展。智利政府已经批准了新的能源战略,目标是到2035年全国50%的电力来自新能源。
材料二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及智利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说出智利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考古学家曾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原因。
(3)根据图文材料,分析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并说出遇到地震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
(4)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智利可开发的新能源。
【答案】(1)智利全部位于西半球,且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西临太平洋。
(2)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区可能曾是海洋环境,这些爬行动物在此生活并死后遗留下遗骸。随着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这一地区逐渐隆起成为陆地,并形成了现在的沙漠地貌。
(3)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发生地震。智利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滑坡。
(4)太阳能、 风能、地热能。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美洲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半球位置:智利全部位于西半球,且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西海岸,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中,海陆变迁主要由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等引起。阿塔卡马沙漠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区曾经是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在此生存。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经过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现在沙漠地貌,海洋生物化石保留下来。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地壳运动频繁,所以地震多发。智利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浪可能袭击沿海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使山区的居民和建筑物面临危险。
(4)太阳能:智利日照充足,特别是北部和中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智利沿海地区和内陆高原地区风力资源丰富,适合开发风能发电。地热能:智利部分地区位于地热活动带,具有开发地热能的潜力。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1)读图可知,半球位置:智利全部位于西半球,且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西海岸,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这些化石位于沙漠中的古砂岩层里,经过数百万年的沉积作用,原本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遗骸逐渐演变成化石。古时期,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区可能曾是海洋环境,这些爬行动物在此生活并死后遗留下遗骸。随着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这一地区逐渐隆起成为陆地,并形成了现在的沙漠地貌。
(3)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发生地震。智利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浪可能袭击沿海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使山区的居民和建筑物面临危险。
(4)太阳能:智利日照充足,特别是北部和中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智利沿海地区和内陆高原地区风力资源丰富,适合开发风能发电。地热能:智利部分地区位于地热活动带,具有开发地热能的潜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