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本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纠葛(gě) 腈伦(lún) 油馍(mó) 不修边幅(fú)B.推搡(shǎng) 缅怀(miǎn) 扶植(zhí) 娇首昂视(jiǎo)C.襁褓(qiǎng) 颠簸(bō) 羁拌(bàn) 接踵而至(zhǒng)D.俨然(yǎn) 浮躁(zào) 龟裂(jūn) 目眩神迷(xuà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能与耐______,二者既不可或缺,也不能偏废。无耐之能或如流星一般短暂,无能之耐恰似枯木一般______。有能无耐,能就无以依托,持续干事就没有保证;有耐无能,耐就没有根基,成就事业就无从谈起。______,能需以耐守持,耐需以能破局。用耐______能的根基,用能为耐赋予力量,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A.对立统一 僵化 因为 修养 B.对立统一 僵硬 因此 修养C.辩证统一 僵化 因此 涵养 D.辩证统一 僵硬 因为 涵养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籍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智慧与生命体悟。②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家底传播开来、保存下来,是每一代中国人的分内之事。③阅读古籍,需要养志趣、修定力。④捧起一卷泛黄典籍,便是与千载之上的智者执手对谈。⑤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终将助我们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认清自己是谁?辨明走向何方。A.“物质载体”“阅读古籍”“时代巨变”三个短语的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B.句②是病句,语序不合理,应将“传播开来”和“保存下来”互换位置。C.句④是一个单句,“典籍”作主语,“执手对谈”作宾语。D.句⑤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修改方法是把问号改为逗号。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B.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小生”“小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C.《登勃朗峰》选自《远处的青山》,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D.《经典常谈》中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二、名著阅读5.班级举办“淬炼生命之光”名著阅读展,小语制作了人物卡片,请你帮他将卡片内容补充完整。小说人物卡片 保尔·柯察金出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①重要经历 加入骑兵队,冲锋陷阵,身受重伤。 ② 悼念烈士,确立了远大的人生目标。 ③精神品质 为理想而献身、顽强奋斗、刚毅坚定三、名句名篇默写6.古诗文默写(1)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4)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的句子是“ , !”四、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甲】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乙】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都很有故事性,分别讲述了卖炭翁入城卖炭和蚕妇入城卖丝的辛酸经历。B.【甲】诗“惜不得”三字写出卖炭翁炭被夺走无奈、悲愤却仍心存希望的心态。C.【乙】诗“泪满巾”写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满”字,表现泪水之多,伤感之重。D.【甲】诗控诉“宫市”掠夺的残酷,【乙】诗揭示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周厉王使芮伯帅①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②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③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④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⑤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⑥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①帅:通“率”,统率。②捐:抛弃,舍弃。③哓(xiāo):嚷叫。④贾(gǔ)祸:招引祸患。贾:招致。⑤谮(zèn):诬陷,中伤。⑥渎货:贪财。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马也 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B.策之不以其道 虽有至道《虽有嘉肴》C.而皆求于子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D.王欲无厌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9.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遂 谮 诸 王 曰 伯 也 隐 王 怒 逐 芮 伯11.甲乙两文都批判统治者,甲文批判统治者(1) ,乙文批判统治者(2) 。甲文侧重议论,用(3)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重在记叙,借“献马”一事批评了芮伯(4) 的过错(用原文语句回答)。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其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面对经典,读者有时会感到晦涩难懂,难以进入文本的世界。这也为新技术、新手段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和机会。②数智技术,让经典阅读“潮”起来。在上海图书馆,精心设计的时空穿越剧情和线下解谜互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参与。现场还以视频形式展现多位非遗传承人的职业经历和精巧技艺,形成一本好读的“真人数字图书”。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青少年愈发沉醉于经典的魅力。③特色活动,让经典阅读“热”起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围绕“世纪好书”举办读书会、编辑沙龙等,开展校园巡讲,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读书活动。特色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参与阅读的动力和热情,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经典文化的怀抱。④形式创新,让经典阅读“乐”起来。上海虹口区以地方志阅读为媒,将北外滩国际会客厅、瞿秋白故居、鲁迅故居等点位勾连,让师生得以在行走中重读经典。贴近学生、贴近日常的阅读形式,让大家参与其中、享受乐趣、爱上经典。(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数字化时代,深阅读的意义格外凸显。从三个维度看:——数字化时代,面对海量信息,格外需要思考和洞察。应对“信息过载”“信息茧房”,我们需要强大而敏锐的思考力、洞察力。通过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智者不断对话,思想的锋刃才会愈发锐利、灵感的火花才能不断迸发。阅读使人智慧。——数字化时代,社会节奏快,格外需要精神的滋养。阅读如水,浸润心田。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丰盈。人毕竟不单是靠面包活着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超越物质与功利,涵养健康的心灵、理性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操。阅读使人完整。——数字化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国民阅读情况近年不断提升,但与一些国家相比,阅读量仍然偏低,书香中国建设任重道远。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生机盎然;一个热爱阅读的国家才会人才辈出、活力迸发。阅读使国家强盛。(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三】2025年青少年阅读情况统计表统计维度 分类 全国占比 年均阅读量 单次时长 主要优势阅读方式 纸质书 35.6% 4.2本 35分钟 专注力高电子书 74.6% 7.1本 22分钟 便捷高效听书 51.4% 5.3本 18分钟 解放手眼阅读内容 文化经典 28.3% 3.2本 42分钟 启智养德休闲娱乐 71.7% 7.5本 18分钟 解压拓知(数据来源:教育部《2025中国青少年阅读发展报告》)【材料四】①大家好!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罗广斌、杨益言共同创作,1960年出版的红色经典著作《红岩》。②《红岩》是一部以重庆解放前夕“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书中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真实再现了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进行最后决战的艰巨性,歌颂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众多令人敬仰的革命英雄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③全书共30章,阅读它,能让我们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会让我们对人生价值产生全新的理解与感悟。(节选自《书香本溪》有删改)12.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晦涩难懂,使读者难以进入文本世界。B.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鼓励学生自主组织读书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参与阅读的动力和热情。C.每种阅读方式各有所长,纸质书阅读专注力高,电子书因其便捷高效最受青少年追捧。D.长篇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等革命英雄坚强意志与大无畏精神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13.振溪中学响应市宣传部号召,开展“重温《红岩》经典,淬炼青春底色”读书活动,你班积极响应,召开动员班会,会上很多同学对活动书目表露出抵触情绪,你要献计献策。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设计一份发言提纲。发言提纲一、青少年阅读现状:(1) 内容的图书青少年选择阅读最多 二、爱上经典的做法: (一)寻求数智加持;(二)参加特色活动;(三)(2) 。 三、鼓励阅读经典: 《红岩》是一部红色经典著作,能让我们收获(3) ,也会让我们对人生价值产生全新的理解与感悟。14.班会“是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讨论环节,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管是读屏还是读书,数字化时代,深阅读的意义格外凸显。因此,将深阅读的意义确定为宣传海报文案。请结合【材料二】完成宣传海报设计。重温《红岩》经典,淬炼青春底色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石破天惊绣光阴叶艳莉①步入浙江温岭的长屿硐天风景区,仿佛踏入一轴由石头组成的巨幅绣卷。亿万年的火山凝灰岩,在漫长岁月中沉睡,却在千年前被一双双石匠的手唤醒。斧凿叮当,回声悠远,每一道石壁、每一缕凿痕,都成了匠人们用汗水与匠心雕琢的时光印记。作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温岭石雕”,在这里找到了最恢宏的注脚。②石破天惊,白垩纪留下的山岩,被匠人们抽丝剥茧,上亿立方米石材开采剥离后,留下的硐窟竟成奇观。观夕硐、双门硐、水云硐、净明硐、凌霄硐……硐套硐、硐连硐、硐叠硐,硐中水、硐中天、硐中画,2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绵延铺展在低山丘陵间,伴以峭壁飞岩、碧潭飞瀑、古刹名寺等,蔚然壮观。③走进景区,一排排一列列老石窗首先进入我的眼帘。这些时光的瞳孔啊,每一眼都有自己的风情。“寿”字窗的几何线条把一个字写出了千万种变化。宝瓶窗则把对平安的祈愿用一只瓶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古钱窗直率得很,以外圆内方的铜钱组成一钱二钱三四钱乃至多钱,把对财富的追求说得明明白白……每一扇镂空的石格,艺术、内涵完美统一,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封印着历史脉动的心跳。④穿过石窗的走廊,向前,向上,长屿硐天最美的一个硐群——观夕硐在等你。从硐口而入,行数步,如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时所感——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潭碧水如巨大的翡翠铺展开来,一座九曲桥如一条白金项链精致地镶在潭水中。硐中岩石极为大气,开阔的胸怀、棱角分明的模样俨然是一个阳刚男儿。⑤岩壁上,星星点点的凿痕如细雨洒落,那是石匠与山石的密语。长屿硐天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岩石硬度适中,易成层,易剥离,可以生产厚达十几厘米,大到四五平方米甚至更大的石板,这样的尺寸在其他石板产地是极为罕见的。但是,想要顺利开采,也是不容易的。长屿的石匠,骨子里藏着与石头对话的基因。采石的秘诀,就在一个“顺”字。顺着岩性来,顺着肌理来,顺着自然来,才能因地制宜,水到渠成。开面、摆方向和试采、打岩头、打断……一整套科学高效的采石工序,是匠人的智慧。⑥环视硐体四围如桶,工匠们又在其四壁开凿出各个小洞,恰如墙上开窗,于沉重压抑中打开一片勃然生气。古人评石,以“漏透”者为佳。观夕硐硐硐相连,硐硐生奇,深得奇石“漏”“透”之精髓。在柳暗之时,生出花明之新天地,令人有连绵不断、一波三折之感。300多个石级依悬崖绝壁而上,之走蛇行,层层叠叠,陡峭处几乎垂直,令人心惊胆战。险绝处,四壁直欲坠压人身。向下望去,如临深渊,不由目眩。而悬空井则把这种感觉推向极致。悬空井是个透天洞,站在洞顶之侧俯身一看,见四围峭壁如削,像一口无底深井,其中似有无形引力欲将人纳入彀中①。硐中景致,随立足点而异,“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变幻生姿。⑦石破天惊,不只是开山裂石的壮举,更是石匠的匠心与自然的灵犀相通。观夕硐内的一对盘龙柱,龙身在一朵又一朵祥云间盘旋游动,龙爪扣住云纹的刹那,仿佛能听见匠人铁錾与岩石的厮杀。最坚硬的石头,在匠人的手下,也化成了绕指柔。⑧观夕硐的“硐天宝碗”是一件惊人的作品。石碗就地取材,由一巨石雕刻而成,碗中龙头龟身的赑屃②,昂首长啸,诉说着温岭石雕生生不息的传承。⑨匠心永不落幕,在山的绣绷上穿针引线,将粗犷的岩壁化作细腻的艺术殿堂。山,成了艺术的载体,每一块石头,都有了温度与故事。观夕硐岩壁的观音群像,就是“石绣”的典范之作。“鱼篮观音”“送子观音”“鳌鱼观音”“千手观音”等10余尊观音从岩壁上生长而出,每一尊都是对美的虔诚供奉,形态各异,婉转多姿。粗凿破势,细凿传神,精凿点睛,一凿凿推过去,一针针绣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极强的功力,有一丝一毫的失手,便会稍颤即崩,功亏一篑。⑩“石雕之乡”的传奇,如老梅年年绽出新蕊。跨越千年的锤凿声,把传统技艺蜕变为文化符号。凿痕的针脚,将人类的坚韧与自然的馈赠,绣成一部石头的史诗,每一针都藏着山河浩荡,每一线皆系着匠魂不朽。【注】①彀(gòu)中: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②赑屃(bì x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15.如何理解选文①段中加点词的“注脚”?16.“匠人的智慧”体现在哪些内容上?阅读选文相关段落完成下面表格。匠人的智慧 ③段 雕刻 老石窗艺术特点 形式多样文化内涵 (2)⑤段 (1) 关键秘诀 一个字“顺”工序优势 (3)17.简析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18.结合选文第⑦⑧⑨段说说石匠需要具有哪些素质才能“石破天惊绣光阴”。19.选文第⑩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凿痕的针脚,将人类的坚韧与自然的馈赠,绣成一部石头的史诗,每一针都藏着山河浩荡,每一线皆系着匠魂不朽。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DNA存储,从“雕版印刷”走向“活字印刷”陈非①海量数据是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础,目前全球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硬盘、磁带、U盘等硅基存储介质,存在寿命短、能耗高、占用空间大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怎么办?这就要发展新型数据存储技术——DNA存储。②DNA是天然的数据信息编码存储材料。它的密度高,是现有存储介质的107倍;寿命长,低温下可稳定保存数千万年;能耗低,是为解决大数据存储困境而打造的钥匙。③目前,绝大多数DNA存储技术采用类似“雕版印刷”的设计策略,主要思路是“读”(直接测序)和“写”(依序合成)。具体而言,是根据一定的编码映射原则,将0—1二进制计算机数据文件编码转换为A—T—C—G四进制DNA编码,并进一步合成写入DNA,进行存储;当需要时,这些存储数据的DNA“文件夹”可以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手段解码。不过,如同“雕版印刷”的使用,这种DNA存储是一次性的,使用一次、合成一次,成本高、时间长。④受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启发,科研人员提出“DNA活字存储”设计思路。“DNA活字”由预制的DNA片段构成,可编码1字节的信息。根据需要打印的文件内容,我们可以自由调用“DNA活字”,按需组合,再通过一步多级连接形成“DNA活字块”,最终构成完整的DNA存储文件。⑤打印过程如何实现呢?科研人员开发了“DNA活字”喷墨打印及印刷一体机“毕昇一号”,实现“DNA活字”存储流程的自动化。“毕昇一号”装配了数百个预制的“DNA活字”溶液,可根据排版打印的文件需求,按照电脑程序指令自动选择所需的“活字”,并全自动组装连接成“DNA活字块”。⑥“DNA活字存储”拥有类似于活字印刷的复用性和灵活性,展现出明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科研人员测算,“毕昇一号”装配的一个“DNA活字”可打印1万次,存储成本大幅降低。借助古人的智慧和现代科研人员的努力,“DNA活字存储”也将为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存储需求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20.选文第①段写硅基存储介质存在的问题有什么作用?21.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除了打比方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2.选文第③段加点词“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23.结合选文第④⑤⑥段,说说作者主要从哪几方面说明“DNA活字存储”的?七、作文24.生活日新月异,快递,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次商品的快递,让我们生活便捷;一次情感的快递,让我们内心快乐;一次挑战的快递,让我们获得成长……珍贵而及时的快递,丰盈了我们的青春。请以“那个快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5.“碰壁不怕,转身就好”是一种倡导灵活应对人生困境的处世智慧,其核心在于遇到阻碍时不执着对抗,而是通过调整方向或策略另寻出路。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辽宁省本溪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答案 D C C B5. 奥斯特洛夫斯基 示例:严冬时节,艰辛筑路,患伤寒和肺炎。 示例: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开始文学创作。6. 零落成泥碾作尘 浮云游子意 讲信修睦 蒙络摇缀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B8.A 9.(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2)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芮伯得到一匹良马,想把它献给周厉王。 10.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 11. 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贪得无厌、轻信他人 托物寓意 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12.A 13. 休闲娱乐 创新阅读形式 宝贵的精神财富 14. 阅读使人智慧。 阅读使人完整。 阅读使国家强盛。15.“注脚”是“解释”的意思。这里突出了长屿硐天风景区的石雕最能体现“温岭石雕”的特点(长屿硐天风景区是“温岭石雕”的典型代表),,赞美长屿硐天石雕的壮阔恢宏。 16. 采石 内涵丰富 (完整)、科学、高效 17.承上启下(过渡);“开山裂石的壮举”承接上文工匠们在观夕硐开凿小洞、石级、悬空井的内容;“石匠的匠心与自然的灵犀相通”引出下文观夕硐内的不同杰作(对盘龙柱、硐天宝碗、观音群像的描写)。 18.极高的审美水平、高超的雕刻技艺、极大的耐心、一丝不苟的态度。 19.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屿硐天硐窟(温岭石雕)的壮丽,表达对工匠精神(匠人的坚韧品质)(匠人高超技艺)的赞美(敬佩)。20.说明发展DNA存储技术的背景(原因);引出说明对象——DNA存储技术;用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两点即可) 21.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地说明了DNA密度高、寿命长、能耗低;进而说明了DNA是特别适合作数据信息编码存储材料(DNA是天然的数据信息编码存储材料)。 22.不能删,“目前”指说话的时候(现在),起限制作用;说明“绝大多数DNA存储技术采用类似‘雕版印刷’的设计策略”只是现在的情况,未来不一定如此。删去后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所以不能删。 23.DNA存储文件的构成过程(DNA活字存储的设计思路);DNA活字存储实现打印的方法(过程);DNA活字存储的优势及意义。24.例文:那个快递初冬的风卷着枯叶敲打着窗棂,我盯着手机上“快递正在派送”的提示,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校服袖口。那是乡下奶奶寄来的包裹,自从上个月她摔了腿,这还是第一次寄东西来。放学铃刚响,我就攥着取件码冲到校门口的快递点。纸箱沉甸甸的,表面印着“小心轻放”的字样,边角被磨得有些发白,像是经过了长途颠簸。抱着箱子往家走时,能听见里面传来细碎的“咯吱”声,像有什么东西在轻轻碰撞。回到家,我找来剪刀小心翼翼地划开胶带。最上面是件深蓝色的棉布马甲,针脚密密匝匝,领口处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梅花——那是奶奶的拿手活,去年冬天她还坐在火塘边,说要给我绣件“挡风的”。马甲口袋里塞着张叠得方方的信纸,字迹有些颤抖:“天冷了,穿上暖乎。”底下是个玻璃罐,装着满满一罐腌萝卜干,琥珀色的汤汁里浮着红辣椒。我拧开盖子,一股熟悉的酸香扑进鼻子。暑假在老家时,我总蹲在灶台边看奶奶腌萝卜,她一边撒盐一边念叨:“多腌点,带到学校配粥吃。”那时灶台上的火光映着她的白发,像落了层雪。最底下压着本旧相册,封面已经磨掉了角。翻开第一页,是我三岁时骑在奶奶肩头的照片,她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背后是金灿灿的稻田。最后一页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边缘还带着淡淡的黄——那是去年秋天,我们一起在村口捡的,奶奶说“留着做纪念”。窗外的风停了,阳光透过玻璃罐,在桌布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拿起马甲往身上比了比,大小刚刚好。突然明白,有些牵挂从来不用大声说,就像这个跨越几百里的快递,装着的何止是物件,是奶奶把日子里的暖一点点攒起来,轻轻放进了我的青春里。那天晚饭,我就着萝卜干喝了两碗粥。酸香漫过舌尖时,仿佛又看见奶奶坐在灶台边,火塘里的火苗正跳得欢。25.例文:转角有光“碰壁不怕,转身就好”——这句箴言曾如清风掠过耳畔,却未曾深究。直到那个为航模焦头烂额的清晨,它才化作一缕穿透心间云翳的微光,映亮了沉沦的角落。航模比赛在即,同学们的飞机身轻如燕,在蓝天上划出优美的弧线。而我的飞机,竟像一个喝醉的人,一次次栽入草丛深处,螺旋桨撕扯着无辜的草叶,我的心骤然沉落谷底。我蹲在草丛里,一遍遍重新调试,汗珠顺着脸颊滚落,在电路板上摔碎成几瓣,留下深色的印记,像极了我此刻斑驳的心绪。我咬着牙,把每一个部件拆了又装,装好又拆。指尖被锋利的桨叶割开一道细口,伤口被机油浸染,一阵灼痛如电流般窜过全身。万用表上微弱的读数仿佛也正嘲笑我固执的徒劳。傍晚将至,橘黄灯光从维修台倾泻下来,我枯坐的身影被拉得又瘦又长,像一根被无形之手钉在原地的钉子。我揉着酸胀的眼,视线疲惫地投向窗外,几只鸽子正掠过暮色,翅膀优雅倾斜着转弯。就在那翅膀微妙的转向瞬间,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劈开我沉闷的脑海:为什么不尝试调整舵机方向呢?我急切地扳动舵机,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哒”,仿佛在幽深隧道尽头撬开一丝光缝——原来方向竟是问题所在!我立刻重新编排电路,手指在零件间翻飞,仿佛指挥着一支微小而精细的乐队,为航模编排一支全新飞翔之舞。当飞机再次升空时,它终于不再跌跌撞撞。金红色的晚霞染透机身,如同为它披上胜利的羽衣,它在暖光里画出一道笔直而骄傲的轨迹,仿佛在无垠的蓝天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解答。原来有些飞翔,需要先学会坠落。困局并非命运的终点,它更像一扇虚掩的门。只需轻轻调转目光的方向,门后自有无限天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