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1.定理:三边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书写:如图,在△ABC和△A1B1C1中,∵ , ∴△ABC∽△A1B1C1.成比例考点梳理判定定理3的应用[典例1](2023曹县月考)如图,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条线段,以这条线段为边画三角形,使之与已知等腰三角形相似,则所画三角形的腰长为 . [变式1](2023莱西期末)如图,网格中相似的两个三角形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C.③与④ D.②与③B[变式2]如图,AD是△ABC的高,E,F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DEF∽△ABC.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2)试判断△ABE与△ACD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变式3](2023雁塔月考)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添加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BC与△BDC相似的是( )B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三边法: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及其夹角法: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两角法: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谢谢观赏!(共10张PPT)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1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 .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与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 . 成比例成比例考点梳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典例1](2023莘县质检)如图,已知AB∥CD∥EF且AC∶CE=3∶4,BD=9,则BF的长为( )A.12 B.13 C.18 D.21D[变式1](2023潍坊质检)如图,a∥b∥c,直线m,n交于点O,且分别与直线a,b,c交于点A,B,C和点D,E,F,已知OA=1,OB=2,BC=4,EF=5.(1)求OE的长度;(2)求DE的长度.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典例2](2023垦利期末)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AC,BC上的点,且DE∥BC,EF∥AB,AD∶DB=2∶3,BC=20 cm,求BF的长.解:∵DE∥BC,EF∥AB,∴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BF=DE.∵AD∶DB=2∶3,∴AD∶AB=2∶5.∵DE∥BC,∴DE∶BC=AD∶AB=2∶5,即DE∶20=2∶5,∴DE=8 cm,∴BF=8 cm.故BF的长为8 cm.[变式2]如图,DE∥BC,EF∥CG,AD∶AB=1∶3,DE=3.(1)求BC的长;(2)求证:AD·AG=AF·AB.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1)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3)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谢谢观赏!(共12张PPT)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1.定理:两边 ,且夹角 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书写:如图,在△ABC和△A1B1C1中,∵ ,∠A=∠A1, ∴△ABC∽△A1B1C1.成比例相等考点梳理利用判定定理2分类讨论[典例1](2023泰安期末)如图,在△ABC中,AB=12,AC=15,D为AB上一点,且AD=8,在AC上取一点E,使以A,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E等于( )C[变式1](2023郓城期中)如图,∠A=∠B=90°,AB=7,BC=3,AD=2,在边AB上取点P,使得△PAD与△PBC相似,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 )A.1个 B.2个 C.3个 D.0个C忘记分类讨论导致漏解.判定定理2的应用[典例2](2023单县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点E,D是底边所在直线上的两点,连接AE,AD.若AD2=DC·DE,求证:∠ABC=∠DAE.[变式3](2022高密质检)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DE⊥AB于点E,BD·DE=BE·CD.(1)求证:△BCD∽△BDE;(2)若BC=10,AD=6,求AE的长.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的应用(1)利用判定定理2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满足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图形中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谢谢观赏!(共10张PPT)第2课时 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1)如果多边形有一个顶点在坐标原点,有一条边在x轴上,那么将这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是 , 是它们的位似中心.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图形中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乘k时,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以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并且相似比为|k|,当|k|>1时,变化后的图形比原图形 ;当0<|k|<1时,变化后的图形比原图形 . 位似图形坐标原点坐标原点大小考点梳理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典例1](2023成武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2),B(-6,-4),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1,把△ABO放大,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A.(-3,-2) B.(-3,-2)或(3,2)C.(-12,-8) D.(-12,-8)或(12,8)DB当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时,求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只乘k,漏乘-k,从而使求解出错.[变式2](2023寿光模拟)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A1B1C1,使它与△ABC的相似比为2∶1,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是 . (4,2)或(-4,-2)[典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在第二象限,点B的坐标为(-2,0),点C的坐标为(-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A′B′C.若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3),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1,0),则点A的坐标为( )C[变式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6),B(4,2),C(10,2),△A′B′C′与△ABC关于原点O位似,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C′,其中点B′的坐标是(2,1).(1)求△A′B′C′与△ABC的相似比;(2)请在图中画出△A′B′C′;(3)若边AC上有一点M(a,b),求在边A′C′上与点M对应的点的坐标.解:(2)如图,△A′B′C′即为所求.谢谢观赏!(共8张PPT)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1.定理: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书写:如图,∵∠A=∠A1,∠B=∠B1,∴△ABC∽ . 两角△A1B1C1考点梳理利用判定定理1证明三角形相似[典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DF⊥AE,垂足为F.求证△ADF∽△EAB.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90°,∴∠DAF=∠AEB.∵DF⊥AE,∴∠AFD=90°=∠B,∴△ADF∽△EAB.[变式1](2023天桥月考)如图,在△ABP和△CDP中,∠B=∠C=90°,点P在BC上,且∠APD=90°,求证:△ABP∽△PCD.证明:∵∠APD=90°,∠B=90°,∴∠BAP+∠APB=∠APB+∠CPD=90°,∴∠BAP=∠CPD.又∵∠B=∠C,∴△ABP∽△PCD.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的应用[典例2]如图,∠ABD=∠BCD=90°,DB平分∠ADC,过点B作BM∥CD交AD于点M,连接CM交DB于点N.求证:BD2=AD·CD.[变式2](2023临清质检)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BC,边AB上,且∠ADE=∠B,求证:△ADC∽△DEB.证明:∵在△ABC中,AB=AC,∴∠B=∠C.∵∠EDC=∠ADE+∠ADC=∠B+∠DEB,∠ADE=∠B,∴∠DEB=∠ADC.在△ADC和△DEB中,∠ADC=∠DEB,∠C=∠B,∴△ADC∽△DEB.谢谢观赏!(共11张PPT)1.4 图形的位似第1课时 位似图形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1.位似图形对应边 (或 )且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 的两个相似多边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2.位似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多边形是位似图形,那么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都等于 . 特别提醒:(1)位似图形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两个图形是相似形;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2)位似图形是相似形,但相似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互相平行共线同一点相似比考点梳理位似图形及其性质∴△ACB∽△DFE,∴∠BAC=∠EDF,∴∠OAC-∠BAC=∠ODF-∠EDF,即∠OAB=∠ODE,∴AB∥DE.又△ABC与△DEF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O,∴△ABC与△DEF是位似图形.(2)求△ABC与△DEF的相似比.[变式](2023牡丹三模)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ABC放大2倍得到△A′B′C′,有下列说法:①AB∥A′B′;②△ABC∽△A′B′C′;③AO∶AA′=1∶2;④点C,O,C′在同一直线上.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②④位似图形的特征(1)两个图形必须是相似形;(2)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3)对应边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位似作图[典例2](2023瑞安质检)如图,△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请按要求在方格纸内作图.(1)在图①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在△ABC同侧作△ABC的位似图形,使其各边长为△ABC相应边长的2倍.①解:(1)如图①,△A′B′C′为所作.①(2)在图②中作△DEF,使得△DEF∽△ABC,且其面积是△ABC面积的2倍.②解:(2)如图②,△DEF为所作(答案不唯一).②谢谢观赏!(共11张PPT)1.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 ;面积的比等于 .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 . 特别提醒:①在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前提是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②要注意“对应”二字,必须是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边上的中线,对应角的平分线.相似比相似比的平方相似比考点梳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周长或线段长[典例1](2023东明月考)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长分别是35 cm和14 cm,且它们的周长相差60 cm,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 . [变式1](2023肥城期末)已知△ABC∽△DEF,AM,DN分别是△ABC,△DEF的一条中线,且AM=6 cm,AB=8 cm,DE=4 cm,则DN的长是 . 100 cm,40 cm3 cm忘记分类讨论导致漏解.[变式2](2023巨野一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2 cm,则另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18 cm或8 c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面积[典例2](2023莱州期末)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若较大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8 cm2,则较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A.8 cm2 B.12 cm2C.27 cm2 D.40.5 cm2A[变式3](2023坊子月考)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2∶3,它们的面积和为65,求较小三角形的面积.解:∵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2∶3,∴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9.设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为4x,9x,则有4x+9x=65,解得x=5,∴4x=20,即较小三角形的面积为20.(2)若S△DCE=2,求△ABC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谢谢观赏!(共12张PPT)第5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物体的高度(1)我们可以把太阳光线近似看成平行线,借助太阳光线下的影子测量旗杆的高度,基本思路是利用太阳光是平行光线以及 、 .与 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计算. (2)利用镜子反射测量旗杆的高度,思路是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通过 、 与 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计算. 人旗杆地面人旗杆地面(3)借助标杆测量旗杆的高度,思路是从人眼所在的位置向旗杆作垂线,通过 、 、 与 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计算. 人标杆旗杆地面考点梳理测物体的高度[典例1](2023莘县期中)如图,小明站在C处看甲、乙两楼楼顶上的点A和点E.C,E,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C相距20米,D,C相距40米,乙楼的高BE为15米,小明的身高忽略不计,则甲楼的高AD为( )A.40米 B.20米 C.15米 D.30米D[变式1]小益利用标杆EF测量旗杆AB的高度,示意图如图,已知小益的身高CD=1.6 m,标杆EF=2.4 m,DF=1 m,BF=9 m,则旗杆AB的高度是 m. 9.6 [典例2](2023寒亭期末)如图是某数学兴趣小组用手电筒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在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CD⊥BD,且测得AB=4 m,BP=6 m,PD=12 m,那么该古城墙CD的高度是( )A.8 m B.9 m C.16 m D.18 mA[变式2]如图,身高1.5米的人站在两棵树之间,距较高的树5米,距较矮的树3米,若此人观察的树梢所成的视线的夹角是90°,且较矮的树高4米,那么较高的树有多少米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物体高度的步骤(1)以杆(或直尺)为三角形的边,构建相似三角形.(2)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的性质求物体的高度.测物体的宽度[典例3](2023临清模拟)为了测量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P,在近岸取点Q和S,使点P,Q,S共线且直线PS与河岸垂直,然后在过点S且与PS垂直的直线a上选择适当的点T,确定PT与过点Q且垂直于PS的直线b的交点R.已测得QS=45 m,ST=90 m,QR=60 m,则河宽PQ= m. 90[变式3](2023牡丹期末)为了测量河宽AB,某同学采用以下方法:如图,放一根标尺CD,使CD∥AB,并使点B,D,O和点A,C,O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量得CD=10米,OC=15米,OA=45米,则河宽AB= 米. 30谢谢观赏!(共11张PPT)1.1 相似多边形第1章 图形的相似栏目导航知识梳理考点梳理知识梳理1.相似形 的平面图形叫做相似形. 特别提醒:两个全等形也是相似形,但两个相似形未必是全等形.2.相似多边形(1)两个 的多边形,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个角与另一个多边形的各个角对应 ,各边对应 ,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两个多边形相似用符号“ ”表示,读作“ ”. 形状相同边数相同相等成比例∽相似于(2)相似多边形 的比叫做相似比. (3)当两个多边形全等时,其相似比为 ;反之,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为 ,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全等. 对应边11考点梳理相似形的判定[典例1](2023郓城期中)如图,有一块长3 m、宽1.5 m的矩形黑板ABCD,镶在其外围的木质边框宽7.5 cm,那么矩形ABCD与矩形A′B′C′D′相似吗 为什么 相似多边形的判定(1)多边形的边数相同;(2)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3)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典例2](2023诸城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相似,求角α, β的大小和x的值.解:∵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相似,∴α=∠C=83°,∠F=∠B=78°,EH∶AD=EF∶AB,∴x∶21=24∶18,解得x=28.在四边形EFGH中,β=360°-83°-78°-118°=81°.故α=83°,β= 81°,x=28.[变式1]如图是两片形状相同的枫叶图案,则x的值为 . 11忽视相似多边形的对应关系,导致计算出错.[变式2]两个相似多边形的最大边长分别是10 cm和20 cm,如果其中一个多边形的最短边长为6 cm,那么另一个多边形的最短边长为 cm. 12或3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相似多边形.pptx 1.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x 第1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pptx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pptx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pptx 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pptx 第5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pptx 第1课时 位似图形.pptx 第2课时 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