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豌豆的黄子叶和灰种皮属于相对性状B.同一玉米植株的雄花与雌花完成传粉属于杂交C.只有杂种的后代才会出现性状分离D.纯合子与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后代一定是纯合子2.孟德尔曾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实验选材不合适的是(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A 百合的花药 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B 豌豆 研究伴性遗传C 果蝇 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洋葱根尖 探究低温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黄色 灰色 总数 黄色比例1063 535 1598 66.52%3.1904年,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发现以后,法国生物学家用小鼠做了实验,子代中没有得出3:1的性状分离数据。实验中,两只黄色亲本小鼠杂交时,总是产下黄色的和灰色的两种幼崽。子一代实验数据统计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的体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黄色是杂合性状,控制灰色的基因在纯合时致死C.逐代自由交配后,杂合子比例逐渐增大D.若将F1小鼠自由交配,F2中灰色小鼠占1/24.如图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增加了配子多样性B.图示3和4互为姐妹染色单体,1和3互为非姐妹染色单体C.该对同源染色体所示行为可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和有丝分裂过程中D.图示包括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5.如图为雌雄果蝇(2n=8)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蝇某细胞只存在四种形态染色体,该细胞可能是极体或精子B.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Y,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各含四条染色体的精子C.若让图中的雌雄果蝇交配,则F1的长翅白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1D.若图中雌雄果蝇交配的后代出现了基因型为XAXAY的果蝇,则是母本减数分裂发生了异常6.研究发现“8+16”限时进食(每天只允许在8小时内进食,剩下16小时禁食)减肥方式会诱导已被激活的毛囊干细胞(HFSCs)发生凋亡,从而抑制毛囊细胞的再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毛囊细胞的再生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HFSCs形成毛囊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C.“8+16”限时进食方式引起HFSCs凋亡由遗传机制决定D.“8+16”限时进食方式可能导致体重变轻的同时发量减少7.现有新发现的一种感染A细菌的病毒B,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种方法来探究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位素标记法中,若以3H替换32P标记上述两种核苷酸不能达成实验目的B.酶解法中,向丙、丁两组分别加入DNA酶和RNA酶应用了加法原理C.若甲组产生的子代病毒B有放射性而乙组无,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若丙组能产生子代病毒B而丁组不能产生,则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8.研究人员将1个含14N/14N -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离心,甲图试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乙图中的两个峰,则此时大肠杆菌细胞繁殖的代数为( )A.2代 B.3代 C.4代 D.5代9.蚊虫的防治目前还是一个综合性难题,近年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由于其高效性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长期使用使蚊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蚊虫抗药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敏感性蚊虫和抗药性蚊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杀虫剂的使用诱导蚊虫产生抗药性变异D.抗药性突变不能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10.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关于图示中心法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过程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B.①、②、③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C.人体所有细胞都能发生①、②、③过程D.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②不同于③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11.研究表明,相比于健康人,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样本中,蛋白聚糖2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表达水平较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聚糖2和TFPI2相关基因发生甲基化时,会改变其碱基的排列顺序和个体相应的表型B.甲基化修饰可能会干扰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的结合,导致蛋白聚糖2和TFPI2相关基因沉默C.蛋白聚糖2和TFPI2相关基因可能为抑癌基因,抑制其甲基化有利于结直肠癌的治疗D.结直肠组织中的蛋白聚糖2和TFPI2相关基因甲基化后,仍可遗传给子代12.造血干细胞内BCR基因和ABL基因发生融合,表达的BCR-ABL蛋白能使蛋白质CP磷酸化而被激活,造成白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引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其主要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异常造血干细胞发生变异的类型属于基因重组B.在细胞增殖时,白细胞内染色体组最多4个,DNA分子最多92条C.能与ATP竞争性结合BCR-ABL蛋白的药物可抑制ATP磷酸基团转移到CP上D.mRNA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结合后开始指导BCR-ABL蛋白相关肽链的合成13.太空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环境下,作物或种子可以高频率地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如图是以某基因型BB的植物种子进行的育种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属于基因突变,B、b基因的碱基数目可能相同B.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够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C.③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丙个体属于新物种D.丙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814.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4种C.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R、r、m、m、N、nD.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必须用基因型为rrmmnn的异性个体与该昆虫杂交15.植物与食草动物的共存时间非常漫长。某植物的叶缘有波纹和齿状两种,分别由A、a基因控制。某植物种群初始状态的基因型频率为25%AA、50%Aa和25%aa,在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以该植物为食的动物后,该植物种群最终稳定状态的基因型频率为17%AA、38%Aa和45%aa。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植物与食草动物长期共存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该植物种群中齿状个体被食草动物捕食的概率更高C.食草动物的捕食导致该植物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减小至稳定D.引入食草动物后,该植物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发生了进化16.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家蚕不耐热,夏季饲养时死亡率升高,产茧量下降。研究人员用某方法获得了一只耐热(基因D控制)的雄蚕,同时发现D/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少了部分片段变为异常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雄蚕与不耐热雌蚕杂交,若子代雌、雄比为1∶1,则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雄蚕与不耐热雌蚕杂交,若子代雌、雄比为2∶1,则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C.该雄蚕与不耐热雌蚕杂交,若子代仅在雄蚕中有耐热性状,则D基因位于异常的Z染色体上D.位于Z和W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其遗传也与性别相关联二、解答题(52分)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研究人员将与CO2固定有关的玉米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水稻,并开展了研究活动。图1是在某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图2是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下测得的温度对两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1)分析可知,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其表达产物最可能分布在叶绿体的(1分)中,催化(1分)的生成。(2)图1中,在光照强度为4~10×102Lux下,限制原种水稻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若适当提高实验温度,重复图1实验,则b点将向(填“右上”、“左上”或“正上”)方向移动。(3)结合图2信息(填“能”或“不能”)判断25℃时两种水稻真光合速率的大小,理由是。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如图甲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图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的②表示(1分)细胞;若观察到②细胞在前面某时期出现一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之间大小明显不同,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是(1分)染色体,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填“XY”或“ZW”)(1分)型。(2)发生了图乙中DE段变化的是图甲中的细胞(填序号)。在BC段,细胞核内完成的主要变化是。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图乙中的段。(3)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个方面分析遗传多样性的原因是。1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已知Ⅰ-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红绿色盲,原因是(2分)。在人群中男女关于乙病的发病率大小情况是(2分)。(2)Ⅱ-6同时携带甲、乙两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Ⅱ-5的两种致病基因来源是。(3)如果Ⅲ-9和Ⅲ-15结婚,他们生育健康孩子的概率是,生育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耳垢(耵聍)的黏性和干性差异主要由ABCC11基因(包括G和A两种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决定,其核心机制如下:ABCC11基因编码一种跨膜转运蛋白,主要调控外耳道汗腺(顶泌汗腺)的分泌物成分从而决定耳垢的黏性或干性。G基因编码功能正常的ABCC11蛋白,导致黏性耳垢(分泌物中脂肪酸和水分较多)。而A基因编码功能丧失的突变蛋白,分泌物中脂肪酸减少,形成干性耳垢(质地干燥、碎屑状)。请回答下列问题:(1)G基因与A基因的本质区别是。(1分)(2)基因在转录的过程中,需要模板、、(1分)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能量等条件。翻译是一个快速高效过程的原因是。(3)ABCC11基因对耳垢(耵聍)的黏性和干性性状的控制方式是。(4)干性耳垢者通常腋臭较轻或无,因ABCC11基因缺陷减少了汗腺分泌的含硫物质(细菌分解后产生异味)。湿性耳垢者腋臭风险较高,与基因正常表达导致的汗腺分泌物成分相关。上述信息说明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是。(5)研究发现存在一种miRNA(miR-27a/b)能与G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进行碱基互补,从而使耳垢(耵聍)的黏性和腋臭症状减轻。请你说出该miRNA作用的机理。2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八团是首个彩棉实验基地,申请并获批“中国彩棉之乡”称号。棉花的花色由两对完全显性遗传的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花色遗传机制如下:(1)控制棉花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孟德尔的定律(1分),这是因为。(1分)(2)亲本品系为AaBb的植株自花授粉产生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3)某紫花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只有紫花和白花,比例为3:1,则该亲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若让杂交后代中的紫花随机交配,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4)棉花杂交时需去雄,但并非所有植物都需要去雄这一环节,例如喷瓜有雄性(G)、两性(g)、雌性(g-)三种性别,三个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G>g>g-,例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在喷瓜的群体中雄株的基因型有种。若让基因型为gg-的两性植株进行自交,则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C 2.B 3.B 4.C 5.C 6.B 7.D 8.B 9.A 10.C 11.C 12.C 13.D 14.C 15.B 16.B 二、解答题 17.(1)基质;C (2)光照强度;右上 (3)不能;不知道两种水稻的呼吸速率,无法计算真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 18.(1)次级卵母;性;ZW (2)①③;DNA 复制;CD (3)配子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导致配子多样性;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多样性 19.(1)不可能;红绿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 Ⅰ-1 患甲病,其儿子 Ⅱ-5 正常,不符合伴 X 隐性遗传特点;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2)1/3;甲病致病基因来自 Ⅰ-1,乙病致病基因来自 Ⅰ-1 (3)5/12;1/24 20.(1)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RNA 聚合酶;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3)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且一种基因可以影响多种性状 (5)miRNA 与 G 基因转录的 mRNA 互补配对,阻止核糖体与 mRNA 结合(或阻止 mRNA 的翻译过程),从而抑制 ABCC11 蛋白的合成 21.(1)自由组合;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 2 号和第 5 号染色体上(或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紫色∶红色∶白色 = 9∶3∶4 (3)AaBB;紫色∶红色∶白色 = 24∶3∶5 (4)2;两性植株∶雌性植株 = 3∶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