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2024五上·信宜期中)干瘪的种子体内不含水分。( )2.(2024五上·信宜期中)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说明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清水中小。( )3.(2024五上·信宜期中)各种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虽不相同,但叶片的排列方式都是互不遮挡的。( )4.(2024五上·信宜期中)叶片利用阳光的能量,把根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营养物质。5.(2024五上·信宜期中)潜艇需要上浮时,潜艇会打开阀门,使水仓充水,增大艇身的质量。( )6.(2024五上·信宜期中)在用酒精灯加热载玻片上的土壤浸出液时,载玻片可以随意移动。( )7.(2024五上·信宜期中)阳光照射到金鱼藻上,金鱼藻的叶片释放出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是氧气。( )8.(2024五上·信宜期中)打捞掉进水里的汽车就是利用浮筒的原理。( )9.(2024五上·信宜期中)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大部分被植物的叶子直接利用了。( )10.(2024五上·信宜期中)潜艇在军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11.(2024五上·信宜期中)用塑料袋套住花盘里植物的枝叶,一段时间会发现塑料袋内壁有水珠,这是(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12.(2024五上·信宜期中)植物的根尖有很多小绒毛,它们的作用是( )。A.保障根部进入土壤 B.充分与土壤接触 C.充分吸收水分13.(2024五上·信宜期中)把植物分别放置在向阳和阴暗的室内,对水分的蒸腾快慢是( )。A.相同 B.不同 C.不能确定14.(2024五上·信宜期中)物体可以在水中的沉浮和( )无关。A.物体颜色 B.物体形状 C.物体体积15.(2024五上·信宜期中)人们搭建蔬菜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的目的不是为了( )。A.隔热保温 B.保持水分 C.隔绝空气16.(2024五上·信宜期中)下面材料中能浮在水面的是( )。A.沙子 B.泡沫 C.铁块17.(2024五上·信宜期中)轮生排列的叶子是在茎的每个节上着生( )叶。A.一片 B.两片 C.三片及以上18.(2024五上·信宜期中)土豆是否沉浮与( )有关。A.水的含量 B.水的温度 C.水中溶解的物质19.(2024五上·信宜期中)植物的( )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还有繁殖等作用。A.根 B.茎 C.绿叶20.(2024五上·信宜期中)潜艇常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开采中,科研人员进入深海探查寻找可燃冰,乘坐的潜艇可能是( )。A.三角形 B.菱形 C.圆柱形21.(2024五上·信宜期中)如下图所示,可以知道糖水浓度最高的是( )。A. B. C.22.(2024五上·信宜期中)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下面的( )。A.促进营养成分的合成B.降低叶面的温度促进C.无机盐和水的运输23.(2024五上·信宜期中)“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新型种植模式,在稻田里生活的鱼儿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 )。A.土壤B.水C.水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24.(2024五上·信宜期中)适合用来进行漂流的工具是( )。A.充气皮艇 B.潜水艇 C.竹筏25.(2024五上·信宜期中)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A.水和阳光 B.空气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26.(2024五上·信宜期中)一定浓度下,番茄在下面( )液体中最不可能浮起来。A.清水 B.盐水 C.牛奶27.(2024五上·信宜期中)菜市场上有的豆芽摆久了变成绿色,主要是因为豆芽( )。A.浇多了水 B.接触了空气 C.接受了光照28.(2024五上·信宜期中)以下哪个选项是叶序为对生的( )。A.簕杜鹃 B. 华灰莉 C.夹竹桃29.(2024五上·信宜期中)船从江河驶入大海,船体会( )。A.保持不变 B.上浮一些 C.下沉一些30.(2024五上·信宜期中)关于潜艇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主要用于人员的运输B.潜艇的作用是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C.潜艇可以用于勘探开采海底石油或矿物质三、实验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024五上·信宜期中)科学小组对“根能吸水吗”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时间 瓶内水面高度 植物生长情况第一天 7cm 良好第二天 6cm 良好第三天 4.5cm 良好31.为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应该把塑料瓶放到( )。A.阴暗的地方 B.塑料袋内 C.阳光充足的地方32.如图所示,研究实验时,用橡皮泥密封瓶口是为了( )。A.减少水分蒸发对实验效果的影响B.模拟土壤,才能让根正常吸收水分C.必须固定植物在瓶子中间33.根据实验记录表,可以知道( )。A.根具有固定的作用B.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C.根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34.种子萌发后,最可能出现的实验效果是( )。A.根系会趋向水分较少的地方生长B.根系会停止生长C.根系会趋向水分较丰富的地方生长3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常吃的莲藕是荷花的根B.土壤里有可溶于水的物质C.取几滴土壤浸出液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用酒精灯加热后,载玻片上会留下痕迹(2024五上·信宜期中)彬彬想对比泡沫和木材在水中的承重能力。准备了两块体积大小一样的泡沫和木块放在水中。如下图的实验。泡沫 木块第一次 10个 8个第二次 10个 8个第三次 10个 8个平均数 10个 8个36.从上表可以得出结论( )。A.泡沫的承重能力比木块强B.在同一条件下,泡沫的承重能力比木块差C.在同一条件下,泡沫的承重能力比木块强37.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 )来判断它们的漂浮能力。A.浮在水面的时间 B.浮出水面的高度 C.吸水的强弱38.制作游泳板时,选择下列哪种材料更合适?( )A.泡沫塑料 B.木块 C.玻璃39.把两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轻轻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如上图所示,说明它们的漂浮能力( )。A.木块比泡沫塑料块大B.泡沫塑料块比木块大C.泡沫塑料块和木块都一样40.要想让这个木块比这个泡沫塑料的承重能力强,可以( )。A.把木块体积变小B.把水换成油C.把木块挖成小船的形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干瘪的种子体内仍含有水分。种子即使看起来干瘪,其细胞结构中仍保留一定量的结合水。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等)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维持种子的基本生命活性,为种子萌发储备必要条件。完全不含水分的种子无法存活,也丧失了萌发能力。题目说法错误。2.【答案】错误【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鸡蛋在盐水中能浮起,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相同体积的鸡蛋和水,水的质量更重,鸡蛋在清水中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在盐水中漂浮,说明浮力等于重力。因此,盐水中的浮力实际上比清水中大,题干说法错误。3.【答案】正确【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植物叶片通常会以 “互不遮挡” 的方式排列(即叶镶嵌现象),以最大限度接收光照,这是多数植物的适应特征。但并非所有植物的叶片排列都遵循此规律,例如部分阴生植物或生长密集的植物,叶片可能因空间限制存在一定遮挡;还有些植物的叶片排列更侧重其他功能(如减少水分蒸发),也可能出现局部遮挡的情况。因此,“各种植物叶片排列都互不遮挡” 的表述不准确。4.【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捕获阳光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叶片气孔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这一过程中,根起到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料,茎起到的作用是运输水分,题目说法错误。5.【答案】错误【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潜艇上浮的原理是减小自身重力。当需要上浮时,应打开阀门排出水仓中的水,减小艇身质量,使重力小于浮力,从而上浮。而打开阀门让水仓充水会增大质量、增加重力,这是潜艇下潜时的操作。因此题干描述与实际原理相反,故错误。6.【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在用酒精灯加热载玻片上的土壤浸出液时,载玻片不能随意移动。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需用外焰。若随意移动载玻片,可能导致载玻片受热不均,容易碎裂;同时,也会影响加热效率,无法稳定地蒸发水分以观察残留物。因此,该表述错误。7.【答案】正确【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阳光照射下,金鱼藻作为绿色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叶片释放的小气泡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这一现象可通过实验验证(如收集气泡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题干表述正确。8.【答案】正确【知识点】浮筒【解析】【分析】打捞落水汽车常利用浮筒原理:将空浮筒绑在汽车上,向浮筒中充气排出内部水分,浮筒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随之增大。当浮筒与汽车整体所受浮力大于总重力时,就能将汽车托出水面。这一过程核心是通过浮筒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故题干表述正确。9.【答案】错误【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量用于光合作用、细胞生长等生理活动,大部分(约 90% 以上)通过叶片的气孔以蒸腾作用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还能调节植物体温。因此,“大部分被叶子直接利用” 的表述不符合实际,该说法错误。10.【答案】正确【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潜艇在军事中作用关键:它可隐蔽执行反潜、反舰任务,对敌方舰艇构成威慑;能搭载弹道导弹实施核打击,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进行侦察、布雷、特种部队投送等任务。其水下隐蔽性使其在海战中具备独特优势,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装备,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1.【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通过叶片气孔会持续散失水分,即蒸腾作用。用塑料袋套住枝叶后,水分无法扩散到空气中,便在塑料袋内壁凝结成水珠。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不会产生液态水珠;呼吸作用是释放能量的过程,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气态,量极少),不足以形成明显水珠。因此,该现象是蒸腾作用的结果。12.【答案】C【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植物根尖的小绒毛(根毛)是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增大根尖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更高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选项A “保障根部进入土壤” 是根尖尖端(根冠)的保护功能;选项B “充分与土壤接触” 是根毛的结构特点带来的结果,而非核心作用。根毛的存在直接服务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因此核心作用是充分吸收水分。C正确。13.【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蒸腾作用的快慢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向阳处光照充足,能提高叶片温度,促使气孔开放更大,水分蒸发速度加快;阴暗处光照弱,叶片温度较低,气孔开放程度小,水分散失速度减慢。因此,两种环境下植物的蒸腾快慢不同,向阳处蒸腾更快,阴暗处更慢。14.【答案】A【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物体的颜色是由其表面对不同颜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决定的,它属于物体的光学性质,与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以及重力等影响沉浮的因素没有关系,所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颜色无关,A选项正确。15.【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蔬菜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的主要目的包括:隔热保温:减少棚内热量散失,维持适宜温度,促进作物生长;保持水分:减少棚内水分蒸发,维持空气湿度,利于作物吸收。而植物生长需要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光合作用,塑料薄膜虽能阻碍气体自由流通,但并非完全隔绝空气(会通过通风等方式调节),“隔绝空气” 并非搭建大棚的目的。因此选C。16.【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生活经验来判断。沙子放到水里会沉下去,因为它比较重,而且颗粒细,会落到水底。泡沫很轻,而且质地比较疏松,放到水里不会沉下去,能漂在水面上,就像小朋友玩的泡沫玩具在水里浮着一样。铁块很重,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放到水里会一下子沉到水底,比如小铁钉掉水里就会沉下去。所以这三种材料里,只有泡沫能浮在水面上。17.【答案】C【知识点】叶的特征【解析】【分析】植物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有不同类型。每个节上只长一片叶子,叫做互生;每个节上相对长两片叶子,叫做对生;而轮生排列指的是在同一个节上,有三片或更多的叶子,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围绕着茎生长。比如夹竹桃的叶子就是轮生排列,每个节上有三片叶子。因此,轮生排列的叶子在每个节上着生三片及以上,选C。18.【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把土豆放进普通清水里,它会沉下去。但如果在水里加很多盐并搅拌,让盐溶解后,土豆就可能浮起来。这说明,土豆的沉浮不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也不是因为水的冷热,而是和水里溶解了什么东西有关。当水中溶解了像盐这样的物质时,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就可能让原本下沉的土豆浮起来。所以土豆是否沉浮与水中溶解的物质有关,选C。19.【答案】B【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茎、叶各有不同作用。根主要负责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固定植物,没有运输和繁殖的主要作用。绿叶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也不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茎就像植物的 “运输管道”,能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送到叶子等其他部分;同时,有些植物的茎还能繁殖,比如把柳树的枝条插在土里能长成新植株。20.【答案】C【知识点】浮筒【解析】【分析】潜艇的形状设计要适应深海环境。三角形和菱形的棱角明显,在深海中会受到更大的水压力,容易损坏,而且航行时阻力大,不适合深海探测。圆柱形没有尖锐的棱角,水压力能均匀分散在表面,能承受深海的巨大压力;同时,圆柱形在水中航行时阻力小,更适合在海洋中灵活移动,方便科研人员进行探查。像我们常见的潜艇大多是圆柱形,所以科研人员乘坐的潜艇可能是圆柱形,选C。21.【答案】A【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糖水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水里溶解了多少糖,溶解的糖越多,浓度越高。鸡蛋在清水中会下沉,糖水中糖含量越多,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三个选项中,A选项糖水浓度最高。22.【答案】A【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的过程,其主要意义包括:降低叶面温度,水分蒸发时会带走热量,避免叶片因阳光直射过热受损。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能带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茎、叶等部位。而营养成分的合成(如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叶片利用水、二氧化碳和光能完成的,与蒸腾作用无关。因此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A选项。23.【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稻鱼共生” 系统中,鱼儿生活在稻田的水中,其呼吸需要氧气。土壤主要提供矿物质和固着环境,不能直接为鱼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水中虽溶解有少量氧气,但稻田水体中氧气含量较低,难以满足鱼类长期生存需求。水稻通过光合作用,会向周围环境(包括水体)释放氧气,这是稻田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能持续为鱼儿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维持生态平衡。因此,鱼儿呼吸的氧气主要来自水稻光合作用的释放,选C。24.【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漂流需要工具具备轻便、灵活、易操控且适应水流冲击的特点。充气皮艇材质轻便、可折叠,充气后浮力大,能灵活应对河流中的急流和障碍,且安全性较高,是漂流的常用工具。潜水艇体积大、结构复杂,主要用于水下航行,不适合在水面漂流,操作和运输也极不便利。竹筏虽能漂浮,但材质较脆,在水流湍急时易受损,稳定性和操控性远不及充气皮艇,安全性也较差。因此,最适合漂流的工具是充气皮艇,选A。25.【答案】C【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农谚中 “有收无收在于水” 强调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光合作用、物质运输等关键生理过程,缺水会导致植物无法存活,更谈不上收获。“收多收少在于肥” 中的 “肥” 主要指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它们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促进植物枝叶繁茂、开花结果,直接影响产量。选项A中的阳光、B中的空气均未在农谚中体现,因此植物生长需要的是水和无机盐,选C。26.【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判断番茄是否能浮起来,要看这种液体与番茄之间的关系,相同体积下,如果番茄质量比液体质量重,则番茄在这种液体中会下沉,反之,则会上浮。A.由生活常识可知,番茄在水中会下沉;B.相同体积的番茄比盐水轻,番茄在盐水中会上浮;C.相同体积的番茄比牛奶轻,番茄在牛奶中会上浮。故答案为:A。27.【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豆芽摆久了变绿,是因为它长出了 “绿色的小叶子”。我们平时吃的豆芽通常是黄色的,这是因为它们在生长时没见到光,不会长出绿色的部分。如果豆芽接触到光照,就会慢慢长出绿色的叶子,这是植物的一种自然反应 —— 叶子里的 “叶绿素” 只有在有光的时候才会产生,叶绿素让叶子看起来是绿色的。而浇多了水只会让豆芽可能腐烂,接触空气是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但不会让它变绿。所以,豆芽变绿主要是因为接受了光照,选C。28.【答案】C【知识点】叶的特征【解析】【分析】叶序是指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对生叶序指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簕杜鹃(三角梅)的叶序为互生,即每节上只生一片叶,依次交替排列。华灰莉的叶序为互生,叶片在枝条上呈螺旋状依次生长。夹竹桃的叶序为典型的对生,每节上两片叶左右相对,且叶片形态对称,符合对生叶序的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C。29.【答案】B【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有向上托的力量(浮力),这个力量刚好能撑起船的重量。江河里的水是淡水,大海里的水是盐水,盐水比淡水浮力更强。当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时,船的重量没有变,但大海的水托住船的力量变大了。这时候,船不需要沉那么深就能被托住,所以船体会往上浮起一些。因此,正确答案是B。30.【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潜艇的设计和功能有明确的针对性。A.错误。潜艇的主要功能并非运输人员。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潜艇,核心任务都不是大规模运送人员,军用潜艇侧重作战,民用潜艇多用于特定作业,人员运输只是次要或附带功能。B.正确。部分军用战略核潜艇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携带核武器,对敌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这是其战略威慑能力的体现。C.正确。民用潜艇可配备专业设备,深入海底进行勘探,协助开采石油、矿物质等海底资源,是海洋开发的重要工具。因此,说法错误的是A。【答案】31.C32.A33.B34.C35.A【知识点】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植物与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绝大多数植物都拥有根、茎、叶等不同的器官,这些器官各自具备独特的功能,共同协助植物维持生存。不同器官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分工明确: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承担运输物质和支撑植株的作用,叶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它们相互配合,保障植物能够在环境中正常生长、繁衍。3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阳光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身生长所需的 “养料”。如果放在阴暗的地方,植物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会生长不良,影响实验中根的吸水功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放在塑料袋内会隔绝空气和正常光照,植物容易因为缺乏必要条件而枯萎,也不能保证正常生长。只有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植物才能健康生长,确保实验中根的吸水过程正常进行,符合实验探究的条件。因此选C。32.实验探究的是 “根能吸水吗”,核心是通过瓶内水面高度变化判断根的吸水作用。用橡皮泥密封瓶口,主要是为了阻止水分从瓶口直接蒸发到空气中。如果不密封,水面下降可能是水分蒸发导致,而非根的吸水,会干扰实验结果,无法准确判断根是否吸水。选A。33.实验记录表显示,随着时间推移,瓶内水面高度逐渐下降,而植物生长保持良好。这一现象说明瓶内水分在减少,且减少的水分被植物利用。由于实验通过密封瓶口减少了水分蒸发(排除其他因素干扰),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根吸收了水分,用于自身生长。选B。34.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即会朝着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特性。种子萌发后,根系需要吸收水分供自身生长,因此会主动向水分更丰富的区域延伸。选项A错误,根系不会趋向水分少的地方,否则无法满足生长需求;选项B错误,种子萌发后根系会持续生长以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不会停止。实验中根的吸水行为也体现了其对水分的需求,结合植物生长特性,根系必然趋向水分丰富处,故选C。35.A.错误。莲藕是荷花的地下茎,而非根。茎的特征是有节和节间,莲藕上的凹陷处是节,节上可长出芽,符合茎的结构特点,而根没有节和节间的分化。B.正确。土壤中含有多种可溶于水的物质,如矿物质(氮、磷、钾等),这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C.正确。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矿物质,加热后水分蒸发,矿物质会留在载玻片上形成痕迹,这一现象可证明土壤中有可溶物质。因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答案】36.C37.B38.A39.B40.C【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有一定规律:当体积相同时,较重的物体更容易下沉;而当质量相同时,体积较小的物体则更容易下沉。此外,不同材料在水中的表现还体现在漂浮能力和承重能力上,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存在差异,它们的漂浮能力强弱和所能承载的重量大小也各不相同。36.实验的变量是材料(泡沫和木块),控制了体积大小相同、都放在水中等条件,保证了单一变量。三次实验数据显示,泡沫平均能承重10个物体,木块平均能承重8个,泡沫的承重数量始终多于木块。这表明在体积相同、水环境一致的条件下,泡沫能承载更多物体,即承重能力更强。选C。37.漂浮能力指物体在液体中漂浮的稳定性和承载潜力,通常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关。A.浮在水面的时间受物体吸水性、是否下沉等影响,与漂浮能力无直接关联;B.浮出水面的高度能直观反映漂浮能力:浮出越高,说明物体在水中排开的体积越小,漂浮稳定性更强,是比较漂浮能力的直接依据;C.吸水的强弱影响物体重量变化,间接影响漂浮状态,但并非直接判断漂浮能力的指标;因此,通过比较浮出水面的高度可判断漂浮能力,选B。38.制作游泳板需材料具备良好的漂浮性和承重能力。泡沫塑料在水中受到浮力大,且承重能力较强,能稳定漂浮并支撑人体重量,且质地轻便,便于携带。木块虽能漂浮,但同体积下承重能力弱于泡沫,且吸水后重量增加,可能影响漂浮性能。玻璃会沉入水底,无法作为游泳板材料。综上,泡沫塑料最适合制作游泳板,选A。39.漂浮能力的强弱可通过物体在水中的漂浮状态判断,尤其是浮出水面的高度。实验中两块材料大小和形状相同,放入水中后,观察到泡沫塑料块浮出水面的高度高于木块,说明泡沫在相同条件下漂浮时更稳定,能承受更多重量而不易下沉,即漂浮能力更强。选项A与现象相反,选项C忽略了材料差异对漂浮能力的影响。因此,泡沫塑料块的漂浮能力比木块大,选B。40.物体的承重能力与浮力相关,浮力大小取决于排开液体的体积。选项A把木块体积变小会减少其排开水量,浮力减小,承重能力更弱,不符合要求;选项B把水换成油,油的会浮在水面,同体积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更小,两种材料的承重能力都会下降,且无法让木块超过泡沫;选项C把木块挖成小船的形状,形状改变后可排开更多水,增大浮力,从而提升承重能力,有可能超过同体积泡沫的承重能力。C正确。1 / 1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2024五上·信宜期中)干瘪的种子体内不含水分。( )【答案】错误【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解析】【分析】干瘪的种子体内仍含有水分。种子即使看起来干瘪,其细胞结构中仍保留一定量的结合水。结合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等)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维持种子的基本生命活性,为种子萌发储备必要条件。完全不含水分的种子无法存活,也丧失了萌发能力。题目说法错误。2.(2024五上·信宜期中)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说明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清水中小。( )【答案】错误【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鸡蛋在盐水中能浮起,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相同体积的鸡蛋和水,水的质量更重,鸡蛋在清水中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在盐水中漂浮,说明浮力等于重力。因此,盐水中的浮力实际上比清水中大,题干说法错误。3.(2024五上·信宜期中)各种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虽不相同,但叶片的排列方式都是互不遮挡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植物叶片通常会以 “互不遮挡” 的方式排列(即叶镶嵌现象),以最大限度接收光照,这是多数植物的适应特征。但并非所有植物的叶片排列都遵循此规律,例如部分阴生植物或生长密集的植物,叶片可能因空间限制存在一定遮挡;还有些植物的叶片排列更侧重其他功能(如减少水分蒸发),也可能出现局部遮挡的情况。因此,“各种植物叶片排列都互不遮挡” 的表述不准确。4.(2024五上·信宜期中)叶片利用阳光的能量,把根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营养物质。【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捕获阳光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将根吸收的水分和叶片气孔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并释放氧气。这一过程中,根起到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料,茎起到的作用是运输水分,题目说法错误。5.(2024五上·信宜期中)潜艇需要上浮时,潜艇会打开阀门,使水仓充水,增大艇身的质量。( )【答案】错误【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潜艇上浮的原理是减小自身重力。当需要上浮时,应打开阀门排出水仓中的水,减小艇身质量,使重力小于浮力,从而上浮。而打开阀门让水仓充水会增大质量、增加重力,这是潜艇下潜时的操作。因此题干描述与实际原理相反,故错误。6.(2024五上·信宜期中)在用酒精灯加热载玻片上的土壤浸出液时,载玻片可以随意移动。( )【答案】错误【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在用酒精灯加热载玻片上的土壤浸出液时,载玻片不能随意移动。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需用外焰。若随意移动载玻片,可能导致载玻片受热不均,容易碎裂;同时,也会影响加热效率,无法稳定地蒸发水分以观察残留物。因此,该表述错误。7.(2024五上·信宜期中)阳光照射到金鱼藻上,金鱼藻的叶片释放出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是氧气。( )【答案】正确【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阳光照射下,金鱼藻作为绿色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叶片释放的小气泡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这一现象可通过实验验证(如收集气泡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题干表述正确。8.(2024五上·信宜期中)打捞掉进水里的汽车就是利用浮筒的原理。( )【答案】正确【知识点】浮筒【解析】【分析】打捞落水汽车常利用浮筒原理:将空浮筒绑在汽车上,向浮筒中充气排出内部水分,浮筒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随之增大。当浮筒与汽车整体所受浮力大于总重力时,就能将汽车托出水面。这一过程核心是通过浮筒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故题干表述正确。9.(2024五上·信宜期中)根部吸收到的水分,大部分被植物的叶子直接利用了。( )【答案】错误【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量用于光合作用、细胞生长等生理活动,大部分(约 90% 以上)通过叶片的气孔以蒸腾作用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还能调节植物体温。因此,“大部分被叶子直接利用” 的表述不符合实际,该说法错误。10.(2024五上·信宜期中)潜艇在军事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正确【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潜艇在军事中作用关键:它可隐蔽执行反潜、反舰任务,对敌方舰艇构成威慑;能搭载弹道导弹实施核打击,是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进行侦察、布雷、特种部队投送等任务。其水下隐蔽性使其在海战中具备独特优势,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装备,因此题干表述正确。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写上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11.(2024五上·信宜期中)用塑料袋套住花盘里植物的枝叶,一段时间会发现塑料袋内壁有水珠,这是(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通过叶片气孔会持续散失水分,即蒸腾作用。用塑料袋套住枝叶后,水分无法扩散到空气中,便在塑料袋内壁凝结成水珠。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不会产生液态水珠;呼吸作用是释放能量的过程,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气态,量极少),不足以形成明显水珠。因此,该现象是蒸腾作用的结果。12.(2024五上·信宜期中)植物的根尖有很多小绒毛,它们的作用是( )。A.保障根部进入土壤 B.充分与土壤接触 C.充分吸收水分【答案】C【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植物根尖的小绒毛(根毛)是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增大根尖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更高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选项A “保障根部进入土壤” 是根尖尖端(根冠)的保护功能;选项B “充分与土壤接触” 是根毛的结构特点带来的结果,而非核心作用。根毛的存在直接服务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因此核心作用是充分吸收水分。C正确。13.(2024五上·信宜期中)把植物分别放置在向阳和阴暗的室内,对水分的蒸腾快慢是( )。A.相同 B.不同 C.不能确定【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蒸腾作用的快慢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向阳处光照充足,能提高叶片温度,促使气孔开放更大,水分蒸发速度加快;阴暗处光照弱,叶片温度较低,气孔开放程度小,水分散失速度减慢。因此,两种环境下植物的蒸腾快慢不同,向阳处蒸腾更快,阴暗处更慢。14.(2024五上·信宜期中)物体可以在水中的沉浮和( )无关。A.物体颜色 B.物体形状 C.物体体积【答案】A【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 物体的颜色是由其表面对不同颜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决定的,它属于物体的光学性质,与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以及重力等影响沉浮的因素没有关系,所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颜色无关,A选项正确。15.(2024五上·信宜期中)人们搭建蔬菜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的目的不是为了( )。A.隔热保温 B.保持水分 C.隔绝空气【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蔬菜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的主要目的包括:隔热保温:减少棚内热量散失,维持适宜温度,促进作物生长;保持水分:减少棚内水分蒸发,维持空气湿度,利于作物吸收。而植物生长需要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行光合作用,塑料薄膜虽能阻碍气体自由流通,但并非完全隔绝空气(会通过通风等方式调节),“隔绝空气” 并非搭建大棚的目的。因此选C。16.(2024五上·信宜期中)下面材料中能浮在水面的是( )。A.沙子 B.泡沫 C.铁块【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生活经验来判断。沙子放到水里会沉下去,因为它比较重,而且颗粒细,会落到水底。泡沫很轻,而且质地比较疏松,放到水里不会沉下去,能漂在水面上,就像小朋友玩的泡沫玩具在水里浮着一样。铁块很重,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放到水里会一下子沉到水底,比如小铁钉掉水里就会沉下去。所以这三种材料里,只有泡沫能浮在水面上。17.(2024五上·信宜期中)轮生排列的叶子是在茎的每个节上着生( )叶。A.一片 B.两片 C.三片及以上【答案】C【知识点】叶的特征【解析】【分析】植物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有不同类型。每个节上只长一片叶子,叫做互生;每个节上相对长两片叶子,叫做对生;而轮生排列指的是在同一个节上,有三片或更多的叶子,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围绕着茎生长。比如夹竹桃的叶子就是轮生排列,每个节上有三片叶子。因此,轮生排列的叶子在每个节上着生三片及以上,选C。18.(2024五上·信宜期中)土豆是否沉浮与( )有关。A.水的含量 B.水的温度 C.水中溶解的物质【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把土豆放进普通清水里,它会沉下去。但如果在水里加很多盐并搅拌,让盐溶解后,土豆就可能浮起来。这说明,土豆的沉浮不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也不是因为水的冷热,而是和水里溶解了什么东西有关。当水中溶解了像盐这样的物质时,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就可能让原本下沉的土豆浮起来。所以土豆是否沉浮与水中溶解的物质有关,选C。19.(2024五上·信宜期中)植物的( )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还有繁殖等作用。A.根 B.茎 C.绿叶【答案】B【知识点】茎的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茎、叶各有不同作用。根主要负责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固定植物,没有运输和繁殖的主要作用。绿叶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也不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茎就像植物的 “运输管道”,能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送到叶子等其他部分;同时,有些植物的茎还能繁殖,比如把柳树的枝条插在土里能长成新植株。20.(2024五上·信宜期中)潜艇常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开采中,科研人员进入深海探查寻找可燃冰,乘坐的潜艇可能是( )。A.三角形 B.菱形 C.圆柱形【答案】C【知识点】浮筒【解析】【分析】潜艇的形状设计要适应深海环境。三角形和菱形的棱角明显,在深海中会受到更大的水压力,容易损坏,而且航行时阻力大,不适合深海探测。圆柱形没有尖锐的棱角,水压力能均匀分散在表面,能承受深海的巨大压力;同时,圆柱形在水中航行时阻力小,更适合在海洋中灵活移动,方便科研人员进行探查。像我们常见的潜艇大多是圆柱形,所以科研人员乘坐的潜艇可能是圆柱形,选C。21.(2024五上·信宜期中)如下图所示,可以知道糖水浓度最高的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糖水浓度是指一定量的水里溶解了多少糖,溶解的糖越多,浓度越高。鸡蛋在清水中会下沉,糖水中糖含量越多,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三个选项中,A选项糖水浓度最高。22.(2024五上·信宜期中)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下面的( )。A.促进营养成分的合成B.降低叶面的温度促进C.无机盐和水的运输【答案】A【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的过程,其主要意义包括:降低叶面温度,水分蒸发时会带走热量,避免叶片因阳光直射过热受损。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能带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茎、叶等部位。而营养成分的合成(如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叶片利用水、二氧化碳和光能完成的,与蒸腾作用无关。因此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A选项。23.(2024五上·信宜期中)“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新型种植模式,在稻田里生活的鱼儿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 )。A.土壤B.水C.水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稻鱼共生” 系统中,鱼儿生活在稻田的水中,其呼吸需要氧气。土壤主要提供矿物质和固着环境,不能直接为鱼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水中虽溶解有少量氧气,但稻田水体中氧气含量较低,难以满足鱼类长期生存需求。水稻通过光合作用,会向周围环境(包括水体)释放氧气,这是稻田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能持续为鱼儿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维持生态平衡。因此,鱼儿呼吸的氧气主要来自水稻光合作用的释放,选C。24.(2024五上·信宜期中)适合用来进行漂流的工具是( )。A.充气皮艇 B.潜水艇 C.竹筏【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漂流需要工具具备轻便、灵活、易操控且适应水流冲击的特点。充气皮艇材质轻便、可折叠,充气后浮力大,能灵活应对河流中的急流和障碍,且安全性较高,是漂流的常用工具。潜水艇体积大、结构复杂,主要用于水下航行,不适合在水面漂流,操作和运输也极不便利。竹筏虽能漂浮,但材质较脆,在水流湍急时易受损,稳定性和操控性远不及充气皮艇,安全性也较差。因此,最适合漂流的工具是充气皮艇,选A。25.(2024五上·信宜期中)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A.水和阳光 B.空气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答案】C【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农谚中 “有收无收在于水” 强调水对植物的重要性。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光合作用、物质运输等关键生理过程,缺水会导致植物无法存活,更谈不上收获。“收多收少在于肥” 中的 “肥” 主要指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它们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促进植物枝叶繁茂、开花结果,直接影响产量。选项A中的阳光、B中的空气均未在农谚中体现,因此植物生长需要的是水和无机盐,选C。26.(2024五上·信宜期中)一定浓度下,番茄在下面( )液体中最不可能浮起来。A.清水 B.盐水 C.牛奶【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判断番茄是否能浮起来,要看这种液体与番茄之间的关系,相同体积下,如果番茄质量比液体质量重,则番茄在这种液体中会下沉,反之,则会上浮。A.由生活常识可知,番茄在水中会下沉;B.相同体积的番茄比盐水轻,番茄在盐水中会上浮;C.相同体积的番茄比牛奶轻,番茄在牛奶中会上浮。故答案为:A。27.(2024五上·信宜期中)菜市场上有的豆芽摆久了变成绿色,主要是因为豆芽( )。A.浇多了水 B.接触了空气 C.接受了光照【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豆芽摆久了变绿,是因为它长出了 “绿色的小叶子”。我们平时吃的豆芽通常是黄色的,这是因为它们在生长时没见到光,不会长出绿色的部分。如果豆芽接触到光照,就会慢慢长出绿色的叶子,这是植物的一种自然反应 —— 叶子里的 “叶绿素” 只有在有光的时候才会产生,叶绿素让叶子看起来是绿色的。而浇多了水只会让豆芽可能腐烂,接触空气是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但不会让它变绿。所以,豆芽变绿主要是因为接受了光照,选C。28.(2024五上·信宜期中)以下哪个选项是叶序为对生的( )。A.簕杜鹃 B. 华灰莉 C.夹竹桃【答案】C【知识点】叶的特征【解析】【分析】叶序是指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对生叶序指每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簕杜鹃(三角梅)的叶序为互生,即每节上只生一片叶,依次交替排列。华灰莉的叶序为互生,叶片在枝条上呈螺旋状依次生长。夹竹桃的叶序为典型的对生,每节上两片叶左右相对,且叶片形态对称,符合对生叶序的特征。因此,正确答案是C。29.(2024五上·信宜期中)船从江河驶入大海,船体会( )。A.保持不变 B.上浮一些 C.下沉一些【答案】B【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有向上托的力量(浮力),这个力量刚好能撑起船的重量。江河里的水是淡水,大海里的水是盐水,盐水比淡水浮力更强。当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时,船的重量没有变,但大海的水托住船的力量变大了。这时候,船不需要沉那么深就能被托住,所以船体会往上浮起一些。因此,正确答案是B。30.(2024五上·信宜期中)关于潜艇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主要用于人员的运输B.潜艇的作用是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C.潜艇可以用于勘探开采海底石油或矿物质【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潜艇的设计和功能有明确的针对性。A.错误。潜艇的主要功能并非运输人员。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潜艇,核心任务都不是大规模运送人员,军用潜艇侧重作战,民用潜艇多用于特定作业,人员运输只是次要或附带功能。B.正确。部分军用战略核潜艇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携带核武器,对敌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这是其战略威慑能力的体现。C.正确。民用潜艇可配备专业设备,深入海底进行勘探,协助开采石油、矿物质等海底资源,是海洋开发的重要工具。因此,说法错误的是A。三、实验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024五上·信宜期中)科学小组对“根能吸水吗”实验进行探究,如下图。时间 瓶内水面高度 植物生长情况第一天 7cm 良好第二天 6cm 良好第三天 4.5cm 良好31.为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应该把塑料瓶放到( )。A.阴暗的地方 B.塑料袋内 C.阳光充足的地方32.如图所示,研究实验时,用橡皮泥密封瓶口是为了( )。A.减少水分蒸发对实验效果的影响B.模拟土壤,才能让根正常吸收水分C.必须固定植物在瓶子中间33.根据实验记录表,可以知道( )。A.根具有固定的作用B.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C.根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34.种子萌发后,最可能出现的实验效果是( )。A.根系会趋向水分较少的地方生长B.根系会停止生长C.根系会趋向水分较丰富的地方生长3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常吃的莲藕是荷花的根B.土壤里有可溶于水的物质C.取几滴土壤浸出液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用酒精灯加热后,载玻片上会留下痕迹【答案】31.C32.A33.B34.C35.A【知识点】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植物与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绝大多数植物都拥有根、茎、叶等不同的器官,这些器官各自具备独特的功能,共同协助植物维持生存。不同器官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分工明确: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承担运输物质和支撑植株的作用,叶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它们相互配合,保障植物能够在环境中正常生长、繁衍。3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阳光能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身生长所需的 “养料”。如果放在阴暗的地方,植物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会生长不良,影响实验中根的吸水功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放在塑料袋内会隔绝空气和正常光照,植物容易因为缺乏必要条件而枯萎,也不能保证正常生长。只有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植物才能健康生长,确保实验中根的吸水过程正常进行,符合实验探究的条件。因此选C。32.实验探究的是 “根能吸水吗”,核心是通过瓶内水面高度变化判断根的吸水作用。用橡皮泥密封瓶口,主要是为了阻止水分从瓶口直接蒸发到空气中。如果不密封,水面下降可能是水分蒸发导致,而非根的吸水,会干扰实验结果,无法准确判断根是否吸水。选A。33.实验记录表显示,随着时间推移,瓶内水面高度逐渐下降,而植物生长保持良好。这一现象说明瓶内水分在减少,且减少的水分被植物利用。由于实验通过密封瓶口减少了水分蒸发(排除其他因素干扰),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根吸收了水分,用于自身生长。选B。34.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即会朝着水分充足的方向生长,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特性。种子萌发后,根系需要吸收水分供自身生长,因此会主动向水分更丰富的区域延伸。选项A错误,根系不会趋向水分少的地方,否则无法满足生长需求;选项B错误,种子萌发后根系会持续生长以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不会停止。实验中根的吸水行为也体现了其对水分的需求,结合植物生长特性,根系必然趋向水分丰富处,故选C。35.A.错误。莲藕是荷花的地下茎,而非根。茎的特征是有节和节间,莲藕上的凹陷处是节,节上可长出芽,符合茎的结构特点,而根没有节和节间的分化。B.正确。土壤中含有多种可溶于水的物质,如矿物质(氮、磷、钾等),这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C.正确。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可溶性矿物质,加热后水分蒸发,矿物质会留在载玻片上形成痕迹,这一现象可证明土壤中有可溶物质。因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2024五上·信宜期中)彬彬想对比泡沫和木材在水中的承重能力。准备了两块体积大小一样的泡沫和木块放在水中。如下图的实验。泡沫 木块第一次 10个 8个第二次 10个 8个第三次 10个 8个平均数 10个 8个36.从上表可以得出结论( )。A.泡沫的承重能力比木块强B.在同一条件下,泡沫的承重能力比木块差C.在同一条件下,泡沫的承重能力比木块强37.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 )来判断它们的漂浮能力。A.浮在水面的时间 B.浮出水面的高度 C.吸水的强弱38.制作游泳板时,选择下列哪种材料更合适?( )A.泡沫塑料 B.木块 C.玻璃39.把两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轻轻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如上图所示,说明它们的漂浮能力( )。A.木块比泡沫塑料块大B.泡沫塑料块比木块大C.泡沫塑料块和木块都一样40.要想让这个木块比这个泡沫塑料的承重能力强,可以( )。A.把木块体积变小B.把水换成油C.把木块挖成小船的形状【答案】36.C37.B38.A39.B40.C【知识点】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有一定规律:当体积相同时,较重的物体更容易下沉;而当质量相同时,体积较小的物体则更容易下沉。此外,不同材料在水中的表现还体现在漂浮能力和承重能力上,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存在差异,它们的漂浮能力强弱和所能承载的重量大小也各不相同。36.实验的变量是材料(泡沫和木块),控制了体积大小相同、都放在水中等条件,保证了单一变量。三次实验数据显示,泡沫平均能承重10个物体,木块平均能承重8个,泡沫的承重数量始终多于木块。这表明在体积相同、水环境一致的条件下,泡沫能承载更多物体,即承重能力更强。选C。37.漂浮能力指物体在液体中漂浮的稳定性和承载潜力,通常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关。A.浮在水面的时间受物体吸水性、是否下沉等影响,与漂浮能力无直接关联;B.浮出水面的高度能直观反映漂浮能力:浮出越高,说明物体在水中排开的体积越小,漂浮稳定性更强,是比较漂浮能力的直接依据;C.吸水的强弱影响物体重量变化,间接影响漂浮状态,但并非直接判断漂浮能力的指标;因此,通过比较浮出水面的高度可判断漂浮能力,选B。38.制作游泳板需材料具备良好的漂浮性和承重能力。泡沫塑料在水中受到浮力大,且承重能力较强,能稳定漂浮并支撑人体重量,且质地轻便,便于携带。木块虽能漂浮,但同体积下承重能力弱于泡沫,且吸水后重量增加,可能影响漂浮性能。玻璃会沉入水底,无法作为游泳板材料。综上,泡沫塑料最适合制作游泳板,选A。39.漂浮能力的强弱可通过物体在水中的漂浮状态判断,尤其是浮出水面的高度。实验中两块材料大小和形状相同,放入水中后,观察到泡沫塑料块浮出水面的高度高于木块,说明泡沫在相同条件下漂浮时更稳定,能承受更多重量而不易下沉,即漂浮能力更强。选项A与现象相反,选项C忽略了材料差异对漂浮能力的影响。因此,泡沫塑料块的漂浮能力比木块大,选B。40.物体的承重能力与浮力相关,浮力大小取决于排开液体的体积。选项A把木块体积变小会减少其排开水量,浮力减小,承重能力更弱,不符合要求;选项B把水换成油,油的会浮在水面,同体积物体在油中受到的浮力更小,两种材料的承重能力都会下降,且无法让木块超过泡沫;选项C把木块挖成小船的形状,形状改变后可排开更多水,增大浮力,从而提升承重能力,有可能超过同体积泡沫的承重能力。C正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