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三单元第1课时 单元导读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第三单元第1课时 单元导读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题:语文园地 设计人:
内容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彩虹》《去外婆家》《数星星的孩子》3篇课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为线索,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口语交际《做手工》,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的能力。单元内容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儿童生活,感受童真童趣,体会儿童的情感世界。
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能学习用基本的写话格式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 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生活的收获,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单元主题:走进儿童生活 体会童真童趣
单元内容: 内容课文主旨教学建议4.彩虹《彩虹》一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想象与彩虹相关的美好场景,展现 “我” 想为家人做的事,语言充满童真。文中多出现由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需关注分句间的停顿,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家人的关爱,适合引导学生感受纯真情感与语言表达的细腻。5.去外婆家 本文以“去外婆家”为主题,通过描述在外婆家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外婆家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内容。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6.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张衡小时候观察星星的故事,通过他与爷爷的对话及后续的观察行动,展现其对星空的好奇与执着。文章语言朴实,通过人物对话体现情感,既介绍了天文常识,又凸显了张衡的探索精神,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圈画、朗读、讨论,体会张衡数星星时的认真与坚持,理解 “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 的含义。 结合图文、视频等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学习 “观察 — 怀疑 — 求证” 的科学探究方法。口语交际:做手工本口语交际是以“做手工”为交际内容。重点是能够按照顺序说话,说清楚过程;学会听,记住主要信息。1.能按照顺序说话,说清主要意思。 2.专心听,静心听,记住主要信息。 语文园地三“识字加油站”描述的是9个表示课外活动的短语,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1个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 “字词句运用”一是辨析4组同音字,二是学习并运用“一边……一边……”的句式。重点是能辨析与运用同音字,学习用“一边……一边……”的句式。 “展示台”展示了词句积累的范例。重点是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 “日积月累”编排了《小儿垂钓》一诗。重点是背诵积累古诗。 “我爱阅读”闻鸡起舞 志士为实现梦想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成功之路并不平坦,只有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才有可能享受胜利的喜悦和荣光。 “识字加油站”把联系生活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了解词语意思,认识生字。 “字词句运用”一是先弄清同音字的意思再辨析;二是先弄清句式的用法,再联系生活利用句式说话。 “展示台”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学生自主制作积累卡进行展示。 “日积月累”借助拼音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明白的问题。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大单元主题设计
单元主题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彩虹》《去外婆家》《数星星的孩子》3篇课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为线索,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口语交际《做手工》,介绍一件手工作品及其制作过程,培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的能力。单元内容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儿童生活,感受童真童趣,体会儿童的情感世界。 2.对标学习任务群 依据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单元归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两个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要求明确指出:“阅读并学习讲述童谣、儿歌和浅近的古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会童真童趣;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儿童文学作品,体会成长的快乐。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均与“儿童生活”有关,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并借助口语交际、写话进行创意表达
第二节:单元导读课设计
1.揭示课题:根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创设创建并展示我们的“童趣时光收藏夹”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和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积累识字写字、丰富词汇、句子表达的经验,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活动和交流中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 2.课时目标: 感知主题:通过情境创设,初步了解本单元“创建并展示童趣时光收藏夹”主题,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明确任务:知晓单元核心任务——筹备“创建并展示童趣时光收藏夹”,了解需完成的子任务。 链接生活:联结自身童年经历(玩具、手工),唤醒表达愿望。 教学流程与活动设计: (1)创设情境, 打开“童趣时光收藏夹” 趣味导入: 任务发布:同学们,童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就像一盒闪闪发光的珍宝!这单元我们要一起创建一本特别的《童趣时光收藏夹》,把最有趣的童年故事、手工、玩具都收藏进来!” 预告藏宝任务 发布课文新寻宝图: 任务卡揭晓:收集宝物。 宝物1号:彩虹心愿卡(《彩虹》)展示彩虹插图:“如果彩虹是你的滑梯,你想为家人做什么?” 宝物2号:外婆家旅行手账(《去外婆家》) 提问:“你外婆家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声音?”(关联“喜爱与向往”) 宝物3号:星空探索笔记(《数星星的孩子》)播放星空视频:张衡把对星星的好奇藏进了收藏夹,你想收藏什么奇妙问题?填写好奇问题卡。 宝物4号:手工坊说明书(口语交际) 宝物5号:玩具收藏证书(写话) 小结:这些故事里有智慧、有亲情,都是“童年生活”的宝藏! 挑战任务:每学完一课,把你的“宝物”(画/写/录音)投进夹,获得“童年收藏家”贴纸! (2)宝盒诗韵,垂钓童心的静谧 。 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珍宝盒里,一定藏着许多闪闪发光的快乐时光!其实啊,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把自己的快乐时光写成了一首小小的诗,像一颗特别闪亮的珍珠,藏在了我们的语文书里!这首诗里的小朋友啊,他也在做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特别的‘时光收藏夹’,穿越到古代,去欣赏这首有趣的古诗——《小儿垂钓》吧!” 诵读《小儿垂钓》,结合插图,说说诗中的小孩在干什么?他的样子(动作、神态)给你什么感觉?(专注、认真、怕惊扰鱼儿的可爱) 诗意收藏: 熟练背诵古诗。制作“古诗意境画”或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诗句,作为“诗意宝贝”放入“童趣收藏夹”。 联结生活,启动“我的故事” 玩具总动员: 教师拿起一个玩具熊示范:“这是我的朋友‘毛毛’,它陪我睡觉、听我讲故事……分享会上我要写它的故事!” 学生2人小组交流:“你最想带哪个玩具来分享会?它有什么特别?” 巧手预告站: 展示手工成品(纸船、黏土动物等),播放制作过程快剪视频。 挑战预告:你能用“先剪……再贴……最后画……”来介绍你的制作过程吗? 玩具故事草稿纸(带方格示范) 手工顺序词提示卡(先、再、然后、最后) (4)开启童趣发现之旅 总结激励: 同学们,真正的收藏夹不在书本里,而在我们心里——用眼睛发现快乐,用文字保存童真!希望你们可以用童年的眼睛,看见全世界的光。 发布首日任务: 准备空白“收藏卡”:今天回家观察一件让你开心的小事(写一句话)。 4.活动测评。 齐读任务名称《童趣时光收藏夹》; 兴奋讨论“想收藏什么”(如“我想收藏和外婆包饺子的照片!”)。 思维:对任务产生归属感,初步理解“收藏童年”的核心目标。 1. 视觉捕捉:快速翻阅课本插图,定位三篇课文 看插图举手描述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为家人付出”的童真情感。 闭眼回忆外婆家场景,用动作+语言分享(模仿炒菜声“滋啦~”,比画摇椅);关联个人情感体验,理解“喜爱与向往”的具象表达。 观看星空视频后从张衡的故事迁移到自身探索欲,培养提问意识。 诵读《小儿垂钓》,结合插图,说说诗中的小孩在干什么?他的样子给你什么感觉?感受童真童趣。 1. 联想迁移:观看玩具/手工素材,联想自身经历 2. 伙伴分享:2人小组用2-3句话介绍“最想展示的玩具/手工” 3. 倾听反馈:对同伴分享认真倾听及时反馈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