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二)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二)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初中化学课程学习任务单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一、学习指南
课题名称: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二课时
达成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大小的主要因素,提高在探究中控制变量的能力。②形成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的定义。③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溶解性曲线的意义,学会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途径及适用情况。④体会数形结合、定量分析对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①回顾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②准备教材、笔记本、学习任务单。
二、学习任务
(一)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我的猜想: 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我的设计: 探究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实验思路: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溶质的种类/温度/水的质量);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溶质的种类/温度/水的质量)。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享与交流:自评:自己实验方案的优点与不足 。 互评:向其他同学学习的方面: 。【小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性与 、 、 有关。(二)溶解度——定量表示溶解性想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强弱要建立统一的量化标准,该怎样制定标准呢?【实验探究】如何比较硝酸钾、氯化钠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 【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 。四要素:条件: ;标准: ; 状态: ;单位: 。【达标练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能表示的意义?2.火眼金睛: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2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g。(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0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g。( )20℃时,20g水中溶解了7.2g氯化钠达到饱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7.2g。(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溶解度与溶解性】(三)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一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 ,溶液是 溶液;2.交点:不同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解度 ;3.趋势:物质溶解度受 影响的大小。【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课本P15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总结1.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例如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结晶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 ) 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 ); 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 )。【课堂练习】盐湖地区流传着“冬天捞碱(碳酸钠),夏天晒盐(氯化钠)”的俗语,请结合溶解度曲线作出解释。总结提升绘制本课思维导图
三、课堂检测
1.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2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g。(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0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g。( )20℃时,20g水中溶解了7.2g氯化钠达到饱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7.2g。(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右图为甲、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40℃时,固体甲的溶解度是 。此时,将7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其中溶质质量为 ,溶剂质量为 ,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之一)。(2)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3)P点表示的意义是 。(4)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甲宜采用的方法是 结晶(填“降温”或“蒸发”之一)。
四、课堂检测答案
×; ×; ×; ×; √;(1)60g; 170g; 70g; 100g; 饱和;(2)甲>乙;(3)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4)降温结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