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三教材pp.51~521.学会根据阅读任务选择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2.学习观察和描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场景。3.学习用逐条列举的方法说明理由,表达观点。4.理解并背诵古诗《春日》,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1.学会根据阅读任务选择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2.学习观察和描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场景。1.引导学生善于、乐于、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熟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朱熹的资料。【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运用,学习写作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在学习“交流平台”时,以交流为主;在学习“词句段运用”时,自学、合作以及运用相结合;在学习“日积月累”时,朗读、思考与交流相结合。1课时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这个单元大家一起学习了三篇课文,从中你一定有所收获,谁来分享一下?(学生自由回答)2.这节课,让我们带着收获进入语文园地三的学习,看一看哪位同学对阅读方法掌握得最牢固,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板书:语文园地)探究新知一、交流平台1.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的?我们学习时用上了什么方法?完成了什么任务?(学生自由发言)2.在大家学习课文《故宫博物院》时,我们共同完成了哪两个任务?(生:一是设计一日游路线图;二是选择景点作讲解。)3.请你分享完成这两个任务的方法。如果觉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出来。(学生自由说)4.教师小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与之相关的是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没有必要再分析阅读材料二,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再进行分析就可以了。5.完成《竹节人》的学习时,大家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学生自由交流)师引导学生交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回顾课文,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相关联的段落应该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而关联性不强的段落,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像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学习效率。6.师总结:读书时,同学们应该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材料。二、词句段运用(一)学习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的情景1.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课件出示:思考:你觉得哪个情景写得最好?要求:先朗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情景,再小组合作交流理由。(1)第一个片段,作者抓住“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等4个关键词语或短语,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当时场面的热闹气氛以及同学们入迷的样子。(2)第二个片段,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等4个关键短语,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同学们观战入迷的情景。(3)第三个片段,作者通过“上前、后退、叽里咕噜、闪着异样的光、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痴痴地微笑、轻轻地舒了口气”等关键词语或短语,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巧用“……”“——”写出了罗丹塑像时的认真态度和入迷的情景。2.教师总结:在描写场面时,可以采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这样可以使内容生动具体,吸引读者。还可以巧用标点符号,进一步增添文章的色彩。3.体验尝试:选择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情景,运用刚刚大家总结的方法,练习一下。学生分享,投影仪展示,全班点评。(二)学习分条陈述的方法1.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学生自由交流。(2)教师总结:采用“一是……二是……三是……”的表达形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可以使表达条理清楚、观点明确。2.情景创设,表达交流。(1)班级里举行“竞选班级劳动委员”的活动,请试着用“一是……二是……三是”这样的表达形式,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自己。(学生自由交流)课件出示:我竞选班级劳动委员的理由:一是我爱好劳动,我有丰富的劳动技能;二是我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我有责任感;三是我会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地维护好班级的环境卫生……(2)你是一个足球爱好者,想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进行说明?(学生自由交流)三、日积月累1.历代文人都喜爱春天,歌颂春天。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位大文豪笔下的春天。(板书:春日)2.题目是什么意思?(生:春天的日子。)3.关于诗人朱熹,你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自由说一说)4.请大家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并结合老师补充的注释,自学古诗。课件出示注释: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寻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等闲:平常、轻易。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5.朗读理解,相互交流。(1)自读感悟,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小组交流,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质疑问难。(3)班级交流,质疑解难。6.课件出示思考题,师生互动。(1)你觉得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描绘春天郊游时的感受,赞美春的生机和美好。)(2)读“万紫千红总是春”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画面?(自由交流,能体现出春景的都可以)(3)你感受到作者游春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愉悦、轻松。如“胜日”“无边”“新”。)作业布置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2.背诵《春日》,并搜集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和材料,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方法,掌握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懂得了要体味古诗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阅读的相关方法,尤其是带着任务阅读时,知道所谓的“任务”是自己阅读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这部分内容便可采用精读的方式,而那些与阅读任务无关的内容,便可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另外通过句子赏析,学生在仿写人入迷的情景的句子时,了解了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通过练习掌握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在积累背诵有关写景抒情的古诗中,习得了方法,陶冶了性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