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教材pp.69~701.借助对《穷人》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打开话题,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口头表达能力。2.通过朗读、分析句子,体会情节、心理活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3.理解并积累古诗《回乡偶书》。1.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学会运用动作、语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分析句子,体会情节、心理活动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并乐于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贺知章的资料。【教学方法】引导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1课时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课文,是哪三篇呢?(学生自由回答)这三篇文章,各写了什么内容?文章的主人公都是谁?(学生自由回答)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品质?(学生自由回答)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四,看看还能收获些什么吧。(板书:语文园地)探究新知一、交流平台1.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小说的情节,以及相关环境描写。2.以《穷人》为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展开交流。(1)课件出示:语言描写:“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语言描写体现了桑娜和渔夫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2)课件出示:动作描写: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动作描写表现了桑娜的细心和善良。(3)课件出示:心理描写:“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细致地刻画了桑娜此时矛盾、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明她家的生活确实很艰难。(4)课件出示:环境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屋内外环境形成对比,从侧面反映了桑娜的勤劳能干。3.根据教师出示的语段,交流这些描写方法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二、词句段运用1.感受人物形象。(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文段。注释:第一个“乃”:于是;这才。厉声:(说话)声音严厉地。皆:全,都。股栗:大腿发抖,形容极端恐惧的样子。课件出示要求:①自读语段,结合注释,理解语段意思。②小组交流。(2)这段话突出了张飞怎样的形象?小组交流后,尝试回答。(3)师小结:这如同巨雷一般的吼声,极富挑战意味,把张飞勇猛无敌的特点表现出来了。(4)怎样读出人物神勇有气势的风采?学生试读。(5)老师进行点评,示范读,并指导读。2.从读到写,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文段一。①引导学生读出桑娜害怕、矛盾、紧张、自责、忧虑等复杂心理。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段。③请学生写一写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文段二。①朗读文段二。②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③引导学生理解“我”内心的思绪变化。(3)师小结: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心理描写的作用和几种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以及通过标点符号来反映人物内心的变化过程。(4)由读到写。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令你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事情。比如犯错误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斗争呢?①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心理变化的过程。②运用从这两个文段中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的心理活动。班内交流,说说谁的仿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好在哪里。三、日积月累1.学生齐读诗题《回乡偶书》。注释:偶书: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2.学生运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诗人,简介背景。3.提示要求,理解诗意。(1)自主读诗,整体感知。①出示古诗,教师配乐范读。②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课件出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③初步了解古诗大意,说说诗中主要写了什么。小组讨论。(2)感悟诗意,读中悟情。①说说诗中主要写了什么。小组汇报。诗人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老年才回到家乡。说话的口音虽未改变,但两鬓却早已白了。儿童们看见他,没有一个认识他的。他们笑着询问:客人从哪里来的呀?②体会情感。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重点分析:“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品读“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笑问”二字,感受诗人久别故乡物是人非,面对儿童天真的问询,内心的无奈和感慨。③齐声诵读,一边读一边体会诗人的心理。作业布置1.选用《学海乐园》相关同步练习。2.背诵《回乡偶书》。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关注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并学会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还感悟到《回乡偶书》中诗人真挚的桑梓之情。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句段,注意描写方法在表现人物形象上的作用;学生通过读、交流,学会了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内心世界;在积累背诵古诗《回乡偶书》时,学生通过自读、小组交流感悟,体会了诗人的情感,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