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搭 石教材pp.16~171.会认“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洪”等13个字。2.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淳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淳朴的民风,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作者难忘的乡情。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人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学习方法】运用朗读、速读、齐读及想象画面的方法,品味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体会人间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2课时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是啊,家乡的山美水美,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刘章先生的家乡也是个美丽的地方。你瞧,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可是刘章先生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刘章先生家乡的搭石。(板书:搭石)初读课文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各小组自学生字词,对易错字词互相提醒。2.互读。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画出文中写搭石的句子。3.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指导书写重点字:挽: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要写成竖提或竖折。最后不要多加一点。隔:左窄右宽。“口”小且扁,“”内部不要多写一横。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搭石。谁来为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搭石?(学生自由回答)探究新知一、再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学习第1自然段。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是搭石吗?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理解体会。找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会怎样过小溪呢?谁还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乡亲们的善良、淳朴。)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4.小结: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搭石,让人们从上面平稳地过去。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乡亲们的善良与淳朴。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文中写风景美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1.指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2.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3.学生自由读,说说自己的感受。4.发出的嗒嗒的声音像什么?(轻快的音乐。)那就让我们和着这轻快的音乐一起来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乐齐读)这美妙的音乐中,只有嗒嗒的声音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人们的欢声笑语、哗哗的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乐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美的感受,来读一读课文。三、品读语句,感悟情感1.出示: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朗读并思考: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感受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2.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才相背而行。从“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招手示意、说家常话是乡亲们的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3.出示: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词“俯”。这个词的意思是:脸向下,低头,跟“仰”相对。学生站起身做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俯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俯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准备背老人过河。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过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吗?(不期待,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2)假如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帮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生自由说)(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乡亲们敬老爱老的品质。)四、课堂小结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学生齐读并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什么?1.教师引导:作者仅仅是在表达对搭石的赞美吗?(不是,作者同时还表达了对故乡淳朴民风的赞美,对故乡的一份思念。这份思念就叫乡情。)2.作者时隔多年还在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搭石,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份乡情?(难忘。)3.小结: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请同学们也带着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作业布置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景物美和心灵美。《搭石》主要描绘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表现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懂得了互爱互助、敬老爱老是传统美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