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0小题,附加题3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亲爱的同学们,充实而愉快的七年级生活就要接近尾声了,合上语文书,你的脑海里是否能闪现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你是否被他们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品质深深所折服?目不窥园的吕蒙,三日不见便令人刮目相看;替父从军的木兰不惧马革裹尸,立下汗马功劳,却惟愿还乡;甘居陋室的刘禹锡潜心学问,最重德行……古代名人的事迹妇rú( )皆知,而近现代也有不少能载入史册的人物。鲁迅以手中之笔为匕首,不遗余力地刺向令人深恶痛绝的反动派,对待后学之辈则态度恳切,以身zuò( )则,是文坛的榜样;闻一多以气冲斗牛的革命精神谱写了言行合一的勇者之歌,是当之无愧的民主战士;志愿军战士以钢铁意志打赢了保和平反侵略的正义之战,在朝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是中国最可爱的人;邓稼先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两弹元勋……不但语文书中有伟人的光辉事迹,而且也有不少小人物的动人故事。譬如,技艺精湛的卖油翁在陈尧咨的诘问下,依然保持谦逊平和的态度;善良的长妈妈为鲁迅买来粗拙的《山海经》,让童年的鲁迅满怀感激;由于像梨花一样淳朴可爱、品行美好的人很多,让驿路不再寒冷……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藏这些美好的回忆,踏上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吧!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红(yān) 深霄(xiāo) 千钧重负(jūn) 屏息凝神(bǐn)B. 迸溅(bìng) 制栽(cái) 围追堵截(dǔ) 苛捐杂税(shuì)C. 枯槐(huái) 哺育(bǔ) 藏污纳垢(gòu) 诚惶诚恐(huáng)D. 遗撼(hàn) 锃亮(céng) 绞尽脑汁(jiǎo) 酣然入梦(hān)2.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汉字。3. 以下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不窥园的吕蒙,三日不见便令人刮目相看。B. 替父从军的木兰不惧马革裹尸,立下汗马功劳,却惟愿还乡。C. 闻一多以气冲斗牛的革命精神谱写了言行合一的勇者之歌,是当之无愧的民主战士。D. 志愿军战士以钢铁意志打赢了保和平反侵略的正义之战,在朝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4. 文段中的划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你是否被他们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品质深深所折服?B. 邓稼先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两弹元勋。C. 由于像梨花一样淳朴可爱、品行美好的人很多,让驿路不再寒冷。D. 不但语文书中有伟人的光辉事迹,而且也有不少小人物的动人故事。5. 走进阅读综合实践。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③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的生机,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④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1)给上面的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①②④③(2)分析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选文中的作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或短语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的生机,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A. 名词 并列短语 介词 偏正短语 B. 名词 主谓短语 动词 偏正短语C. 动词 主谓短语 连词 补充短语 D. 动词 并列短语 介词 补充短语二、(1小题,8分)6.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②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③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④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⑥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2)期末考试即将来临,老师在班级里做了动员。小南在杜甫《望岳》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两首诗中分别选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他的座右铭。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活板沈括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火烧令坚(用火) B. 以草火烧(来) C. 不若燔土(烧) D. 持就火炀之(靠近)8.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句子。(1)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9. 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1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①,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②之稻,地无霜雪故也。(选自《天工开物·乃粒》,有删改)注:①“社种”是中国古代农业术语,特指在春社日(约阳历3月20日前后)前后播种的早稻品种。②“广南”指的是岭南地区。(1)下列对语句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B.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C.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D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早稻播种可早至春分前,但遇寒流可能导致秧苗冻死,最晚播种不迟于清明。B. 秧苗分栽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若超过三十天未移栽,那么将会导致稻谷减产。C. 根据文意,我们能知道一亩秧田培育的秧苗可满足二十五亩稻田的移栽需求。D. 广南地区因气候温暖无霜雪,可以实现冬季播种、夏季收获的特殊种植周期。1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①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注:①迁客通常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官员,也可泛指漂泊异乡、仕途失意的客居之人。(1)这两首诗都是什么体裁?(2)对比以上两首诗,分析诗人在情感上的异同点。四、(8小题,30分)(Ⅰ)(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英歌舞”已超过400年历史,是潮汕人礼敬神佛的另外一种形式,也是数百年前潮商宴请时用以助兴的手段。“英歌”最初是根据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的,很多节奏与杂技动作带有侵略性,带着凛冽威严、镇邪辟恶的气势,如李逵、鲁智深等角色,化妆时讲究“夸张”“狰狞”。②英歌表演用的是潮汕方言,这种独特的语言也是潮商之间一条天然的地域纽带,用于区分彼此、巩固同一族群的关系。比起获得多方扶持的“红顶”徽商、脚踏实地又文气十足的晋商,以草根身份白手起家的潮商难免带着点不安全感,潮商发起的宴请,一方面是团结自身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给外人以震慑,而英歌正好强化了这两种功能。③有学者认为,潮汕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仪式有着很深的渊源,充满了带有阳刚之气的文化事象,又以侵略性、攻击性的动作来诠释驱赶、镇压的主题。但与深山系的傩舞相比,深受海洋文化影响的英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变异,异化出慢板、中板等不同情绪的节奏,加上了一些流畅而具有美感的动作,让整个舞蹈看起来轻松了不少。(摘编自《中国国家旅游》)材料二:①英歌舞视频“火出圈”后,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英歌舞的表演艺术。如今,潮汕地区英歌队舞者多为双数,或36人或72人,最多增至108人。传统表演者都是男性,即使是“扈三娘”“孙二娘”这样的角色,也是男扮女装。表演时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领队扮演的是《水浒传》里的“时迁”,手里拿的物件是“蛇”,他首发探路,相当于整个英歌队的“灵魂”。之后便是“头槌”“二槌”“三槌”“四槌”,分别扮演李逵、关胜、鲁智深、武松,摆出猛虎下山的动作。想舞好英歌,既要不懈坚持,也要有好的道具。除了“时迁”扮演者手中的“蛇”,对其他英歌队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副英歌槌了。潮阳区西门女子英歌队总教练陈坍鹏说,男子英歌槌长约52厘米,两支一副重量一斤半左右。英歌槌要挑选优质木材加以制作,才有足够的硬度和重量,敲击起来声音才更响亮,更能展现英歌舞的恢宏气势。②以前,大多数英歌队是民间业余团队,形式比较分散,成员大多是学生、上班族、农民等,只有在民俗活动期间才会聚在一起,不同英歌队之间也很少交流。而现在,英歌舞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许多英歌队也有了一种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开始互相走动交流,讨论创新。(摘编自新华网《潮汕英歌“火出圈”,“中华战舞”闹岭南》)材料三:①普宁市政府也在探索如何以英歌舞的“火”和“潮”带动产业发展。普宁人卢伟锐策划的潮汕民俗实景演出项目《英歌情》已经立项,预计今年公演,项目总投资1.2亿元。这一项目,将带来门票及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等周边收入,预计年度总收入可达2亿元,还可创造1000个工作岗位。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潮人”加入英歌众创团队,渴望研发出“爆款产品”。普宁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丹萍尝试将英歌与青梅、纺织、中药、花木、民俗和美食等地方文化元素相结合研发新产品——如印有英歌图样的红包和纸扇,以促进文旅及县镇村的协同发展。英歌舞内容取材于《水浒传》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可借鉴故宫文创产品大力发展文创衍生品,以梁山好汉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打造互联网时代超级文化IP。(摘编自《金羊网评:人文经济学视角下英歌舞的创新发展》)材料四:①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我是非遗小小传承人”等活动已然成为汕头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亮点和品牌,许多英歌队在政府的号召下走进校园、走进乡村,义务展演、教授学生学习“英歌操”。随着视频的传播,英歌舞火了,了解的人多了,年轻人就更愿意来学了。②目前,英歌队正在走向职业化,来自全国各地的表演邀约纷至沓来。翁木顺表示,传统的英歌队成员流动性强,导致英歌舞传承比较艰难。而职业化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有人走出潮汕,到各地表演,就是对潮汕文化、英歌舞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英姿飒爽英歌舞00后接棒》)12. 材料一对“英歌舞”变迁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英歌舞历史悠久,是潮汕人礼敬神佛的一种形式,几百年前潮商用来宴请助兴。B. “英歌”常带有凛冽威严、镇邪辟恶的气势,所有角色化妆时讲究“夸张狰狞”。C. 潮商发起宴请时常常用英歌舞助兴,是为了更好地团结自身力量,给外人震慑。D. 英歌舞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变异,相较深山系的傩舞,更有节奏、美感。13. 材料二对“英歌舞”特征的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如今潮汕地区英歌队的舞者数量大多为双数,最多是108人,与梁山好汉的数量有关。B. 表演英歌舞的演员都是男性,即使“扈三娘”“孙二娘”这样的角色,也都是男扮女装。C. 领队扮演的是“时迁”,手里拿的物件是“蛇”,这个物件相当于整个英歌队的“灵魂”。D. 英歌槌只要具备足够的硬度和重量,敲击起来声音就会更加响亮,更能展现其恢宏气势。14. 材料三对“英歌舞”发展的理解与判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卢伟锐策划的《英歌情》已经立项,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可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B. 英歌与青梅、纺织等地方文化元素相结合研发新产品,促进了文旅及县镇村的协同发展。C. 英歌舞文创衍生品打造应借鉴故宫文创产品的经验,充分展现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D. 普宁市政府的英歌舞创新发展路径,值得潮汕其他地区借鉴,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15. 请你结合材料梳理出“英歌舞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的做法。(Ⅱ)(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活里的光与暖佚名①在生活的长河里,总有一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我们的日常,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②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脸上,带来丝丝暖意。我慵懒地睁开双眼,感受着新一天的开始。窗外,鸟儿欢快地歌唱,它们用清脆的嗓音唤醒沉睡的世界,为这平凡的日子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的晨曲。起身走向窗,院子里的那株向日葵,正努力地向着阳光伸展,它那金黄的花瓣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这一瞬间,我忽然明白,生活的微光,是清晨醒来时的那份宁静与美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温柔馈赠。③走在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我看到一位卖早餐的老人,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他熟练地将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递给人们,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而顾客们接过早餐时,那一声真诚的“谢谢”,一个简单的微笑,都让这份平凡的买卖充满了温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场景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微光,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关怀与温暖,是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善意,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内心的寒意。④午后,阳光变得愈发炽热,我寻得一处安静的角落,翻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籍。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我仿佛与作者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的心田,滋润着我干涸的灵魂。读到精彩之处,我不禁会心一笑;遇到感人的情节,泪水也会悄然滑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阅读让我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港湾,让我能够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疲惫,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着智慧的养分。此时,我深知,生活的微光,是那一本本好书带给我的启迪与慰藉,是在文字的世界里与自我对话、与世界相拥的美好时光。⑤傍晚,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红色。我漫步在河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思绪也随之飘荡。河边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夕阳诉说着不舍。远处,几只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欢快的身影为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我静静地坐在河边的长椅上,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心中的烦恼与忧愁也渐渐消散。这一刻,我明白了,生活的微光,是傍晚时分的这份宁静与惬意,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⑥夜晚,繁星点点,城市的灯火逐渐亮起。我回到家中,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那熟悉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我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分享着一天中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力量。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纷繁复杂,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此时,我深切地体会到,生活的微光,是家人之间的陪伴与关爱,是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⑦生活,就是由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组成。它们或许不惊天动地,却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让我们珍惜这些生活的微光,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因为它们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⑧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风雨,我都愿怀揣着这些微光,勇敢地前行。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有光,生活便永远充满希望。让我们一起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寻找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微光,让它们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2025年1月27日16.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依次描绘了清晨阳光、街头早餐、午后阅读、河边漫步和家庭晚餐五个生活场景。B. 文中写卖早餐老人与顾客的互动,主要是为了突出老人的工作勤劳,体现生活的艰辛。C. 把阅读比作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生动形象地凸显阅读带给自己的启迪与慰藉。D. 结尾强调要珍惜生活中的微光,既总结全文又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17. 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窗外,鸟儿欢快地歌唱,它们用清脆的嗓音唤醒沉睡的世界,为这平凡的日子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的晨曲。(从修辞角度)(2)我静静地坐在河边的长椅上,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心中的烦恼与忧愁也渐渐消散。(从描写角度)18. 第⑦段中“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具体是指什么?19. 有人说:“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生活的微光’,所以题目换成《生活的微光》更合适。”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第三部分 写作(50分)五、(1小题,50分)20. 请“还是________懂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附加题(8分)21.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有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最后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B. 虎妞性格温柔善良,主动帮助祥子解决生活困难,最终与祥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C. 小说通过祥子的经历,赞美了底层劳动者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鼓励人们积极追求梦想。D. 老舍运用大量华丽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充满诗意,体现了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特色。22. 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朱赫来的影响下,保尔·柯察金走上革命道路,即使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仍以文学创作的方式继续为理想奋斗。B. 作为保尔的精神导师,朱赫来不仅教他拳击技巧,更引导他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是布尔什维克党员的代表。C. 谢廖沙积极投身革命,加入红军后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最终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牺牲。D. 冬妮娅始终支持保尔的革命理想,即使保尔因伤病退出前线,她也陪伴在他身边共同面对困境。23.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都是文学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他们在性格上的共同之处,并简要分析造成他们不同结局的关键原因。参考答案【答案】1. C 2. 妇孺皆知 以身作则 3. D 4. B5.【答案】(1)B (2)主题上,深化赞美井冈山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这一主题;语言上,“引用”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语言更加凝练典雅、富有意味。内容上,呼应了井冈山毛竹的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3)A6.【答案】 ①.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 壮士十年归 ③. 不问苍生问鬼神 ④.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⑤. 念天地之悠悠 ⑥.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⑦. 会当凌绝顶 ⑧. 一览众山小 ⑨.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⑩. 自缘身在最高层【答案】7. B 8. (1)用一块平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平得像磨刀石。(2)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9. 字印“活”——“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排版“活”——“密布字印”,随时排用;印刷“活”——“一板……更互用之”,统筹用板,提高效率;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以便一板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选用“活”——“木格贮之”,放在不同的木格中,便于灵活取用;做法“活”——奇字“旋刻之”,随时可以增补;拆版“活”——“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10.【答案】(1)C (2)B11. 【答案】(1)绝句/七言绝句(2)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异:李白的情感较为单纯直接,主要聚焦于思乡之情。而李益除了思乡,还融入了迁谪的愁苦/无奈/凄凉。【答案】12. B 13. A 14. D15. (1)从英歌队自身角度:走职业化的道路,组建专业的英歌队,避免队员的流动性;英歌队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和创新;(2)从推广方式的角度:英歌舞走进校园、走进乡村,义务展演、教授学生学习“英歌操”;利用新媒体、短视频、互联网来拓宽“英歌舞”的传播渠道。(3)从政府/非遗组织角度:探索用英歌舞带动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地方文化元素结合研发新产品,打造互联网时代超级文化IP,赢得更多关注;【答案】16. B 17. (1)示例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儿赋予人的“歌唱”“唤醒”等行为和“嗓音”等特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晨鸟儿欢快鸣叫的场景,表现出清晨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后文点明清晨的“光与暖”是大自然的馈赠做了铺垫。示例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鸟儿的歌唱比作一曲充满生机的晨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晨鸟儿欢快鸣叫的场景,表现出清晨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后文点明清晨的“光与暖”是大自然的馈赠做了铺垫。(2)运用细节描写,通过“静静地坐”“感受微风的轻抚”“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等细节描述,从动作、触觉、听觉多个角度进行刻画,写出河边静坐休憩的静谧、宁静、惬意、放松与美好/体现了大自然对心灵的抚慰,突出生活中平凡瞬间的温暖。运用动作描写,通过“静静地坐”这一细节/心理描写,通过“烦恼忧愁消散”这一细节,细腻地展现了作者河边静坐休憩的静谧、宁静、惬意、放松与美好/体现了大自然对心灵的抚慰,突出生活中平凡瞬间的温暖。18. ①大自然的美好馈赠,清晨醒来的宁静美好和傍晚时分的宁静惬意;②质朴温暖的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质朴的关怀和不经意的善意;③文字世界的智慧滋养,好书带来的启迪慰藉以及在文字世界的心灵交流;④温馨美好的家庭关系,家人间的陪伴关爱和日常生活点滴汇聚的珍贵回忆。19. 示例一:原题目《生活里的光与暖》更合适。(1)内容上:全文主要内容围绕“光”的不同形态(晨光、夕阳、灯火)和“暖”的不同来源(自然、人际、家庭)展开记述。“光”对应文中清晨阳光、阅读启迪等“微光”意象,“暖”则直接点明意象背后所示的自然馈赠、心灵滋养和家庭温暖等。(2)结构上:这个标题贯穿全文,结尾“怀揣微光”与“光与暖”形成呼应,结构更严谨。(3)主旨上:比“微光”更直白地传递出对生活的赞美与热爱。同时提醒人们要学会慢下来,去感受、体会、珍惜生命中那些平凡却温暖的瞬间,并将其化作前行的力量。(4)语言上:“光与暖”用并列短语营造韵律感,形成平仄相谐的声调组合,单字短语的并置产生类似唐诗的凝练节奏,读来具有清脆悦耳的音乐性。示例二:《生活的微光》更合适。(1)内容上:文章通过清晨阳光、街边早点摊的温情、阅读时的精神慰藉、傍晚河边的宁静、家庭晚餐的温暖等多个场景,展现的都是“微小却照亮生活”的光芒。(2)结构上:更贴合文章行文逻辑,文章采用“晨—午—晚”的时间顺序,每个片段都在用不同的“微光”贯穿全文,如自然的微光、人际的微光、精神的微光等。(3)主旨上:“微光”更能体现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惊天动地的成就,而在于对微小美好的感知与珍惜这一主题。(4)语言上:“微光”是一个诗意的词汇,比“光与暖”更具想象空间。带有象征意义,更有含蓄美和哲思性。20.略21.【答案】A22.【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D.冬妮娅与保尔初期两人相互吸引,但随着保尔投身革命,两人在理想和生活方式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保尔将革命视为全部,冬妮娅则追求个人享乐主义,无法理解甚至排斥保尔的选择,最终分道扬镳;“冬妮娅始终支持保尔的革命理想”表述有误;并且在保尔因伤病退出前线前,保尔与冬妮娅就已经和保尔分开;“即使保尔因伤病退出前线,她也陪伴在他身边共同面对困境”表述有误;故选D。23.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都是文学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他们在性格上的共同之处,并简要分析造成他们不同结局的关键原因。【答案】①都意志坚定、性格坚韧:祥子三年不吃不喝攒钱买第一辆车;保尔在朱赫来影响下投身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