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音调 教案 配套课件(共20张PPT)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音调 教案 配套课件(共20张PPT)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 音调
课 题 2.2 音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2.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索。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
教学难点 建立音调的正确概念
教学方式 讲授式、探究式、讨论式
教具 钢尺、音叉、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ppt3】引入播放视频《我和我的祖国》让同学们感受音乐的魅力,体味音乐中声音的变化。提出问题:不同的乐器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美妙的乐曲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声音为何有这样的差别 【ppt4】设计实验提问: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组织同学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可以参照课本),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尝试总结归纳。【ppt5】同学们进行实验后一起观看实验视频,对比自己的实验现象,给出最终的结论。板书:2.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ppt6】展示钢琴图片。敲击钢琴上不同的键,琴会发出do.re.mi的声音,这些声音的高低不同,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生活中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指的就是音调的不同。并让学生举例,哪些词是用来形容声音的音调的。板书:一、声音的高低——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ppt7】介绍频率的概念、单位强调音调的高低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板书:2.频率: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ppt8】播放视频,对比两个波形图,初步了解波形的稠密与稀疏对应音调的高低。板书:二、用波形图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ppt9】介绍人和乐器不同的频率。【ppt10】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二胡、琵琶等是我国特有的弦乐器,用一把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的乐曲呢 【ppt11、12】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再次强调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板书:弦的长度、粗细、张紧程度等可以改变音调。【ppt13】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尤其是红色圈出的部分),进一步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ppt14、15】介绍人和一些动物发出和“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ppt15-17】随堂练习【ppt18】知识拓展【ppt19】课堂小结【ppt20】布置作业 欣赏爱国主义歌曲,让音乐带动情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记录听讲、记录观察、记录观察、讨论实验、讨论观察对比听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入声音的特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思想对比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现象给出科学的解释联系生活中对声音高低的认识和体验,初步理解音调的概念理解频率的概念,懂得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对比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现象给出科学的解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2.2 音调一、音调1.声音的高低2.决定因素:振动频率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二、用波形图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板书:弦的长度、粗细、张紧程度等可以改变音调。(共20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2 音调
物理沪粤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2. 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乐于探索的习惯。
重点
难点
新课引入
《我和我的祖国》
不同的乐器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美妙的乐曲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声音为何有这样的差别
实验操作
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控制变量法
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活动 1
实验操作
钢尺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知识讲解
声音的高低——音调
音调不同
敲击钢琴上不同的键
声音的高低不同
音调:声音的高低
高音、低音
声音清脆
低沉…
知识讲解
频率
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
赫兹(赫)
Hz
单位:
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
1个物体1s内振动了50次,它的频率就是50Hz。
声音的高低——音调
实验操作
用波形比较频率
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
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约为85~1100Hz。通常,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孩的音调比男孩高
在音乐中,C大调“1”(“do”)的频率是 262 Hz,D大调“1”(“do”)的频率是 294Hz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二胡、琵琶等是我国特有的弦乐器,用一把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的乐曲呢
二胡
琵琶
实验操作
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活动 2
1.准备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或尼龙丝、细钢丝)。如图所示,将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并打结,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并挂上几个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拉紧。再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看见弦的振动,并听见它发出的声音。
实验操作
探究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活动 2
控制变量法
2.分别改变弦的长度、粗细、张紧程度等不同情况下,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①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短,振动越快
②弦的长度、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细,振动越快
②弦的长度、粗细相同时,弦越紧,振动越快
弦的长度、粗细、张紧程度等可以改变音调。
胡琴、提琴等弦乐器通过调整弦的长度、粗细、张紧程度等发出不同的声音。
知识讲解
观察这些乐器,他们是怎样调节音调的?
物种 频率 f/Hz 物种 频率 f/Hz
85~1100 7000~120000
760~1500 50~5000
452~1800 2000~13000
10000~120000 7000~100000
知识讲解
人和一些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



蝙蝠
海豚
青蛙
知更鸟
蚱蜢
物种 频率 f/Hz 物种 频率 f/Hz
20~20000 150~150000
60~65000 50~8000
15~50000 250~21000
1000~120000 3000~150000
知识讲解
人和一些动物“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蝙蝠
海豚
青蛙
知更鸟
蚱蜢
如图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水瓶琴,他吹奏图中的A瓶,确定A瓶发mi(3)音,则吹奏中可能发同一音阶do(1)音的瓶子是( )
A.丙或丁 B.乙或丙 C.甲或乙 D.甲或丁
B
吹奏瓶子时,瓶子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A瓶发mi(3)音,同一音阶do(1)音比mi(3)音音调低,则吹奏中可能发同一音阶do(1)音的瓶子是甲或乙,故C符合题意。
随堂练习
A.丙或丁 B.乙或丙 C.甲或乙 D.甲或丁
A.丙或丁 B.乙或丙 C.甲或乙 D.甲或丁
A.丙或丁 B.乙或丙 C.甲或乙 D.甲或丁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减小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和发声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C.第二次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
D.钢尺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D
随堂练习
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这个声音的声源是(  )
A.陶土 B.空气 C.声带 D.嘴
B
吹奏时,按住不同的空,埙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随堂练习





演奏方式 振动发声 发声特点
敲 瓶子和水柱 水越多,音调越低;水越少,音调越高
吹 瓶中的空气柱 水越多,音调越高;水越少,音调越低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振动频率
用波形比较频率
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