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苍劲(jìn)的古松矗立在无边的旷(kuàng)野上,蜿蜒的山路披着晨光,向远方伸展。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瀑布声,仿佛在宣告生命的力量。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曾经彷(páng)徨,终以坚定的心做出决择。崭新的生活帷幕已然拉开,纵使前路艰险,也绝不允许自己多一秒的懈(xiè)怠。因为每个坚定的脚步,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1.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苍劲(jìn) B.旷(kuàng)野 C.彷(páng)徨 D.懈(xiè)怠
2.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蜿蜒 B.震耳欲聋 C.决择 D.帷幕
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期,青岛在金沙滩举办国际啤酒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C.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还是有很多漏洞。
D.叶嘉莹先生在学术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是名副其实的大师。
4.(2分)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C.共享单车智慧化管理,可以精准调度车辆,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车辆分布不合理。
D.采用科学手段保护古建筑,既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关乎世界文化的发展。
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马说》,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
D.《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6.(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六大元素。
C.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7.(2分)下列语段中画线部分,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汉字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瑰宝。 。 。 。 。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
①汉字,纵跨几千年时光,横越数万里广袤土地,让所有南腔北调、方言异音的海内外中国人,都能作乡音晤谈般的亲切问候。
②汉字起源甚早,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字体与书风。
③这种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是其它文字所不及的。
④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8.(6分)根据提示填空。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3)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5)《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 。
二、阅读(50分)
(一)诗歌阅读(6分)
9.(3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描写狂风停息的情景,营造深夜恬静的氛围。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句道出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
D.“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10.(3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问题。
商歌①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①商歌:古乐府旧题。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名著阅读(7分)
班级举行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1.小语在阅读《经典常谈》时使用了“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语对古代文学感兴趣,选择先读《诗第十二》。
B.小语想了解更多的历史内容,决定去读《<战国策>第八》。
C.小语想拓展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认真阅读《<诗经>第四》。
D.小语想开展汉字文化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仔细研读《文第十三》。
12.在阅读分享会中,同学们就“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这一话题进行交流。小文选择了下面这组人物,请结合名著具体情节加以分析。(含标点符号80字以内)(4分)
保尔——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12分)文言文阅读。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
【乙】
岳飞,字鹏举。飞生时,有大禽若鹄①,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水决堤,水暴至,母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②八石,学射于周同③。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④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徇国死义乎!”
(节选自《宋史 岳飞传》,有删改)
[注]①鹄:天鹅。②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③周同:人名,岳飞的射箭师傅。④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志怪者也 志:记载
B.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离开
C.水暴至 暴:暴露
D.人异之 异:认为……神奇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因以为名 以其境过清
B.父义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
C.尽其术 其真无马邪
D.朔望设祭于其冢 货恶其弃于地也
15.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B.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C.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D.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16.孩子的名字往往蕴含着父母的期盼。岳飞,字鹏举。请你结合甲文,说说岳飞字的寓意。(2分)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四)(10分)说明文阅读。
荷叶的“自洁”功能
①你凝望过雨中的荷叶吗?无论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叶身上,只会“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旦“玉盘”稍稍倾斜,便不见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叶,除了低凹处的中心,叶子的表面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倾盆大雨根本就不曾降落在它的身上。
②即使没有下雨,荷叶表面也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荷叶上滴几滴黏度很强的胶水,胶水也不能粘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且不留痕迹,这是因为荷叶能够“自洁”!
③按说,荷叶是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沾染上污渍的,为什么荷叶能傲立尘世,始终守身如玉?是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得让灰尘“站不住脚跟吗”?恰恰相反!荷叶自洁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可能会颠覆我们对于洁净的日常认识。
④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荷叶的表面上布满了许多微小的蜡质“乳突”,每个乳突的直径是8~1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间距为10~12微米。而每个乳突是由许许多多直径约为200纳米的细小突起组成的。
⑤前面对于蜡质乳突的说法似乎有点枯燥,换个形象的说法就是: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个个隆起的“小山包”,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虽说是“山包”和“碉堡”,但这种结构,我们用肉眼甚至借助普通显微镜,是根本看不到的。
⑥由于“小山包”间的凹陷部分充盈着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的地方形成了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级厚度的空气层。当外形尺寸相对超大的雨滴(直径通常为几毫米),降。落在叶面上后,不仅与叶面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而且只能同叶面上的“碉堡”处的凸顶形成点接触——此情此景,是不是有点类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针尖上?
⑦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在“碉堡”顶上“悬空而立”的雨点,由于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会顺道儿吸附灰尘。因此,只要荷叶稍稍倾斜,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落。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因为粗糙,所以干净——是不是颇有颠覆性?
⑧自洁,不仅令荷叶美观,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对荷花而言,这种结构还提高了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⑨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外墙或是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这种材料运用于织物,能让织物不沾液体(包括水、油、菜汁、果汁、墨水、酱油),从而减轻洗衣负担,而且不会改变织物的纤维强度、透气性、皮肤亲和性等原有性能。
⑩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倘若能将荷叶的这种自洁本领植入人们的心灵,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荷叶的表面是粗糙的,布满许多微小的蜡质“乳突”,很容易吸附水分。
B.自洁,让荷叶美观,有利于防止大气中的有害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
C.“自洁”结构,提高荷叶叶面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有利于荷花的生长。
D.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人类以无限启发,从而有新的发明,让生活更便捷。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③段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通过自问自答,引导读者思考,突出荷叶“粗糙致洁”的科学原理。
B.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约”表示估计,说明组成乳突的细小突起直径并非正好为200纳米,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突出了蜡质乳突的结构特点,增强了说明效果。
D.选文第⑨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纳米材料在多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展示荷叶自洁效应的实用价值。
20.有同学认为第⑩段与文章的科学主题关联不大,建议删去。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
(五)(15分)现代文阅读。
梅花不急
①出门回家,我路过一棵蜡梅,正开花的蜡梅。梅叶几乎凋尽,只余一树的蜡梅花冷冷淡淡、漫不经心地开在嶙峋的枝干上。迎着那冷香,我走近折了一枝。回家后,插进淡绿色的细颈瓷瓶里。一下午,梅枝在书房里,幽幽地吐着香,像是低声吟唱,又带着点叙事长诗的味道,婉转、朴素。
②冬天,在这不紧不烈的梅花香里,就此算是真正地开场了。
③记得我少年时,外婆家的后院有一棵大舅栽种的蜡梅树。大舅他爱养花,蔷薇、大丽菊、美人蕉、君子兰……实在是多。那时的我一去外婆家,就爱去那些花草边转悠。但对于蜡梅,我心里讪笑大舅的审美。蜡梅树看起来实在是貌不惊人,完全不像能演绎一段传奇的角色。
④外婆家的后院,春天里,桃花、杏花闹哄哄地开着,气场盛气逼人,狗都安静得不嚷了。我那时常常仰面在树下,等花瓣落到我脸上来,而蜡梅树呢,只是在长叶子,叶子俗常得很,惹不起人的兴致。夏天,篱笆旁的木槿枝上眨巴眨巴地开起紫红色的花来。蜡梅呢,叶子倒是和木槿的叶子长得一样厚,可依旧寒门模样,片花不着。秋天,桂树终于开花了,桂花的香充盈得一个村子都清甜起来,很有些五谷丰登的意味。我闻着空气里满溢的桂香,心想:蜡梅啊,你怎么办呢?就这样什么都不交代吗?
⑤蜡梅树依旧缄默着,静静地立在后院。人家长叶子,它也长叶子,人家落叶子,它也落叶子。它如何知道,一个小女孩已经在逼视它,逼视它生长的意义,怀疑它存在的价值。
⑥可是,蜡梅不急。它依旧安然走着自己的时令。
⑦不记得是在哪一阵冷风里,我忽然闻到了花香。好奇地寻到后院,惊喜地看见落光吐子的蜡梅树上,有黄色的花朵打开,三朵、两朵、三朵,像是各开各的,又像是呼应着开,更多的是花蕾,一粒粒的,像攥紧的小拳头。梅花到底还是开了!
⑧我站在蜡梅树下,闻着冷香,觉得这香味沉实,若能把花香拿到秤盘上称称,梅花的香一定比桃花、杏花的香重得多。
⑨实在,梅花担得起这传说!初听平淡,细思感怀。
⑩有些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梅花的传说。
它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遭遇过漠视,遭到过嘲笑,遭受过排挤。就像我对待外婆家后院的那棵蜡梅,我无视过它的存在,哂笑它不会开花,我甚至建议舅舅砍掉它,好让芍药、海棠们喧哗地开。
但是,梅花没有抱怨,它依旧静静地生长,笃定地伸展枝干。它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生长,生长,生长——长高,长粗,长得根脉深深扎进宽广的土地,长得枝叶可以涨满一座院子……
直到长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长得所有的叶都凋尽了,它才长舒一口气,开了。顶风冒雪,寂静盛开,一朵花一盏雪,一树花一树雪,即使开得肝胆欲裂,也是寂静盛开。
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当最后一展芳华独自绽放的那一刻,它是静穆的。它已经习惯低调,已经懂得从容,已经能稳稳地沉住气。最后,当天地将一年的光阴交给它来压轴收梢时,它已无意哗众取宠,无意显摆炫耀。
楼下的梅花,依旧在漫不经心地盛开,漫不经心地零落。进出小区,我常常会路过它。我默然走过,觉得自己心上也开着一枝冷梅。它也没有委屈,没有抱怨……只有不急。
21.阅读文章第③——⑩段,补充完成表格内容。(3分)
蜡梅树的特点或生长状态 貌不惊人 ② 初绽芳香
“我”的情感态度 ① 逼视怀疑 ③
22.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一下午,梅枝在书房里,幽幽地吐着香,像是低声吟唱,又带着点叙事长诗的味道,婉转,朴素。
23.文章第⑨段有什么作用?(4分)
2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第 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我默然走过,觉得自己心上也开着一枝冷梅。
三、写作(50分)
25.题目:与 同行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性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苍劲”中的“劲”应读作“jìng”)
2.C(“决择”中的“决”应写作“抉”)
3.B(“漫不经心”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通常用来形容做事的态度不认真,本句语境应是表达“态度认真,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该词与语境不符。)
4.C(成分残缺,可在“分布不合理”后面添加“的问题”)
5.D(《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6.C(根据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相邻两个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要加顿号。“三、四只”是概数,应去掉顿号,改为“三四只”)
7.A
8.(1)禅房花木深(注意“深”的书写)
(2)萧萧班马鸣(注意“班”的书写)
(3)可怜身上衣正单
(4)教然后知困
(5)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注意“与”的书写)
9.B
10.示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诗中通过“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的对比,展现贫富差异,又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进一步刻画贫家的艰难处境,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11.D
12.朱赫来是保尔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他教保尔拳击、传播革命思想,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让保尔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
13.C 14.D 15.B
16.甲文中的鹏体型巨大,能“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有远大的志向和强大的力量,能搏击长空、迁徙南冥。岳飞字“鹏举”,寓意着父母希望他能像鹏鸟一样,拥有远大的志向,施展抱负,奋发有为,有所成就。
17.(岳飞)年轻时就很有气节,性格沉稳敦厚,很少说话,家里贫穷却努力学习,尤其喜爱《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18.A
19.C
20.不同意删去。通过类比,将荷叶的“自洁”功能延伸至人类心灵层面,升华了文章主旨,使说明内容从自然科学范畴拓展到人文思考领域,既丰富了文章内涵,又赋予了科学原理以现实启示意义,让读者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发对人生修养的思考,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情感更饱满。
21.①讪笑;②只长叶不开花;③惊喜赞叹
22.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枝散发香气拟人化,把香气比作低声吟唱和叙事长诗,生动形象地写出梅枝香气淡雅悠长、婉转朴素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赞美。
2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蜡梅的描写和赞美,引出下文由梅花联想到有些人的人生也如梅花般的思考,使文章层次清晰,衔接自然。
24.“我”从蜡梅身上受到启发,希望自己能像蜡梅一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不委屈抱怨,保持不急不躁、低调从容的心态,坚定成长绽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