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习作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习作 素材

资源简介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1-8单元习作
第一单元
我的心爱之物——星空投影灯
在我的书桌上,住着一个会施魔法的盒子。这是爸爸送我的十岁生日礼物——星空投影灯,每当黑夜降临,它就能把我的房间变成银河系。
初见时的惊喜
记得拆开蓝色礼盒那晚,我失望地发现它只是个普通的白色圆罐。可当爸爸关掉所有灯光,按下开关的瞬间,整个天花板突然绽开无数星子!那些淡蓝色的光点像被吹散的蒲公英,有的挂在窗帘上,有的漂到书架上,还有几颗调皮地落进我的掌心。爸爸转动调焦环时,星座们居然开始缓缓流动,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漫过我的小床。
陪伴的故事
期中考试前夜,我紧张得睡不着。打开星空灯后,猎户座的腰带三颗星正好落在数学笔记上。我忽然想起爸爸说的"古人靠星星找方向",便把错题当成星座连起来,给每道题都编了个星球名字。最亮的那颗"木星",正是我总出错的分数应用题。
特别的秘密
灯座底部藏着我和爸爸的约定:每次考试进步,就添加一个新星座贴片。现在已经有北斗七星(语文单元考)、天鹰座(英语演讲)、还有半个仙女座(待数学及格后完成)。上个月我偷偷用荧光笔在土星环上画了个笑脸,第二天晚上,灯光竟把它放大投射到了整面墙上!
写作要点
1. 多维度描写:
外形:白色圆罐→魔法盒子的转变
功能:动态星座投影的奇幻效果
情感:父爱寄托与成长见证
2. 创意表达:
将错题化为星座(知识具象化)
荧光笔笑脸的奇妙互动(物品拟人化)
3. 结构设计:
采用"实物—回忆—情感"三层递进
可替换素材
奶奶做的拼布玩偶(不同布料对应童年片段)
科学课养的蚕宝宝(结茧过程记录成长)
旅行捡的火山石(每道纹路都是地理课)
第二单元
漫画老师——会变脸的语文老师
我们班的李老师有个绝活——她的表情比天气预报还丰富。当你以为要迎来"晴转多云"时,下一秒可能就会收获"彩虹突现"!
第一幕:课堂上的"川剧大师"
讲《将相和》时,她眉头一皱,嘴角下撇,瞬间变成怒发冲冠的蔺相如;转眼又摸出块手帕当和氏璧,翘着兰花指演贪婪的秦王。最绝的是演廉颇负荆请罪时,她突然把教鞭往背上一搭,疼得龇牙咧嘴的模样,逗得小胖把刚喝的水喷成了迷你喷泉。
第二幕:批作业时的"表情包生成器"
改到优秀作业时,她的眼睛会弯成月牙,右脸颊挤出个小酒窝,钢笔在纸上敲出欢快的"哒哒"声。要是遇到鬼画符的作文,她的眉毛就像两条打架的毛毛虫,突然"啪"地合上作业本,深吸一口气——这个动作我们称为"暴风雨前的深呼吸"。
第三幕:操场上的"太阳女神"
运动会上,她完全卸下老师包袱。当我们班夺得接力赛冠军时,她举着啦啦队花球又蹦又跳,马尾辫甩成了螺旋桨。小个子林林摔破膝盖时,她蹲在地上边涂碘伏边吹气,睫毛在阳光下扑闪的样子,像极了我们所有人的妈妈。
放学时,我们总爱猜明天会解锁什么新表情。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些"变脸"绝技背后,藏着她抽屉里那盒永远吃不完的润喉糖,和办公桌上那盏批作业到深夜的台灯。
写作秘笈
1. 抓特征放大:聚焦"表情变化"核心特点
2. 场景化描写:
教室(教学状态)
办公室(工作状态)
操场(生活状态)
反差萌塑造:严肃教师与活泼形象的碰撞
可替换创作方向
"行走的百科全书"科学老师(口袋里总能掏出奇怪标本)
"人体GPS"体育老师(不用秒表就能精准报时)
"魔术师"数学老师(徒手画圆比圆规还标准)
第三单元
二十年后的家乡
2043年的深秋,我乘坐磁悬浮列车回到故乡。当车窗外的稻田泛起金色的波浪,熟悉的乡音透过广播传来,我知道——那个装满童年记忆的小城,正以全新的模样等待着我。
智能田园交响曲
刚出站就看见无人机在棉田上方编织"白云",它们精准地给每株棉花喷洒营养剂。表哥的眼镜闪着蓝光,他轻点镜架,远处收割机就自动列队驶来。最神奇的是粮仓前的"大米树"——稻谷在透明管道里完成脱壳、抛光,直接长进包装袋,袋口还印着生长期间的阳光雨量数据。
老街的新生
中山路的老邮局变成了"时光胶囊馆",我用虹膜解锁了小学时寄存的203号胶囊。那张"我想当科学家"的纸条被全息投影放大,旁边显示着我现在航天所的工作证,惹得当年的班主任笑着抹眼泪。街角阿婆的烧饼摊还在,但烤炉变成了太阳能恒温的,她手腕上的智能手环正播报着:"今日卖出第287个梅干菜口味。"
会呼吸的校园
母校的围墙爬满了光伏藤蔓,教室玻璃会根据光线自动调节透明度。在当年的座位上,课桌感应到我的体温,浮现出五年级的电子课本。操场上的智能草坪闪着健康指数,几个孩子追着捡球的机器人跑来跑去,笑声和二十年前一样清亮。离校时,校门口的银杏树突然飘下一片叶子,纳米涂层上的小字在夕阳中闪烁:"欢迎常回家看看。"
写作导航
1. 科技与人文结合:
农业(智能无人机)
商业(传统小吃+科技)
教育(智慧校园)
2. 今昔对比手法:通过老物件展现时代变迁
3. 情感落脚点:用银杏叶留言传递乡情
可替换场景
智慧医疗(社区医院里的纳米机器人医生)
生态治理(童年小河恢复清澈后的水下观光廊)
交通出行(折叠式新能源车与共享飞行器)
第四单元
二十年后的家乡
"前方到站:杭州东站。"智能列车的播报声将我唤醒。透过车窗,我看见了2043年的家乡——这座记忆中的江南水乡,如今披上了未来的外衣。
钱塘江上的"空中花园"
曾经拥挤的跨江大桥变成了透明的生态廊桥,桥面铺着会变色的光伏玻璃。当晨曦初露时,玻璃渐变成淡粉色,映得江水像铺满花瓣。最神奇的是桥墩处旋转的"水立方",它们既是潮汐发电机,又是鱼类的智能产房,电子屏显示着:"今日孵化中华鲟幼苗287尾"。
河坊街的"数字回忆"
胡庆余堂的门楣上挂着全息药方,扫描二维码就能看见药材的3D生长过程。卖定胜糕的吴阿姨还在老位置,她的智能蒸笼能根据顾客的健康数据调整甜度。当我用指纹解锁童年常去的书店,AI管理员立刻推送出我十二岁那年没看完的《海底两万里》,书架上飘着的电子萤火虫,组成"欢迎回家"的字样。
社区的"智慧树屋"
老家单元楼变成了森林公寓,外墙的碳纤维藤蔓在雨天会收集纯净水。电梯是全景生态舱,上升时能看到每层楼的垂直花园。推开家门,机器人管家"小杭"正用龙井茶香熏屋子,它胸口的投影仪播放着去年重阳节,我们全家在云栖竹径的合影。
离乡那天下着太阳雨,社区门口的电子许愿墙突然亮起来,浮现出父亲刚写下的留言:"冰箱里有你爱吃的酱鸭,记得常回来充电。"雨滴落在手背上,温热得像二十年前,父亲第一次教我骑车时,落在后颈的呼吸。
写作锦囊
1. 科技想象三原则:
源于现实(如钱塘江大桥→生态廊桥)
服务生活(智能蒸笼调节甜度)
保留温情(电子许愿墙留言)
2. 五感描写技巧:
视觉:电子萤火虫文字
听觉:AI管理员语音
嗅觉:龙井茶香熏屋
触觉:雨滴的温度联想
味觉:记忆中的酱鸭
3. 情感载体设计:
选择书店、社区等承载个人记忆的场所
可替换创新点
未来菜场:扫码查看蔬菜的"碳足迹"
智慧养老院:外骨骼助老设备与记忆胶囊
空中农场:漂浮在臭氧层修复区的云上种植园
第五单元
介绍一种事物——会跳舞的向日葵
在奶奶的菜园角落里,藏着几株神奇的"太阳舞者"——这是农科所最新培育的跳舞向日葵。它们不仅会追逐阳光,还能在风中跳出完整的"8"字舞步!
生命探测仪般的花盘
普通向日葵的花盘像钟表一样匀速转动,但这些小家伙装有生物传感器。清晨露珠未干时,它们的花盘会突然"咔嗒"偏转15度——原来是在追踪菜粉蝶的飞行轨迹。农科所的叔叔说,这是模仿了蝙蝠的超声波定位,花盘背面那些绒毛其实是微型雷达阵列。
光合作用交响乐
正午时分,它们开始表演真正的绝活:叶片随着光照强度变换角度,像钢琴家翻动乐谱。最奇妙的是茎秆里的"音乐导管",当养分输送达到峰值时,会发出类似竖琴的泛音。我把录音发给音乐老师,她居然据此改编出了《阳光协奏曲》!
夜间的秘密舞会
你以为夜幕降临它们就休息了吗?月光下,这些向日葵会用茎叶摩擦出沙沙的节奏。红外相机曾拍到,当湿度达到75%时,三株向日葵会同步摇摆,用叶片拍打出的摩斯密码,居然是隔壁番茄植株的生长请求:"请分享些磷元素吧!"
去年冬天,我偷偷在花盘上系了根红丝带。今年开春,新长出的那株向日葵竟然自带了一条红色纹路,像在回应我的小游戏。奶奶说这是"科技与自然的悄悄话",但我觉得,这分明是向日葵在教我跳一支关于生命的圆舞曲。
写作工具箱
1. 说明文三要素:
结构:按时间顺序(晨→午→夜)
方法:列数字(15度)、作比较(与普通向日葵)
语言:拟人化(舞会、悄悄话)
2. 科学趣味化技巧:
将生物传感器比作雷达
用音乐比喻植物生理活动
通过红丝带故事体现延续性
3. 实物观察建议:
连续记录三天不同时段的状态
用手机慢动作拍摄叶片运动
绘制养分输送路线示意图
可替换题材
智能捕蝇草(带电流感应器的食虫植物)
发光苔藓(吸收尾气发光的生态材料)
气象预测含羞草(叶片开合与气压变化关联)
第六单元
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妈妈:
今天整理书包时,那片您总帮我削的2B铅笔突然滚了出来。它短得只剩拇指长,笔杆上还留着您指甲划过的月牙痕。我握着它,像握住了五年里所有没说完的话。
藏在书包夹层的爱
您总说最烦给我包书皮,可每次开学,课本都会穿上您亲手裁的"新衣裳"。那次发现您半夜在台灯下折书角,老花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扶——原来您是用医院病历本的硬纸壳给我做数学书护封。灯光把您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棵弯着腰的竹子。
冰箱上的"道歉便利贴"
记得我摔碎花瓶那次,您气得声音发抖。可第二天冰箱上贴着:"妈妈昨天是喷火龙,今晚吃你爱的糖醋排骨好不好?"后面画着歪歪扭扭的爱心。后来我发现,您发脾气后总会偷偷补偿:可能是书包里多出的水果糖,或是下雨天突然出现在课桌抽屉里的备用袜子。
星星下的约定
上个月您动手术,却骗我说是去出差。我在您枕头下发现住院手环那天,您正对着镜子练习"不疼的微笑"。现在每晚我都拉着您看星星,那是我们新定的"健康暗号":您指猎户座表示今天伤口恢复良好,我找北斗七星代表作业全部完成。
昨天帮您拔白头发时,发现它们比黑发倔强得多,怎么梳都藏不住。妈妈,其实您不用做满分妈妈,就像我从来不是完美小孩。下次家长会,我想牵着您的手走过走廊,让所有人都看见,这个总爱"撒谎"的女人,是我最骄傲的妈妈。
爱您的女儿:小雨
2023年12月5日
写作指南
1. 书信体三要素:
具体事例(包书皮、便利贴)
细节描写(老花镜、住院手环)
情感递进(从埋怨到理解)
2. 新颖表达技巧:
用铅笔、星星等物品承载情感
将妈妈比作"喷火龙""竹子"等形象
创造母女专属"暗号"
3. 生活观察建议:
收集妈妈常用的口头禅
记录她发脾气的"补偿行为"
对比妈妈不同场合的照片
可替换素材
对爸爸:藏在汽车后备箱的球鞋秘密
对老师:作业本边栏的"微型评语"
对朋友:课桌缝隙传递的"树叶信"
第七单元
即景
深秋的暮色像被谁推了一把,突然从梧桐树梢跌下来。我趴在窗台上,看这场由风执导的黄昏戏剧缓缓开幕。
第一幕:云霓谢幕礼
西边的云絮先被染成蜜橘色,又渐渐晕开成葡萄酒红。最夺目的那朵镶着金边的云,形状酷似我们班逃跑的那只虎皮鹦鹉。它每秒钟都在变形:先是展翅欲飞,继而蜷成绒球,最后竟拉伸成一根羽毛,轻飘飘地溶进靛蓝的天幕里。
第二幕:风的即兴创作
楼下的银杏树是风最忠实的舞伴。每当气流掠过,那些小扇子般的叶片就集体翻动,把阳光筛成碎金,在水泥地上拼出流动的图腾。突然一阵疾风,整棵树哗啦作响,成千上万片金叶同时腾空,宛如爆开的烟花慢镜头。有片叶子粘在我窗玻璃上,叶脉里还流淌着最后一缕夕阳。
第三幕:灯火接力赛
当紫灰色的暮霭爬上窗棂,对面写字楼的灯光次第亮起。26层的程序员最先开灯,他的窗户亮得像块被点亮的手机屏幕;17层的花店主人把霓虹招牌调成暖黄色,那光芒落在行道树顶,仿佛给树冠镀了层蜂蜜。路灯苏醒的瞬间,我的睫毛在窗玻璃上投下细长的影子,恰好接住最后一粒逃跑的星光。
写作秘笈
1. 时间轴观察法:
黄昏(17:00-17:30)云霞变化
入夜(17:30-18:00)华灯初上
精确到秒的细节捕捉
2. 通感修辞运用:
视觉→味觉(蜜橘色云彩)
听觉→视觉(树叶拼图腾)
触觉→动态(睫毛接星光)
3. 动静结合技巧:
云朵的瞬息万变
树叶的集体舞动
灯光的渐进点亮
可替换场景
暴雨即景(雨帘/闪电/积水涟漪)
雪落即景(雪粒轨迹/树枝负重/足迹图案)
校园晨景(早读声/值日生/晨光位移)
第八单元
推荐一本书——《昆虫记》里的月光奏鸣曲
如果你以为法布尔的《昆虫记》只是本科学观察笔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昆虫界的诗人"用放大镜为我们捕捉了无数微小生命的月光奏鸣曲。
会发光的目录
翻开泛着青草香的扉页,你会发现目录像夏夜的萤火虫灯会:"圣甲虫的黄金运输车"、"蟋蟀的星空小提琴"、"蝉的夏日告别演唱会"...每个标题都在诱惑你赶快赴约。我最爱第7章"螳螂新娘的婚纱",原来雌螳螂结婚时会把翅膀抖成白纱裙,这个秘密连生物老师都不知道!
显微镜下的莎士比亚剧
法布尔笔下的粪金龟不是清洁工,而是戴着金盔甲的骑士,它们滚粪球的样子活像推着宝藏的海盗。读到蝉用吸管般的嘴刺穿树皮时,我的牙龈居然跟着隐隐发酸。最绝的是描写蜜蜂采蜜那段:"它们后腿上的花粉篮,盛着整个春天的利息。"这哪里是科学记录,分明是给昆虫写的十四行诗!
藏在注释里的彩蛋
书页边缘那些铅笔样的小字才是宝藏。法布尔抱怨蚂蚁偷他蜂蜜时,气鼓鼓地画了个被戳破的蜂巢;记录蜘蛛织网失败17次后,居然在旁边补了句:"我的领结也总是系歪。"这些涂鸦让三百年前的科学家突然变成了隔壁家的老爷爷。
现在这本书躺在我床头,书脊上还沾着去年野营时的露水。每次重读,仿佛能听见月光下,法布尔和昆虫们在草地上开音乐会——蟋蟀负责弦乐,蜜蜂担任合唱,而你就坐在观众席第一排,连蚂蚁触须摩擦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写作攻略
1. 推荐书三要素:
特色提炼(文学性科学著作)
内容精选(3-4个典型片段)
阅读体验(五感联动描写)
2. 创意表达法:
将目录比作萤火虫灯会
科学行为艺术化(粪金龟推宝藏)
跨时空场景构建(月光音乐会)
3. 互动设计:
设置悬念(生物老师不知道的秘密)
引发共情(阅读时的牙龈发酸)
留下邀请(观众席第一排)
可替换书目
《西游记》妖怪职场图鉴
《海底两万里》潜艇生活指南
《森林报》四季侦探手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