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

资源简介

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材pp.54~57
1.会认“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准备】
多媒体。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重点句子,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用自学的方式理解生字词,把握课文内容;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课时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雨果曾说过:“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的?它又是怎么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初读课文
一、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加深理解。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说一说)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写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部分(2~4):主要写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第三部分(5):英法联军毁灭了圆明园。
指导书写
重点字:
览:上下结构,上部略扁,下部宽大。
奉:上下结构,横画间距均匀,撇和捺舒展有力。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形容词。
出示:________的圆明园
(举世闻名、诗情画意、宏伟壮观……)
探究新知
一、精读课文,深入领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你对圆明园有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课文。
(1)针对第1自然段。
①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②“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估量”的意思是估计。“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之巨大,没有办法估计。)
③齐读第1自然段,使学生体会到圆明园的珍贵价值和侵略者的可耻。
④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题。)
(2)齐读第2自然段。
①“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全世界都有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是一座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园林。
②“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介绍圆明园的构成和园林的分布情况。
(3)针对第3自然段。
细读第3自然段,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圆明园中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结: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山乡村野。
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的圆明园时,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4)针对第4自然段。
①指生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②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写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③“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④圆明园中的文物如此珍贵,它们究竟有多少价值?
出示资料: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⑤圆明园中的这些价值连城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二、研读课文,了解“毁灭”
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惜的句子。
1.出示: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部分体现了什么?学生读句子,小组交流。(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
2.出示: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思考:圆明园中化为灰烬的是什么?(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
(2)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损失吗?(不,是全世界的损失。)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恨,警醒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通过朗读把握课文内容,懂得了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教学中,教师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