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教案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八
教材pp.114~116
1.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2.能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能把句子排成一段连贯的话,读一读,再抄下来。
4.初步了解欧体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通过对欧体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背诵《观书有感》。
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找书方法。
能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教师准备】
多媒体。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欧阳询的资料。
【教学方法】
在教学“交流平台”时,让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如何找书读,拓宽自己课外阅读的范围;在教学“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时,引导学生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在教学“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句子的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厘清句子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在教学“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观察书法的特点,并能在实际的书写中运用;在教学“日积月累”时,以朗读指导为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将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学习方法】
合作交流法,朗读学习法。
1课时
情景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关于读书的课文,通过学习你们一定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那么,大家平时是如何找书的呢?有哪些方法可以高效地找书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一起来交流交流吧!(板书:语文园地)
探究新知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平时你们会主动找什么书来读?如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
(1)小组内交流,全班分享。
(2)出示:
找书的方法:同学之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去书店“淘书”……
2.出示教材上的交流对话,学生默读对话,总结找书方法。
(1)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总结、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明确。
①读与课文有关的书籍;②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找书读;③找感兴趣的作家的书读;④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3.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与找书方法,除了“交流平台”中介绍的这些方法以外,大家自己分享的方法也很有用,只要有自己的找书方式,多读多看,我们一定能受益匪浅。
二、词句段运用
1.体会比喻修辞,理解运用。
(1)出示教材p.114的句子。
(2)许多人把书比作其他物品,书的价值经过比喻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读一读教材上的三个句子,圈画出这些句子分别把书比作了什么。(长生果,全世界的营养品,朋友和故地。)
(3)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4)学生交流,指生回答,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相机出示答案,全班齐读句子。(阶梯 灯塔 钥匙 高尚的人)
(5)仿照例句,学生自己动笔写一个比喻句。
(6)学生自主分享自己写的句子,教师指导。
2.读懂句子,正确排序。
(1)出示教材p.115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每句话分别在讲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把这些句子排成意思连贯的话。
(3)班级交流,明确顺序,朗读排序完成的新段落。
(4)认真抄写段落,注意写整齐,教师巡视指导。
三、书写提示
1.出示欧阳询的碑帖《九成宫醴泉铭》的局部文字,引导学生说说初步感受。
2.根据交流总结特点,聚焦到部分字,感受细节。
整体上: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结构严谨。
细节上: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
3.选择碑帖的部分内容,试着用硬笔书写,注意排列布局,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4.个别作品展示。
四、日积月累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2.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根据学生朗读,教师重点指导“徘徊、蒙冲、枉费”等词的读音。
4.齐读古诗。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同桌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的意思。
6.通过学生自主发言和指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诗的大意,检查自读的效果。教师相机指导。指导重点词语的意思。
7.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连词成句,明确诗的大意。
《观书有感》(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方塘里的水为何能这样清澈?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其二):昨天夜晚,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它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航行。
8.小组讨论:诗中并无一个“书”字,为何题目叫《观书有感》?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观书”的感受,借助描写事物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的水因有活水注入而清澈的现象,说明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的内容,补充新的知识。只有这样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才会达到新的境界,取得更高的成就。第二首诗借助描写大涨的春江水使巨舰在无人推动的情况下自由航行在水中,说明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9.分享交流:在学习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10.熟读成诵,积累古诗。
作业布置
1.选用相关同步练习。
2.背诵《观书有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找书的方法,知道了如何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以及如何给句子排序,了解了欧阳询楷体的特点,懂得了读书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句子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注重知识的迁移拓展,引导学生在对课外知识的拓展中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同时注重了培养学生从读迁移到写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