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转录”的模拟实验(注:红、绿卡片代表脱氧核苷酸;蓝卡片代表核糖核苷酸: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卡片上的字母代表碱基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复制”三次后形成的含绿卡片的DNA分子有8个生物B.“复制”三次共需98张含字母G的绿卡片C.“转录”模拟实验需10张含字母A的蓝卡片注意事项:D.“转录”形成的mRNA最多含16个密码子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5.下列实验中有关酒精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脂肪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遇酒精由灰绿色变为橙色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D.解离根尖:用体积分数为75%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盐酸等量混合6.某种大鼠的毛色是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让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黑色大鼠与黄色大鼠交配,F1都是灰色大鼠,再让F1自由交配,F2表型及比例如图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榴莲的果肉柔软细腻,口感浓郁,香味独特,让人难以忘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100g个体数A.榴莲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升高有利于其耐受干旱B.亲代黄色大鼠和F2中的黄色大鼠都是杂合子B.榴莲中的蔗糖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它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榴莲中的蔗糖一般需要被水解为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C,F2灰色大鼠基因型和F1灰色大鼠相同的概率为D.榴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水D.F灰色大鼠与米色大鼠交配,后代各毛色大鼠的比例2.受调分泌是指分泌物合成后先储存于分泌囊泡中,细胞接受特定信号分子刺激后,为1:1:1:1灰色黄色黑色米色性状通过信号转导激活磷脂酶C,进而使Ca+顺浓度梯度从内质网进入细胞质基质,Ca27.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目前生产青蒿素有两种途径。途径一:用发根农杆菌与钙调蛋白结合后激活钙调蛋白激酶,活化的钙调蛋白激酶改变细胞骨架结构与功侵染青蒿后产生毛状根,培养毛状根细胞可提取青蒿素。途径二:用青蒿的外植体能,使分泌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并完成胞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培养愈伤组织细胞可提取青蒿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受调分泌过程中细胞接受的特定信号分子和分泌物都是蛋白质A.途径一中若发根农杆菌导入促进青蒿素合成的有关基因,可提高青蒿素产量B.细胞接受特定信号分子刺激前,分泌囊泡被锚定在细胞骨架上B.途径二中进行工厂化生产青蒿素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钙调蛋白改变细胞骨架,使分泌囊泡向细胞膜移动并与之融合释放分泌物C.途径二中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若使用磷脂酶C抑制剂处理,内质网与细胞质基质中Ca+的比值会降低D.上述生产青蒿素的两种途径均利用了植物细胞培养技术3.以下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调控分子),可通过与靶①大部分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直接氧化分解mRNA互补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②人体细胞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内膜A.miRNA的合成需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核糖体上进行③给水稻提供14C0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02→14C3→(14CH0)→14CB.miRNA与靶mRNA的结合区域中,A与T、C与G通过氢键配对④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0中的氢都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C.若miRNA抑制靶mRNA的翻译,可能是阻碍了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⑤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D.miRNA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体现了R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⑥依据吸收光谱的差异对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9.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在一种特制的试验箱中进行。在箱内放入一只大鼠并设置一杠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杆,大鼠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偶然压到杠杆时,一些食物掉进箱子,大鼠可以4.某同学用了48张红卡片(其中有10张卡片含字母A)为材料制作了一个双链DNA进食。大鼠多次得到食物后,按压杠杆的行为会增加。这个实验与巴甫洛夫的铃声分子的模型,并以此为“模板”,再以其他颜色卡片为材料进行“DNA复制”及引起狗分泌唾液实验一样经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