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学无止境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学无止境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盲不仅仅指“不识字的人”,可能有人因为对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成为新的文盲。不会使用外语、计算机的人,都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文盲标准分为三类:
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
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的人;
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性文盲”,他们虽然受过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文盲般贫乏,在现代信息社会生存相当困难。
“文盲”定义的变化
不识字的人 不会学习的人
6.1 学无止境
PART 1.
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中考为什么是人生的第一考?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分岔口。
中考是人生的第一个分岔口,不同的人生选择,你走的道路就会不一样,因此中考的重要性需要我们重视!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毕业季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下的学习?
(1)高度重视学习,坦然面对压力。
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P67·小清的感受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产生学习压力的客观原因及心理准备
1.九年级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
2.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出谋划策
你有什么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缓解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
1
转移注意力
2
保持身体放松
3
自我暗示
4
保持适度紧张
5
向老师倾诉,
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知识拓展:压力的双重影响
消极影响:
1.没有压力:失去动力,停滞不前;
2.过度压力:焦虑增加,效率降低,不利于身心发展。
积极影响:
适度压力:激发干劲和潜能,表现更积极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
知识回顾: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
从个人角度来讲,只有受教育,才能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使我们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再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从国家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1.毕业季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下的学习?
(1)高度重视学习,坦然面对压力。
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1.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周恩来的修养要则
PART 2.
在 实 践 中 学 习
2.在实践中学习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应澄清下列认识:
1.学校是学习的重要场所,但并不是唯一。学习还发生在实践中,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是学习的舞台。
2.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错失良机。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单凭曾经取得的“学历”、“证书”不会获得长远的发展。
2.在实践中学习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错失良机。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2.在实践中学习
2020年2月13日,宣城市先锋网刊登了一篇《泾县:抗击疫情 琴溪“巾帼”勇担当》的文章。
文章提到:琴溪镇旵山村有这样一些女同志,为防控疫情,或带病上岗跑宣传,或主动报名当志愿,或送真情慰问到卡口,或母子抗疫齐上阵,她们不仅勤劳,什么吃苦的活都能干,在这次抗击疫情行动中更彰显了巾帼大爱,方便村民,奉献自己。柏有荣的儿子叫郑皖生,在妈妈的影响带动下,他也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在母亲的支持、指导下,他通过微信和电话,不厌其烦地联系村民、了解情况、宣传政策、答疑解惑……母亲柏有荣,就是郑皖生最好的榜样;在小家和大爱面前,他学会了成长和担当。
志愿服务的过程,让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2.在实践中学习
2、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2.在实践中学习
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2.在实践中学习
2.在实践中学习
3、怎样在实践中学习?
(1)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2.在实践中学习
部分学生的大学生活:
考上大学,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2.在实践中学习
78岁农民上大学 终身学习丰富人生
2.在实践中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原因:
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
在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2.在实践中学习
终身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学习
终身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