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荟萃】07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真题荟萃】07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高考政治全国真题分类汇编:07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单选题
1.(2025·甘肃·高考真题)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我们支配自己和外部自然”。下列活动与恩格斯所言自由相符的是( )
①印度早期哲学流派认为人的内心独立于宇宙法则
②美国凯巴伯森林积极消灭狼群保护鹿群繁衍生息
③法国汽车公司根据风阻系数制造节能型车体外壳
④中国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背采样并顺利返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解析】恩格斯强调自由不是幻想摆脱自然规律,而是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即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印度早期哲学流派认为人的内心独立于宇宙法则。这是一种将人的内心与宇宙法则(即客观规律)割裂开来的观点,违背了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要求,①不符合题意。
②:美国凯伯尔森林积极消灭狼群保护鹿群繁衍生息。这种做法违背了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狼群和鹿群在生态系统中相互制约,消灭狼群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是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规律,②排除。
③:法国汽车公司根据风阻系数制造节能型车体外壳。风阻系数是汽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客观规律,汽车公司认识到这一规律,并利用它制造节能型车体外壳,实现节能的目的,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正确。
④:中国嫦娥五号完成人类第一次月球采样并顺利返回 。这是中国航天工作者在认识天体运行等相关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目标,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2025·湖南·高考真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17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2023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为57%。我国超重肥胖呈“总体上升、年轻化”趋势。以下选项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
①肥胖症显著加重了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
②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导致“压力性肥胖”
③1982年,我国7-17岁青少年儿童肥胖率仅为0.2%
④研究预测,若不干预,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70.5%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社会保障的内容
【解析】题干论断是我国超重肥胖呈“总体上升、年轻化”趋势,需要找到能支持这一论断的选项。
①:肥胖症显著加重了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该选项说的是肥胖症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并没有提及肥胖率是否上升以及年轻化的问题,与论点话题不相关,不能支持论断,排除①。
②:“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导致‘压力性肥胖’”,该阐述在材料中没有涉及,也无法支持我国超重肥胖呈“总体上升、年轻化”趋势的论断,②排除。
③:1982年,我国7-17岁青少年儿童肥胖率仅为0.2%。现在6-17岁青少年儿童有一定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大幅提升,能够体现出青少年儿童肥胖率在上升,进而支持了超重肥胖“年轻化”趋势这一论断,③符合题意。
④:研究预测,若不干预,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70.5%,这能支持超重肥胖“总体上升”趋势这一诊断,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2025·云南·高考真题)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以来,医疗机构、健身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响应。人们通过医学干预、体育运动等方式掀起了体重管理的热潮。根据材料,体重管理( )
①效果取决于人们对各种方式的选择
②与体育运动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与医学干预之间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受医学干预和体育运动发展的主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①:体重管理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对各种方式的选择会影响体重管理,但效果“取决于”人们对各种方式选择的说法过于绝对,①说法错误。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体育运动通过消耗能量影响体重,这种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②说法正确。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体重管理与医学干预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人们运用医学知识、技术等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③说法正确。
④:体重管理受医学干预和体育运动的影响,但不是受其主导,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2025·江苏·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漫画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最接近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C.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答案】D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解析】漫画中文字“花怕啥?怕懒人,更怕勤快人”,意思是过度勤快对花的生长也不利,这体现了做事情要把握好“度”,遵循客观规律,若违背规律,即使出于好意(如过于勤快地照顾花 )也可能适得其反。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强调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突出的是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与漫画中把握“度”、遵循客观规律的哲理不符,A错误。
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意思是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能知道其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体现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联系的观点,B错误。
C:“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说的是善于下棋的人注重整个局势,不善于下棋的人只看到单个棋子的得失,强调的是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C错误。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违背农时进行耕种,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强调了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漫画中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过度勤快违背花生长规律 )的哲理相同,D正确。
故本题选D。
5.(2025·湖南·高考真题)古桥如诗,现代桥梁如画,古今辉映。从石板小桥流水潺潺,到钢铁长虹横卧云空,再到友谊的桥梁连接人心,站在一座座“桥”上,可以看见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看见一个以创新之力真诚拥抱世界的中国。这体现了( )
①石板小桥与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②“桥”是窗口,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联系
③古桥矗立在历史深处,属于发展历程中的旧事物
④古今之桥是实践活动创造的带有人的精神意象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解析】①:从石板小桥再到友谊的桥梁,都是“桥”,石板小桥与桥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①错误。
③:古桥矗立在历史深处,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并不是发展历程中的旧事物,③错误。
②④:站在一座座“桥”上,可以看见一个以创新之力真诚拥抱世界的中国,体现了“桥”是窗口,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联系;古桥如诗,现代桥梁如画,古今之桥是实践活动创造的带有人的精神意象的事物,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6.(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某市计划从遗址遗迹中遴选具有代表性的纪念场所,通过内涵挖掘、优化陈列和数字传播等方式,讲好中国抗战故事。以下具体做法中最能体现矛盾问题精髓的是( )
A.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升级原有体验服务项目 B.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制作相应讲解应用软件
C.以抗战精神为统领,深挖抗战遗址中的故事 D.分类整理抗战文物,合理规划展馆陈列布局
【答案】C
【知识点】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解析】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以抗战精神为统领,深挖抗战遗址中的故事”,抗战精神指的是普遍性(共性),抗战遗址中的故事是特殊性(个性),该选项突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符合题意。
A:“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升级原有体验服务项目”,该做法主要侧重于利用数字技术这一手段来改进体验服务,没有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只是在服务方式上的改进,不涉及共性与个性的结合,A不合题意。
B:“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制作相应讲解应用软件”,这里“不同参观群体”“相应讲解应用软件”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群体有不同特点,没有涉及普遍性,B不合题意。
D:“分类整理抗战文物,合理规划展馆陈列布局”,此做法重点在于对文物的分类整理和展馆布局规划,主要强调优化布局,没有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2025·浙江·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与漫画《协调好动力与压力,遇事就能伸缩自如》(作者:张鹏飞)的寓意最符合的是( )
A.物生有两,无独有偶 B.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C.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D.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答案】B
【知识点】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联系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
【解析】《协调好动力与压力,遇事就能伸缩自如》,漫画的寓意是指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过分追求动力带来的快速前进,也不被压力所压垮,保持一种适度与和谐的状态。
A: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往往成对出现,没有孤立存在的,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不符合漫画寓意,A排除。
B:这句话强调的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中庸之道,以达到和谐的状态,符合漫画寓意,B正确。
C: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逆境到了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符合漫画寓意,C排除。
D:这句话的意思是面临困境时就要想办法改变,遇到困难时要寻求解决之道,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符合漫画寓意,D排除。
故本题选B。
二、材料分析题
8.(2025·河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当前,我国各地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活经验。
一城宋韵半城水 梦华飘溢伴汴京
河南·开封
以宋文化闻名于世的开封,着眼古城保护,统筹考虑群众居住、经营、交通环境的综合改善,打造古城墙生态旅游带、水系文化带、历史文化街区风光带,让人们在“一墙风采”中赏千年繁华,在“桨声摇灯影”中品宋风宋韵;打造宋文化IP,将宋绣、宋戏等宋“潮”文化元素融入寻常街巷,建造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描绘出“以古闻名、以新出彩”的新时代“清明上河图”。
古城烟雨锁姑苏 小巷烟火百态生
江苏·苏州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苏州市姑苏区积极推进老旧街巷改造,采用“一宅一方案”,恢复古色古香的苏式建筑景观,还原苏式古宅“风叩门环、蕉窗听雨”的意境;发布“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吸引社会力量,活化利用闲置老宅,建成“金融街坊”,发展“院落经济”,让古旧宅屋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打造出一座“活态的古城”。
黛瓦黄墙倚翠壁 木桥清溪绕农家
福建·屏南
拥有大量古韵绵长老村落的屏南县,为解决人员外流、老屋荒废的“空心化”问题,全面推行“老屋认租”模式,引入“新村民”,打造新型文化艺术空间,将曾经的“破木屋”变成一个个文化“黄金屋”;举办戏曲节、开酒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推动“文创+品牌农业”融合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追寻“诗与远方”。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案】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各地在保护传承中充分尊重了不同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方式、新途径。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开封、苏州、屏南等地在尊重自身历史文化遗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一系列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富有创新性的举措,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原理及方法论
【分析】背景素材:各地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考点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运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从各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开封以宋文化闻名,就着眼古城保护,打造与宋文化相关的旅游带、文化 IP 等;苏州作为吴文化重要发源地,推进老旧街巷改造时采用 “一宅一方案”,还原苏式古宅意境;屏南县拥有大量古韵绵长老村落,针对人员外流、老屋荒废问题,推行 “老屋认租” 模式等;→可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说明各地在保护传承中充分尊重了不同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有效信息②:开封打造宋文化 IP,将宋绣、宋戏等文化元素融入街巷,建造主题公园;苏州发布 “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吸引社会力量活化利用闲置老宅;屏南县举办戏曲节、开酒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推动 “文创 + 品牌农业” 融合发展等→可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说明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方式、新途径。
有效信息③:开封、苏州、屏南等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做法→可从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角度说明开封、苏州、屏南等地在尊重自身历史文化遗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9.(2025·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我国有14亿人口,大大小小的事都打官司,那必然不堪重负!”我国从诉讼产生的源头——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
防线一:纠纷防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减少分配不公,机会不公等问题的存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预防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产生。 防线二:前端化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纠纷成为诉讼案件之前采取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进一步发展。 防线三:关口把控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群众协商调解,尽可能在诉前采用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的。
【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群众协商调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纠纷与诉讼增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在纠纷成为诉讼案件之前采取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进一步发展。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构筑不同的防线。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纠纷防范防线侧重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分配不公等问题,从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从源头上预防矛盾产生。
⑤系统优化要求用综合思维方式认事物,统筹各要素,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三道防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衔接的有机系统,通过统筹“防一化一控”三个环节,形成完整链条,体现了用系统观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
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主体是我国,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从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群众协商调解→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联系观的角度分析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有效信息②:在纠纷成为诉讼案件之前采取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进一步发展→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发展观角度分析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防微杜渐,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有效信息③: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构筑纠纷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等三条不同的防线→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矛盾观的角度分析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效信息④:纠纷防范防线侧重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分配不公等问题,从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从源头上预防矛盾产生→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矛盾观角度分析说明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有效信息⑤:我国从诉讼产生的源头——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可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三道防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衔接的有机系统,通过统“防一化一控三个环节,形成完整链条,体现了用系统观念提升社会只效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高考政治全国真题分类汇编:07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一、单选题
1.(2025·甘肃·高考真题)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我们支配自己和外部自然”。下列活动与恩格斯所言自由相符的是( )
①印度早期哲学流派认为人的内心独立于宇宙法则
②美国凯巴伯森林积极消灭狼群保护鹿群繁衍生息
③法国汽车公司根据风阻系数制造节能型车体外壳
④中国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背采样并顺利返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湖南·高考真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成年人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17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2023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为57%。我国超重肥胖呈“总体上升、年轻化”趋势。以下选项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
①肥胖症显著加重了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
②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导致“压力性肥胖”
③1982年,我国7-17岁青少年儿童肥胖率仅为0.2%
④研究预测,若不干预,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70.5%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云南·高考真题)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以来,医疗机构、健身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纷纷响应。人们通过医学干预、体育运动等方式掀起了体重管理的热潮。根据材料,体重管理( )
①效果取决于人们对各种方式的选择
②与体育运动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与医学干预之间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受医学干预和体育运动发展的主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5·江苏·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漫画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最接近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C.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5.(2025·湖南·高考真题)古桥如诗,现代桥梁如画,古今辉映。从石板小桥流水潺潺,到钢铁长虹横卧云空,再到友谊的桥梁连接人心,站在一座座“桥”上,可以看见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看见一个以创新之力真诚拥抱世界的中国。这体现了( )
①石板小桥与桥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②“桥”是窗口,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联系
③古桥矗立在历史深处,属于发展历程中的旧事物
④古今之桥是实践活动创造的带有人的精神意象的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某市计划从遗址遗迹中遴选具有代表性的纪念场所,通过内涵挖掘、优化陈列和数字传播等方式,讲好中国抗战故事。以下具体做法中最能体现矛盾问题精髓的是( )
A.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升级原有体验服务项目 B.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制作相应讲解应用软件
C.以抗战精神为统领,深挖抗战遗址中的故事 D.分类整理抗战文物,合理规划展馆陈列布局
7.(2025·浙江·高考真题)下列选项与漫画《协调好动力与压力,遇事就能伸缩自如》(作者:张鹏飞)的寓意最符合的是( )
A.物生有两,无独有偶 B.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C.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D.穷则思变,困则谋通
二、材料分析题
8.(2025·河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当前,我国各地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活经验。
一城宋韵半城水 梦华飘溢伴汴京
河南·开封
以宋文化闻名于世的开封,着眼古城保护,统筹考虑群众居住、经营、交通环境的综合改善,打造古城墙生态旅游带、水系文化带、历史文化街区风光带,让人们在“一墙风采”中赏千年繁华,在“桨声摇灯影”中品宋风宋韵;打造宋文化IP,将宋绣、宋戏等宋“潮”文化元素融入寻常街巷,建造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描绘出“以古闻名、以新出彩”的新时代“清明上河图”。
古城烟雨锁姑苏 小巷烟火百态生
江苏·苏州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苏州市姑苏区积极推进老旧街巷改造,采用“一宅一方案”,恢复古色古香的苏式建筑景观,还原苏式古宅“风叩门环、蕉窗听雨”的意境;发布“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吸引社会力量,活化利用闲置老宅,建成“金融街坊”,发展“院落经济”,让古旧宅屋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打造出一座“活态的古城”。
黛瓦黄墙倚翠壁 木桥清溪绕农家
福建·屏南
拥有大量古韵绵长老村落的屏南县,为解决人员外流、老屋荒废的“空心化”问题,全面推行“老屋认租”模式,引入“新村民”,打造新型文化艺术空间,将曾经的“破木屋”变成一个个文化“黄金屋”;举办戏曲节、开酒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推动“文创+品牌农业”融合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追寻“诗与远方”。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2025·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我国有14亿人口,大大小小的事都打官司,那必然不堪重负!”我国从诉讼产生的源头——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
防线一:纠纷防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减少分配不公,机会不公等问题的存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预防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产生。 防线二:前端化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纠纷成为诉讼案件之前采取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进一步发展。 防线三:关口把控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群众协商调解,尽可能在诉前采用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的。
《2025年7月25日高中政治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D C D C C B
1.D
【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解析】恩格斯强调自由不是幻想摆脱自然规律,而是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即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印度早期哲学流派认为人的内心独立于宇宙法则。这是一种将人的内心与宇宙法则(即客观规律)割裂开来的观点,违背了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要求,①不符合题意。
②:美国凯伯尔森林积极消灭狼群保护鹿群繁衍生息。这种做法违背了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狼群和鹿群在生态系统中相互制约,消灭狼群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是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规律,②排除。
③:法国汽车公司根据风阻系数制造节能型车体外壳。风阻系数是汽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客观规律,汽车公司认识到这一规律,并利用它制造节能型车体外壳,实现节能的目的,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正确。
④:中国嫦娥五号完成人类第一次月球采样并顺利返回 。这是中国航天工作者在认识天体运行等相关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目标,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D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社会保障的内容
【解析】题干论断是我国超重肥胖呈“总体上升、年轻化”趋势,需要找到能支持这一论断的选项。
①:肥胖症显著加重了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该选项说的是肥胖症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并没有提及肥胖率是否上升以及年轻化的问题,与论点话题不相关,不能支持论断,排除①。
②:“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导致‘压力性肥胖’”,该阐述在材料中没有涉及,也无法支持我国超重肥胖呈“总体上升、年轻化”趋势的论断,②排除。
③:1982年,我国7-17岁青少年儿童肥胖率仅为0.2%。现在6-17岁青少年儿童有一定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大幅提升,能够体现出青少年儿童肥胖率在上升,进而支持了超重肥胖“年轻化”趋势这一论断,③符合题意。
④:研究预测,若不干预,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可达70.5%,这能支持超重肥胖“总体上升”趋势这一诊断,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C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
【解析】①:体重管理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们对各种方式的选择会影响体重管理,但效果“取决于”人们对各种方式选择的说法过于绝对,①说法错误。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体育运动通过消耗能量影响体重,这种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②说法正确。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体重管理与医学干预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人们运用医学知识、技术等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③说法正确。
④:体重管理受医学干预和体育运动的影响,但不是受其主导,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D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解析】漫画中文字“花怕啥?怕懒人,更怕勤快人”,意思是过度勤快对花的生长也不利,这体现了做事情要把握好“度”,遵循客观规律,若违背规律,即使出于好意(如过于勤快地照顾花 )也可能适得其反。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强调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突出的是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与漫画中把握“度”、遵循客观规律的哲理不符,A错误。
B:“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意思是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能知道其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体现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联系的观点,B错误。
C:“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说的是善于下棋的人注重整个局势,不善于下棋的人只看到单个棋子的得失,强调的是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C错误。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违背农时进行耕种,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强调了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漫画中做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过度勤快违背花生长规律 )的哲理相同,D正确。
故本题选D。
5.C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解析】①:从石板小桥再到友谊的桥梁,都是“桥”,石板小桥与桥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①错误。
③:古桥矗立在历史深处,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并不是发展历程中的旧事物,③错误。
②④:站在一座座“桥”上,可以看见一个以创新之力真诚拥抱世界的中国,体现了“桥”是窗口,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联系;古桥如诗,现代桥梁如画,古今之桥是实践活动创造的带有人的精神意象的事物,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6.C
【知识点】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解析】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以抗战精神为统领,深挖抗战遗址中的故事”,抗战精神指的是普遍性(共性),抗战遗址中的故事是特殊性(个性),该选项突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符合题意。
A:“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升级原有体验服务项目”,该做法主要侧重于利用数字技术这一手段来改进体验服务,没有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只是在服务方式上的改进,不涉及共性与个性的结合,A不合题意。
B:“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制作相应讲解应用软件”,这里“不同参观群体”“相应讲解应用软件”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群体有不同特点,没有涉及普遍性,B不合题意。
D:“分类整理抗战文物,合理规划展馆陈列布局”,此做法重点在于对文物的分类整理和展馆布局规划,主要强调优化布局,没有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B
【知识点】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联系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
【解析】《协调好动力与压力,遇事就能伸缩自如》,漫画的寓意是指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过分追求动力带来的快速前进,也不被压力所压垮,保持一种适度与和谐的状态。
A: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往往成对出现,没有孤立存在的,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不符合漫画寓意,A排除。
B:这句话强调的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中庸之道,以达到和谐的状态,符合漫画寓意,B正确。
C: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逆境到了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符合漫画寓意,C排除。
D:这句话的意思是面临困境时就要想办法改变,遇到困难时要寻求解决之道,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符合漫画寓意,D排除。
故本题选B。
8.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各地在保护传承中充分尊重了不同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方式、新途径。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开封、苏州、屏南等地在尊重自身历史文化遗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一系列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富有创新性的举措,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原理及方法论
【分析】背景素材:各地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考点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运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从各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开封以宋文化闻名,就着眼古城保护,打造与宋文化相关的旅游带、文化 IP 等;苏州作为吴文化重要发源地,推进老旧街巷改造时采用 “一宅一方案”,还原苏式古宅意境;屏南县拥有大量古韵绵长老村落,针对人员外流、老屋荒废问题,推行 “老屋认租” 模式等;→可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说明各地在保护传承中充分尊重了不同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有效信息②:开封打造宋文化 IP,将宋绣、宋戏等文化元素融入街巷,建造主题公园;苏州发布 “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吸引社会力量活化利用闲置老宅;屏南县举办戏曲节、开酒节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推动 “文创 + 品牌农业” 融合发展等→可从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说明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方式、新途径。
有效信息③:开封、苏州、屏南等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做法→可从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角度说明开封、苏州、屏南等地在尊重自身历史文化遗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传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9.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群众协商调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纠纷与诉讼增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在纠纷成为诉讼案件之前采取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进一步发展。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构筑不同的防线。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纠纷防范防线侧重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分配不公等问题,从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从源头上预防矛盾产生。
⑤系统优化要求用综合思维方式认事物,统筹各要素,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三道防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衔接的有机系统,通过统筹“防一化一控”三个环节,形成完整链条,体现了用系统观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
考点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主体是我国,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从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群众协商调解→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联系观的角度分析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有效信息②:在纠纷成为诉讼案件之前采取措施,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纠纷进一步发展→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发展观角度分析说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防微杜渐,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有效信息③: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构筑纠纷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等三条不同的防线→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矛盾观的角度分析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效信息④:纠纷防范防线侧重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减少分配不公等问题,从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从源头上预防矛盾产生→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从矛盾观角度分析说明要抓住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有效信息⑤:我国从诉讼产生的源头——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着手,构筑三道防线,减少诉讼增量。→可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三道防线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衔接的有机系统,通过统“防一化一控三个环节,形成完整链条,体现了用系统观念提升社会只效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