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枣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衡水市枣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枣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有关遗传学概念与遗传学的研究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之一
B.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
C.基因型为AAaa、XaY、BB的个体不都是纯合子
D.两纯合子的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两种表型
2.豌豆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分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下图表示不同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型及比例,关于三组亲本杂交组合的推测,正确的是( )
A.①AaBb×AaBb②AaBb×AaBb③AaBb×AABb
B.①AaBb×aaBb②AaBb×AaBb③AaBb×AABb
C.①AaBb×aaBb②AaBb×Aabb③AABb×AaBb
D.①AaBb×aabb②Aabb×AaBb③AaBb×AABb
3.在观察马蛔虫减数分裂永久装片前,某同学在草稿纸上预先绘制了可能观察到的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的图像并标上相应的基因,其中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某种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3种
B.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5种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该羊群体中基因型有7种
D.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与黑毛公羊交配的后代均为黑毛
5.野生型果蝇存在以下隐性突变的类型,相关基因及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和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图中两条染色体上所示的基因均属于非等位基因
C.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与基因不会位于细胞的同一极
D.果蝇细胞中的所有基因都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6.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
B.摩尔根等人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
7.起始甲硫氨酸(b)和相邻氨基酸(a)形成肽键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上终止密码子可与携带氨基酸的①结合
B.①中部分碱基之间形成了氢键
C.②上结合的核糖体数量与其长度有关
D.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往左
8.下列有关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病毒可在病毒内自主合成逆转录酶
B.正常人体细胞中的RNA来源于过程②和③
C.②与③过程相比,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D.神经细胞中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有①②③
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受自由基攻击、DNA分子修复异常均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B.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减数分裂Ⅰ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原核生物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10.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某克氏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性染色体组成见图。Xg1和Xg2为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导致该患儿染色体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离
B.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离
C.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性染色体不分离
D.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Ⅱ性染色体不分离
11.产前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遗传咨询,了解家族遗传病史,评估胎儿遗传疾病的风险;孕妇血细胞检查,通过检测孕妇血细胞,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羊膜腔穿刺术,通过抽取羊水样本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诊断胎儿染色体是否异常;基因检测,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咨询的步骤中一般包括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再发风险率
B.通过孕妇血细胞检查,可诊断其是否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抽取的羊水样本除了用于染色体分析,还可用于性别确定、序列测定
D.所有遗传病均可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其根本病因
12.将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的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同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正常情况下,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发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b B.Ab C.aaBB D.AaBb
13.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
B.正常人的X、Y染色体形态不同,可以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组中
C.二倍体生物产生的正常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D.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群体间的基因交流可以增强种群的适应能力
B.为适应不同兰花的花距,昆虫产生了不同长度的口器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人的鳃裂和尾的消失为生物进化研究提供了胚胎学上的证据
15.下列生命形式的诞生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都可能增加的是( )
A.狮与虎交配产生狮虎兽
B.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的形成
C.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D.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高产抗病小麦
16.如图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形成的含a基因的雄配子50%致死,则经过②产生的后代表型分离比为8∶1
B.②中性状分离比3∶1的出现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AaBb的个体经③产生以上四种配子,两对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D.②中3种基因型和⑤中9种基因型的出现必须满足A对a、B对b完全显性
17.下图是某个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只会发生在细胞B对应的时期
C.细胞C中有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D.该动物是雌性,细胞D的名称是第一极体
18.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腹部羽毛颜色的遗传和性别相关,等位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
B.若需判断白色、灰色的显隐性,需进一步做杂交实验
C.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白色鸽子占比为1/2
D.若用纯合白色雄鸽与纯合灰色雌鸽交配,F1雌雄均为白色
19.用含35S、31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子代噬菌体含S、P元素的情况是(  )
A.全部含32S,全部含31P和32P
B.全部含35S,全部含31P和32P
C.全部含32S,部分含有31P和32P
D.全部含35S,部分含有32P和31P
20.表观遗传有 DNA 甲基化、染色体失活、非编码核糖核酸(RNA)调控等形式。表观遗传的异常修饰,可影响细胞的发育、转化、凋亡,可促进肿瘤发展。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甲基化会改变 DNA 的碱基序列,具有可遗传性
B.DNA 甲基化修饰通常发生在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上
C.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D.表观遗传现象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体细胞不会出现
21.由于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酶 X 变为酶 Y。下表显示,酶 Y 与酶 X 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酶 Y 活性/酶 X 活性 100% 50% 10% 150%
酶 Y 氨基酸数目/酶 X 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 1 大于 1
A.状况①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状况②可能与氨基酸的种类改变有关
C.状况③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
D.状况④翻译的肽链变短
22.细胞癌变既与自身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有关,也与病毒癌基因有关。病毒癌基因是存在于致癌DNA病毒和一部分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易患宫颈癌与该病毒携带着病毒癌基因有关
B.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普遍存在于能进行正常生长和增殖的细胞中
C.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活性减弱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周期缩短
D.核糖体在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的数量明显不同,其功能也存在显著差异
23.如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不考虑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Ⅰ-2、Ⅱ-4必定为杂合子
B.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正常个体必定为杂合子
C.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患者不一定为杂合子
D.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只需要将Ⅱ-2和Ⅱ-5改为患者即可
24.抗生素纸片扩散法是指将浸有抗生素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在纸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过夜培养后形成一个抑菌圈。利用该方法观察某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可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可以通过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B.抗生素使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这是细菌适应抗生素的结果
C.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继续培养,连续选择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小
D.在本实验条件下,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对人类而言是不利变异
25.研究人员研究A~E五个不同的物种,推测它们是种群A迁徙到甲、乙两个海岛上,经过长期演化形成,演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A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
B.物种A 在甲、乙两个海岛上产生不同的新物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研究人员做出推断的依据可能是对DNA 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差异的比较
D.D和E迁移到一起共同生活时,它们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二、多选题
26.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用模型来替代研究对象的实验。比如“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验一)中用小桶甲和乙分别代表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用不同颜色的彩球代表D、d雌雄配子;“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模拟实验(实验二)中可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模型,细绳代表纺锤丝。下列实验中模拟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可用绿豆和黄豆代替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模拟D和d配子
B.向实验一甲、乙桶内再添加代表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彩球可以模拟自由组合
C.实验二中牵拉细绳使橡皮泥分开,可模拟纺锤丝牵引使着丝粒分裂
D.实验二还可以模拟减数分裂Ⅰ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27.烷化剂将烷基基团引入某基因中的一个鸟嘌呤上,DNA复制时,烷化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导致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2次复制结束后,首次出现G—C被替换为A—T的DNA
B.3次复制后,子代DNA中G—C被替换为A—T的DNA占1/2
C.与突变前相比,突变后基因中的嘌呤碱基总数未发生改变
D.与突变前相比,突变后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发生改变
28.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能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原因是基因1结构异常导致不能合成酪氨酸酶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
D.过程①②③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过程
29.研究者通过对豌豆的红花品系诱变处理,培育了甲、乙、丙三个稳定遗传的单基因白花突变品系。为探究三个品系之间是同一个基因突变,还是不同基因突变形成,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品系甲×品系乙→子代全为白花
品系乙×品系丙→子代全为红花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品系甲与品系乙为同一个基因突变
B.品系乙与品系丙分别为不同基因突变
C.品系甲与品系丙也为同一基因突变
D.品系甲、乙、丙的突变基因都不相同
30.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Ⅰ时间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6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Aa个体在Ⅰ、Ⅲ时间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在Ⅱ、Ⅲ时间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三、实验题
31.果蝇(2= 8)是遗传学的优良实验材料,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红眼和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对雌、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下表中的F1表型和数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性别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雄蝇 154 151 52 50
雌蝇 301 0 102 0
(1)雄果蝇体内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所处时期是 。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中的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红眼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灰身红眼雄果蝇占 。
(3)果蝇的长翅(V)和残翅(v)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为进一步确定翅形基因与体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对基因型为EeVv(不考虑互换)的果蝇进行测交,并统计F1表型及比例。
请预测结果:
①若F1表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符合图a情况;
②若F1表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符合图b情况;
③若F1中灰身残翅∶黑身长翅=1∶1,则说明符合图c情况,请在图c中标出基因的位置 。
四、解答题
32.科学家们“解析DNA的优美螺旋,验证DNA的精巧复制,测读ATGC的生命长卷”,在不断的争论中开展合作探究,揭秘了基因的化学本质。图1是某链状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用于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该DNA分子两条链的双螺旋结构中⑧的名称为 ,该链状DNA分子热稳定性与结构 (填序号)含量有关。
(2)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现欲搭建含1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模型,其中G/C为70对,则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之间需要连接物的总数为 ;在该模型中,若一条链中A的比例为25%,则另一条链中A的比例是 。
(3)若以搭建的该模型DNA分子进行复制,则第2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个。假定该DNA分子只含14N时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时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14N的一个该DNA分子放在只含15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每个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4)基因是DNA中特殊的一段,“特殊的一段”指的是 。生物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中,图2中物种A与物种B的 中(A+T)/(G+C)的比值通常情况下 (填“相同”或“不相同”)。据图分析,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 ,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33.科学家研究两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大肠杆菌分为三组,A组加入抗生素X(抑制解旋酶),B组加入抗生素Y(抑制RNA聚合酶),C组为对照组。通过实时监测发现,在A组加入抗生素后10分钟,DNA复制速率从1 000核苷酸/秒降至0,细胞停止分裂;在B组加入抗生素后5分钟,mRNA合成量下降为0,20分钟后蛋白质合成完全停止;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生长,DNA复制速率稳定在1 000核苷酸/秒,mRNA和蛋白质合成持续进行。如图为大肠杆菌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抗生素X可抑制图中过程 (填序号),该过程中需要的酶是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 。
(2)若图中乙链某段的序列为5'-ATGCCG-3',则物质a对应区段序列为 (用5'→3'表示)。实验中B组蛋白质合成停止的时间滞后于mRNA合成停止的时间,其可能原因是 。
(3)若图示大肠杆菌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这个碱基对的替换情况是 (碱基对由“A//T”表示)。
(4)科学家分析认为抗生素Y除了能阻断大肠杆菌的转录过程,可能还阻断大肠杆菌tRNA的功能,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对该假设进行探究,请完善实验过程。
①实验基本思路:设置甲、乙两组实验,进行体外模拟大肠杆菌的翻译过程。甲组加入不经抗生素Y处理的各种tRNA,乙组加入 ,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实验中蛋白质的生成量。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若 ,则抗生素Y不能阻断大肠杆菌tRNA的功能;若 ,则抗生素Y能阻断大肠杆菌tRNA的功能。
34.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几种方案,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用的“γ射线”属于 诱变因子,应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答两点即可)等特点。
(2)若过程①处理并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经基因检测是由于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经过程②一代自交、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1/3,则经过第二代自交并筛选获得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 。该过程中耐盐基因的频率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通过过程③可得到稳定遗传的耐盐植株,此育种方式称为 。其中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表现出 的特点,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一般是 ,原理是 。
(4)互花米草是我们常见的耐盐植物,在南通沿海滩涂大量分布。有人尝试利用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获得耐盐水稻,但很难成功,这是因为互花米草与水稻之间存在着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B D A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B B C A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B A ABC ACD BC AB AD
31.(1)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 EeXRXr、EeXRY 1/4
(3) 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 1:1 灰身长翅:黑身残翅=1:1
32.(1)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④
(2) 400 5%
(3) 60 (a+3b)/4
(4)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碱基的排列顺序 DNA 不相同 越多
33.(1) ① 解旋酶、DNA聚合酶 拟核
(2) 5′-AUGCCG-3' 已合成的mRNA仍可继续翻译
(3)A//T替换为G//C
(4) 等量经过抗生素Y处理后的各种tRNA 甲、乙两组中蛋白质的生成量相等 乙组蛋白质的生成量少于甲组蛋白质的生成量
34.(1) 物理 细胞分裂旺盛,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不定向、突变频率低、一般是有害的
(2) 3/5 上升
(3) 单倍体育种 植株矮小、高度不育 有丝分裂的前期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生殖隔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