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目标】: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作用【知识要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3)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的形成为例1、影响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一)成土母质与土壤1.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称为成土母质。2.成土母质和土壤有何区别和联系?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物理性状母质颗粒粗细→土壤质地粗细残积、坡积物上的母质→土壤石块多洪积、冲积物上的母质→土壤有明显的分层(二)气候与土壤1.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在分解有机质,是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2.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逐渐增厚。(三)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低于草原土壤。(四)地形与土壤地势---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坡度----陡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地表输送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平地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坡向---阳坡蒸发量大,水分条件比阴坡差;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小结:在土壤形成的各种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五)人类活动与土壤积极影响:人类活动培育的高产、稳产土壤:南方水稻土、北方黑垆土消极影响:导致土壤退化,例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土壤污染等。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意义: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2.二者的关系【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某一要素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都会变化B.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是不变的C.地质作用和气候可以相互影响D.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2.我国南方平原地区由于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是( )A..水稻土B.黑垆土C.红黄壤 D.砖红壤3.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4.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B.地表径流减少、水源缺乏C.土壤趋于贫瘠化D.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A..生物B.地形C.岩石D.气候6.下列哪种行为不会造成土壤的退化( )A..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修筑梯田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毁林种粮C.秸秆焚烧后,灰烬还田D.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退牧还耕7.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指( )A..全球环境力求保持协调一致B.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C.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D.自然状况相同的若干区域8.人们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9、读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⑴读甲图: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从BA.的过程中,受护坡林的阻截,径流量如何变化_________,含沙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这说明了护坡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⑵读乙图:含有大量沙尘的风从C到D的过程中,受林带的影响,风力如何变化___________,沙尘的含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_。该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10.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具体分析我国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参考答案:1.B2.A.3.A.4.C5.A.6.C7.C8.A.9.(1)变小变少涵养水源拦截泥沙(2)变小变少防风固沙10.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遥远,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且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力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第五章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