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线虫精子在受精前,其线粒体可正常为精子运动提供所需的能量,而受精后不久精子就开启它自身的线粒体DNA“自杀”过程。线虫精子线粒体中表达一种核酸内切酶G这种核酸内切酶G除了能摧毁它自身的线粒体DNA外,还能降解线粒体的内膜,且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核酸内切酶G在受精前表达则会导致受精过程异常B.线虫父本线粒体中的DNA不会传递给后代C.受精后,线虫精子线粒体能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过程D.线虫雄性精子的这种“自杀”现象是长期进化的结果2.绿色植物为地球的良好生态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光合作用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图示为影响光合作用的相关因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8:00~10:00光合速率增强主要是因为环境温度不断升高B.由图1可知,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C.图2中强光条件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的两侧,有利于叶肉细胞更充分地吸收光能D.由图2推测,光照强度可能通过CHUP1蛋白来影响叶绿体的移动定位3.“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分化中丢失了大量的基因B.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C.“细胞核重编程”和干细胞的再分化均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关D.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带来希望4.下列关于教材中“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脂肪”“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检测中加入0.1g/mL的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需在染色前加入C.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不同色素带的移动速率不同D.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的快慢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5.某小组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面积为6hm2湖泊中草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捞了30条草鱼并标记,第二次换用小网眼渔网捕捞到40条鲤鱼和60条草鱼,其中共有80条鱼未标记。下列相关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标记的个体必须是成年个体B.若第二次换用大网眼渔网捕捞,则所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值偏大C.若第一次标记的草鱼在重捕前有6只死亡,则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12条/hm2D.若第二次捕捞时引起鱼死亡,则会直接影响估算结果,需重新捕捉计数6.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差别。为了调查群落中物种数的多少,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最小样方面积。如图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及落叶林中样方面积与物种数的关系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小,其最小面积越大B.调查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C.由于小样方不能完全反映群落的物种数,所以样方面积越大越好D.随着样方面积不断加大,样方内物种数会越来越多7.科学家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了AC—DN1P—PI神经介导的高温促进夜间觉醒的调控过程,如图所示。高温使阳离子通道蛋白TrpA1被激活,AC神经元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最终抑制PI神经元兴奋,从而促进夜间觉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高温引起夜间觉醒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B.神经递质CNMa与其受体结合不会使PI神经元发生电位变化C.干扰AC神经元中TrpA1的合成会使高温促进夜晚觉醒的作用减弱D.用药物抑制CNMa的合成和释放,可降低高温环境中的睡眠质量8.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被B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会杀死该B细胞。科学家给小鼠注射大量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结果小鼠不产生相应的抗体,且再注射未标记的抗原X也不发生免疫反应。此时若再给该实验动物注射未标记的抗原Y,动物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上述实验结果能支持的观点是A.每个B细胞表面仅带有一种抗原受体B.机体受抗原X刺激产生的抗体不识别抗原YC.只有标记的抗原才能诱导B细胞合成抗体D.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由相应抗原诱导产生9.低温诱导促使某些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通过低温感知来“通知”一些特有基因,调控开花诱导进程以保障植物开花坐果期免受低温损害的主动式低温反应,也叫做需求型低温反应。下图为植物拟南芥开花过程的部分调节示意图。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 拟南芥春化作用途径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A.图中基因FRI及FLC都能抑制拟南芥开花B.基因VRN1、VRN2、VRN3都能感受低温刺激,使拟南芥产生春化作用C.直接使用赤霉素处理而不经低温刺激也可促进拟南芥开花D.拟南芥的开花过程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的10.野生大豆花的结构、传粉方式与豌豆相同,果实成熟后,豆荚受到微小外力就会“炸裂”,将大豆种子弹射出去。豆荚是否易“炸裂”受A/a基因控制,含a基因的豆荚经轻微碰触就会“炸裂”。因城镇开发建设,野生大豆种群被分隔在多个互不相连的地块中(碎片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地块碎片化前,不同基因组成的野生大豆植株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B.自然选择对不同地块野生大豆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作用可能有差别C.调控豆荚易“炸裂”的a基因在不同野生大豆种群中的频率都非常高D.在野生大豆种群中选育高产抗病品种时,A基因的频率也会随之升高11.《Nature》杂志公布了全球最具潜力的抗衰老物质,其中包括NAD+及其前体物质。NAD+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衰老和疾病的调控等。研究发现,直接补充NAD+并不能达到抗衰老的目的,而补充NAD+的前体物质NMN(分子量比NAD+更小)则可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图中Slo12a8为NMN的转运蛋白,NMNATs为一种转移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中缺乏NMNATs,NMN将无法合成NAD+B.催化NADH氧化的酶最可能分布于线粒体内膜C.细胞中NADH/NAD+值越低,越有利于长寿基因的激活,从而延缓衰老D.直接补充NAD+不能抗衰老,可能是细胞膜上无转运NAD+分子的转运蛋白12.某XY型性别决定的昆虫野生型均为红眼,球眼与棒状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一段序列插入到一个红眼基因中,获得了一只紫红眼个体。取该紫红眼球眼雄虫与多只红眼棒状眼雌虫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棒状眼♀∶红眼球眼♂∶紫红眼棒状眼♀∶紫红眼球眼♂=1∶1∶1∶1.F1雌雄昆虫随机交配,F2雌昆虫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眼棒状眼∶红眼棒状眼=2∶3.(不考虑突变和交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分析F1可知,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球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C.紫红眼为显性性状,且紫红眼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D.F2雌雄昆虫随机交配产生F3,该种群一定会发生进化13.脆性X综合征由X染色体上的FMRI基因突变所致。FMRI基因不编码蛋白质区域的CGG序列重复次数呈现多态性,正常时重复次数少于55,前突变时重复次数为55~200(不致病),而全突变时重复次数多于200(可致病)。男性的前突变传递给下一代时,重复次数不变或减少;女性的前突变传递给下一代时,重复次数增加,可生出全突变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GG重复次数的多态性影响FMRI编码多肽链的长度B.女性的前突变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可能传递给她的儿子C.男性的前突变只能来自母亲,以后只能传递给他的女儿D.检测前突变女性的CGG重复次数可推断后代是否患病1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培养动物细胞时,所需气体环境中既有O2,也有CO2C.胚胎分割技术能提高移植胚胎的成活率D.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移植15.研究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乳铁蛋白肽和人干扰素的双转基因奶牛新品种,现分别将含有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干扰素基因的DNA片段制成探针,分别与从转基因奶牛的乳腺细胞、口腔上皮细胞、蹄部细胞中提取的RNA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探针 乳腺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蹄部细胞乳铁蛋白肽基因探针 出现杂交带 未出现杂交带 未出现杂交带人干扰素基因探针 出现杂交带 出现杂交带 出现杂交带A.乳铁蛋白肽基因只在转基因奶牛的乳腺细胞中表达B.人干扰素基因可在转基因奶牛的多种体细胞中表达C.表中两种基因探针所含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D.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干扰素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二、解答题16.图1和图2分别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发生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膜两侧H+能形成一定的浓度差,原因有 (答2点)。蛋白质Ⅳ的功能是 (答2点)。(2)图1和图2所示的过程均有电子产生,用反应式写出图1产生电子的过程: 。图1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电子用于 ,图2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电子用于 。图2中合成ATP直接利用的能量来自 。17.某养殖专业户将家畜粪便未经处理排放入附近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当地政府下令其整改,一段时间后河流恢复清澈,河流里生存着各种水生植物和虾、草鱼、鲢鱼、黑鱼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家畜粪便未经处理排放河流,河流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作用消除污染物,变得澄清,但过多的家畜粪便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说明 。(2)河流中的虾、草鱼、鲢鱼、黑鱼等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其形成原因是 。(3)流经该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经观察发现,该河流中的甲种鱼可根据气味捕捉乙种鱼,但后者也可根据前者的气味躲避捕捉,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 。若将甲种鱼全部捕捞,则乙种鱼的数量将 。(4)该河流在治理后,河流中的水生植物、虾、草鱼、鲢鱼、黑鱼等可用于出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18.萝卜是雌雄同花植物,其贮藏根(萝卜)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长形、椭圆形和圆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一株表型为紫色椭圆形萝卜的植株自交,F 的表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F1表型 红色 长形 红色 椭圆形 红色 圆形 紫色 长形 紫色 椭圆形 紫色 圆形 白色 长形 白色 椭圆形 白色 圆形比例 1 2 1 2 4 2 1 2 1注:假设不同基因型植株个体及配子的存活率相同(1)控制萝卜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第二定律。(2)为验证上述结论,以F1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①选择萝卜表型为 和红色长形的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②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上述结论得到验证。(3)表中F1植株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若表中F1随机传粉,F2植株中表型为紫色椭圆形萝卜的植株所占比例是 。(4)食品工艺加工需大量使用紫色萝卜,为满足其需要,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培育紫色萝卜种苗的技术是 。三、实验题19.图1表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示意图,胰岛素能引发Akt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的Akt可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向细胞膜上转移。Akt磷酸化受阻是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胰岛素的分泌调节过程中,除图中所示受体外,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还有 的受体。若某种物质能促使胰岛B细胞膜上的K+通道打开,胰岛素的分泌将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2)已知某种药物能降低血糖,为了验证该药物是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调节血糖,可以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并检测 水平和胰岛素含量。(3)高脂饮食会引起血糖升高并引发肥胖。科研人员发现高脂饮食条件下血浆中F蛋白含量会增加,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①以野生型小鼠(WT)和F蛋白合成基因敲除小鼠(KO)为材料,给予不同饮食,一段时间内检测皮下脂肪含量,结果如图2。推测F蛋白能 。②为研究高脂饮食条件下F蛋白通过皮下脂肪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调节血糖的机制,对高脂饮食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小鼠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皮下脂肪移植手术,禁食6h后,输注等量葡萄糖,之后同时输注等量胰岛素和不等量的葡萄糖,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计算一段时间内葡萄糖输注速率,以反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据表中结果可知F蛋白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则表中A、B、C、D处的数据的由大到小应为 (用“>”排序,有相近或相等的用“=”)。供体小鼠 受体小鼠 葡萄糖输注速率(mg·kg-1·min-1) 皮下脂肪AKT蛋白含量 注射胰岛素后皮下脂肪pAKT含量组1 WT KO A +++ +组2 KO KO B +++ 无组3 WT假手术 C +++ ++组4 KO假手术 D +++ 无注:“+”越多代表含量越高;pAKT是磷酸化的AKT蛋白。③综合题中信息,推测F蛋白对血糖调节的机制: 。20.SRY基因又称雄性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长度约1.1 kb。某兴趣小组利用PCR技术进行人类性别鉴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PCR所需模板来自 的口腔上皮细胞。(2)PCR反应的步骤可分为三步,“高温变性”的目的是 ,“退火复性”的温度约为 ,“延伸”阶段需要用到的酶是 。(3)PCR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设计引物,根据引物的特点,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SRY基因设计 种引物。引物的作用是 。如果需要设计相应的酶切位点,只能在引物的 端添加相应序列,原因是 。(4)下图所示是四个小组的电泳结果,为排除实验操作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PCR体系中加入β -actin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基因),分析图中各条带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是 。 参考答案1.C2.D3.A4.B5.C6.B7.C8.A9.B10.A11.C12.D13.C14.B15.C16.(1) 三 蛋白质Ⅰ、Ⅱ、Ⅲ逆浓度梯度将H+运输;氧气与H+结合成水,消耗了部分H+ 运输和催化(ATP合成)(2) 生成H2O(和协助逆浓度运输H+) 合成NADPH(和协助逆浓度运输H+) 两侧H+浓度差形成的化学势能17.(1) 微生物分解 河流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 垂直 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3) 该河流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家畜粪便中含有的能量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4)整体18.(1)遵循(2) 紫色椭圆形 紫色椭圆形:紫色长形:红色椭圆形:红色长形=l:1:1:1(3) 1/4 1/4(4)植物组织培养19.(1) 神经递质 减少(2)Akt磷酸化(3) 促进高脂饮食诱发的皮下脂肪积累 C>A>B=D 高脂饮食下,F蛋白促进皮下脂肪组织中Akt磷酸化,进而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运输至细胞膜上,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维持血糖稳态20.(1)男性和女性(2) 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 50℃ Taq酶(或答“耐高温的DNA聚合酶”,1分)(3) 2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5' 在5'端酶切不会破坏目的基因;在3'端酶切会破坏目的基因,不能正常复制(4)各组操作均无误,1、2组为男性模板扩增结果,3、4组为女性模板扩增结果(或写1、2组提供模板的是男生,3、4组提供模板的是女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