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干知识讲授】一、陆地自然带的成因与特点:1、自然带的形成:因、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和土壤类型。我们称之为陆地自然带。2、自然带的特点:自然带具有一定的,往往呈分布,相邻自然带之间没有明确界限。二、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图示延伸方向成因分布水平地域分异由向的地域分异 沿方向延伸太阳辐射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以为基础。和高纬度地区 从向的地域分异沿方向延伸海洋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以为基础。大陆地区。 陆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对应分析【课内知识小测】1.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域差异在陆地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B.陆地上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C.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差异性2.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冰原带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自然带B.热带草原带以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最广C.温带森林带在南半球分布很广D.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常绿硬叶林带分布读图,回答3~4题。3.“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5.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气候。(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的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形成的。(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4)H→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图示延伸方向成因分布地域分异规律大致沿方向延伸水分条件、热量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垂直变化,即组合的垂直变化纬度低、海拔较高的【方法技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及应用:(1)山地自然带变化规律:山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近似于从的变化规律。(2)判断山地所处热量带:通过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如南岭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则南岭位于亚热带。(3)判读山地所处纬度高低、山体的海拔及相对高度:①通过自然带谱的来判断:山地纬度位置越,海拔越,相对高度越,带谱的数量越多;反之,带谱的数量则越少。②通过同一自然带海拔的判读山地的纬度与坡向:山体所在纬度越,同一自然带海拔越;纬度高,同一自然带海拔低;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海拔在、迎风坡高,在阴坡、背风坡低。(4)判读山地所处南北半球:①通过自然带的数量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数量阴坡,自然带数量较多的一面靠近赤道。如南坡自然带数量多于北坡,则南坡为阳坡,位于北半球。②通过同种自然带的高度来判断: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北坡,说明同等海拔情况下的水热状况南坡优于北坡,因此南坡靠近低纬,则此山位于北半球。(5)判读山地雪线高度:①气温——气温高,雪线;气温低,雪线。因此,纬度低的山地雪线高,纬度高的山地雪线低。同一山体,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升高。②降水——降水多,雪线;降水少,雪线。因此,同一山体,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能力提升】1.陆地自然带的构成要素中不包括( )A.气候B.植被C.岩石D.土壤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4题。2.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陆地环流的整体性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①~④各自然带中,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的是( )A.①B.②C.③D.④4.有关图中自然带分布和成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自然带的形成与洋流无关B.②、③在非洲分布最广C.④常年受西风影响D.南北回归线附近均形成③5.俄罗斯和巴西均是世界上大宗木材出口国家,两国的木材分别来自于( )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高山针叶林 热带雨林C.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D.亚寒带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6~8题。6.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7.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8.与甲、乙两图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高度高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1.C2.C 3.D 4.B5.C6.A 7.A 8.A66°34N23°26N0°大陆西岸中部大陆东岸大陆西岸中部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带冰原气候冰原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