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标解析1、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学习目标:(1)掌握陆地自然带分布、成因。(2)理解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并分析说明形成原因。(3)分析说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3、重点难点: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难点: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二、主干知识点梳理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规模(空间尺度)分异规律大全球性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小区域性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或,即(2)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呈分布。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1)世界自然带的类型与分布(注意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在分布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2)陆地自然带的成因自然带名称成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热带雨林带赤道附近横贯大陆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草原带雨林带南北两侧大陆中部、西部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中部、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季雨林带低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位置移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纬35°一50°亚欧大陆东岸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西风影响温带草原带中纬度大陆中部西风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横贯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寒带苔原带高纬度横贯大陆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寒带冰原带3、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山地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雪线与降水4、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异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形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离不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存在时空变化表现南北差异温度分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规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农业生产的南北差异:动植物种类及生长期、栽培和饲养方式、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降水一般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农业生产的东西差异:动植物种类、灌溉方式、耕作方法与种植制度、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东西差异垂直差异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降水量随海拔的增加先增后降农业生产的垂直变化,土地立体利用三、典例解析【典例1】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答案:(1)A(2)B解析:读图中可以看出,沿x方向植被依次由森林变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该方向表示干燥程度增加;沿Y方向,植被由针叶林到温带阔叶林、再到热带雨林,显然这个方向表示热量条件的变化,但它表示的并不是纬度的增加方向、而是纬度的降低方向,也不是海拔高度增加的方向。M两侧分别是温带阔叶林和热带雨林,因此它肯定表示的是热量条件介于两者之间的亚热带植被,题中的四个地区中,只有江南丘陵分布着亚热带植被。【典例2】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码填入与图中A、B、C、D对应的位置上。①高山草甸带②冰碛和地衣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针叶林带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同_____________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③④①②(2)垂直从赤道到两极(3)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山麓位于海拔4000m的青藏高原上,而南坡自然带的基带的海拔在2500m以下,因此南坡的自然带较北坡复杂而完整解析: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显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第(1)题,给定的四个自然带与需填空的A、B、C、D四个空是等额的,难度相对较小。A、B、C、D是由低到高的顺序,它们所代表的自然带的水热状况由好到差,①②③④所代表的自然带按水热状况由好到差的排序是③④①②,它与A、B、C、D一一对应。第(2)题,题干告诉我们,这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并标有海拔高度,自然会想到,该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变化类似从赤道到两极的水热状况变化。四、课堂练习1.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4.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5.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6.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中国7.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8.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五能力提高9.读下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列四小题。(1)从图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2)从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3)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4)④处的天然植被是;⑤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10、右图是全球植被、气候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大约是年平均气温____℃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以上。(2).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3).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中,最难于形成沙漠的是。(4).森林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从全球范围看,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5).七大洲中,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面积都很广大的是洲。以下做法中,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地并能保证草地可持续发展的是()(多项选择)A.增加草场载畜量B.实行区划管理C.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D.开发草场发展种植业(6).沼泽湿地多见于纬度地带,试分析原因:。六课后反思参考答案:1、B2、A3、A4、C5、C6、B7、B8、(1)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2)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水份中(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风力(4)水份9.(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或纬度地带性)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或经度地带性)水分。(3)垂直地域(或垂直地带性)。(4)温带草原冰雪融水。10、(1)-6400(2)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3)寒带(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释放O2,吸收CO2,减轻温室效应)(5)南美BC(6).中高(高)纬度中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地表水难于蒸发,特别是一些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成为沼泽。迎风坡迎风坡NS基带SN基带2520151050–5–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mm)热带温带寒带沼泽苔原森林热带雨林季节性森林林地多刺灌木半沙漠草地灌木沙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