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等式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 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一.学习目标1.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的方法.2.学会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3.通过学习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等式变形的转化过程.二.自主预习1.用合并同类项进行化简:(1) 21x-9x= ; (2) 8x + 4x-7x= ; (3) ; (4)11y-6y-8y= ;(5) 9x+x-15x= ; (4) 4a +5a-23a= ;2.先合并同类项,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写出方程的解:(1) 方程5x+x-2x=10的解为x= ;(2) 方程-3x+0.5x=10的解为x= .3.想一想观察方程①和②,你有什么发现?(1)实际上是把由方程的右边移到了方程的左边,(2)移动的时候,这一项前面的发生了改变.【自主归纳】1.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些项 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 一边,方程的这种变形叫作 .2.移项注意 符号.三.探究新知探究一:用移项法将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1)7x=6x-9①; 两边同时 ,得 ② . 即 (2)2x+80=110③. 两边同时 ,得 ④ . 即 . 方程两边都除以 ,得 ⑤ 问题:从方程①到方程②,从方程③到方程④,有哪些项发生了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小结:(1)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方程的这种变形叫作移项.(2)移项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移项实际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质1.注意事项:移项要变号.追问 以上方程转化为“x=a”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探究二:用合并同类项将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解方程:3x+7=32-2x.3x+7=32-2x①; 移项,得 ② 合并同类项,得 ③ 系数化为1,得 ④问题:从方程①到方程②,移项中注意什么问题?追问1 从方程②到方程③应用的是哪种运算律?追问2 从方程③到方程④,应用等式的哪条性质 追问3 上述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 探究三 :例题讲解1.解下列方程:(1)﹣x-5=4;(2)x-3=x+1;(3)5x-7=2x-10;(4)-0.3x+3=9+1.2x.[方法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ax+b=cx+d(a,b,c,d均为常数,且a≠c)的一般步骤: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③系数化为1.四.运用新知1.对于方程8x+6x-10x=8,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3x=8 B.4x=8C.-4x=8 D.2x=82.下列变形符合方程的变形规则的是( )A.若2x﹣3=7,则2x=7﹣3B.若3x﹣2=x+1,则3x﹣x=1﹣2C.若﹣3x=5,则x=5+3D.若,则x=﹣43.如果5x+3=﹣7,那么5x=﹣7+ .4.解方程:(1)3x﹣5=2x+1;(2)6x﹣7=4x﹣5;(3)8﹣2x=10﹣4x;(4)2x+3=﹣3x﹣7.五.达标测试1.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由5x-7=2,得5x=2-7B.由6x-3=x+4,得3-6x=4+xC.由8-x=x-5,得-x-x=-5-8D.由x+9=3x-1,得3x-x=-1+92.对于方程2y+3y-4y=1,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y=1 B.-y=1C.9y=1 D.-9y=13.已知关于x的方程7-kx=x+2k的解是x=2,则k的值为( )A. B. C.1 D.-34.新定义一种运算“☆”,规定a☆b=ab+a-b.若2☆x=x☆2,则x的值为 . 5.解下列方程:(1)0.4a-=8-a;(2)-2x-3=-2x-1-7x;(3)x﹣=﹣+1+x.参考答案1.C 2.A 3.A 4.25.解:(1)移项,得0.4a+a=8+.合并同类项,得a=.系数化为1,得a=.(2)移项,得-2x+2x+7x=-1+3.合并同类项,得7x=2.系数化为1,得x=.(3)移项,得x+-x=1+.合并同类项,得-x=.系数化为1,得x=-.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情境导入情境导入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那么每人分3本时,图书总数是 ;每人分4本时,图书总数是 .则可列方程 = . 3x+203x+204x-254x-25思考: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壹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等式的基本性质?新知初探新知初探探究一 用移项法将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1.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你有什么发现?贰(1)7x=6x-9①;两边同时 ,得 减去6x② .7x-6x=6x-9-6x即 。 x=-5(2)2x+80=110③.两边同时 ,得减80④ .2x+80-80=110-80即 . 2x=30方程两边都除以 ,得2⑤ x=15“6x”这项移动后,从方程的右边移到了方程的左边.(1) 7x= 6x - 9 ①7x -6x = -9 ②6x观察方程①到方程②的变形过程,说一说有改变的是哪一项?它有哪些变化?“6x”这一项符号由“+”变“-”.“+80”这项移动后,从方程的左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2) 2x+80 = 110 ③2x = 110 -80 ④观察从方程③到方程④,有的变形过程,说一说有改变的是哪一项?它有哪些变化?“+80”这一项符号由“+”变“-”.+80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方程的这种变形叫作移项.注意事项:移项一定要变号.移项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移项实际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质1.移项的定义问题 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探究二 用合并同类项法将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解方程:3x+7=32-2x.3x+7=32-2x①;移项,得 . ② 3x+2x=32-7合并同类项,得 ,③系数化为1,得 ④5x=25x=-27问题: 从方程①到方程②,移项中注意什么问题?答:移项注意改变符号.追问1 从方程②到方程③应用的是哪种运算律?答: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思考:上述解方程中的“合并”起了什么作用?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 = 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合并”的依据是逆用分配律.追问2 从方程③到方程④,应用等式的哪条性质 答:等式的基本性质2.活动二 例题讲解1.解下列方程: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 ,得系数化为1,得(2) .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 x=-27.(3) 5x-7=2x-10;(4) -0.3x+3=9+1.2x.解:移项,得5x-2x=-10+7,合并同类项,得3x=-3,系数化为1, 得x=-1.解:移项,得-0.3x-1.2x=9-3,合并同类项,得-1.5x=6,系数化为1,得x=-4.解一元一次方程ax+b=cx+d(a,b,c,d均为常数,且a≠c)的一般步骤:ax-cx=d-b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a-c)x=d-b归纳总结当堂达标当堂达标1.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5x-7=2,得5x=2-7B. 由6x-3=x+4,得3-6x=4+xC. 由8-x=x-5,得-x-x=-5-8D. 由x+9=3x-1,得3x-x=-1+9C2.对于方程2y+3y-4y=1,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y=1 B.-y=1C.9y=1 D.-9y=1A叁3.已知关于x的方程7-kx=x+2k的解是x=2,则k的值为( )A. B. C.1 D.-34.新定义一种运算“☆”,规定a☆b=ab+a-b.若2☆x=x☆2,则x的值为 .A25.解下列方程:(1)0.4a- =8- a;(2)-2x-3=-2x-1-7x;(3) x- =- +1+ x.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移项(1)定义: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2)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2.移项解一元二次方程(1)移项;(2)合并同类项;(3)系数化为13.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肆课后作业基础题:1.课后练习第 1题。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后习题第2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一次方程(组)3.2等式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学案.docx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一次方程(组)3.2等式的基本性质第2课时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成x=a的形式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