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 7.关键能力七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真题练习)---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 7.关键能力七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真题练习)---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关键能力七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高考真题练
一、(2022新高考Ⅱ)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
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①     的瞬间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
“天宫课堂”开始于2013年6月20 日。彼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合下,华丽转身为②     的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③     的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答案 (示例)①引人入胜 ②循循善诱 ③热火朝天
2.答案 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此次“天宫课堂”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3.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4分)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比拟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3.答案 ①“他”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②反复说“祖父”,给人以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思念。
4.答案 ①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②用相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
5.答案 修辞手法:排比。
表达效果:①按顺序写了从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在铺叙堆叠中写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②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
二、(2023全国乙)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 ”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 ——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工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水。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分)
1.B 
2.D 
3.答案 ①原文以排比形式列举了生活中的四种情形,让人自然想到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②原文中“一起”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③原文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风格相一致。(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明明是一项限期两个月的作业,你就是要怀着愧疚自责的心理,一直拖到交作业前一周才匆匆开始,结果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最后匆忙赶完的作业也很难尽如人意。如果总是这样,那么①               。拖延症堪称当代生活的“绝症”,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到极度焦虑,但还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满怀负罪感地干其他的事情,任务一拖再拖,时间越少焦虑感越强,②                ,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③                 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下面,不超过75个字。(3分)
4.答案 (示例)①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 ②焦虑感越强就越拖延 ③帮我们克服拖延症呢(每空2分)
5.答案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删除一处不得分,删除两处得1分,删除三处得2分,四处全部删除得3分)
高考模拟练
1.(2025届湖南长沙一中阶段检测节选)下面画横线的两句话,若分别去掉“茸茸的”“羞涩的”,与原句语意基本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请任选一句,简要分析。(4分)
一天,当我们照例巡河时,发现靠岸边的河冰已经悄悄消融,退出一条灰色的曲线,宽阔的河滩上也渗出一片一片的湿地。①枯黄的草滩隐约间有了一层茸茸的绿意。用手扒开去看,②枯叶下边已露出羞涩的草芽。风吹在脸上也不那么硬了,太阳愈发温暖,晒得人身上痒痒的,再看远处的河面,亮晶晶的冰床,撑开了纵横的裂缝,而中心的主河道上已有小的冰块在浮动。
答案 (示例1)①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触觉与视觉结合;“茸茸的”突出了“绿意”的浅与柔和,删除后仅从视觉上写出颜色的“绿”。
(示例2)②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芽拟作人;“羞涩的”凸显枯叶下“草芽”刚露出地面时的稚嫩情状,表现作者的惊喜之情,删除后没有了这种情韵。
(指出原句的手法1分,具体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分析删除后的效果1分)
2.(2025届湖南师大附中第三次月考节选)下面画横线处描写了初夏石榴花盛开的景象,极富生气,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4分)
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洇湿的绿意,令人悠然自得。 清晨,在小区健身廊道跑步锻炼时,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株石榴树开花了。“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感,成为初夏时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答案 ①运用叠词和排比手法,强调石榴花颜色之艳、数量之多。②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灼热”,化视觉为触觉,写花开得热烈;“烂漫”,写花颜色鲜明;“飞扬”,写花飞舞,突显石榴花蓬勃的生命力。③多用短句,明快活泼,节奏感强,突出花的生气。(答对一点得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2025届江苏盐城四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分)
  是不是夏天被钉子钉住了 每天都是二十四至三十二摄氏度。不算太热,热得并不极端,但是没有喘息,没有变化,没有哪怕是短暂的缓解。而居然有了转机:今晚有阵雨,转中到大雨。太好了,太好了,下场痛痛快快的大雨吧!便抬头看西北方,有云吗 快来了吧 等了一个夜晚,又一个白天。十点钟的时候来了一阵雨,轻描淡写,点点滴滴,来得麻利,去得轻巧。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它似乎代表着一种飘逸、自由、灵巧的风格,它简直是一个梦。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它干脆只是走一走过场,它像一个骗局。
  此夜星光灿烂,莫非预报了又预报、等待了又等待的中雨大雨又“黄”了 便无奈地躺在床上,体味汗与被褥特别是与枕头结合起来的“陈年芳馨”。
嗒。
嗒嗒。
嗒——嗒——嗒。
什么 有一本书落到地上了吗
是雨!是雨点声清晰可辨的雨。
嗒嗒嗒嗒嗒……听声音就是大雨点。雨点愈来愈密,雨点愈来愈混成一片一团,而且声音变得响亮和尖厉起来。突然一道青绿色的强光,一声炸雷震响在屋顶上,大雨像敲击重物一样砸在地上,没有节奏,没有间歇,没有轻重缓急,只有夹带着哗啦哗啦的乒乓叮咚。
睡意全无了,只觉得高兴,觉得有趣,觉得老天爷还是有两下子,便光着脊梁淋雨去了。
(1)“这样的阵雨好洒脱哟”“这样的阵雨好不负责任哟”两句中的“哟”字看似随意,实则别有意趣,请简要分析。(3分)
(2)文中画横线句子如合并为一段,改成:“嗒。嗒嗒。嗒——嗒——嗒。”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独立成段,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分)
答案 (1)两个“哟”字增强了戏谑(否定)的语气,有利于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阵雨时间短、雨量小的不满和对大雨的渴望。(“戏谑”或“否定”1分,“情感的抒发”1分,“不满”1分,“渴望”1分。答出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2)①听觉效果:独立成段拉长了感知的节奏,突出了雨点由稀至密的渐次变化过程。②视觉效果:独立成段形成“塔形”结构,突出了雨点渐密的画面感。③心理感觉:符合作者对雨点从疑惑到确认的心理感知过程。(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5分。大意对即可)
4.(2024福建部分地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7分)
  大院的花草树木最令我着迷。每年春天,阳历3月中旬开始,我们一群孩子便天天跑到大院门口去盼望杏花。那里有一棵一抱粗的老杏树,不知是地气还是天光缘故,年年都是它最早抖擞起密密匝匝的花骨朵,在寒风中绽出淡粉色的小花。
那棵老杏树,一定是协和大院众花树的精神领袖。从它的花朵绽开之日起,我们大院便鲜花不断了。第二棵开花的是黄家驷教授楼前的那棵“中年”杏树,而第三棵则必定是29号楼旁边的那棵“青年”杏树。这三棵杏树花谢了,就是雪白的梨花了。
谢了梨花,大院的花事就纷繁起来了:大门口的迎春花迎客始罢,甬道两旁就走来一棵棵丁香花。不几日,桃花也伴着嫩叶开了出来。最给人以喜悦的是生命力极强的杨树叶,等它们唱歌似的一齐摆动着新绿时,不要说从它们之下穿行,你就是看着它们竞长,也痴痴地觉得自己正在长大似的——那时候,我是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长大!
如今那三株报春的杏树,竟还都幸存着。我早已不再是20多年前那个梳辫子的小姑娘。那在寒风中天天企盼开花,然后惊喜地向大院里的人报春的小姑娘,该是我的女儿了!这满院神奇的花草树木,也该是属于她的了。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从老杏树的花朵绽开之日起,黄家驷教授楼前和29号楼旁的杏树也次第开放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请从句式特点、语体色彩、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评点。(3分)
答案 (1)①原句用分说,形成一个个特写镜头,增强了画面感;而改句用合说,给人印象不深。②原句将花树一一列举,如数家珍,饱含深情;而改句客观陈述,比较平淡。③原句三棵树先后开花象征协和大院中三代人的传承;改句没有这层象征意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角度一:句式特点
“谢了梨花”将“谢了”提前,紧承后面纷繁的花事,突出花事接续的紧密。
角度二:语体色彩
“谢了”“始罢”,措辞古典雅致,简练而富有诗意地强调了花事接续的紧密。
角度三:修辞手法
“迎客”“走来”,赋予花以人的动作,形成视觉上的流动效果,展现花开时序的流转。
(任选一个角度作答,意思对即可)
5.(2024山东师大附中考前适应性测试节选)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茂密的嫩绿新芽在晃动;古树老干青黑,分外娇柔的柳丝随雨飘摇”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分)
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市,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答案 ①原句用“密密点点”修饰新芽,不只写出茂密,还突出了新芽细小、娇嫩的特点。(1分)原句用“闪亮”,更能展现嫩绿新芽被雨洗过后鲜亮油润、富有生机之态。(1分)②原句将古树比作“铁”,(1分)不只写出颜色,更强调古树的厚重。(1分)③原句中“分外娇柔”作谓语,与柳丝搭配构成句子,更强调其娇嫩柔软的新生姿态;(1分)与前文古树形成对比,写出了古树生新枝的生机之态,显示出春日雨后茶场景色的独特韵味。(1分)
6.(2024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节选)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前面只用量词“片”“座”“条”,后面用数量词“一把”“一座”“一段”等,为什么要这样写 (4分)
  “黄梅天,十八变。”梅雨期间,天气往往阴晴不定,片刻之前烈日当空,转眼下起雨来,待你连跑带颠躲至檐下,雨又停了。而此刻也是江南最温婉的时节。找片寂静的古镇、觅座宁静的园子、寻条安静的巷子,撑一把伞、过一座桥、行一段路、阅一本书,这无不是骨子里的江南。
答案 ①前三个分句只用量词,说明这样的古镇、园子、巷子,在江南很普遍。②后面用四个数量词,让伞、桥、路、书等形象更加具体鲜明,四个“一”更侧重个体体验过程,让读者感受真切;语气更舒缓,跟江南温婉的意境吻合。③量词和数量词的灵活使用,使语言表达灵动,富有变化。(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7.(经典模拟·2020山东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节选)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地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答案 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