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六 语言文字运用关键能力一 词语(含成语、俗语等)的理解与运用高考真题练一、(2024新课标Ⅱ)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 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 1.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2.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 ”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1.答案 (示例1)①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②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③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示例2)①大块云带着大毛边儿,②流苏一样,③小块云带着小毛边儿,④仿佛细丝,⑤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2.答案 ①直接跟读者对话,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同;②使文段结束得自然、不突兀;③给读者带来亲切活泼之感,并与全文风格保持一致。(每点两分,答出两点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5.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3.答案 (示例1)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为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示例2)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中,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4.答案 ①虽然身体非常疲乏 ②都适合做高强度运动(①“虽然”1分,含有“身体感到累”之意1分;②“都”1分,“适合”1分)5.C 二、(2022全国乙)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那时,小镇上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一律到照相馆留影。而且,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照相而入“馆”,① 。这样的场所不大不小,半家常、半神秘,不单规模、形制上端庄含蓄,其幽暗也给人一种② 的高贵感,牵动人心,令人神往。自上中学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 眼睛亮吗 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 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那时,小镇上的孩子们不可能有什么照相的条件,只得依赖照相馆来存放我们的青春、温情、期待。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上睡不着,③ 地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等待在取相单上所标的“某月某日下午三点”或“某月某日上午十点半”那个时刻看到照片。在我的记忆中,取相片这件事从来没有出现过忘记或滞后的情况。照片即将从简陋的纸袋里抽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经常心脏狂跳不止。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请简要说明。(4分)1.答案 ①顺理成章(合情合理、自然而然、理所当然、顺其自然) ②不可名状(不可言状、难以名状、莫可名状、不可言宣、不可言喻、神秘莫测) ③迫不及待(急不可待、急不可耐、急不及待)2.答案 ①第一处三句话共用一个“我”,比较紧凑,体现了说话者的急切,也照应了下文“一下子冒出来”。三句话很可能是一个人连续说的。②第二处三句话有三个“你”,比较松散,显得说话者不慌不忙。三句话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说的,不是连续说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① 。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② ,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③ ,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4.“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4分)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3.答案 (示例)①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 ②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 ③视网膜缺血时间越长4.答案 含义:“打笔仗”即用笔打仗,指通过写文章进行争论。(1分)命名缘由:“打笔仗”和“打仗”有诸多相似之处——①都有对立的双方或多方;②都存在有争议的问题;③目的都是通过斗争以压倒对方。(3分)5.答案 (示例)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以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不超过4小时内”“并”两处,每改对一处给1分。语言流畅,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高考模拟练1.(2025届重庆大联考节选)请将文段中①②③处画线句所表达的意思分别用一个成语来概括。(3分)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指文天祥)已活了七百八十多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一二三六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①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②“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③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答案 ①力挽狂澜 ②独木难支(回天乏术) ③虽死犹生(每空1分)2.(2025届山东济南摸底考节选)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苏东坡有太多的佳句,一些句子人们常常能够① 。在中国诗歌的海洋里似乎很容易找到一些绝妙的句子,它们一到相宜的场合就不邀而至,好像这是一种② :按理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天生如此,谁也无法更动无法超越。就像每个月份里按时出现的月亮和星辰一样,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那里出没和闪耀。这些佳句中有一部分是同一个作者,他就是苏东坡。苏东坡是引用率最高的中国古代诗人之一,这不得不令人叹服。而实际上这些引用不过是③ ,在苏东坡诗歌绿色原野里,这不过是绽放的几片瓣朵罢了。 答案 ①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②理所当然 ③冰山一角(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每空1分)3.(2024河北保定部分高中月考节选)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当海拔3700多米的生活真正开始,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简单。风吹似刀、头痛欲裂,这些以前听过的词语一一变成身体真实的苦楚,青藏高原给初来乍到的湖南姑娘来了个( )。A.杀威棒 B.一闷棍 C.下马威 D.退堂鼓答案 C 4.(2024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节选)将下列谚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另一类则是农谚。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天地人”中的那个“人”,那个勤劳的中国人,他看着天时,守护着田地,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A.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B.长虫过道,大雨要到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D.豆子一条根,只要犁得深答案 A 5.(2024九省高考适应性考试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5分)夏天温度高,水分足,各种花草树木生长旺盛,田野里的牵牛花、凌霄花、百合花等竞相怒放,A 。南宋名画《夏卉骈芳图》就集中描绘了几种夏天常见的花卉:粉红鲜艳的蜀葵,洁白无瑕的栀子,嫩黄清雅的萱花,在夏日的暖风里,或拔蕊怒放,或花蕾初绽,或B ,让人悦目清心,为炎炎夏日增添了烂漫色彩,也给人们送来幽香清爽。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下列句子中的“给”与文中加点的“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冰凉的雨水把她的衣服都给淋湿了。 B.你简直太不像话了!马上给我出去!C.他来北京前是专门给人家修理电视的。 D.我赶到时,那批货物已经全给卖光了。答案 (1)(示例)A争奇斗艳 B含苞待放(2)C6.(2024湖南岳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6分)我这一生见过的河流太多太多了。它们有的狭长,有的宽阔;有的弯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则① 。它们的名字,基本是我们命名的,而这些河流,大都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的支流。我对额尔古纳河的最早记忆,与冬天有关。那一年,北部的营地被② 的大雪覆盖,驯鹿找不到吃的,我们不得不向南迁移。途中,由于连续两天没有打到猎物,我们不得不靠近额尔古纳河,用冰钎凿开冰面捕鱼来吃。额尔古纳河是那么地宽阔,冰封的它看上去像是谁开辟出来的雪场。善于捕鱼的哈谢凿了三口冰眼,手持一杆鱼叉守候在旁边。那些久避冰层下的大鱼以为春天又回来了,就摇头摆尾地冲着透出天光的冰眼游来。哈谢一看见冰眼旋起了水涡,就③ 地抛出鱼叉,很快就戳上来一条又一条的鱼。有附着黑斑点的狗鱼,还有带着细花纹的哲罗鱼。哈谢每捕上来一条鱼,我都要跳起来欢呼。 (摘编自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下列句子中的“冲”与文中加点的“冲”,读音、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当风轻轻拂过海棠,她便会摇动着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B.不少人渴望有一套房子,窗子冲着大海,四季春暖花开。C.云雀直冲云霄,不断升空,直至见到日出的第一缕阳光。D.冲着他们这股子干劲儿,一定可以提前完成任务。答案 (1)①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②铺天盖地(漫天蔽野) ③眼疾手快(风驰电掣)(2)A7.(2025届安徽合肥一中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7分)( )。不论是绵延万里的铁路公路,还是高耸入云的楼宇建筑,都离不开稳固的基础。但在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有诸多“疑难杂症”的“软弱”土,重庆大学的刘汉龙院士的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将传统土力学原理和微生物固化技术相结合,研发微生物岩土创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重要成果。所谓微生物岩土创新技术,就是通过向松散的砂土中灌注含有特定微生物的菌液以及营养盐,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在砂颗粒间快速析出方解石凝胶,从而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最终让“软弱”土“强筋骨”的技术。这项新技术被用于液化砂土加固、边坡加固等领域,不仅如此,还被应用到了岩土文物保护修复的新领域,让文物“活”了起来。微生物岩土具有生态环保、就地取材、可持续再生等特点,在一条条细小的文物裂缝中补上微生物岩土,让微生物岩土在文物修复领域得到应用,可有效避免传统修复技术中动辄需对文物“开刀”操作的缺陷。目前,刘汉龙院士的团队已培养出10多种“听话”的微生物,并将相关成果应用于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将下列熟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墙高基下,虽得必失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文中有三个加点词语,请借鉴对“软弱”的解释,写出对其他两个词语的解释。(4分)软弱:本义是身体衰弱无力气,不坚强。句中是形容土质松散,不坚固。开刀: 听话: 答案 (1)D(2)开刀:本义是医生用手术刀给病人做手术。句中是指传统修复需要打开文物对其进行内部操作。听话:本义是愿意服从。句中是形容特定培养的微生物能够完成特定指令,满足特定需求。(一个词语2分,本义1分,语境义1分)8.(2025届山东标准学术能力测试节选)下列句子中的“就是”和文中加点处的“就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清淡饮食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A.其他学生都已经到学校了,就是张亮还没来。B.面对困难,他毫不畏惧,就是刀山火海也敢闯。C.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D.我说了多少遍了,你就是不听。答案 C 9.(2025届四川绵阳一诊节选)下列选项中的“多少”和文中加点处的“多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3分)( )雨老不停,我的一个堂姐就会剪一个纸人贴在墙上,这纸人一手拿着簸箕,一手拿着笤帚,风一吹,就摇动起来,叫“扫晴娘”。也真奇怪,扫晴娘扫了一天,第二天多少会放晴。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B.无论你需要多少帮助,我们都会尽力提供。C.只要打开书,多少都能学点知识。D.他为了这一目标,做了多少努力,你们知道吗 答案 C 10.(2025届安徽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节选)选项中的“人”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随着运动健康意识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选择以运动休闲、健身锻炼的方式丰富假日生活。A.人怎么还不来 B.他人在心不在。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答案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