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我们的家》教学课件(2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我们的家》教学课件(2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单元《造房子》
1.2《我们的家》
(教科版)二年级

许多动物都会为自己建个家,人也会建造房子。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家?你想亲手造个小房子吗?
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的家,它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你还见过哪些不同材料建的房子?”
“今天咱们就一起探索‘我们的家’用到的建筑材料,发现材料的秘密!”
新知导入
聚集
我们的房屋是用哪些材料建的?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大家先猜猜自己家或身边房子的建筑材料,再想想怎么去发现材料特点!”
探究新知
动物建家材料多是树枝、泥土、树叶等自然物,轻便且易获取。若人用这些材料建房,优点是环保、亲近自然,但缺点也明显,比如不结实,难挡风雨,还容易被虫蛀、腐烂,不适合长期居住。
木头摸起来什么感觉,砖看起来什么样?
我家房子用了砖和水泥,砖是硬硬”“玻璃是透明的,能让光线进来。
探究新知
探索
1.看看这些房子,说说它们用了哪些材料,把你知道的填在卡片上。
探究新知
探索
1.看看这些房子,说说它们用了哪些材料,把你知道的填在卡片上。
房屋类型 制成材料 材料特点
茅草屋 茅草、树干 茅草轻便、隔热,树干支撑性较好,整体材料取自自然,环保但易受潮、怕火
砖瓦房屋 砖、瓦、水泥 砖和瓦坚固耐用,防水性较强,水泥黏结性好,让房屋结构更稳定
石墙房屋 石块、砂浆 石块坚硬,抗压性强,耐久性好,砂浆能将石块牢固黏合,整体隔热性较好
现代楼房 钢筋、混凝土、玻璃、瓷砖等 钢筋强度高,混凝土抗压性强,两者结合使房屋坚固抗震;玻璃透光,瓷砖美观耐用、易清洁
用看、掂、弯、用指甲刻画的方法,观察这些材料,比较它们的特点,填在记录卡上。
材料 观察方法 特点
木 看:有纹理、颜色多样;掂:重量较轻;弯:有一定柔韧性,能轻微弯曲;用指甲刻画:表面较软,能留下浅痕 天然纹理美观,重量适中,有韧性,易加工但怕潮湿、虫蛀
砖 看:颜色多为红、灰,表面粗糙;掂:重量较重;弯:坚硬无柔韧性,不能弯曲;用指甲刻画:硬度大,刻画无痕迹 坚硬耐用,抗压性强,防水性较好但比较笨重
玻璃 看:透明、光滑;掂:重量较重;弯:脆硬,不能弯曲,用力弯会碎裂;用指甲刻画:硬度大,刻画无痕迹 透光性好,表面光滑易清洁,但易碎、怕撞击
金属 看:有光泽,多为银白、金黄等色;掂:重量较重;弯:有一定延展性,能弯曲变形;用指甲刻画:硬度较大,一般刻画无痕迹 强度高,坚固耐用,导电性、导热性好,易塑形但易生锈
选金属和木头、砖、玻璃中的一种,用看、掂、弯、刻画的方法比较,把特点填在记录单。
观察方法 金属 木头
看 有光泽,多为银白、金黄等色 有纹理、颜色多样
掂 重量较重 重量较轻
弯 有一定延展性,能弯曲变形 有一定柔韧性,能轻微弯曲
用指甲刻画 硬度较大,一般刻画无痕迹 表面较软,能留下浅痕
人们用多种材料建造房子,这有什么好处?如果要造大门,用金属比用木头有什么好处?
多种材料能让房子功能更全(玻璃透光、砖承重 )”“金属造大门更坚固、耐用”。
“课后查阅资料,看看这些金属在生活中还用于哪些建筑或物品,下节课分享!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常见建筑材料的是( )
A. 木
B. 金属
C. 糖果
2.关于建筑材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都很软,容易弯曲
B. 玻璃透明、易碎
C. 砖很轻,能飘在水上
3.造大门用金属比木头好,因为金属( )
A. 更坚固、耐用
B. 更便宜
C. 更容易获取
C
B
C
(二)判断题
1.人类建造房屋只用一种材料就够了。( )
2.不同建筑材料的特点是一样的。( )
3.金属材料比其他材料都好,建造房屋应该全用金属。( )
×
×
×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多建造房子的材料,知道它们各有特点!多种材料让我们的家又漂亮又实用。希望大家继续当‘材料小专家’,发现生活中材料的奇妙!
板书设计
1.2我们的家
建筑材料:木、砖、玻璃、金属……
材料特点:
木:天然、轻、有纹理
金属:坚固、有光泽、硬
砖:粗糙、硬、重
玻璃:透明、脆
材料应用:多种材料满足房屋功能,不同部位选合适材料(如大门用金属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的家》是 “造房子” 单元的第二课,教材通过呈现不同类型房屋(茅草屋、砖瓦房屋等 )及建筑材料(木、砖、玻璃、金属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研讨,旨在让学生认识人类房屋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及特点,理解材料选择与房屋功能、生活需求的关联,为深入探究房屋建造奠定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与分析能力的重要内容 。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房屋有直观认知,但对建筑材料的种类、特点及与房屋建造的关系了解浅显。他们好奇好动,具备初步观察能力,不过在归纳材料特点、分析材料选择原因时,需要引导和支架。通过多样的探究活动,可激发其科学兴趣,提升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
核心素养分析
(一)科学观念 认识到人类建造房屋使用多种材料(木、砖、玻璃、金属等 ),了解不同材料的基本特点(如木的天然、金属的坚固 ) 。 理解不同建筑材料在房屋建造中的作用,建立材料特性与房屋功能需求相适应的观念 。 (二)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建筑材料,培养归纳、概括能力,能总结材料的特点差异 。 基于材料特点和房屋功能,进行合理推理与分析,如思考造大门选金属的原因 。 (三)探究实践 开展观察、比较建筑材料的活动,学会用看、掂、弯、刻画等方法获取材料信息,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 参与课堂研讨与拓展活动,能清晰表达探究发现,尝试查阅资料了解材料相关知识 。 (四)态度责任 激发对房屋建造和材料探索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 体会材料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利用材料的意识 。
教学重点
识别建造房屋的多种材料(木、砖、玻璃、金属等 ),描述材料的特点 。 理解使用多种材料建造房屋的好处,以及不同材料在房屋不同部位使用的原因 。
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建筑材料特点与房屋功能、生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 引导学生从直观观察材料,上升到理性思考材料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中不同房屋(茅草屋、砖瓦房屋等 )及建筑材料(木、砖、玻璃、金属 )的图片、视频 。 实物道具:准备木、砖、玻璃、金属(如小铁块、铝片 )等建筑材料实物;“材料观察记录卡”“研讨分享卡”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教材中 “我们的家” 房屋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的家,它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你还见过哪些不同材料建的房子?” 播放一段不同材料建造房屋的视频片段,说:“今天咱们就一起探索‘我们的家’用到的建筑材料,发现材料的秘密!”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分享对房屋材料的初步认知,如 “房子有砖瓦、木头做的部分” ,回忆见过的其他材料房屋(如 “见过玻璃盖的高楼” ) 。 带着好奇观看视频,期待深入探究建筑材料 。 设计意图: 关联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对房屋建筑材料的思考,自然导入新课 。 用视频激发兴趣,明确课堂探究方向,调动学习积极性 。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 教师活动: 呈现教材聚焦问题 “我们的房屋是用哪些材料建的?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引导:“大家先猜猜自己家或身边房子的建筑材料,再想想怎么去发现材料特点!” 提示学生可从生活观察、已学知识等角度思考,如 “木头摸起来什么感觉,砖看起来什么样” 。 学生活动: 围绕问题,自由发言猜想,如 “我家房子用了砖和水泥,砖是硬硬的”“玻璃是透明的,能让光线进来” 。 思考探究材料特点的方法,交流想法(如 “用手摸一摸,看看硬不硬” ) 。 设计意图: 聚焦核心问题,激活学生前导认知,引发探究期待 。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后续探索做铺垫 。 (二)探索 1. 说一说建造房子的材料 教师活动: 展示茅草屋、砖瓦房屋、石墙房屋、现代楼房等图片,发放 “材料观察记录卡”,指导:“看看这些房子,说说它们用了哪些材料,把你知道的填在卡片上。” 巡视鼓励学生结合生活补充,如 “现代楼房还有玻璃、金属做的部分” 。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在记录卡填写材料,如 “茅草屋用茅草、木头”“砖瓦房屋用砖、瓦、木头” 。 主动和小组同学分享,倾听他人发现,补充自己的记录(如 “石墙房屋用石头、泥土” ) 。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记录、分享,让学生梳理不同房屋的建筑材料,初步认识材料多样性,提升观察与表达能力 。 丰富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为后续探究奠基 。 2. 观察并比较建造房子的材料 教师活动: 分发木、砖、玻璃、金属等实物材料,讲解:“用看、掂、弯、用指甲刻画的方法,观察这些材料,比较它们的特点,填在记录卡上。” 示范观察方法(如用放大镜看纹理、轻轻弯一弯金属片 ),提醒注意安全(如玻璃小心拿 ) 。 学生活动: 分组用多种方法观察材料,记录特点,如 “木:有纹理,轻,能弯曲一点”“金属: shiny(有光泽 ),重,很硬,难弯曲”“砖:粗糙,重,硬”“玻璃:透明,脆,容易碎” 。 小组内交流观察结果,讨论不同材料特点的差异,如 “金属比木头硬很多” 。 设计意图: 借助实物观察和多感官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材料特点,提升探究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科学观察方法和归纳概括能力,落实科学思维与实践素养 。 3. 选择金属和另一种材料比较并记录 教师活动: 布置任务:“选金属和木头、砖、玻璃中的一种,用看、掂、弯、刻画的方法比较,把特点填在记录单。” 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材料差异,如 “金属和木头比,金属更坚固、有光泽” 。 学生活动: 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对比观察,认真记录特点,如 “金属和玻璃比:金属硬,玻璃脆;金属不透明,玻璃透明” 。 向全班分享比较发现,倾听同学补充,完善对材料特点的认知 。 设计意图: 聚焦金属与其他材料对比,深化对材料特点的理解,提升科学思维的深度 。 强化学生分析、比较和表达能力,促进科学观念构建 。 (三)研讨 教师活动: 提出研讨问题:“人们用多种材料建造房子,这有什么好处?如果要造大门,用金属比用木头有什么好处?” 发放 “研讨分享卡”,组织分组讨论 。 参与小组讨论,引导思考角度,如 “多种材料能让房子功能更全(玻璃透光、砖承重 )”“金属造大门更坚固、耐用” 。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结合材料特点和生活经验,填写分享卡,如 “多种材料好处:满足不同需求,房子又结实又好看”“金属造大门好处:不容易坏,更安全” 。 每组代表上台分享,其他组补充疑问,如 “除了坚固,金属大门还有啥好处” ,深化对材料选择的理解 。 设计意图: 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材料多样性对房屋功能的意义,以及材料特性与使用场景的适配性,提升科学思维 。 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培养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强化科学观念 。 (四)拓展 教师活动: 介绍常见金属(铜、铁、铝 )及合金(如不锈钢 ),展示图片,说:“课后查阅资料,看看这些金属在生活中还用于哪些建筑或物品,下节课分享!” 提供简单资料查询方向(如金属在门窗、屋顶的应用 ),鼓励和家长合作探索 。 学生活动: 课后自主查阅资料,收集金属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信息,如 “铁用于钢筋,让房子更结实” 。 期待下节课分享拓展发现,延续科学探究热情 。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对金属材料及应用的认知,了解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深化科学观念 。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持续学习能力,增强对科学学科的兴趣 。
三、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常见建筑材料的是( ) A. 木 B. 金属 C. 糖果 答案:C 解析:糖果是食品,不是建筑材料,木、金属是常见建筑材料,C 符合题意 。 关于建筑材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都很软,容易弯曲 B. 玻璃透明、易碎 C. 砖很轻,能飘在水上 答案:B 解析:金属通常坚固、难弯曲;砖重,不能飘在水上;玻璃透明且易碎,B 正确 。 造大门用金属比木头好,因为金属( ) A. 更坚固、耐用 B. 更便宜 C. 更容易获取 答案:A 解析:金属坚固耐用适合造大门,木头相对易损坏;金属不一定更便宜、更容易获取,A 正确 。 (二)判断题 人类建造房屋只用一种材料就够了。(×) 解析:房屋需要多种功能,一种材料无法满足,如需要玻璃透光、砖承重等,该说法错误 。 不同建筑材料的特点是一样的。(×) 解析:木、金属、砖、玻璃等材料特点差异大,该说法错误 。 金属材料比其他材料都好,建造房屋应该全用金属。(×) 解析:不同材料有不同优势,全用金属无法满足透光(如玻璃功能 )等需求,该说法错误 。 (三)教师活动 出示练习题,给学生 5 - 8 分钟独立完成,巡视提醒认真读题 。 逐题讲解,结合课堂探究的材料特点、房屋建造需求,分析选项对错,强化学生对建筑材料知识的理解 。 (四)学生活动 认真作答练习题,遇到疑问小组内简单交流(或标记后待讲解 ) 。 听教师讲解,主动提问或补充,纠正错误认知,深化对建筑材料的科学观念 。 (五)设计意图 通过选择题、判断题,检测学生对建筑材料种类、特点及在房屋建造中应用的掌握程度,巩固科学观念,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发现学生理解薄弱点并及时强化 。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多建造房子的材料,知道它们各有特点!多种材料让我们的家又漂亮又实用。希望大家继续当‘材料小专家’,发现生活中材料的奇妙!” 学生活动: 回顾课堂探究,脸上洋溢收获感,积极回应 “会继续探索材料秘密” ,强化科学探究热情 。 设计意图: 简洁总结课堂,强化学生对建筑材料多样性及作用的认知,激发持续探究科学的兴趣,升华态度责任素养 。
板书设计
我们的家 建筑材料:木、砖、玻璃、金属…… 材料特点: 木:天然、轻、有纹理 金属:坚固、有光泽、硬 砖:粗糙、硬、重 玻璃:透明、脆 材料应用:多种材料满足房屋功能,不同部位选合适材料(如大门用金属 )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借助实物观察和多感官体验,让学生深度了解材料特点,探究活动有效激发科学兴趣,落实核心素养 。 研讨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分析材料应用,提升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度高 。 (二)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分析材料特点与房屋功能的深层联系时,仍显浅显,需要更多案例支撑 。 拓展活动中,部分学生查阅资料存在困难,资料获取渠道需更明确 。 (三)教学建议 增加生活中不同材料房屋功能案例(如玻璃幕墙建筑的采光优势 ),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材料与功能的关联 。 拓展活动提供具体资料网址、绘本推荐,或组织班级集体查阅,保障学生探究延续性,提升科学素养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