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市直学校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五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B.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倒数是0 B. 32的倒数是23 C. 的倒数是-3 D. -2的倒数是-0.53.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下面是“北”“比”“鼎.射”四个字的甲骨文,其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4.计算:m6÷m3的结果是( )A. m10 B. m9 C. m3 D. m25.如图,从A地到B地有多条道路,一般地,为了省时人们会走中间的一条直路而不会走其它的路,其理由是(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垂线段最短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6.小颖和小明同学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人同时出相同的手势,这个事件是( )A. 随机事件 B. 不可能 C. 必然事件 D. 确定性事件7.如图,在以下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形是( )A. B.C. D.8.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是:如图在∠AOB的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的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从而得到∠AOB的平分线OP,做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 SSSB. SASC. ASAD. AAS9.甲、乙两人轮流在一张圆桌上放置同样大小的硬币,每人每次只能放一枚硬币,且放置过程中不允许重叠与倾斜,硬币不能超出桌面的边界.规定谁在桌面上放下最后一枚硬币,谁就获胜.获胜的策略是( )A. 先放者获胜 B. 后放者获胜C. 先放者将硬币放到桌面的圆心处 D. 后放者将硬币放到桌面的圆心处10.如图,AB∥CD,F为AB上一点,FD∥EH,且FE平分∠AFG,过点F作FG⊥EH于点G,且∠AFG=2∠D,则下列结论:①∠D=30°;②2∠D+∠EHC=90°;③FD平分∠HFB;④FH平分∠GFD.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2025年1月11日,DeepSeek发布了官方App,累计使用量迅速呈现指数级增长,截至2月9日下载量已超1.1亿次,日活跃用户数最高达4541万,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用户规模第二的AI应用.454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12.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黄球2个、红球3个,从盒子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13.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 14.如图,在方格纸中,随机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⑤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轴对称图形的小正方形为______(填序号).15.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4,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7分)计算:.17.(本小题7分)化简求值:[(x+2y)2-x(x-4y)]÷4y,其中x=2,y=1.18.(本小题7分)如图,在△ABC中,∠A=50°,BD平分∠ABC.(1)尺规作图: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CF,若∠ACF=13°,求∠ABC.19.(本小题9分)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某校组织全校1000名学生在数学文化节开展知识竞赛.随后,从中随机抽取n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满分100分),将成绩分为以下四组A:60≤x<70;B:70≤x<80;C:80≤x<90;D:90≤x≤100,并绘制出不完整的统计图:(1)在括号内填入合适选项:学生的竞赛成绩属于______学生所在组别(A/B/C/D)属于______A.定性数据B.定量数据(2)填空:n=______;扇形统计图中D组对应的圆心角为______.(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4)若规定学生成绩大于等于x≥90为优秀,估算全校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20.(本小题10分)“华南最大的人工湖”——万绿湖风景名胜区,碧波万顷,生态优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暑假期间,景区门票定价35元/张,团队票可享受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全体人员享受门票8折优惠.方案二:团队中4人可免票,其余成员享受门票9折优惠.(1)某团队共有40人,为节省购票费用,应选择哪种购票方案?(2)如果该团队人数为x人(x>4),当x为多少时,购票费用刚好相同?21.(本小题11分)在学行线的判定后,我们围绕“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为主题开展探究.方法一: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平行线(1)A同学用的是尺规作图,已知P是直线a外一点,按如下作图步骤可作c∥a.A同学画法,过点P作直线b与a相交,作∠2=∠1,则c∥a,依据是:______.(2)B同学想出了另外一种尺规作图的方法如图所示.B同学画法,过点P作直线b与a相交,作∠3=∠1,则c∥a,依据是:______.方法二:用折纸的方法画平行线(3)已知P是BC外一点,按照下面折纸步骤能折出与直线BC平行的直线(折纸步骤如图所示).第一步:过点P折叠纸片,使点C的对应点C′落在直线BC上(如图②),记折痕DE与BC的交点为A,则折痕ED与B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依据是:______.第二步:将纸片展开并铺平,再过点P将纸片进行折叠,使得点E的对应点E′落在直线ED上(如图③),则折痕PF与EE′的位置关系是______,依据是:______.第三步:将纸片展开并铺平,此时折痕PF与B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依据是:______.22.(本小题10分)初中数学的一些代数公式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面积来推导和验证.如图1,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后,将其沿虚线裁剪,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通过计算图1和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公式是:______(2)小芳在计算(2+1)(22+1)(24+1)时利用了(1)中的公式:(2+1)(22+1)(24+1)=(2-1)(2+1)(22+1)(24+1)=______(请你将以上过程补充完整)(3)利用以上的结论和方法,计算:(4+1)(42+1)(44+1)(48+1)(416+1).23.(本小题14分)△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BC=6cm,过点A作AD⊥BC交BC于点D,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射线CA方向运动,连接PD交AB于点E,过点D作PD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F,交直线AB于点G.设运动时间为ts.(1)当t=3时,求BG的长;(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试探究线段GE与P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2,连接EF,EF上是否存在点H,使得△DCF与△FAH全等?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