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疆哈密十五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新疆哈密十五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新疆哈密十五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函数 ( ) = 2 2 + 32 ,当自变量 由 2 变到 2.5 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 )
A. 5.25 B. 10.5 C. 5.5 D. 11
2.已知函数 ( )的图象在点(1, (1))处的切线方程为 3 2 = 0,则 (1) + ′(1) =( )
A. 8 B. 3 C. 4 D. 4
3 ( | ) = 1 1.若 9, ( ) = 3,则 ( )的值是( )
A. 127 B.
1
3 C.
1 1
9 D. 4
4.( + 2 )5的展开式中含 2 3项的系数为( )
A. 10 B. 40 C. 80 D. 120
5.下列函数中,在(2, + ∞)内为增函数的是( )
A. = 3 B. = ( 3) C. = 3 15 D. =
6.用 0、1、2、3、4、5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要求数字 1 和 4 相邻,则这样的六位数的个数为( )
A. 192 B. 240 C. 360 D. 720
2
7 .已知函数 ( ) = 2 + 2 , ∈ (0, + ∞)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
A. (0,1) B. ( ∞,1] C. [ 1, + ∞) D. ( ∞,0]
8.已知函数 ( ) = + 2 ,对任意的 1, 2 ∈ [0,1],不等式| ( 1) ( 2)| ≤ 2 恒成立,则实
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 + ∞) B. [ , + ∞) C. [2, ] D. [ , 2]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 1.在(2 )8 的展开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数项是 1120 B.第四项和第六项的系数相等
C.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256 D.各项的系数之和为 256
10.现安排甲、乙、丙、丁、戊 5 名同学参加 2022 年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有翻译、导游、礼仪、
司机四项工作可以安排,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每人都安排一项工作,则不同的方法数为54
B.若每项工作至少有 1 人参加,则不同的方法数为 4 15 4
C.每项工作至少有 1 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戊都能胜任四项工作,则
第 1页,共 7页
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 1 2 3 2 33 4 3 + 3 3
D.如果司机工作不安排,其余三项工作至少安排 1 人,则这 5 名同学全部被安排的不同方法数为( 3 15 2 +
2 2 35 3) 3
11 .对于函数 (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 = 1处取得极大值2
B. (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C. ( 2) < ( ) < ( 3)
D.若 ( ) < 1 2在(0, + ∞)

上恒成立,则 > 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计算 57 + 3 35 = ______.
13.甲、乙、丙、丁 4 名老师分到 3 所不同的乡村学校支教,若每名老师只去一所学校,每所学校都有老师
去,且甲不和别的老师去同一所学校,则不同的支教分派方案有______种.
2 , > 1
14.已知函数 ( ) = + 2 ,若函数 ( ) = ( ) 有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 ≤ 1
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已知函数 ( ) = ,其中 为非零常数.
(1)当 = 1 时,求 ( )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 ( )在 = 1 处的切线斜率为 1,求 ( )的极值.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 + 1 ) 2 2 , ( ≥ 4, ∈
)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4096.
(1)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
17.(本小题 15 分)
现有编号为 , , 的 3 个不同的红球和编号为 , 的 2 个不同的白球.
(1)若将这些球排成一排,且要求 , 两个球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第 2页,共 7页
(2)若将这些球排成一排,且要求 球排在中间, , 两个球不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若将这些球放入甲、乙、丙三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18.(本小题 17 分)
某学校有 , 两家餐厅,某同学每天都会在这两家餐厅中选择一家餐厅用晚餐.已知该同学第一天随机选择
1
一家餐厅用晚餐,若在前一天选择去 餐厅的条件下,后一天继续选择 餐厅的概率为3;而在前一天选择去
3餐厅的条件下,后一天继续选择去 餐厅的概率为5,如此往复.
(1)求该同学第一天和第二天都选择去 餐厅用晚餐的概率;
(2)求该同学第二天选择去 餐厅用晚餐的概率;
(3)记该同学第 天选择去 餐厅用晚餐的概率为 ,求 的通项公式.
19.(本小题 17 分)
已知函数 ( ) = ,设 ( )在点(1,0)处的切线为 .
(Ⅰ)求直线 的方程;
(Ⅱ)求证:除切点(1,0)之外,函数 ( )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
(Ⅲ)若存在 ∈ (1, + ∞),使得不等式 ( ) > ( 1)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第 3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01
13.18
14.(0, 2 )
15. (1) 1 1 解: 当 = 1 时, ( ) = , ′( ) = 1 = ,
当 0 < < 1 时, ′( ) > 0;当 > 1 时, ′( ) < 0;
∴ ( )在(0,1)递增,在(1, + ∞)递减;
(2) ( ) = 1 = 1 (1) = 1 = 2 ( ) = 1 2 ′ , ′ ,得 , ′ ,
当 0 < < 1 12时, ′( ) > 0;当 > 2时, ′( ) < 0;
∴ ( ) 1 1 1在(0, 2 )递增,在( 2 , + ∞)递减; ( )的极大值为 ( 2 ) = 2 1, ( )无极小值.
16.解:(1)因为( + 1 2 2 ) , ( ≥ 4, ∈ )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4096.
所以2 = 4096 = 212,解得 = 12,
1
所以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为 +1 = 12 12 ( 12 3 2 2 ) = 2 12 ( = 0,1,2,3,4, . . . . , 12),
令 12 3 = 0,解得 = 4,所以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5 = 2 4 4 0 =
495
12 16.
(2)设展开式中第 + 1 项的系数最大,
第 4页,共 7页
2 ≥ 2 1 +1
则 12 12
10 13
2 ≥ 2 +1
,解得 ≤ ≤
1 3 3

12 12
因为 ∈ 495,所以 = 4,所以系数最大的项为 = 2 4 4 05 12 = 16.
17.已知有编号为 , , 的 3 个不同的红球和编号为 , 的 2 个不同的白球,
(1)将 , 两个球捆绑在一起和其他球进行全排列,有 2 42 4 = 48 种不同的排法.
(2)先把 球排在中间位置,再从 球的两侧各选一个位置排 , 两个球,其余球任意排列,所以有 14 1 22 2 =
16 种不同的排法.
(3)先把 5 个小球分成 3 组,再放入 3 个盒子中.
2 2 1
若按 2,2,1 分配,则有 5 3 12
3
3 = 90 种不同的放法; 2
3 1 1
若按 3,1,1

分配,则有 5 2 12 33 = 60 种不同的放法; 2
所以共有 60 + 90 = 150 种不同的放法.
18.解:已知该同学第一天随机选择一家餐厅用晚餐,若在前一天选择去 餐厅的条件下,
1
后一天继续选择 餐厅的概率为3;而在前一天选择去 餐厅的条件下,
3
后一天继续选择去 餐厅的概率为5,

(1) 1

记事件 :该同学第 ( = 1,2)天去 餐厅,则 ( 1) = ( 1) = 2, ( 2| 1) =
1 3
3, ( 2| 1) = 5,
1
由概率乘法公式可得 ( 1 2) = ( 1) ( 2| 1) = 2 ×
1 = 13 6.

(2)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 ( 2| 1) = 1 ( 2| 1) = 1
3 2
5 = 5,

由全概率公式可得 ( 2) = ( 1) ( 2| 1) + ( 1) ( 2| ) =
1
1 2 ×
1 + 1 2 113 2 × 5 = 30.
(3)记事件 :该同学第 ( ∈ )天去 餐厅,则 = ( ),
1
由题意可知, ( | 1) = 3, ( | 1) = 1 ( | 1) = 1
3 2
5 = 5 ( ≥ 2, ∈ ),

由全概率公式可得 ( ) = ( 1) ( | 1) + ( 1) ( | 1)( ≥ 2, ∈ ),
1 2 1 2 3
即 = 3 1 + 5 (1 1) = 15 1 + 5,则 8 =
1 3
15 ( 1 8 ),
{ 3所以,数列 8 }是以 1
3 1 1
8 = 8为首项,公比为 15的等比数列,
3所以, 8 =
1 ( 1 ) 1 = 3,故 + 1 ( 1 ) 18 15 8 8 15 .
1
19. 1 1 解:(Ⅰ) ′( ) = 2 = 2 ,
第 5页,共 7页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 切 = ′(1) = 1,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1.
(Ⅱ) 证明:设函数 ( ) = ( ) ( 1) = + 1,
( ) = 1
2
′ 2 1 =
1
2 ,
函数定义域为(0, + ∞),
令 ( ) = 1 2, > 0,
′( ) = 1 2 < 0,
所以 ( )在(0, + ∞)上单调递减,
又 (1) = 0,
所以在(0,1)上, ( ) > 0, ′( ) > 0, ( )单调递增,
在(1, + ∞)上, ( ) < 0, ′( ) < 0, ( )单调递减,
所以 ( ) = (1) = 0,
所以 ( ) ≤ (1) = 0,
所以 ( ) ( 1) ≤ 0,
若除切点(1,0)之外, ( ) ( 1) < 0,
所以除切点(1,0)之外,函数 ( )的图象在直线的下方.
(Ⅲ)若存在 ∈ (1, + ∞),使得不等式 ( ) > ( 1)成立,
则若存在 ∈ (1, + ∞) ( ),使得不等式 1 > 成立,
即若存在 ∈ (1, + ∞) ,使得不等式 < ( 1)成立,
令 ( ) = ( 1), > 1,
1
( 1) (2 1) ′( ) = 2( 1)2
= 1 (2 1) 2( 1)2 ,
令 ( ) = 1 (2 1) , > 1
′( ) = 1 2 (2 1) 1 2 2 +1 2 +1 = = ,
令 ( ) = 2 + 1, > 1
′( ) = 1 2 2 = 3 2 < 0,
第 6页,共 7页
所以在(1, + ∞)上, ( )单调递减,
又 (1) = 0,
所以在(1, + ∞)上, ( ) < 0, ′( ) < 0, ( )单调递减,
所以 ( ) ≤ (1) = 0,即 ′( ) ≤ 0, ( )单调递减,
→1 →1 1
又 ( 1) = 2 1 = 1,
所以 < 1,
所以 的取值范围为( ∞,1).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