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河流域为例(第1学时)学习目标1、利用图表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自主预习】一.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二.河流开发的原则:要考虑河流的性,更要考虑流域的特征,进行综合开发。三.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和流域的。四.田纳西河概况1.概况:发源地:A山的西坡;流域的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B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2.流域不同部位生态保护的重点组成部分重要性保护重点山地河流河谷平原五.田纳西河开发的自然背景(1)地形:田纳西河流域内,地形 ,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交通不便, 作用十分突出。(2)气候:田纳西河位于 地区,气候_______,降水 。(________多降水,_______降水少)(3)水系:田纳西河水系,支流(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量丰富,通过 可通过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利条件: , 。(4)流域内矿产资源 ,主要有煤、铁、 、 、 、 等。六.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后果(1)18世纪下半叶:。(2)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A、_____________,原因:,后果:。B、____________,原因:世纪后期开始掠夺性的开发扩大 获取炼铜的 ,大片森林被破坏;矿山开采破坏 ,后果:生态环境恶化。C、_____________,原因: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 ,形成 ,后果:酸雨污染了 和 ,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3)到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_____________。【能力提升】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 http: / / www.21cnjy.com )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回答1~4题。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田纳西河流域主要位于()A.中央大平原B.落基山区C.东部山区D.西部高山区3.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背景的正确叙述是()A.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B.流域内多山地,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C.流域内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可全程通航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多煤、石油、天然气等尼罗河与刚果河是非洲的两条主要河流,读下图完成5~7题。5.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B.纬度因素C.降水丰富程度D.气温和热量条件6.尼罗河和刚果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A.雨水、冰雪融水B.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C.雨水、雨水D.冰雪融水、雨水7.对两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河流水量大小相当B.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均以7、8月为汛期C.尼罗河下游水流平稳,而刚果河下游水力资源丰富D.刚果河无结冰期,而尼罗河下游常有凌汛现象(创新题)读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8~11题。( http: / / www.21cnjy.com )8.关于坎儿井的说法正确的是()A.坎儿井所在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B.坎儿井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降水C.坎儿井适应当地干旱、多风沙的地理环境D.坎儿井是自然形成的9.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坎儿井的主要作用是()A.通过地下暗洞引水,增加引水量,保证工、农业生产B.采用地下暗渠输水,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C.通过开挖通道,加快水流速度D.加大下渗量,补充地下水10.图乙是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主要功能是()A.发电B.航运C.旅游D.灌溉11.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其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分流,减轻水旱灾害B.都江堰每年都进行工程维护C.都江堰合理利用地形坡度,确保常年自流灌溉D.都江堰地区进行植树造林,优化生态环境2009年3月27日下午,溪洛渡水电站大坝第一仓混凝土开盘浇筑,标志着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正式进入混凝土施工阶段。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D.该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13.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是()A.减少了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下图是三峡工程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4.下列有利于发挥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区位因素是()A.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大C.处于上游山区向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D.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上游15.下列关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库蓄水导致的泥沙淤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上游C.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D.水库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属较小的负面影响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 http: / / www.21cnjy.com )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16~18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6.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形崎岖,落差大B.平行水系,支流多C.流经我国大部分地区,集水面积大D.流经高原,河流长17.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A.促进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B.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C.增加入海的水量D.加速河口淤积18.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是()A.钢铁工业B.有色冶金工业C.汽车工业D.甘蔗种植、加工业二、综合题(共28分)19.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下述材料,完成(1)~(4)题。(16分)材料一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二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表项目西汉唐金明清人口数量(万)35.97.85.924.4人口密度(人/km2)0.380.5721世纪教育网0.990.753.09城镇(个)16677耕地面积(万顷)1.653.254.293.1310森林面积(万顷)5.343.21.20.29覆盖率(%)705040154畜牧业程度(%)10090702010工矿业(个)01023灾害频率(次/百年)0.11.21.31.54(1)该流域的河谷形态是,其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填字母)。(2分)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草原、荒漠(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填字母)。(2分)A.铁矿B.石油C.煤炭D.铜矿(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 http: / / www.21cnjy.com )可持续发展的剧变发生在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发生的变化是。(7分)(4)该流域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5分)【答案】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练案答案)1.A2.C3.A4.B【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较少;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 http: / / www.21cnjy.com )19.(1)峡谷B(2)C(3)清朝①人口数量大增,粮食需求大增,农业生产从畜牧业向种植业转变;②大量开垦山地、草坡,毁林开荒,毁林开矿,山区植被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重;③耕地生产力逐步降低,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贫困,人口、粮食、耕地之间逐步进入恶性循环状态。(4)河流含沙量大、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灾害发生频率增加、植被锐减【解析】汾河穿行于黄土高原(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中,两边临山地,河谷形态表现为峡谷;所在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有一定的降水量,植被为森林和草原。所在省区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从图中数字的变化可以读出,发生剧变的是在清代,因人口剧增,导致人们大量开荒垦殖,造成一系列的恶果;到了现代,由于植被保护较差,加上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貌。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2学时)【学习目标:】1、针对早期开发造成的后果,分析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措施及意义。2、利用图表理解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开发措施【知识网络】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2)具体模式:田纳西河流域(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河流的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结合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3)开发项目:主要表现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A.水坝修建后,,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B.TVA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质?C.TVA在土地利用方面采取哪些措施?(4)成效:根治了,农林( http: / / www.21cnjy.com )牧渔业、工业和得到了迅速发展,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的统一。【典型例题讲解】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M河是 ,乙图中的N河是 。(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读“河流水流量与发电效率的关系图”,回答1—2题。例2:解析:本题通过田纳西河与长江流域进(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比较,重在考查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由题干知:①甲图中M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为田纳西河流域,乙图中N河流域(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为长江流域。②M、N河流域都得到了开发利用,梯级开发是M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目的是实现流域内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③N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长江三峡,在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与M河有相似之处。答案:(1)田纳西河 长江(2)①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 http: / / www.21cnjy.com )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②水库建成之后,可以抵御洪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电力充足用于冶金工业,既保护了森林,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③水源充足,小气候得以改善,地力和植被都可以得到恢复。反过来,植被得到恢复,又可以改善不稳定径流。④水库储存的水源,可以解决农业灌溉所需,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3)长江三峡 气候:巫山以上流域属( http: / / www.21cnjy.com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源远流长的支流,水系庞大。(4)①通过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文明都不是发源于大河流域B.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C.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主要考虑河流的特点D.流域的经济效益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解析] 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河流的整体性特征;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答案] B2.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B.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C.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解析] 本题考查对田纳西河流域有关知识(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了解情况。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大部分可以通航;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所以A、C、D选项是正确的。而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但是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答案] B3.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造成的后果( )①土地退化 ②植被破坏 ③环境污染 ④水土流失 ⑤酸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知识的( http: / / www.21cnjy.com )熟悉程度。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如长期高强度的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等。[答案] A读“黄河主要支流年输沙量2004年统计表”,回答4~6题。河段支流集水面积(km2)年径流量(108m3)年输沙量(104t)①洮河2497353.02760湟水1534224.72000②无定河3021714.116800汾河2872826.13900③渭河10649398.943500泾河4321621.728700④沁河1289419.1724大汶河826416.31954.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 )A.泾河B.渭河C.汾河D.无定河5.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改良盐碱地B.保持水土C.解决农村燃料不足D.治理风沙6.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 )A.中下游B.中上游C.上游和下游D.下游[解析] 平均含沙量即年输沙量/年径( http: / / www.21cnjy.com )流量。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泾河平均含沙量最大。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保持水土是其治理的重点。黄河下游多为地上河,水流缓慢,落差小,水能不丰富。[答案] 4.A 5.B 6.B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7~8题。7.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B.改善气候C.分洪与蓄洪D.立体开发利用[解析] 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出A地的地势低洼,因而在河流综合治理中可以分洪与蓄洪,缓解洪水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影响。[答案] C8.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C.下游退耕还湖D.修建和加固河堤[解析] 甲河段洪水泛滥主要与上游来水量大,且河段弯曲、水流不畅有关,因此可在上游修建水库,用来调节汛期的洪水。[答案] B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完成9~11题。9.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10.TVA在流域开发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③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 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建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属于开发旅游资源。建水电站有可能降低水质。[答案] 9.A 10.A 11.A二、综合题12.(2009年广东调研)读珠江流域图和材料,回答问题。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表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3)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答案]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表崎岖,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13.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分别代表:A_(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2)由图可知,田纳西河流( http: / / www.21cnjy.com )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________,并实现全流域内________、________、发电________、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统一开发和管理。(3)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开发与治理,根治( http: / / www.21cnjy.com )了________,农林牧渔业、________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________效益、__________效益和__________效益的统一。[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归( http: / / www.21cnjy.com )纳问题的能力。田纳西河落差大、水流急,且河流的水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丰富。为充分开发水能,实行梯级开发是其核心环节;在开发水能的同时,调整了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同时对防洪、旅游、航运、灌溉、养殖、提高水质等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答案] (1)旅游 航运 灌溉 农业现代化 养殖 煤炭资源开发 (2)梯级开发 防洪 航运 提高水质(3)洪灾 工业 经济 社会 生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1课时 教案 .doc 3.2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2课时 教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