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课时2 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现状及特点。2.能够结合具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一、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①__(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②_________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生产的突出特点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思维活动1.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二、农业发展方向1.发展问题及影响(1)问题:⑤__________、高强度的农林开发。(2)后果:农业⑥__________退化。2.发展方向与重点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国家⑦__________a.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b.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c.建设⑧__________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⑨__________和舍饲畜牧业a.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b.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⑩__________畜牧业山区以 __________为核心,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 __________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思维活动2.分析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的优势。探究点一 商品粮基地建设探究活动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A区域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有哪些?(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后该地区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4)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缓解我国粮食不足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反思归纳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分析探究点二 农业发展方向探究活动 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东北地区可以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D区为耕作农业区,________为林业区,________为畜牧业区。(填字母)(2)A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生态系统,加强该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简要说明D区农业发展的举措。(4)简析图中B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反思归纳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维拓展] 中国农业发展的“锦囊妙计”①调整农业结构与国际市场接轨;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④加强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加快专业化经营步伐;⑤提高农产品加工条件,实现农产品增值;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切实保护耕地。(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1.该地区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养殖业2.该区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主要是( )A.耕地多B.人口多C.熟制高D.无灾害3.图示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保护黑土和大力开垦沼泽地B.禁止采伐天然林,大力发展人工林C.河流的综合治理D.土地资源开发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结合下图,回答4~5题。4.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5.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6~7题。6.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B.沼渣、粪肥、塘泥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D.菌渣、沼渣、塘泥7.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据此回答8~9题。8.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减少9.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产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1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1)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主题。(2)西部草原区牧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3)图中所示生产模式对西部草原区、中部产粮区各有什么影响?[能力提升]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12.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B.发展立体农业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读图,回答13~14题。13.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地形B.水源C.热量D.光照14.两地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为( )A.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土地沙漠化D.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1课时 地理条件与农业布局[学习目标定位] 1.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2.结合材料,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一、地理条件1.东北地区概况(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①___________、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②__________。(2)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③__________,农业生态类型多样。(3)地位:我国重要的④_______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⑤__________生产基地。2.地理要素与农业发展地理因素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条件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有利⑥__________不利纬度高,⑦__________不足,一年一熟;易受⑧__________影响地形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西部高原;周围山地环绕农业生产类型:多种经营平原—⑨__________山地、丘陵—林牧业高原—⑩__________土壤 _____土和黑钙土广布,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为农业提供 __________,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发达的交通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 __________农业提供机遇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农业经营 __________思维活动1.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为什么?二、农业布局特点1.区域划分依据: __________、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 __________的不同。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__________、E小兴安岭、F __________。3.畜牧业区:__________、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主要分布区。探究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 http: / / www.21cnjy.com )荒”,后来变为“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分布示意图材料三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表示:具有(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产36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的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1)“北大荒”农垦区冬春季常有6~8级大风,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的原因。(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3)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4)“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有哪些?(5)“北大仓”走向“北大商”主要靠什么?反思归纳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如下所示:(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_____的强弱、__________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__________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降水的多少、__________和年际变化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__________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坡度<25°可适当开垦梯田,山地适于发展林业水源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绿洲农业产量稳定(2)社会经济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和美国工业发展使农业规模化提高交通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决定了商品农业的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时间及时人口人口数量和密度决定人均土地拥有量,影响__________高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技术技术投入决定作物培育和品质改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政策是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加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市场信息供求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往往对农产品价格加以影响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产业规模大[思维拓展] 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陆、空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探究点二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探究活动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2)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和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4)东北地区可划分为哪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反思归纳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区域主要分布地区主要产品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__________、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热条件配合好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长白山区__________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__________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牛、三河马、东北红牛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1~2题。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②水稻种植(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5~7题。5.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6.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7.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8.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多针叶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带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9.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注主要山脉: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填注主要平原: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3)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形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4)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简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5)根据你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的了解,分析其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 学案.doc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2课时 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