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小题 在潇水liáo阔的水面上,渔船静静停泊在蘋岛渡口。我们兴致勃勃地踏上零陵古街,摩拳cā掌地寻访柳宗元的足迹。七月,天多热!香零山的石阶热得烫脚底,老樟树叶热得打卷儿,连知了也热得哑了嗓。驻足愚溪畔,我们忽然觉得自己miǎo小如萍。十年,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柳子厚“独钓寒江雪”的背影来了又去了,只留下我们对香零烟雨的juàn恋。当夕照漫过朝阳岩坚固的崖壁,游人的笑语渐息。最后一缕金晖沉入江底,古城倏然静默。归舟的橹声止了,碑林的风语歇了,连潇水的波纹也忘了荡漾。此刻方知:漓江山水再秀美,终不及回龙夕照那份空灵。柳子庙前,古稀老者摩挲着老樟树皴裂的纹路,青筋凸起的手掌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凳,望着愚溪方向缓缓诉说着往事……1.照样子,把“兴致勃勃”四个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liáo 阔 摩拳cā 掌 miǎo 小 juàn 恋3.下列加点字与“停泊在蘋岛渡口”中的“泊”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他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 B.岸边泊船等待潮水上涨。C.一只小船漂泊在江心。 D.远处湖泊风景十分秀丽。4.今句:当夕照漫过朝阳岩坚固的崖壁,游人的笑语渐息。古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韩非子》)问:古句中“坚”的含义与今句中“坚”最接近的一项是( )A.坚定 B.坚硬 C.坚强 D.坚决5.下列选项与例句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七月,天多热!香零山的石阶热得烫脚底,老樟树叶热得打卷儿,连知了也热得哑了嗓。A.寒冬,风真冷!河水冷得泛青光,屋檐冷得挂银枪,连麻雀也冷得缩成团。B.盛夏,天好热!道路热得软塌塌,小草热得垂下头,连蚂蚁也热得躲进缝。C.春天,花多美!桃花美得涨红脸,梨花美得飞白雪,连蝴蝶也美得忘了飞。D.正午,天真热!热得我不想吃饭,热得我不想睡觉,热得我动都不想动一下。6.“漓江山水再秀美,终不及回龙夕照那份空灵。”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比的一项是( )A.他的笔记抄得再好,也比不上哥哥画的思维导图。B.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C.初阳跃出云海时,湖面碎金跳动,柳枝轻吻水波。D.外卖再方便快捷,也比不上妈妈亲手做的家常菜。7.与例句一样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一项是( )例句:柳子庙前,古稀老者摩挲着老樟树皴裂的纹路,青筋凸起的手掌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凳,望着愚溪方向缓缓诉说着往事……A.他说:“那时候的我们可真年轻呀!”B.少年攥紧拳头,踢开石子,狂奔而去。C.她心想:必须立刻去阻止这一场闹剧!D.这位老人干涸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决绝。8.“我们兴致勃勃地踏上零陵古街。”请缩写这个句子。9.读下面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联系自己类似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仿写。例句:十年,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柳子厚“独钓寒江雪”的背影来了又去了。10.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黄昏时景物的动、静之美,请从下面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11.人们用“颜筋”形容颜真卿书法。下图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其字体最显著的特点是( )A.筋肉丰满 B.纤细瘦弱 C.灵动飘逸 D.古朴淡雅12.(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日积月累研学小组行至零陵农家,看见小孩在桑树下种苗,大家立刻想到古诗“童孙未解供耕织,① ”。忽有牧笛声自远处传来,发现小孩子骑牛吹笛,正是“牧童归去横牛背,② ”。夜宿愚溪畔,老师轻吟:“人闲桂花落,③ ”,我们闭眼感受山风停下来时的空寂。归程中谈及怀素草书,导游笑说这位零陵狂僧“隔着门缝吹喇叭——④ ”(歇后语),他的字连长安皇帝都慕名求取!作为永州学子,我们敬佩诗人“黄沙百战穿金甲,⑤ ”的顽强精神;眷恋家乡“慈母手中线,⑥ ”的温暖亲情;读懂“君子坦荡荡,⑦ ”的胸襟;遥望“故人西辞黄鹤楼,⑧ ”的远行画面。13.(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下列不属于中国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C.《儒林外史》 D.《西游记》14.(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假如你是名著馆讲解员,请任选一位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设计讲解牌。人物: 讲解词:(至少用1个书中事件+1个性格词)示例:鲁智深——他拳打镇关西,是一位行侠仗义的真英雄! (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课内阅读文段一: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15.文段一选自课文《 》,作者是萧红。16.请找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下来: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花、 、 、倭瓜、黄瓜、 等的描写表现这一中心意思的。17.画波浪线的句子,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动植物真是 啊,我很快想到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它们,那就是 。18.读文段,再联系课文全文,我们感受到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花园、菜园,更是“我”眼中的 ,让作者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我们能深深感悟到作者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 。19.请再读波浪线的句子并仿写句子: 愿意 就 ,愿意 就 。(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课外阅读革命烈士夏明翰夏明翰从 1919年组织焚烧日货到1928年被杀害,革命生涯短暂而绚烂。时间( )短,( )他因认准了共产主义而生爱,并因爱而义无反顾。①他太执著于所追求的主义了,以至当白色恐怖弥漫整个中国时,夏明翰悲愤不已,拿起笔在一张载有革命同志被杀害的《民国日报》上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1921年,夏明翰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以党员身份行走在革命道路上的7年间,他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工作类型繁杂多样,来回调动更是频繁无章。可他每得到一次机会,都格外尽心尽责,格外执著,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追寻理想的赤子之心把他烫得热血澎湃。不幸的是,这个比贾宝玉强多了的斗士,却终究没能逃脱无耻的背叛。1928 年初,中共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同年3月18日,夏明翰从谢觉哉处得知交通员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当他返回汉口东方旅社准备转移时,叛变的宋若林带着反动军警将夏明翰逮捕。短短两天,夏明翰便接受了多次审讯。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庭审记录: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②“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一番话,把审讯者驳得哑口无言。最终,失去耐性的敌人在两天后对夏明翰执行枪决。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送刑场,就义前,敌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生命绝唱,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夏明翰的一生是在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路途中度过的。出生于官宦家庭的背景,为他的毅然决然做了更为深刻的注脚。家庭的决裂,正义的追求,主义的执著,情感的投入,一切都在他的心中贪婪地生长着、奔涌着,孕育了那响彻时间轮轴的绝命诗句,焕发了一个纯粹革命者永恒的耀眼光芒。20.解释词语。哑口无言: 21.请读第一自然段,为下列句子选择最合适的关联词( )。时间( )短,( )他因认准了共产主义而生爱,并因爱而义无反顾。A.既……又…… B.虽……但……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2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画线句子①,通过对夏明翰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夏明翰怎样的内心?( )A.喜悦 B.同情 C.悲愤 D.恐惧23.画线句子②用什么描写表现了夏明翰对敌人的讽刺与藐视?(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24.在7年的革命生涯中,夏明翰做过哪些事情?请读一读文段再写下来。25.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之情。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条具体做法。26.(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请你以“他 了”为题完成习作,要求:①添加“生气”“伤心”等表示内心感受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回想当时情景把事情写清楚,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准确反映出人物的内心。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兴致勃勃2.辽;擦;渺;眷3.D4.B5.D6.C7.B8.我们踏上古街9.示例:一秒,一分,时间一眨眼就溜走了。运动会上 “奋力冲刺” 的身影闪了又没了。10.示例(选 “放学后的校园”):当夕阳漫过教学楼的檐角,喧闹的笑声渐歇。最后一群学生的身影消失在校门,校园倏然安静。走廊的脚步声止了,操场的欢闹声歇了,连香樟树的叶子也忘了摇晃。11.A【知识点】字义;看拼音写汉字;对比修辞手法;人物动作描写;书法作品【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汉字规范书写技能,强调书写的规范性与美观性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需结合语境准确辨析字形 。(3)本题考查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辨析能力 。(4)本题考查古今汉语中字词含义的理解与对比能力 。(5)本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方式(排比、夸张等修辞运用)的辨析能力 。(6)本题考查对比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辨析能力 。(7)本题考查对人物动作描写及情感表达关联的辨析能力 。(8)本题考查句子缩写能力,需提取主干,删去修饰语 。(9)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需模仿例句的时间表述与情景呈现方式 。(10)本题考查情景仿写能力,需抓住场景的动、静特点,模仿原文的描写节奏 。(11)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字体特点的鉴赏能力 。1.需注意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保证字体工整、美观 。故答案为:兴致勃勃2.根据拼音和语境判断汉字,“liáo 阔” 对应 “辽”,“摩拳 cā 掌” 是 “擦”,“miǎo 小” 为 “渺”,“juàn 恋” 是 “眷” 。故答案为:辽;擦;渺;眷3.“停泊”“淡泊”“泊船”“漂泊” 中 “泊” 读 “bó”;“湖泊” 中 “泊” 读 “pō”,读音不同,选 D 。故答案为:D4.今句 “坚固的崖壁” 中 “坚” 指坚硬;古句 “吾盾之坚” 中 “坚” 也是说盾牌坚硬,含义最接近,选 B 。故答案为:B5.例句与 A、B、C 项都是用排比、夸张写不同事物在同一环境下的表现;D 项是从自身感受重复强调 “热”,表达方式不同,选 D 。故答案为:D6.A、B、D 项都有 “…… 再……,也不及……” 的对比结构;C 项是描写初阳下湖面、柳枝的景色,无对比,选 C 。故答案为:C7.例句通过 “摩挲”“拍打”“望”“诉说” 等动作写人物情感;A 是语言描写,C 是心理描写,D 是神态描写;B 中 “攥紧”“踢开”“狂奔” 是动作描写,选 B 。故答案为:B8.缩写句子保留主干 “谁做什么”,删去 “兴致勃勃地”“零陵” 等修饰成分 。故答案为:我们踏上古街9.模仿例句,先以重复时间词强调时光易逝,再用具体场景体现时间流逝,突出对某一情景的印象 。故答案为:示例:一秒,一分,时间一眨眼就溜走了。运动会上 “奋力冲刺” 的身影闪了又没了。10.模仿文段中黄昏景物动、静转换的写法,先写环境变化,再写声音、动态的消失,体现静美 。故答案为:示例(选 “放学后的校园”):当夕阳漫过教学楼的檐角,喧闹的笑声渐歇。最后一群学生的身影消失在校门,校园倏然安静。走廊的脚步声止了,操场的欢闹声歇了,连香樟树的叶子也忘了摇晃。11.颜真卿《颜勤礼碑》字体特点是筋肉丰满、浑厚大气,B “纤细瘦弱”、C “灵动飘逸”(多形容行书等)、D “古朴淡雅” 不符合,选 A 。故答案为:A12.【答案】也傍桑阴学种;短笛无腔信口吹;夜静春山空;名声在外;不破楼兰终不还;游子身上衣;小人长戚戚;烟花三月下扬州【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诗句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描绘儿童模仿大人劳作的场景,结合 “桑树下种苗” 的语境,应填 “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出自雷震《村晚》,写牧童骑牛吹笛的自在,对应 “小孩子骑牛吹笛”,填 “短笛无腔信口吹”。诗句出自王维《鸟鸣涧》,体现 “山风停下来时的空寂”,填 “夜静春山空”。歇后语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声在外” 形容名气很大,符合怀素草书名气远扬的语境。诗句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体现顽强精神,填 “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出自孟郊《游子吟》,体现亲情,填 “游子身上衣”。出自《论语》,与 “君子坦荡荡” 相对,填 “小人长戚戚”。诗句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远行画面,填 “烟花三月下扬州”。故答案为:①也傍桑阴学种;②短笛无腔信口吹;③夜静春山空;④名声在外;⑤不破楼兰终不还;⑥游子身上衣;⑦小人长戚戚;⑧烟花三月下扬州【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与语境匹配能力。13.【答案】C【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ABD.正确。C.中国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讽刺科举制度为主题,虽为经典,但不属于四大名著范畴。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作品范畴的掌握,注重对文学常识中经典著作归类的识记。14.【答案】孙悟空;他三打白骨精,即使被师父误解仍坚持除妖,是一位嫉恶如仇的美猴王!【知识点】推荐介绍【解析】【分析】选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选取 “三打白骨精” 这一经典事件 —— 白骨精三次变化迷惑唐僧,孙悟空识破真相并三次除妖,即便被唐僧念紧箍咒、逐出师门,仍坚守降妖除魔的信念。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其 “嫉恶如仇” 的性格,既符合名著内容,又用简洁语言完成讲解,符合 “事件 + 性格词” 的要求。故答案为:孙悟空;他三打白骨精,即使被师父误解仍坚持除妖,是一位嫉恶如仇的美猴王!【点评】本题考查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需结合具体事件提炼人物性格,用精炼语言呈现人物特点。【答案】15.祖父的园子16.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鸟;虫子;玉米17.自由;随心所欲或自由自在18.乐园;怀念19.放假了,我;去打球;去打球;睡懒觉;睡懒觉。【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中课文出处的掌握能力。(2)本题考查对文段中心句的提取能力以及对文段描写对象的梳理能力。(3)本题考查对文段中事物特点的理解能力以及成语的运用能力。(4)本题考查对课文整体情感和主旨的把握能力。(5)本题考查对文段句式的理解和仿写运用能力。15.这是文学常识的考查,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是课内重点课文,需要对课文出处准确记忆。故答案为:祖父的园子16.第一自然段围绕着 “自由” 展开,中心句直接点明了这种状态;后面通过对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等事物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园子里一切事物自由自在的特点。故答案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鸟;虫子;玉米17.波浪线句子通过对倭瓜、黄瓜、玉米等行为的描述,突出了动植物的自由状态,“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等成语能很好地形容这种状态。故答案为:自由;随心所欲或自由自在18.从文段以及课文全文可以看出,祖父的园子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对园子生活的描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之情。故答案为:乐园;怀念19.仿写句子需要仿照原文的句式结构,体现 “愿意…… 就……,愿意…… 就……” 这种自由随意的状态,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故答案为:放假了,我;去打球;去打球;睡懒觉;睡懒觉【答案】20.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21.B22.C23.B24.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25.示例: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主题班会,通过搜集革命先烈的事迹并分享,加深对爱国精神的理解;或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国旗,规范行注目礼,尊重国家象征。【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需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2)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辨析与运用能力,需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3)本题考查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4)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的辨析能力。(5)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需准确筛选指定时间段内的事件。(6)本题考查结合生活实际表达情感(爱国之情)的能力,需将情感转化为具体行动。20.“哑口无言” 中 “哑口” 指像哑巴一样,“无言” 指说不出话,整体形容因理屈或紧张而说不出话的状态,结合语境可理解为审讯者被夏明翰驳斥得无法回应。故答案为: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21.前半句 “时间短” 与后半句 “因认准共产主义而生爱、义无反顾” 之间是转折关系,“虽…… 但……” 表转折,符合语境;A 表并列,C 表递进,D 表因果,均不恰当。故答案为:B22.画线句①中 “悲愤不已” 直接点明神态,“拿起笔写道” 的动作及诗句 “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体现了夏明翰面对革命同志被杀害时的悲愤之情,而非喜悦、同情或恐惧。故答案为:C23.画线句②是夏明翰对主审官的回应,通过大段语言直接驳斥敌人的逻辑,表现出对敌人的讽刺与藐视,属于语言描写;未涉及动作、神态或心理描写。故答案为:B24.文段明确提到 “在以党员身份行走在革命道路上的 7 年间,他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直接提取即可。故答案为: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25.结合生活实际,从学习、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做法,体现对爱国之情的实际表达,需具有可操作性。故答案为:示例: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主题班会,通过搜集革命先烈的事迹并分享,加深对爱国精神的理解;或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国旗,规范行注目礼,尊重国家象征。26.【答案】他生气了那天的阳光明明很暖,爸爸的脸却像结了层冰。起因是我把他的笔记本弄丢了。那是他记了十年的工作笔记,边角都磨卷了,他总说 “这里面藏着一家人的饭票”。早上我偷偷拿出来看,后来急着上学,随手塞在了沙发缝里,回头就忘了。“笔记呢?” 爸爸下班回家,第一句话就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我支支吾吾说不出,他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像两块挤在一起的石头。“再想想!放哪儿了?” 他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公文包的带子,指节泛白。我还是想不起来。爸爸突然转身,大步走到客厅,沙发垫被他一把掀开,抱枕扔得满地都是。“你是不是拿了?” 他猛地回头,眼睛里像有火苗在跳,“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何况这是……” 话没说完,他突然停住了,胸口剧烈起伏着,像是在使劲压住什么。妈妈想劝,被他摆手拦住。他蹲下身,手指在沙发缝里摸索,动作又急又重,指甲刮到木头发出 “咯吱” 声。突然,他摸到了什么,猛地抽出来 —— 正是那本笔记。他没有立刻翻开,只是盯着封面,肩膀微微垮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头看我,声音哑得厉害:“不是气你弄丢,是气你不珍惜…… 这笔记丢了,爸爸好多事都记不清了。” 他的眼角红了,手在笔记封面上轻轻摩挲着,像是在安抚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那一刻,我看着他发红的眼眶和紧抿的嘴唇,突然明白:他刚才的愤怒,哪里是冲笔记,分明是怕失去对生活的底气,更怕我学不会珍视啊。【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材料是一道半命题习作题,核心要求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需补充 “生气”“伤心” 等表示内心感受的词作为题目,体裁为记叙文,侧重通过外在表现展现人物的内在情感。【题干分析】关键词解析:“他____了”:横线处需补充表示内心感受的词(如 “生气”“伤心”“感动” 等),这是文章的情感核心,决定了描写的方向和事件的选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要求通过人物外在的行为、话语、表情等细节,间接展现其内心状态,避免直白的心理独白,强调 “以形写神”。“把事情写清楚”“表现写具体”:需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重点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让读者通过细节体会其内心。写作思路:中心:围绕补题的内心感受(如 “生气”),选取一件能引发该情绪的具体事件,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角度:可从 “事件起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人物表现(动作、语言、神态如何)”“情感张力(感受的强度与层次)” 展开。写作建议:开头:可直接切入人物情绪爆发的瞬间(如 “他猛地一拍桌子,脸涨得通红”),或交代事件背景(如 “那天下午,弟弟把爸爸最珍爱的模型拆了”)。事例选择:优先选取生活中冲突性强、细节丰富的小事(如被误解、珍贵物品被损坏、意外的惊喜等),便于展开描写。细节刻画:聚焦人物的 “小动作”(如攥紧拳头、手抖、低头抹泪)、“语气变化”(如声音发颤、怒吼、哽咽)、“表情特征”(如眉头紧锁、眼眶发红、嘴角抽搐),让情感通过细节自然流露。结尾:可写事件的结局,或 “我” 对人物情绪的理解(如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他的生气里藏着对模型的珍视,更藏着对我们的期待”),深化主题。【立意提取】1.他生气了:通过描写父亲因 “我” 撒谎而愤怒的动作、语言,展现其既生气又失望的复杂内心。2.他伤心了:刻画爷爷因精心培育的花被毁坏而落寞的神态与沉默的动作,体现其对花草的珍视与内心的失落。【点评】紧扣主题:以 “他生气了” 为核心,通过父亲 “眉头拧成疙瘩”“声音拔高”“攥紧公文包”“扔抱枕” 等动作,“眼睛里像有火苗” 的神态,以及沙哑的语言,层层递进地展现其从紧张到愤怒,再到委屈的内心变化,符合 “以形写神” 的要求。细节生动:“指节泛白”“胸口剧烈起伏”“指甲刮木头” 等细节,将抽象的 “生气” 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强度;结尾 “眼角红了”“轻轻摩挲笔记” 的转折,又体现了愤怒背后的脆弱,使人物更立体。事件清晰:交代了丢笔记的起因、父亲寻找的经过及情绪变化的结果,逻辑连贯,且通过 “藏着一家人的饭票” 等细节,解释了父亲愤怒的深层原因,让情感有支撑。情感真挚:从 “我” 的视角观察与感悟,结尾点出 “愤怒里藏着珍视”,既回应了事件,又深化了主题,避免了单纯的情绪描写。1 / 1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小题 在潇水liáo阔的水面上,渔船静静停泊在蘋岛渡口。我们兴致勃勃地踏上零陵古街,摩拳cā掌地寻访柳宗元的足迹。七月,天多热!香零山的石阶热得烫脚底,老樟树叶热得打卷儿,连知了也热得哑了嗓。驻足愚溪畔,我们忽然觉得自己miǎo小如萍。十年,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柳子厚“独钓寒江雪”的背影来了又去了,只留下我们对香零烟雨的juàn恋。当夕照漫过朝阳岩坚固的崖壁,游人的笑语渐息。最后一缕金晖沉入江底,古城倏然静默。归舟的橹声止了,碑林的风语歇了,连潇水的波纹也忘了荡漾。此刻方知:漓江山水再秀美,终不及回龙夕照那份空灵。柳子庙前,古稀老者摩挲着老樟树皴裂的纹路,青筋凸起的手掌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凳,望着愚溪方向缓缓诉说着往事……1.照样子,把“兴致勃勃”四个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liáo 阔 摩拳cā 掌 miǎo 小 juàn 恋3.下列加点字与“停泊在蘋岛渡口”中的“泊”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他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 B.岸边泊船等待潮水上涨。C.一只小船漂泊在江心。 D.远处湖泊风景十分秀丽。4.今句:当夕照漫过朝阳岩坚固的崖壁,游人的笑语渐息。古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韩非子》)问:古句中“坚”的含义与今句中“坚”最接近的一项是( )A.坚定 B.坚硬 C.坚强 D.坚决5.下列选项与例句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七月,天多热!香零山的石阶热得烫脚底,老樟树叶热得打卷儿,连知了也热得哑了嗓。A.寒冬,风真冷!河水冷得泛青光,屋檐冷得挂银枪,连麻雀也冷得缩成团。B.盛夏,天好热!道路热得软塌塌,小草热得垂下头,连蚂蚁也热得躲进缝。C.春天,花多美!桃花美得涨红脸,梨花美得飞白雪,连蝴蝶也美得忘了飞。D.正午,天真热!热得我不想吃饭,热得我不想睡觉,热得我动都不想动一下。6.“漓江山水再秀美,终不及回龙夕照那份空灵。”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比的一项是( )A.他的笔记抄得再好,也比不上哥哥画的思维导图。B.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C.初阳跃出云海时,湖面碎金跳动,柳枝轻吻水波。D.外卖再方便快捷,也比不上妈妈亲手做的家常菜。7.与例句一样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一项是( )例句:柳子庙前,古稀老者摩挲着老樟树皴裂的纹路,青筋凸起的手掌有节奏地拍打着石凳,望着愚溪方向缓缓诉说着往事……A.他说:“那时候的我们可真年轻呀!”B.少年攥紧拳头,踢开石子,狂奔而去。C.她心想:必须立刻去阻止这一场闹剧!D.这位老人干涸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决绝。8.“我们兴致勃勃地踏上零陵古街。”请缩写这个句子。9.读下面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联系自己类似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仿写。例句:十年,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柳子厚“独钓寒江雪”的背影来了又去了。10.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黄昏时景物的动、静之美,请从下面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火车进站11.人们用“颜筋”形容颜真卿书法。下图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其字体最显著的特点是( )A.筋肉丰满 B.纤细瘦弱 C.灵动飘逸 D.古朴淡雅【答案】1.兴致勃勃2.辽;擦;渺;眷3.D4.B5.D6.C7.B8.我们踏上古街9.示例:一秒,一分,时间一眨眼就溜走了。运动会上 “奋力冲刺” 的身影闪了又没了。10.示例(选 “放学后的校园”):当夕阳漫过教学楼的檐角,喧闹的笑声渐歇。最后一群学生的身影消失在校门,校园倏然安静。走廊的脚步声止了,操场的欢闹声歇了,连香樟树的叶子也忘了摇晃。11.A【知识点】字义;看拼音写汉字;对比修辞手法;人物动作描写;书法作品【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汉字规范书写技能,强调书写的规范性与美观性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需结合语境准确辨析字形 。(3)本题考查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辨析能力 。(4)本题考查古今汉语中字词含义的理解与对比能力 。(5)本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方式(排比、夸张等修辞运用)的辨析能力 。(6)本题考查对比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辨析能力 。(7)本题考查对人物动作描写及情感表达关联的辨析能力 。(8)本题考查句子缩写能力,需提取主干,删去修饰语 。(9)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需模仿例句的时间表述与情景呈现方式 。(10)本题考查情景仿写能力,需抓住场景的动、静特点,模仿原文的描写节奏 。(11)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字体特点的鉴赏能力 。1.需注意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保证字体工整、美观 。故答案为:兴致勃勃2.根据拼音和语境判断汉字,“liáo 阔” 对应 “辽”,“摩拳 cā 掌” 是 “擦”,“miǎo 小” 为 “渺”,“juàn 恋” 是 “眷” 。故答案为:辽;擦;渺;眷3.“停泊”“淡泊”“泊船”“漂泊” 中 “泊” 读 “bó”;“湖泊” 中 “泊” 读 “pō”,读音不同,选 D 。故答案为:D4.今句 “坚固的崖壁” 中 “坚” 指坚硬;古句 “吾盾之坚” 中 “坚” 也是说盾牌坚硬,含义最接近,选 B 。故答案为:B5.例句与 A、B、C 项都是用排比、夸张写不同事物在同一环境下的表现;D 项是从自身感受重复强调 “热”,表达方式不同,选 D 。故答案为:D6.A、B、D 项都有 “…… 再……,也不及……” 的对比结构;C 项是描写初阳下湖面、柳枝的景色,无对比,选 C 。故答案为:C7.例句通过 “摩挲”“拍打”“望”“诉说” 等动作写人物情感;A 是语言描写,C 是心理描写,D 是神态描写;B 中 “攥紧”“踢开”“狂奔” 是动作描写,选 B 。故答案为:B8.缩写句子保留主干 “谁做什么”,删去 “兴致勃勃地”“零陵” 等修饰成分 。故答案为:我们踏上古街9.模仿例句,先以重复时间词强调时光易逝,再用具体场景体现时间流逝,突出对某一情景的印象 。故答案为:示例:一秒,一分,时间一眨眼就溜走了。运动会上 “奋力冲刺” 的身影闪了又没了。10.模仿文段中黄昏景物动、静转换的写法,先写环境变化,再写声音、动态的消失,体现静美 。故答案为:示例(选 “放学后的校园”):当夕阳漫过教学楼的檐角,喧闹的笑声渐歇。最后一群学生的身影消失在校门,校园倏然安静。走廊的脚步声止了,操场的欢闹声歇了,连香樟树的叶子也忘了摇晃。11.颜真卿《颜勤礼碑》字体特点是筋肉丰满、浑厚大气,B “纤细瘦弱”、C “灵动飘逸”(多形容行书等)、D “古朴淡雅” 不符合,选 A 。故答案为:A12.(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日积月累研学小组行至零陵农家,看见小孩在桑树下种苗,大家立刻想到古诗“童孙未解供耕织,① ”。忽有牧笛声自远处传来,发现小孩子骑牛吹笛,正是“牧童归去横牛背,② ”。夜宿愚溪畔,老师轻吟:“人闲桂花落,③ ”,我们闭眼感受山风停下来时的空寂。归程中谈及怀素草书,导游笑说这位零陵狂僧“隔着门缝吹喇叭——④ ”(歇后语),他的字连长安皇帝都慕名求取!作为永州学子,我们敬佩诗人“黄沙百战穿金甲,⑤ ”的顽强精神;眷恋家乡“慈母手中线,⑥ ”的温暖亲情;读懂“君子坦荡荡,⑦ ”的胸襟;遥望“故人西辞黄鹤楼,⑧ ”的远行画面。【答案】也傍桑阴学种;短笛无腔信口吹;夜静春山空;名声在外;不破楼兰终不还;游子身上衣;小人长戚戚;烟花三月下扬州【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解析】【分析】诗句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描绘儿童模仿大人劳作的场景,结合 “桑树下种苗” 的语境,应填 “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出自雷震《村晚》,写牧童骑牛吹笛的自在,对应 “小孩子骑牛吹笛”,填 “短笛无腔信口吹”。诗句出自王维《鸟鸣涧》,体现 “山风停下来时的空寂”,填 “夜静春山空”。歇后语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声在外” 形容名气很大,符合怀素草书名气远扬的语境。诗句出自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四》,体现顽强精神,填 “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出自孟郊《游子吟》,体现亲情,填 “游子身上衣”。出自《论语》,与 “君子坦荡荡” 相对,填 “小人长戚戚”。诗句出自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远行画面,填 “烟花三月下扬州”。故答案为:①也傍桑阴学种;②短笛无腔信口吹;③夜静春山空;④名声在外;⑤不破楼兰终不还;⑥游子身上衣;⑦小人长戚戚;⑧烟花三月下扬州【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积累与语境匹配能力。13.(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下列不属于中国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C.《儒林外史》 D.《西游记》【答案】C【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解析】【分析】ABD.正确。C.中国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讽刺科举制度为主题,虽为经典,但不属于四大名著范畴。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作品范畴的掌握,注重对文学常识中经典著作归类的识记。14.(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假如你是名著馆讲解员,请任选一位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设计讲解牌。人物: 讲解词:(至少用1个书中事件+1个性格词)示例:鲁智深——他拳打镇关西,是一位行侠仗义的真英雄! 【答案】孙悟空;他三打白骨精,即使被师父误解仍坚持除妖,是一位嫉恶如仇的美猴王!【知识点】推荐介绍【解析】【分析】选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选取 “三打白骨精” 这一经典事件 —— 白骨精三次变化迷惑唐僧,孙悟空识破真相并三次除妖,即便被唐僧念紧箍咒、逐出师门,仍坚守降妖除魔的信念。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其 “嫉恶如仇” 的性格,既符合名著内容,又用简洁语言完成讲解,符合 “事件 + 性格词” 的要求。故答案为:孙悟空;他三打白骨精,即使被师父误解仍坚持除妖,是一位嫉恶如仇的美猴王!【点评】本题考查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表达能力,需结合具体事件提炼人物性格,用精炼语言呈现人物特点。(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课内阅读文段一: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了。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15.文段一选自课文《 》,作者是萧红。16.请找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下来: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花、 、 、倭瓜、黄瓜、 等的描写表现这一中心意思的。17.画波浪线的句子,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动植物真是 啊,我很快想到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它们,那就是 。18.读文段,再联系课文全文,我们感受到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花园、菜园,更是“我”眼中的 ,让作者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我们能深深感悟到作者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 。19.请再读波浪线的句子并仿写句子: 愿意 就 ,愿意 就 。【答案】15.祖父的园子16.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鸟;虫子;玉米17.自由;随心所欲或自由自在18.乐园;怀念19.放假了,我;去打球;去打球;睡懒觉;睡懒觉。【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中课文出处的掌握能力。(2)本题考查对文段中心句的提取能力以及对文段描写对象的梳理能力。(3)本题考查对文段中事物特点的理解能力以及成语的运用能力。(4)本题考查对课文整体情感和主旨的把握能力。(5)本题考查对文段句式的理解和仿写运用能力。15.这是文学常识的考查,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是课内重点课文,需要对课文出处准确记忆。故答案为:祖父的园子16.第一自然段围绕着 “自由” 展开,中心句直接点明了这种状态;后面通过对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等事物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园子里一切事物自由自在的特点。故答案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鸟;虫子;玉米17.波浪线句子通过对倭瓜、黄瓜、玉米等行为的描述,突出了动植物的自由状态,“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等成语能很好地形容这种状态。故答案为:自由;随心所欲或自由自在18.从文段以及课文全文可以看出,祖父的园子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对园子生活的描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之情。故答案为:乐园;怀念19.仿写句子需要仿照原文的句式结构,体现 “愿意…… 就……,愿意…… 就……” 这种自由随意的状态,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故答案为:放假了,我;去打球;去打球;睡懒觉;睡懒觉(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课外阅读革命烈士夏明翰夏明翰从 1919年组织焚烧日货到1928年被杀害,革命生涯短暂而绚烂。时间( )短,( )他因认准了共产主义而生爱,并因爱而义无反顾。①他太执著于所追求的主义了,以至当白色恐怖弥漫整个中国时,夏明翰悲愤不已,拿起笔在一张载有革命同志被杀害的《民国日报》上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1921年,夏明翰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以党员身份行走在革命道路上的7年间,他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工作类型繁杂多样,来回调动更是频繁无章。可他每得到一次机会,都格外尽心尽责,格外执著,恨不得将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追寻理想的赤子之心把他烫得热血澎湃。不幸的是,这个比贾宝玉强多了的斗士,却终究没能逃脱无耻的背叛。1928 年初,中共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工作。同年3月18日,夏明翰从谢觉哉处得知交通员宋若林不可靠的消息,当他返回汉口东方旅社准备转移时,叛变的宋若林带着反动军警将夏明翰逮捕。短短两天,夏明翰便接受了多次审讯。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庭审记录: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②“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一番话,把审讯者驳得哑口无言。最终,失去耐性的敌人在两天后对夏明翰执行枪决。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送刑场,就义前,敌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生命绝唱,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夏明翰的一生是在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路途中度过的。出生于官宦家庭的背景,为他的毅然决然做了更为深刻的注脚。家庭的决裂,正义的追求,主义的执著,情感的投入,一切都在他的心中贪婪地生长着、奔涌着,孕育了那响彻时间轮轴的绝命诗句,焕发了一个纯粹革命者永恒的耀眼光芒。20.解释词语。哑口无言: 21.请读第一自然段,为下列句子选择最合适的关联词( )。时间( )短,( )他因认准了共产主义而生爱,并因爱而义无反顾。A.既……又…… B.虽……但……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2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画线句子①,通过对夏明翰的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了夏明翰怎样的内心?( )A.喜悦 B.同情 C.悲愤 D.恐惧23.画线句子②用什么描写表现了夏明翰对敌人的讽刺与藐视?(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24.在7年的革命生涯中,夏明翰做过哪些事情?请读一读文段再写下来。25.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之情。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条具体做法。【答案】20.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21.B22.C23.B24.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25.示例: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主题班会,通过搜集革命先烈的事迹并分享,加深对爱国精神的理解;或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国旗,规范行注目礼,尊重国家象征。【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需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义。(2)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辨析与运用能力,需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关联词。(3)本题考查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4)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的辨析能力。(5)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需准确筛选指定时间段内的事件。(6)本题考查结合生活实际表达情感(爱国之情)的能力,需将情感转化为具体行动。20.“哑口无言” 中 “哑口” 指像哑巴一样,“无言” 指说不出话,整体形容因理屈或紧张而说不出话的状态,结合语境可理解为审讯者被夏明翰驳斥得无法回应。故答案为: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21.前半句 “时间短” 与后半句 “因认准共产主义而生爱、义无反顾” 之间是转折关系,“虽…… 但……” 表转折,符合语境;A 表并列,C 表递进,D 表因果,均不恰当。故答案为:B22.画线句①中 “悲愤不已” 直接点明神态,“拿起笔写道” 的动作及诗句 “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体现了夏明翰面对革命同志被杀害时的悲愤之情,而非喜悦、同情或恐惧。故答案为:C23.画线句②是夏明翰对主审官的回应,通过大段语言直接驳斥敌人的逻辑,表现出对敌人的讽刺与藐视,属于语言描写;未涉及动作、神态或心理描写。故答案为:B24.文段明确提到 “在以党员身份行走在革命道路上的 7 年间,他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直接提取即可。故答案为:当过教员、带领过群众示威请愿,搞过农民运动,组织过秋收起义25.结合生活实际,从学习、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做法,体现对爱国之情的实际表达,需具有可操作性。故答案为:示例: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主题班会,通过搜集革命先烈的事迹并分享,加深对爱国精神的理解;或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国旗,规范行注目礼,尊重国家象征。26.(2025五下·冷水滩期末)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请你以“他 了”为题完成习作,要求:①添加“生气”“伤心”等表示内心感受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回想当时情景把事情写清楚,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准确反映出人物的内心。【答案】他生气了那天的阳光明明很暖,爸爸的脸却像结了层冰。起因是我把他的笔记本弄丢了。那是他记了十年的工作笔记,边角都磨卷了,他总说 “这里面藏着一家人的饭票”。早上我偷偷拿出来看,后来急着上学,随手塞在了沙发缝里,回头就忘了。“笔记呢?” 爸爸下班回家,第一句话就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我支支吾吾说不出,他的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像两块挤在一起的石头。“再想想!放哪儿了?” 他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公文包的带子,指节泛白。我还是想不起来。爸爸突然转身,大步走到客厅,沙发垫被他一把掀开,抱枕扔得满地都是。“你是不是拿了?” 他猛地回头,眼睛里像有火苗在跳,“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何况这是……” 话没说完,他突然停住了,胸口剧烈起伏着,像是在使劲压住什么。妈妈想劝,被他摆手拦住。他蹲下身,手指在沙发缝里摸索,动作又急又重,指甲刮到木头发出 “咯吱” 声。突然,他摸到了什么,猛地抽出来 —— 正是那本笔记。他没有立刻翻开,只是盯着封面,肩膀微微垮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头看我,声音哑得厉害:“不是气你弄丢,是气你不珍惜…… 这笔记丢了,爸爸好多事都记不清了。” 他的眼角红了,手在笔记封面上轻轻摩挲着,像是在安抚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那一刻,我看着他发红的眼眶和紧抿的嘴唇,突然明白:他刚才的愤怒,哪里是冲笔记,分明是怕失去对生活的底气,更怕我学不会珍视啊。【知识点】写人类作文【解析】【分析】材料是一道半命题习作题,核心要求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需补充 “生气”“伤心” 等表示内心感受的词作为题目,体裁为记叙文,侧重通过外在表现展现人物的内在情感。【题干分析】关键词解析:“他____了”:横线处需补充表示内心感受的词(如 “生气”“伤心”“感动” 等),这是文章的情感核心,决定了描写的方向和事件的选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要求通过人物外在的行为、话语、表情等细节,间接展现其内心状态,避免直白的心理独白,强调 “以形写神”。“把事情写清楚”“表现写具体”:需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重点刻画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让读者通过细节体会其内心。写作思路:中心:围绕补题的内心感受(如 “生气”),选取一件能引发该情绪的具体事件,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角度:可从 “事件起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人物表现(动作、语言、神态如何)”“情感张力(感受的强度与层次)” 展开。写作建议:开头:可直接切入人物情绪爆发的瞬间(如 “他猛地一拍桌子,脸涨得通红”),或交代事件背景(如 “那天下午,弟弟把爸爸最珍爱的模型拆了”)。事例选择:优先选取生活中冲突性强、细节丰富的小事(如被误解、珍贵物品被损坏、意外的惊喜等),便于展开描写。细节刻画:聚焦人物的 “小动作”(如攥紧拳头、手抖、低头抹泪)、“语气变化”(如声音发颤、怒吼、哽咽)、“表情特征”(如眉头紧锁、眼眶发红、嘴角抽搐),让情感通过细节自然流露。结尾:可写事件的结局,或 “我” 对人物情绪的理解(如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他的生气里藏着对模型的珍视,更藏着对我们的期待”),深化主题。【立意提取】1.他生气了:通过描写父亲因 “我” 撒谎而愤怒的动作、语言,展现其既生气又失望的复杂内心。2.他伤心了:刻画爷爷因精心培育的花被毁坏而落寞的神态与沉默的动作,体现其对花草的珍视与内心的失落。【点评】紧扣主题:以 “他生气了” 为核心,通过父亲 “眉头拧成疙瘩”“声音拔高”“攥紧公文包”“扔抱枕” 等动作,“眼睛里像有火苗” 的神态,以及沙哑的语言,层层递进地展现其从紧张到愤怒,再到委屈的内心变化,符合 “以形写神” 的要求。细节生动:“指节泛白”“胸口剧烈起伏”“指甲刮木头” 等细节,将抽象的 “生气” 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强度;结尾 “眼角红了”“轻轻摩挲笔记” 的转折,又体现了愤怒背后的脆弱,使人物更立体。事件清晰:交代了丢笔记的起因、父亲寻找的经过及情绪变化的结果,逻辑连贯,且通过 “藏着一家人的饭票” 等细节,解释了父亲愤怒的深层原因,让情感有支撑。情感真挚:从 “我” 的视角观察与感悟,结尾点出 “愤怒里藏着珍视”,既回应了事件,又深化了主题,避免了单纯的情绪描写。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