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名篇名句默写 1.题组一 新高考一卷(Ⅰ卷)(真题练习)---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五名篇名句默写 1.题组一 新高考一卷(Ⅰ卷)(真题练习)---2026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专题五 名篇名句默写
高考真题
题组一 新高考一卷(Ⅰ卷)
一、(2025全国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毕业典礼上,柳教授谦逊地引用韩愈《师说》中的“          ,          ”两句,勉励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张老师给守卫边疆的丈夫发信息,引用秦观《鹊桥仙》中“          ,          ”两句,表示虽不能朝夕相守,但仍情长意久。
(3)与左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          ,          。”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3)(示例1)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示例2)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示例3)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示例4)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二、(2024新课标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3)(示例1)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示例2)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示例3)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示例4)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三、(2023新课标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
答案 (1)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3)(示例1)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示例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示例3)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例4)功盖三分国 名成(高)八阵图
四、(2022新高考Ⅰ,60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          ,          ”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          ,          ”诗句中。
答案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示例1)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示例2)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五、(2022新高考Ⅰ,64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          ”和“          ”。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          ”。
答案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3)(示例1)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示例2)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示例3)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示例4)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示例5)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六、(2021新高考Ⅰ节选,58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          ,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青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          ,          ”。
答案 (1)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2)(示例1)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示例2)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示例3)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七、(2021新高考Ⅰ,60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原因,除了痛心君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外,还有“          ,          ”。
(2)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推行变法是为了“          ,          ”,不是为了生事扰民。
(3)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后世多以“杜康”借指美酒,“杜康”一词也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答案 (1)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2)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3)(示例)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八、(2021新高考Ⅰ,64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          ”;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          ,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
答案 (1)宿舂粮 三月聚粮
(2)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3)(示例1)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示例2)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见(是)三秦
(示例3)镜写三秦色 窗摇八水光
(示例4)三秦流血已成川 塞上黄云战马闲
九、(2020新高考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答案 (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